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勋贵与官僚

bookmark

大概是觉得中秋的庆祝氛围不够浓厚,在东京街头各处扔挂着花灯彩带之时,朝廷决定,再为之增添一抹喜色,只不过这一抹喜色是红色的,鲜红,血红。

就在开宝二十年八月十六,既望之日,刘皇帝诏令下,把这段时间收容到京城,并且已经判了死刑的官吏们,一并拉到南市口,明正典刑。

其急切,其霸道,其冷酷,令人毛骨悚然。刘皇帝没有食言,太子刘旸也没有拒绝的余地,由他亲自监刑。

而这一批被处刑的官吏,只是第一批,是在刘皇帝粗暴干涉之下,由三法司既迟疑又不得不快刀斩乱麻,迅速拟定的名单,共计一138人。

显然,这与刘皇帝的制定的指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通情达理的刘皇帝,也考虑到辛仲甫他们的为难,多少给了些时间,让他们分三批定刑。但同样的,改为三批,这诛杀的人就更多了。

至于其中有没有冤屈,有没有罪不至死的,那是肯定的,但刘皇帝显然不像太子那样仁厚,他就要以杀慑人,以血警世。天下冤魂多得是,不差这少许,官僚同样也没有什么特殊的。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对“卢党”的清算了,这一百多人中,真正被打为“卢党”的,不到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还是来自于河西的官吏。

更多的,还是在十年的和平政治中,滋生的腐败分子,贪官污吏,因为卢桉,把他们牵连出来了。说到底,卢桉也仅仅是一个引子,这仍是大汉的一次吏治清理运动,是刘皇帝这个集权帝王为缓和矛盾、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是对这十年大汉政治的一次阶段性总结。

这种集中处刑的做法,在大汉并不是第一次,比如当年的滑州桉与扬州桉,并且,规模是越来越大。

不过,有所区别的是,滑州桉,主要针对的是那些为非作歹的勋贵,而不论扬州桉以及此次的卢桉,都是针对已经在政治上崛起的官僚。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刘皇帝对开国元从、功臣勋贵厚待的同时,都是采取一种隐约的限制态度。不论是历次处置的勋贵,还是标志性的滑州桉,以及后续由赵普牵头出台的一些限制政策,都是在这个原则下展开的。

不限制不行,历来开国王朝,都免不了骄兵悍将之祸,战乱之时是功臣,和平时期控制不好就成了祸害。

赵匡胤通过赎买政策,搞了一个“杯酒释兵权”,解决了这个矛盾,但同样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骄兵悍将是解决了,但国家与百姓的负担重了。

刘皇帝过去也是这么做的,哪怕不像赵匡胤做得那么“极致”,但同样也产生了类似的效果,后续的限制政令,也是调整的一种举措。这毫无疑问,是在勋贵阶层中引发了诸多不满,若不是过去的积极扩张,以及商业、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让勋贵们从中获利,缓解了一些矛盾,大汉内部的问题恐怕要更加深重。

同时,为了平衡勋贵阶层,对庶族官僚的扶持,则是刘皇帝大力推动的。而事实证明,这个阶层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随着赵普为首的一批大臣,陆续得到重要,占据朝廷要职,掌握大权,也确实取得了一定对勋贵的压制。赵普能为相那么多年,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但凡事都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弊端,庶族官僚的崛起,也带来了诸多吏治问题,贪腐只是其中最为粗劣的表现,也是刘皇帝用来开刀释放矛盾的理由。

而从扬州桉到卢桉,刘皇帝的目的,也在于此。一方面压制勋贵,一方面又打击官僚,籍以巩固统治,维护皇权,但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君臣之间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地在加深之中,权力、利益是一方面,刘皇帝过度的强势与膨胀的权欲,也让勋贵与官僚艰难忍耐。

与过去一样,百姓观者如堵,议论纷纷,叫好不断,而被强令观刑的公卿大臣、勋贵官僚们,则缄默不语。

很多人,甚至还没有从中秋夜宴的宿醉中彻底清醒过来,但那明晃晃的刑刀,那血淋淋的人头,也足以令其惊醒,汗毛倒竖。

每个人心头都笼罩着一层阴影,每个人都仿佛脖子上悬着一把利刃,危机感与恐惧感交杂,让人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很多人甚至不免疑惑,这到底是怎么了,如此大兴酷狱,如此大规模屠杀官僚,皇帝到底要干什么?

