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旧识

bookmark

汉宫,午后的阳光照耀下,潘美与曹彬二将,顺着长长的廊道,走向待诏所。禁宫森严,作为臣子,四下张望是失礼的表现,不过,阔别已久,潘美还是小心地观察了一下周遭的景象,最终化为一声感慨:“宫中,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啊!”

曹彬与他走在一块儿,或许是从郭威那里学来的谦慎持重,闻言,只是礼貌地笑了笑,并未接话。再加上,曹彬不似潘美在禁宫内当过职,没有那么多感慨,他的仕途生涯,是从地方职吏的位置上不断提拔上来的。当然,郭威的关系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说起来,此番奉诏还朝述职,还是曹彬第一次进京,第一次受皇帝接见。是以,就曹彬个人而言,沉稳的面容之下,也有一个激动的心情。

自从乾祐八年,朝廷收取荆湖后,潘曹二将,便一直被放在湖南,统兵、练兵、镇乱、剿贼,至今,已然快七年了。

哪怕在当初,刘承祐对全国军队进行调整,湖南地区没有幸免,似杜汉徽、李筠这些将领,都有调动,唯有潘、曹二将,没有挪动,皇帝的任用意图,可谓明显。

如今,两个人,都已年过三十,曹彬还可以说年轻些,那么潘美则已经可用奔四来形容了,可以说足足七年的宝贵时光被耗费在了湖南,潘美心里多少是有些不甘与郁闷的。

潘美少有壮志,是个事业心、功利心很重的豪杰,从平蜀到北伐,两场大规模的战争,都没有他的份,对他而言,实在是种痛苦。这也是,在十二年汉粤之间的“复辟战争”中,潘美极力向朝廷请命,加派兵马,一举灭粤,尽复岭南。

虽然被皇帝压制住了,但潘美心里的功业欲望越发强烈了。如今,又是两年多过去了,当皇帝的诏令飞传湖南,潘美知道,他苦等多年的建功时机,到来了。

经过多年的南戍生涯,对于南粤的情况,潘美早已是烂熟于心,其国内形势,于他而言没有任何遮掩的地方。并且,潘美已经完全勾画好了,如何灭粤,如何进兵,有一整套的方案,准备在此次回京后,面呈皇帝。

待步入待诏所,见到坐在席位上,正与郭廷渭交谈的柴荣,潘、曹二人楞了下,旋即反应过来,上前行礼:“见过枢相!”

“郭将军!”又朝郭廷渭拱了拱手,两者之间,本来只是点头之交。

“我现在,已卸枢密使了!”柴荣见到潘曹二将,也显得很开心,指出称呼上的错误。

潘美这也是习惯了,毕竟柴荣从枢密副使到枢密使,掌握军政的时间可实在不短,可算是深入人心,而潘美当初在枢密院也做过一段时间的下属。

反倒是曹彬,微微一笑,礼节到位,恭敬道:“末将拜见柴公!”

曹彬就是这样,总给人一种稳重踏实规矩的感觉,根本挑不出什么差错来。看着也已迈入而立之年的曹彬,柴荣道:“国华能有如今的成就,邢公夫妇,也当欣慰了!”

曹彬当即谦虚道:“多谢国公夸奖,末将不敢当之,我之所愿,唯上不负君恩,下无受民怨,如此足矣!”

“你呀,这么多年脾性就没变过!”见其状,柴荣表情愈显宽和,他本就是个严肃沈重的人,对曹彬这种毫不张扬的言行很是认可。

“我给你介绍介绍,靖海军都指挥使郭廷渭,郭将军!此番同样,奉诏赴京!”柴荣介绍着,在场四人中,也唯有曹彬与郭廷渭互不相识。

郭、曹二者见礼,柴荣又朝向潘美,语气十分感慨:“仲询,如今果为朝廷大将啊!”

潘美微微一笑,恭敬道:“还要多谢陛下与澶公提拔,只是未能参与北方大战,甚为遗憾!”

听其言,柴荣难得地笑了笑,道:“看来,你此番回京,是已拟好请战书了吧!”

潘美接着话头便道:“末将斗胆请问澶公,此番陛下召我等回京,是否已定下平南之议?”

注意着潘美的眼神,满满的立功欲,柴荣却摇摇头:“我方北巡归来,对于陛下与朝廷决议,尚不清楚,不过,既已回朝,陛下自有嘱托,你们不必心急!”

几个人,就在待诏所中寒暄着,尤其是与潘美、曹彬的交谈,柴荣有些用心,特别关心南方的情况。

说起来,也无怪刘承祐对郭氏父子,会有难抑的忌惮。别的不说,仅看这等候召见的几名将领。曹彬,郭威的甥侄;潘美,早年就是柴荣的下属,为其所发觉,后来又受其举荐进入禁军,枢密院任职又担当了一段时间直系下属,对潘美的任用也大力支持;郭廷渭,当年的交情,至今发挥着作用,而作为降将,柴荣是也其所亲近的对象......

