第121章 招降纳叛

bookmark

吩咐完何敬洙的后事,刘承祐突然想到更多,扭头吩咐道:“李昉,你文采好!替朕拟一封《告淮南士民书》,陈大汉良政,述朕之用心。传檄淮南诸州,凡愿降服大汉者,必全其性命,护其财产,使其无有侵害!”

“是!”轮到自己耍笔杆子,李昉很来劲,赶忙上前应道。眼神清澈,灵动几圈,似乎已在构思着如何著文。

倒是陶谷,对刘承祐的吩咐,脸上有少许异样,论文才,他陶舍人,岂弱于人,这等下笔扬名的机会,竟然给李昉这后辈去了。

此时的刘承祐,自然没有心思去管陶谷的那点心理波动,略作沉吟,继续发号施令:“传召淮南诸州,大汉军队所占之州镇,悉废唐律,罢其政,一切军政事务,皆依汉制施行!

未下之州县,凡主动投效大汉者,可保留之官职。另,诏令东京,让留守宰臣们,自两京勋略、留台职吏、三馆学士及诸科进士中,选拔良才,准备调配淮南充任!”

“是!”

听刘承祐的吩咐,在场的文武将臣,都不由受到了些情绪感染,天子这明显是在开始落实消化淮南为汉土,归化淮民为汉民。而他们大军南下,浴血厮杀,不正是为此目标,建此功业吗?更隐性的,是一种潜移默化间对于大汉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随明主,创立江山,开疆拓土,大丈夫当为也!

顿了顿,又看向禁军将帅们,刘承祐道:“诸将各自还营,清点损获,核定军功,抚慰士卒。将酒肉都拿出来,今夜犒赏三军,以酬将士征战之功苦,让将士们放开吃喝,朕当亲往诸军庆功!

其后,在寿春修整两日,整顿兵马,补充军械,朕要席卷淮南!”

“是!”一干将校,齐声应道,异常洪亮。大部分人,都挺来劲的,征途之中,军纪约束甚严,酒肉庆贺,没有武夫不喜。

压抑了这许久,刘承祐也有意,让征淮将士民夫,放松一下。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散议之后,刘承祐仍旧精神饱满地,在节度府衙中转了转,环境比较朴素,未有奢玩。胜利之后的闲暇,命人取来寿州籍册、图志查看,没两刻钟,张德钧前来通禀,徐象等唐军将校求见!

节度衙堂上,刘承祐大马金刀地坐着,接受唐军降将们的参拜,高高在上,威严凌人。终究是降将,刘承祐可以厚遇以报其投效之功,但是同大汉禁军相比,必须有所区别。

对于禁军,刘承祐是五分威严,五分恩德。对于这些降将,以恩禄收买之,以威严震慑之,并且,威过于恩。

此番主动投效北汉的唐将,还不算少,以徐象为主,上下将校,有个十几人。一时间,刘承祐没说话,只是以一种平淡的目光,审视着这些人。

一直以来,刘承祐都是以威严冷肃示人,这些年,虽然“面瘫”的毛病有所好转,但冷起脸来,还是有些骇人的。而对于这干降将来说,感触则更深,跪在堂间,心中忐忑,周遭很静,冷飕飕的,直觉汉帝的目光有些危险,一个个,都下意识地埋下了头。

“都免礼吧!”

终于,刘承祐开口了,让众人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

“谁是徐象?”刘承祐目光故意挪开,随口问道。

站在头前的徐象闻问,立刻恭敬地躬身一拜:“回陛下,末将正是!”

刘承祐嘴角微微勾起,语气中不带什么情绪,说:“神卫军,可是伪唐禁军,宿卫金陵,你为一军都指,当受伪唐朝廷信任才是,何以献城相投,岂非有背主叛国之嫌?”

刘承祐话落,本就心存忐忑的徐象更加紧张,汉天子的话可有些不善,立刻应道:“末将愚钝,但素知天威难抗,不敢匹敌。臣早在金陵,知伪唐君聩臣骄,朝政糜废,忠佞无别,赏罚无当,割据之国,必不是中原大朝的对手。而况于陛下英明雄略,绝非李氏可敌!故而,知识达务,投效于陛下,愿为牛马走,为陛下与朝廷驱使,还望陛下收纳!”

伪唐的将军,就是有些不一样,就冲徐象这一通马屁,大汉的将帅之中,就少有人能说出来。

淡淡一笑,刘承祐看向徐象身边的那名小校,也是前夜缒城表诚的信使,说道:“你叫张懿?”

突然被唤道,终于有了名字的神卫小校躬身答道:“正是!”

“你说说!”刘承祐看着这名还算年轻的下级军官:“为何投诚大汉?”

前夜,此人缒城而下,替徐象传递降意,得以被刘承祐接见。当时,此人就给刘承祐留下比较深的印象,此人长相虽然普通,但目光犀利,面对自己的问话,应对得体,言辞清晰而有条理,并且明显是读过书的。

此时,闻刘承祐的问话,这张懿没有急于答话,而是脑筋转了个弯,恭敬应道:“恕卑将直言。人皆惜命,大军围城日久,城中粮秣稀缺,城破在即,覆巢之下无完卵,卑将等岂能不寻求生之道。

再者,鸟择其木,臣择其主,陛下乃当世明主,贤臣良将争相效力,卑将等见机投效,亦为谋一份前途。

且以伪唐朝廷之状况,纵使我等战死以殉国,只怕李氏也难入李氏之耳,殊为不值......”

