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党项人的现状

只隔一日,州城那边来人了,直接登门拜访,传州衙令,召徐铉前往致和书院任教,冯广的办事效率也就体现出来了。徐铉其人,名气总归是不小的,对于上层阶级而言,那样得罪皇帝,都还能免死流放,也算是一个奇人了。

让他当官,或许有太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以其渊博学识,当个教书先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再加上,有刘皇帝言语在前,等于解放了徐铉身上那道无形的枷锁,丰州官府也不用冒着政治风险,大胆地任用徐铉。

而面对州衙的邀请,徐铉又犯病了,表现得很矜持,直接拒绝,言自己是戴罪之人,只堪为一牧羊老朽,不敢误人子弟云云。

不过,受命的差人,可不管那么多,他们是直接受刺史之命,丝毫不顾忌徐铉的矫情,直接把他架到车上,几乎绑回州城复命。

而于刘皇帝而言,徐铉则属无足轻重了,甚至提到他都是恰巧联想到。原本,冯广见他多提了两句徐铉,还请示,要不要接见,刘皇帝直接拒绝。

见此人干嘛?看他那张臭脸,欣赏他那副文人风骨,还是听他讲些自以为是的犯上言论?刘皇帝完全没有兴趣。

等徐铉被“请”至丰州城时,御驾已然再度起行,离开丰州,顺着黄河转道南下,前往夏绥巡视。离开了丰州,经历的仍是荒凉,亲眼所见,刘皇帝方知晓,唯利一套的河套平原,荒漠化已然很明显了。

虽然没有深入察看,但河套腹心那茫茫荒漠所释放出的苍凉栖息,刘皇帝也是感触颇深。于是,刘皇帝直接从行营,发了一份植树以固水土的诏书,通传大河上游道州,并在树木采伐上,再度提高了标准,尤其严禁滥砍滥伐。

在西北恢复和平的这十多年间,各地的重建工作也是陆续展开,建设快速恢复,大量建造,对于木料建材的需求自然是广有市场的。

而西北地区,也不乏巨材良木,对于这些情况,刘皇帝也是看在眼中。早年的时候,因为秦州境内的吐蕃土豪,广采树木以牟利,刘皇帝就曾专门针对此事进行过限制。

如今,虽然亲自走上一遭,但对于自己的政令能起到多少效果,刘皇帝心里也是没有一个数的,毕竟,没有参照对比。

但是,他能做的,也只有尽力劝导,做一些限制了。毕竟,草木乃是百姓生活的必备物资,在生存面前,环境的破坏也只能放到次要位置去考虑。

当然,对于那些为了满足大兴土木而进行的滥砍滥伐,刘皇帝是必须严厉禁止的。而这些,首先要管住的,就是官僚、贵族、富商以及那些部族。

不管如何,通过刘皇帝这么多年的数次政令、意见,后世研究历史的人,对于刘皇帝在黄河上游水土保护方面的远见保护,想来应当也会认同赞赏吧......

自丰州南下,道路相对易行,要通畅得多,只是人烟稀少,满目荒凉,百里不见人烟,都属常态。

榆林道这边,杨业、吴廷祚、王审琦等主动带人迎驾,刘皇帝召见于灵州。灵州,也是进入河西走廊的一大入口,自当初荥国公史弘肇出镇之后,前后已然经过近二十年的大发展。

到如今,已不只是西北一大军事中心,更是一个经济中心,虽然没有成为道治,但其政治地位,不下于西北任何一个道级治所。

灵州稳固,则可以辐射整个西北的核心地区,也大汉西北军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起到枢纽作用,是维护西北地区安定的基石城镇。

到开宝七年,灵州所辖军民百姓人口,已然突破了突破了十万人,常驻戍卒,更有五千人,其中半数都是骑兵。

而到了灵州,刘皇帝也才真正见识到了大汉西北城市的样貌,不一样的景象,不一样的繁荣阅兵、会议、视察、走访,从云中开始西巡,到灵州,已然走了漫漫两千里长途,在这西北重镇,刘皇帝待的时间也足够长,有十日的时间。

对于杨业、吴廷祚、王审琦等重臣,刘皇帝的态度一如往常,认可加勉励。同时举行了一场秘密关于对辽事务的秘密会议,做了一番对未来出兵的筹谋,皇帝北望欲发之心,蠢蠢欲动,毫不掩饰,也让早有其志的杨业、王审琦激动不已。

