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蜀中流言

bookmark

成都,又是一年芙蓉花开季,气候转凉,分外爽人。虽然秦凤战事正酣,但也丝毫不妨碍成都的公子贵女们游园赏景,吟诗作赋。

亭榭之间,繁花盛开,游人如丛。当然,士民之中,也不是完全麻木,诗词之中也带上了刀光剑影,小民之间也有议论传言。

一间小茶肆内,茶香难掩空气中浓郁的铜臭味,一干挣扎在贫苦线的脚夫,聚在一块儿,吃茶休息。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免不了聊天吹牛,也少不了提及北方的战事。

一人感叹道:“两国聚兵二十多万,打了这么久,还不分胜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个结果!”

“没有结果,就是好事了!听闻汉军各个凶狠,残暴如虎狼,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否则,当初那个叫王仁赡的汉将,怎能轻松地就攻破我们八座山寨......”对座一短小的汉子,摇头说道,语气中透着些悲观。

边上一人附和:“前些年,朝廷两次出兵北伐,都大败而归,损兵折将。这一回,汉军大举入侵我国,也不知还能抵挡多久!”

“能挡敌军三个月,就能挡他半载,一年,汉军攻不进来,等入冬,山路栈道更加难行,自然就退去了!”几人的话,引起了一名货郎的注意,大声道:“你们这干脚夫,不专心卖苦力,还敢议论起军国大事了,就不怕官府查办吗?”

货郎走南闯北,见识显然足些,他出此言,实则也是有卖弄之嫌,说:“某才从兴元府归来,听说,在凤州那边,汉军向我关城,前后发起了不下二十次进攻,损兵过万,已然无力再战了。只要拖到冬季,大雪封山,汉军自退,否则他十万大军,都要被消灭在山中了!”

货郎的话,让众人精神头高了些,赶忙追问细节。不耐众请,眼神一闪,货郎嘴角泛起了少许笑意,捋着胡须说:“现在,两国军队,鏖战于威武城前。威武城可是凤州北面,最坚固的强关,汉军虽凶悍,但我蜀军岂无男儿,又有关城依仗,自然使得汉军寸步难行。”

“不对啊,我前日听人说,汉军军械精良犀利,将士悍不畏死,我军死伤颇多,威武城摇摇欲坠,快被攻破了!”有人提出反驳。

面对质疑,货郎脸上似乎有些挂不住,面色一板,斥道:“这必然是流言,以讹传讹罢了!”

“我有同乡,往威武城押运粮草,他可是亲眼见到了城池攻防,城寨下,汉军可留了一地尸体......”

“上一个人还说,他的好友是守兵军官,负伤而归......”提出质疑的汉子,立刻驳斥道:“诸位,我看此人,言语多有夸大不实,他的话不可信!”

“老汉看呐,你也只是在北边,听了些传言,反倒我等面前来卖弄吹嘘,是也不是?”

被盯着质问,货郎有种被拆穿把戏的尴尬感,面上闪过一抹羞怒,固辩道:“我所言,句句是实。难道你们这些人,就盼着我们的城关危如累卵,被汉军攻破吗?”

货郎这一番反问,倒令人一愣,似乎,从一开始,他们就觉得,汉军强势,蜀军弱势,汉军易胜,蜀军易败。见状,货郎继续道:“我蜀国有李、高、韩等将帅,统领十万兵马戍关,岂惧汉军?”

“只是啊——”说着,货郎有点刻意地停了下来。

“只是什么?”当人有人追问。

“汉军损失过多,只怕中原的大汉皇帝,一怒之下,会增兵来攻啊!”货郎叹道:“据闻,汉朝皇帝性格强悍,文治武功,冠绝当代,这些年东征西讨,战无不胜。前方失利,他岂能甘心。北汉有雄兵数十万,真全力来攻,我们纵使有坚城险隘,届时也难以应对......”

“是啊!”货郎这么说,倒也有人表示赞同。

说着说着,货郎的语气,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放低了声音,继续道:“我再透个实情。汉军此番讨伐我们,是为了报两次北伐之仇,夺回秦凤阶成这四州!”

“对啊,秦凤四州,本来就是北汉的,也难怪北汉皇帝会大动干戈,兴兵来攻!”

“不过!”货郎话风一转,说:“北方战事,与尔等可无关,也影响不到成都。别说汉军难以突破防线,退兵在即,纵然威武城破了,还有青泥岭,从兴元府到成都,更是千山万隘,险障重重,汉军打不进来的......”

“怎么没有影响,这段时间,粮价上涨,家里传信,秋税也增多了,官府还在征召劳役,募兵备战......”有一人,忍不住抱怨道:“只盼这战事,早点过去,这个冬季,只怕不比往常,难熬了!”

“说得是,我已有意回乡种地去......”