听完这张懿的话,刘承祐抬指,淡淡道:“此言虽则功利,但不失其实。朕喜欢,实诚人!”

刘承祐一番评价,倒令底下的徐象,有些尴尬了,手中细汗滋生,却不敢大动作地擦拭,只是斜眼看了看这个跟了自己多年的下属。

目光再度扫过这干唐军将校,刘承祐面色逐渐回暖,语气轻松了许多,摆手道:“朕用人,向以海纳百川,不拘一格。尔等虽为降将,但只要一心投诚,为国效力,朕没有不纳的道理。时下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南征大略正如火如荼,今后对唐军政之事务,都用得上你们!”

听汉帝这番话,徐象等人,方才大松一口气,喜色浮于面上,忙不迭地拜倒:“多谢陛下接纳,末将等必誓死效忠!”

对于这些客套话,刘承祐听听则已,不会太当真,但要的就是这种表态。

“神卫军,还有多少人?”刘承祐问徐象。

“经前后作战之损殁,而今已不足两千!”徐象老实答道。

沉吟了一会儿,刘承祐说道:“朕击灭许、陈二军后,以淮南降卒民,新设一军,曰怀德,尚无军使,将神卫余卒,并入怀德军,你为都指挥使!其余将校,各给军职!”

又看向那张懿:“朕观你才华见识,藏于腹中,当为朕所用,便就职怀德军都虞侯!”

“谢陛下!”听到封赏,一干人赶忙谢恩。

倒是徐象,谢恩之余,面容之间,隐露戚戚之色,刘承祐注意到了,以此问他。

徐象这才喟然一叹,说了点心里话:“末将与麾下将士,多籍江东、江西,家小尚在唐地,投奔大汉,臣服陛下,固然心悦臣服。但唯恐因此,获罪于唐廷,牵累家人啊!”

听其言,堂间有几名降将,面色都变了变,尤其是那张懿。刘承祐眉毛也微微上挑,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徐象,悠悠说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能念其家人,方能念其君。人生在世的,当有所敬畏,有所顾忌,有所牵挂......”

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375章 少林寺第150章 蜀亡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85章 郭荣给的惊喜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1章 封禅的余韵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106章 诱惑第27章 西京风波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9章 凤翔战况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269章 爱将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鲠在喉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3章 台怀之事第508章 最后的旅途7第314章 还京第50章 额手称庆的南唐君臣第268章 西县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443章 板子来得毫无征兆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11章 大败蜀军第130章 苍山洱海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102章 绝境第115章 困兽之斗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后的告别第145章 了结第54章 聘纳郭女第228章 巡边汇报第455章 见闻第368章 吴越结局注定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327章 派系第43章 接见第49章 南国风起第30章 湖湘之治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83章 抉择第27章 大汉二十三道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49章 求援第120章 折家第112章 整风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691章 晋王的成就第78章 涡口之战(2)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3章 新皇诏制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第462章 一地鸡毛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转移阵地第59章 明贬实升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6章 先安排着第104章 在真定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61章 南北之争第77章 间策第15章 马楚内乱第12章 方略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132章 做媒第1816章 一个勋贵家族的进化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55章 我赵匡胤何德何能?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28章 澧阳之战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95章 真定府、寿国公第55章 符氏姐妹第376章 降臣纷来第323章 斗法第216章 马政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1752章 放手第203章 胜利的意义第379章 南北一统第450章 落幕第15章 小人行径
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375章 少林寺第150章 蜀亡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85章 郭荣给的惊喜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1章 封禅的余韵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106章 诱惑第27章 西京风波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9章 凤翔战况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269章 爱将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鲠在喉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3章 台怀之事第508章 最后的旅途7第314章 还京第50章 额手称庆的南唐君臣第268章 西县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443章 板子来得毫无征兆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11章 大败蜀军第130章 苍山洱海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102章 绝境第115章 困兽之斗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后的告别第145章 了结第54章 聘纳郭女第228章 巡边汇报第455章 见闻第368章 吴越结局注定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327章 派系第43章 接见第49章 南国风起第30章 湖湘之治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83章 抉择第27章 大汉二十三道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49章 求援第120章 折家第112章 整风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691章 晋王的成就第78章 涡口之战(2)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3章 新皇诏制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第462章 一地鸡毛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转移阵地第59章 明贬实升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6章 先安排着第104章 在真定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61章 南北之争第77章 间策第15章 马楚内乱第12章 方略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132章 做媒第1816章 一个勋贵家族的进化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55章 我赵匡胤何德何能?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28章 澧阳之战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95章 真定府、寿国公第55章 符氏姐妹第376章 降臣纷来第323章 斗法第216章 马政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1752章 放手第203章 胜利的意义第379章 南北一统第450章 落幕第15章 小人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