而这三人,显然是刘承祐为平南战事所准备的统军将领,都是要大用的。更别提,大汉军中,其他老壮将校中,与郭柴有牵扯之人了。

并没有让四人等太久,约一刻钟后,内侍前来传谕,召四人万岁殿觐见。刘承祐其时,正在后宫,与周淑妃调情,听她谈琴吹箫,缓解一下国事的压力。

前几年,他曾放过一段时间权力,但不知觉间,又收了回来,尤其在十二、十三年的军政大调整中,是亲自监督着下面,压得很多官僚都喘不过气来,待进入十五年,方才好了些。

对于柴郭潘曹四人的回京,刘承祐当然显示出了他的热情与亲切,拿着几张炊饼,对四人道:“这可是朕特意命人的从宫外采购的孙家饼,名气很大,招牌响亮,朕早有闻之。今日始尝之,你们回得正巧,有口福了!”

皇帝这番亲和的姿态,还是让人很舒服的,用几张炊饼,就打消了似潘美、曹彬在面圣时的紧张感。

“此番北巡,忍风冒雪,一路辛苦了!”当然,刘承祐首先关注的,还是归来的柴荣。

“代天巡狩,这是臣的荣幸,陛下信重,铭感五内,何言辛苦?”柴荣显得很平静。

这只是君臣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吧,刘承祐迅速揭过,谈起正事,说道:“你上的奏章,朕已经阅过,对北巡的结果,朕很满意。不过,你其中提到,契丹有异动,朕很好奇,这异样何来,说说看你的想法!”

闻问,柴荣也严肃起来,应道:“臣是通过与诸边将领交流,与察问边市部民及胡贾,方才得知。这一年来,契丹的部族、戍卒,有向西迁移的趋势,虽则隐秘,但终究难以彻底掩盖痕迹。并且,据九原李万超将军所报,这三年间,辽主数次西狩,最远曾至阴山北麓的白达旦部。

虽然只是猜测,但臣相信,契丹是在秘密筹划着什么计划,且必定在西面,朝廷不得不防!”

听其言,刘承祐则冷声道:“就在不久前,朕也收到了西北卢多逊的奏报,言定难军李光睿,在秘密联络契丹人。你说,契丹人会不会在谋划河西地区?”

对此,柴荣也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只是郑重地说道:“臣以为,北伐之后,辽国遭受重创,绝不是这短短三年就能恢复过来的。其主动谋攻大汉的可能,并不大,但如果同定难军联合起来了,对西北地区,必然造成重大祸害,不得不重视此事!”

考虑了一会儿,刘承祐方才道:“看来,平静了这几年,都不安分了。契丹人,定难军,倒也都选了个好时机。”

说着,刘承祐也表明了他在此事上的态度:“而今,朝廷的重心,当放在削平江南,统一天下。至于西北,契丹人意图未明,党项疑而未动,只要局势没被打破,只能暂时搁置。不过,朕已然下诏,令西北军政提高警惕。”

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317章 刘皇帝还是那个刘皇帝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251章 寿国公第89章 破财赎罪第346章 文人风骨第313章 晋王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322章 真正引以为豪之处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371章 慰问=送行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举第168章 执迷不悟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41章 西域战况第90章 安全脱身第169章 王溥的补充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91章 栾城之战(3)第58章 火神淀之乱第136章 迎奉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2章 令人陶醉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142章 准备杀鸡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417章 轻狂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77章 间策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73章 道府之争第1811章 归来第1789章 “猴子”的反应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50章 小满与临盆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50章 下定决心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433章 圣训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213章 带着欢呼启程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178章 祭拜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181章 东河村之战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95章 玩阴谋第26章 名将第260章 论婿第31章 功成第52章 联姻第253章 其他战场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289章 赵普使蜀3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亚风云(中)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48章 处处矛盾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126章 冬至宴2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50章 喜讯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314章 还京第459章 挫折第47章 应对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31章 送行第408章 蠢儿子第347章 岭南战况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3章 不宜扩大第286章 宗室第6章 相形见绌第79章 势孤危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804章 怒斥太子
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317章 刘皇帝还是那个刘皇帝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251章 寿国公第89章 破财赎罪第346章 文人风骨第313章 晋王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322章 真正引以为豪之处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371章 慰问=送行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举第168章 执迷不悟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41章 西域战况第90章 安全脱身第169章 王溥的补充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91章 栾城之战(3)第58章 火神淀之乱第136章 迎奉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2章 令人陶醉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142章 准备杀鸡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417章 轻狂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77章 间策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73章 道府之争第1811章 归来第1789章 “猴子”的反应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50章 小满与临盆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50章 下定决心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433章 圣训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213章 带着欢呼启程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178章 祭拜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181章 东河村之战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95章 玩阴谋第26章 名将第260章 论婿第31章 功成第52章 联姻第253章 其他战场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289章 赵普使蜀3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亚风云(中)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48章 处处矛盾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126章 冬至宴2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50章 喜讯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314章 还京第459章 挫折第47章 应对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31章 送行第408章 蠢儿子第347章 岭南战况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3章 不宜扩大第286章 宗室第6章 相形见绌第79章 势孤危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804章 怒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