一干底层小民,情绪多受感染,货郎见了,赶忙道:“诸位,今日所言,只是即兴而发,可不许乱传,否则官府治我个散步谣言、蛊惑人心之罪,在下可吃罪不起。”

“诸位安歇,我且告辞了!”说完,一大碗茶水,连着茶叶沫子喝尽,撂下两枚蜀国所制铁钱,挑起货担,便离开茶肆,迅速了容入人群,消失于市井之间。

而茶肆间的议论,却并没有随着货郎的离开而有所降温,这些市井小民,并不是真正在乎国家大事,仅当茶余之谈资,另外一方面,也确实涉及到他们的生计。

蜀国富庶,一在国库仓廪,二在官僚、地主、商贾,对于内外小民而言,仍旧挣扎于底层,温饱难料。而一旦战事不利,府库消耗超支,不论税负、徭役,首先针对的,却是这些蜀国小民。

几乎可以预见的,只要北方战事有个结果,蜀军若败而汉军不罢,蜀国国内,将有一大批的庶民百姓,会破产。

而在成都城中,类似茶肆中的议论并不少,酒楼、书坊、棋室,乃至勾栏妓所,各种版本,各种似是而非。

事实上,秦凤战事未休,而蜀国国内,已是流言四起,议论纷纷。从北到南,从兴元府到成都府,越往来,消息越离谱,越失真,但很多人,越相信。

当然,热议的风潮背后,自然有人在推波助澜,鼓风弄潮。

成都城内,一所民宅,巷道幽静,少有人往,院内的杏也已然金黄,随着秋风,不时有落叶飘零。

一名身着麻衣的小个子,敲门而入,在宅中人的引导下,进入室内。简陋的屋内,已然等着十几名装扮不一的汉子,那名货郎,正处其中。

小个子入内,扫了一圈,只冲着一人,给了个眼神。

“十多日来,我等游于内外城,各依场合散布,混淆视听,成都民间,流言已盛!”那人起身答道,声音中带着川音。

小个子点了点头,精瘦的面庞上,几乎不带表情,直接道:“很好!不过,这么大的动静,必然引起成都官府的警惕,接下来,可以停止行动,潜伏起来了。露了面的人,先出城躲躲,注意行踪。剩下的人,继续隐遁城中,刺探成都城防布置!”

“是!”

干练的一番吩咐后,小个子便离开了,而剩下的密探们,也各自散去,十分有序。

这些人,属于大汉枢密院下辖的军情司,专事刺探内外、及诸国政治、军情,在职能上,与武德司有一小部分的重合。成立的时间,比武德司还早些,但是论名气与地位,却明显低于武德司。毕竟,武德司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

即便如此,在枢密院的支持下,军情司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中,仅后蜀成都城内,便有数十名密探潜伏着。

而此番,秦凤大战开始之后,后蜀国内的动向,包括兵马调动、粮草转运、关卡防御等一系列的消息,络绎北传。散布流言,只是兼职罢了。

当然,武德司在其间,也扮演着一个不轻的角色。

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341章 向钱看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1768章 崩第316章 不装了第21章 黄袍加身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2045章 最后的旅途16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1734章 首级=赏钱第1769章 影响力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议第383章 敞开谈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102章 绝境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95章 掘地求生第82章 不手软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104章 平息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1章 何谓开宝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137章 整编事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世宗篇51 皇太孙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207章 还京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1745章 东京大爆炸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117章 帝幸瑶华殿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50章 喜讯第12章 大朝会第87章 秋后算账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12章 方略第86章 戍卒之心第372章 封王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348章 老皇帝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第246章 目标八寨第173章 汉辽皇帝之间的友好交流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76章 处置决议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61章 赵二为官第56章 一战定河西第146章 黄羊平第71章 北齐镇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175章 军略第370章 其志甚坚第174章 帝崩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193章 杨邠案(1)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210章 问题来了,谁做主帅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52章 巫宦之国第35章 唐将空谈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第47章 应对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53章 有诗云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19章 罢免两勋贵第93章 班师第14章 大论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156章 南唐来使3第46章 郭荣的激进建议第497章 重拾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236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341章 向钱看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1768章 崩第316章 不装了第21章 黄袍加身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2045章 最后的旅途16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1734章 首级=赏钱第1769章 影响力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议第383章 敞开谈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102章 绝境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95章 掘地求生第82章 不手软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104章 平息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1章 何谓开宝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137章 整编事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世宗篇51 皇太孙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207章 还京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1745章 东京大爆炸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117章 帝幸瑶华殿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50章 喜讯第12章 大朝会第87章 秋后算账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12章 方略第86章 戍卒之心第372章 封王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348章 老皇帝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第246章 目标八寨第173章 汉辽皇帝之间的友好交流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76章 处置决议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61章 赵二为官第56章 一战定河西第146章 黄羊平第71章 北齐镇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175章 军略第370章 其志甚坚第174章 帝崩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193章 杨邠案(1)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210章 问题来了,谁做主帅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52章 巫宦之国第35章 唐将空谈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第47章 应对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53章 有诗云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19章 罢免两勋贵第93章 班师第14章 大论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156章 南唐来使3第46章 郭荣的激进建议第497章 重拾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236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