同时,刘皇帝还专门腾出时间,接见随杨业、吴廷祚西来的那些党项部族首领,以示安抚。作为榆林道辖下的主要人口构成,党项安,则榆林安,榆林安,则西北宁。

对于这一点,刘皇帝心里有数,因此,在一系列的分化、同化、制衡政策下,西北的党项部族已然被调教得差不多了。比起定难军李氏主政时,党项族的凝聚力已然大大降低了,相反在大汉明里暗里的挑动之下,分裂趋势更加明显了。

当然,这也是在大汉强盛,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威慑下,所起到的效果。而从本心了,对于盘踞在西北的这些党项人,刘皇帝始终持有一种戒备乃至厌恶的心理。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党项人在夏绥地区扎根生存太久了,形成了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这些都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底蕴与基础。

在西北疆土尽复的情况下,夏绥更成为西北的腹地,在自己的腹地,有这样一个民族,有这样一群势力,刘皇帝怎能不加以猜忌与重视。

而于党项人而言,他们对大汉的恭顺与臣服,会是真心的吗?这个问题,刘皇帝想过,绝对不会。

只需要简单地对比一下臣服朝廷前后的差距就可以了,过去,他们独立自主,没有过于严厉的约束,没有户籍管理,部民不用被强行迁徙乃至拆分,没有春秋两税,更没有必须履行的徭役......

大汉朝廷在榆林道推行的各种政策,虽然是循序渐进的,但就像一条绳索不断勒紧,束缚着党项人,压制着他们的自由空间。在与汉人的交易之中,他们马匹、牛羊、青白盐,往往能够牟取大额利润,如今,那种优势也没了,许多不产粮的部族,反而要花比以前更大的代价,去交易生存的粮食。

从方方面面来看,党项人的日子,都不如以往舒服了。这与此前朝廷宣传的,差距实在不小。

但是,事已至此,党项人也没有太多反抗的资本了。不提西北驻军的威慑,就党项内部而言,在李氏及几个大族尽数外迁后,剩下的党项人已形同散沙,在没法合力的情况下,也掀不起什么大乱子。

此前的几年,不是没有动乱,都被杨业给无情镇压了。

而今,大汉天子巡幸西北,还不忘亲自接见党项部族的代表,这算是给足了他们面子。对此,党项人除了臣服,除了礼赞,除了歌颂,也别无他法。

当皇帝和善地关心起党项部族的生计、风俗、人情时,他们还得陪着笑脸,毕恭毕敬地应和,以求皇帝的赐福照应。

并且,哪怕他们再是恭顺,卑辞孝敬,刘皇帝心中对他们的戒心,也未消减过。可以确定的是,在大汉的强势之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党项人都只能仰其鼻息......

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罢我登场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39章 连夜南进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376章 对策第457章 郑州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196章 开宝八年第45章 治安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361章 皇长子的气度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94章 减税难第380章 饶乐国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273章 萧思温跑了第154章 灭门第36章 李业告状第11章 大败蜀军第136章 迎奉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64章 杨业却敌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424章 开宝九年末的大调整第110章 郭荣之断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321章 矛盾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66章 兄弟之国第139章 王昭远:此乃战机第410章 枪打出头鸟第96章 寿春城内第118章 考虑结束战争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1689章 高规格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95章 玩阴谋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45章 靖江军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425章 安东国的太子第273章 云州遂破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2章 父母兄弟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241章 至此战罢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63章 朝廷应对第17章 武德司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争储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105章 率意南趋以觅食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47章 谈话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398章 虞美人第17章 附议第156章 立冬班师第383章 敞开谈第71章 六合堤上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79章 “抚远之战”第216章 初夏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43章 “梳理”、“优化”第187章 琐屑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61章 气运所钟李守贞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170章 御宴第104章 在真定第337章 刘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
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罢我登场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39章 连夜南进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376章 对策第457章 郑州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196章 开宝八年第45章 治安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361章 皇长子的气度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94章 减税难第380章 饶乐国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273章 萧思温跑了第154章 灭门第36章 李业告状第11章 大败蜀军第136章 迎奉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64章 杨业却敌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424章 开宝九年末的大调整第110章 郭荣之断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321章 矛盾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66章 兄弟之国第139章 王昭远:此乃战机第410章 枪打出头鸟第96章 寿春城内第118章 考虑结束战争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1689章 高规格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95章 玩阴谋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45章 靖江军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425章 安东国的太子第273章 云州遂破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2章 父母兄弟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241章 至此战罢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63章 朝廷应对第17章 武德司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争储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105章 率意南趋以觅食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47章 谈话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398章 虞美人第17章 附议第156章 立冬班师第383章 敞开谈第71章 六合堤上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79章 “抚远之战”第216章 初夏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43章 “梳理”、“优化”第187章 琐屑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61章 气运所钟李守贞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170章 御宴第104章 在真定第337章 刘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