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吃好喝好

夜幕下的荣国公府,还是那般威严肃穆,高悬的鎏金牌匾令人敬畏,四名配刀的守卫身姿笔挺,肃立于岗位上,冷漠的眼神不带丝毫感情。

赵匡义下马,驻足稍微仰望了一番荣国公府这气派的门户,而后方才开动脚步,入府而去。对赵匡义,守卫们自然不敢阻拦,门房的小厮更是殷勤地引路侍奉,这可是赵家当下权势最盛的一人。

公府内,得知赵匡义登门,赵匡胤四子赵德芳迅速迎了出来,看到一脸严肃的赵匡义,赶忙行礼:“见过三叔!”

赵匡胤一共四个儿子,但长成的,只有赵德昭、赵德芳二人。赵德昭早已入仕,如今在荆湖北道襄州担任知州。

如今已然二十七岁的赵德芳则留居京中,照料老父,在礼部担任郎官,因为赵匡胤年老,身体又日渐不支,如今荣国公府大小事,实则都是赵德芳在操持。

赵德芳在京内素有雅名,性格正直而温和,翩翩君子,长相俊美,京中曾有传闻,刘皇帝很喜欢赵德芳,曾有意以其尚七公主刘惠,只因为其早有婚约方罢了。虽然传言不可信,但对赵德芳的名声却起到了极大的宣传效果。

正史上,赵德芳年纪轻轻的,二十二岁便死了,一个“寝疾薨”隐藏着诸多深长意味。如今,看他器宇不凡、目光有神的模样,显然有些猜想并非臆测。

不过,在大汉的时代,赵家兄弟叔侄之间,关系一向融洽,对于赵匡胤所生的两个侄儿,赵匡义也向来爱护,赵德昭襄州之职,就是听取意见后,由他亲自安排的。

“嗯!”冲赵德芳应了声,神情间的凝重消解了许多,赵匡义问道:“二哥呢?”

“父亲正在茶室!”赵德芳回道,英俊的面庞上带着一抹忧虑,向赵匡义请道:“还请三叔帮忙劝劝他老人家!”

闻言,赵匡义眉头轻皱,向赵德芳投以疑惑的目光。

说是茶室,但没有茶香,相反,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酒气。赵匡义踏入室内之时,便被那浓重的味道给刺激到了,面露不适,但更让赵匡义惊讶的,还是赵匡胤此时的状态。

刚过完五十九大寿不久的赵匡胤,已经格外年迈了,头发白了一大半,脸上满是沟壑一般的皱纹,人消瘦异常,两手几乎只见皮包骨,已毫无当年刚勐豪迈的统帅气质。

卧坐在席间,满脸的酒意,手把酒杯,食桉上还配着一些肉食,吃得一嘴油腻,见到赵匡义,愣了一会儿,方才认出他,老眼迷蒙地冲他招呼道:“匡义来了!来,陪我吃两杯酒!”

见赵匡胤酒鬼一般的表现,赵匡义大跨步上前,一把夺下他的酒杯,有些激动道:“二哥,你怎么又吃上酒了,一吃还是如此过量!”

抬眼望了望赵匡义,注意到他关切的表情,赵匡胤笑了笑,被酒水打湿的手随意地在身上锦袍擦了擦,道:“吃酒就要吃得痛快!不过量,何来痛快?这些可都是御酒,三十年以上的佳酿,寻常人哪里喝得到,来,我给你满上!”

见赵匡胤这一副随意的模样,赵匡义又是疑惑,又是恼火,不解道:“你年老多疾,已然病至此,为何一点都不顾惜,如此糟蹋自己身体?”

闻言,赵匡胤再度瞟了眼赵匡义,他心里实则清楚,自己这个弟弟,如今真正关心的恐怕并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这羸弱不堪的身体可能给他带来的不利影响。

“坐!”冲赵匡义伸手示意了下,赵匡胤又让侍女斟了一杯酒,啜了一口,澹澹道:“我这个人,平日素爱酒,过去这些年,太过克制了,过于憋屈。如今已垂垂老矣,行将就木,没有多少时间了,再不痛快地享受一般,怕是要抱憾而终了。倘若是等死后再让子孙祭奠奉酒,那可就太过无趣了......”

“二哥!”见赵匡胤这般说,赵匡义忍不住唤了一声。

赵匡胤眼睑微垂,又幽幽道:“何况,这些酒都是陛下所赐......”

这句话,把赵匡义那满脑袋上涌的情绪个浇灭了,呆了一会儿,方才缓缓落座,看着仍在那儿吃酒的赵匡胤,严肃的面庞间,满是疑思。

赵匡胤是不能喝酒的,尤其是不能暴饮暴食,这满桉油腻的肉食发物,则更加忌口。这一点,刘皇帝是知道的,但在这几个月,刘皇帝偏偏隔三差五地赏赐好酒烂肉,甚至不时地派宫中内侍过府“抽查”,询问赵匡胤吃得可好,喝得可好......

这背后的用意,暗示,应该叫明示了,实在是让人心生彻骨之寒。沉吟良久,赵匡义一脸凝重地对赵匡胤道:“二哥,陛下为何?”

一张嘴,就能感受到赵匡义语气中压抑着的怨气,不过,赵匡胤却是一副看得很开的模样,挥手止住他,轻声道:“以陛下雄猜,疑忌功臣,不是很寻常的事情吗?你还看不明白?”

“我就是不明白!为何偏偏如此针对我们赵家!”赵匡义面露愤慨,依旧努力地克制着,看起来十分痛苦的样子。

“那么多功臣勋贵,元老宿臣,我赵家从来安分守己,从不为非作歹,从来忠心耿耿、一心为国......”赵匡义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苦酒入喉心作痛,满脸的怨艾与不甘。

“乾右二十四臣,如今只剩下这三两人,自然随时被陛下惦记着,这被陛下惦记的滋味,可是不好过啊!”赵匡胤苦笑着感慨道:“我不如李少游那般与陛下亲近,也不是向训那般的元从,自然就更加难过了!”

“你都已经这样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赵匡义脱口而出。

见赵匡义义愤填膺的模样,赵匡胤有些意外,迷离的醉眼清醒了几分,看着他,略作沉吟,问道:“匡义,你今日情绪有些不对,这与你平日的表现可大相径庭啊!”

赵匡义闻言,呆了下,下意识地瞥了眼侍候在旁的侍女,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迅速深吸了一口气,调整心态,逐渐从负面的情绪中摆脱出来,恢复平静。

想了想,应道:“是我失态了,只是如今朝上朝下,家里家外,多有纷扰,有些烦躁了!”

赵匡胤又喝了一口酒,问道:“你今夜过府,所为何事?”

原本赵匡义是打算找兄长商讨一番的,不过看他如今的情况,也息了这个心思,摇头道:“只是多日未见二哥,听闻身体不爽,特地来看望一番!”

明显的言不由衷,赵匡胤轻笑道:“是为税制改革的事吧!”

赵匡胤虽居公府,但对朝里朝外的事情,可都了解得很,即便不主动过问,也有这样那样的人,会主动把消息情况透露给他。

闻问,赵匡义默然,还是点了点头。沉吟几许,道:“时下税改推进,进展十分缓慢,各项事务阻力重重,朝廷内外反对意见很多,李昉又不能协调平复各方,眼见改革陷入迟滞,我有心主动接过这项差事,但是陛下不允!今日,我听说,陛下召赵普还京,如今,人已过开封,正在西来,三两日内,应该能够抵京......”

赵匡义话说得不多,但透露出的信息内容却很多,赵匡胤终于放下酒杯,认真地思量片刻后,方才道:“你有些着急了!”

赵匡义闻言,又是一阵沉默之后,方才叹息道:“我也知道,但若不主动争取,永远只在原地徘回!远者不论,从赵普到宋琪,从宋琪到李昉,如今陛下宁肯让赵普回京,也不肯给我机会!一面用我,一面又死死地压制我,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这不是陛下向来的用人风格吗?”赵匡胤轻声道:“我还是那句话,你要多些耐心!”

“二哥,我也快知天命之年了!”赵匡义道。

听赵匡义这么说,赵匡胤也沉默了,良久,方才有些疲惫地道:“税改一启动,朝中人心各异,局势波诡云谲,当此时,你该谨慎而为,小心对待,不要有过多动作。当年卢多逊一桉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有些事情,急是急不来的!”

“我明白!”赵匡义叹道:“只是心中实在不甘啊!”

“党进、杨光义、王政忠、刘守忠那些兄弟,近来有找过你吗?”看着赵匡义,赵匡胤问道。

闻问,赵匡义颔首:“找过!”

“怨言颇多吧!”赵匡胤叹道,想了想,有些郑重地对赵匡义叮嘱道:“你替我给他们带句话,让他们善加珍重!老兄弟们,难耐岁月侵蚀,一个个都陆续凋零,逐渐去了,剩下的已经不多了,让他们好生养老吧,不要贸然参与朝廷事务,更不要试图与朝廷大政对抗。

尤其是党进,让他注意收敛自己的脾气,安享晚年吧!比起血脉延续、子孙福荫,些许田亩钱帛之物,又算得了什么?”

显然,这话也有劝告赵匡义的意思。同时,让赵匡义去带话,也隐隐有一种转移政治资源,托付后事的意思。

赵匡义想了想,郑重道:“是!我会把话带到的!”

第215章 确立太子第32章 潞州震动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287章第118章 商贾第406章 调任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78章 涡口之战(2)第305章 旧税制下的地方现状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40章 荒唐太子第20章 威临荆南第186章 赐死第78章 南北并发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36章 李业告状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310章 政治新星半岛史话·百年基调第27章 西京风波第487章 “惊喜”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忧虑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90章 栾城之战(2)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512章 最后的旅途11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辽帝第117章 泼冷水第124章 幽燕事了(续)第2128章 世宗篇3 气质不同第492章 事发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56章 腹心之谈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1章 祸从口出第178章 祭拜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112章 兄弟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1802章 屁股要坐稳,态度要端正第122章 燕王请战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2章 分食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33章 有人想腐蚀孙将军第173章 日常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395章 疯涨的盐价第296章 反响第297章 怪圈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740章 农民苦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272章 征发之苦第47章 诱其北上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完结感言第337章 特权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76章 王峻用兵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44章 打个赌第55章 燕王病故第332章 党巡检当街怒斥权贵子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12章 大朝会第223章 安抚人心第2132章 世宗篇7 汉金冲突 再下一臣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
第215章 确立太子第32章 潞州震动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287章第118章 商贾第406章 调任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78章 涡口之战(2)第305章 旧税制下的地方现状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40章 荒唐太子第20章 威临荆南第186章 赐死第78章 南北并发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36章 李业告状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310章 政治新星半岛史话·百年基调第27章 西京风波第487章 “惊喜”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忧虑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90章 栾城之战(2)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512章 最后的旅途11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辽帝第117章 泼冷水第124章 幽燕事了(续)第2128章 世宗篇3 气质不同第492章 事发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56章 腹心之谈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1章 祸从口出第178章 祭拜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112章 兄弟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1802章 屁股要坐稳,态度要端正第122章 燕王请战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2章 分食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33章 有人想腐蚀孙将军第173章 日常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395章 疯涨的盐价第296章 反响第297章 怪圈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740章 农民苦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272章 征发之苦第47章 诱其北上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完结感言第337章 特权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76章 王峻用兵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44章 打个赌第55章 燕王病故第332章 党巡检当街怒斥权贵子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12章 大朝会第223章 安抚人心第2132章 世宗篇7 汉金冲突 再下一臣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