同样的,很多人也忍不住“狡兔死,走狗烹”的方向去联想。不是没有清醒的人,但是屁股决定了立场,他们更多的感同身受,也是这种下场与结局,会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过去这种感触或许还不深,但这一回,几乎所有的勋贵大臣们,脑袋里都绷紧了这根弦。卢多逊的下场,就是明证。

不得不说,刘皇帝这番狠辣,甚至不按规矩的强硬做法,效果是显着的,满朝肃然,无人不惧。但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负面效果,君臣之间的隔阂加重了,大臣们对刘皇帝已然是畏惧大于信任,这自然是相对的,毕竟,刘皇帝又何尝真正地信任过这些权贵?

不过,刘皇帝的权威实在太重了,这些权贵们哪怕心中有诸多的想法与不满,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沉默,只能蛰伏,不敢冒头。

谁敢冒头,大抵就是个人头落地,家族衰败的结局,这一点是明显的。君强臣弱的时代,所有人也只能按照刘皇帝的规矩来,至于对抗,且不提有没有那个实力,就权贵本身的松散就是一个问题,各有各的矛盾,各有各的利益,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凝聚起来。

倘若发生那样的情况,最终也会形成相互攻讦,借机整倒政敌的结局。这么多年,大汉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刘皇帝,所有人事也都是围绕着他一个人展开的,没有人能够替代。

前两次的时候,被强令围观,还有人不忍见此惨烈场面,甚至有些官员,嘴中抱怨,影射“暴政”。

看到同类被这样处置,也确实容易引发共情,而过去所有“言行不当”者,也同样没有好下场,或贬官,或流放,甚至丢了性命的都有。

但这一次,没有任何杂声,刑场外围,百姓的议论与权贵们的沉默,形成了鲜明对比。监斩台上,太子刘旸同样沉默,面无表情,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罪臣人头落地。

而有不少勋贵与官僚,都忍不住把目光投向已至壮年的太子,刘皇帝权威太深重了,大伙不敢对抗,但皇帝终究老了,身体似乎也不是那么康健。

相比与老皇帝的严苛冷酷,太子殿下终究要仁厚宽和一些,熬吧,熬到改天换地的那一日,也许大伙的日子也就能好过一些了。

这样的心思,过去或许很多人想都不敢想,但如今,有很多人已经不可遏止地往那方面展望、期待。

当然,这样悖逆的心思,即便有,也没人敢表现出来,都只能深深地隐藏在心底。投向太子刘旸的诸多目光中,也包括赵匡义,他是越发觉得,他的未来,不在刘皇帝,而在太子了。

在刘皇帝下面,当宰相都不安全了,他还能如何作为,大展身手?

第1794章 魏王回来了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95章 玩阴谋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102章 绝境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1714章 百姓苦第323章 汉辽第二次和议第443章 板子来得毫无征兆第97章 扩*整顿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第60章 家事、国事第147章 许州事了(2)第180章 过邺都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294章 北伐的尾声3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329章 游市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1803章 运动第49章 医政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152章 听政3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98章 封禅之议第117章 泼冷水第362章 权宜之计第327章 派系第134章 东路军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国第244章 皇子赴军第359章 上元之夜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817章 摇人?大汉一并接着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35章 坐不住了第64章 朕要亲征为耿公复仇!第9章 啖耳将军亦回京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8章 巡视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251章 寿国公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亚风云(上)第107章 殿试第313章 晋王第287章 反击从野狐岭开始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51章 南粤,危!第97章 宣慰司将提上日程第165章 回鹘使者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433章 圣训第247章 留给辽阳的时间不多了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146章 骄将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329章 游市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379章 南北一统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91章 这个都不好迁第1690章 拼图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2章 大朝会第323章 汉辽第二次和议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218章 进兵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140章 杀心大起第412章 二王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410章 克制仁宗篇8 罢相“疑云”第342章 杀肥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101章 大整军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449章 宦官之间的撕咬第1769章 影响力第1782章 数百年后的问候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3章 相敬如宾第1801章 还是土地问题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
第1794章 魏王回来了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95章 玩阴谋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102章 绝境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1714章 百姓苦第323章 汉辽第二次和议第443章 板子来得毫无征兆第97章 扩*整顿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第60章 家事、国事第147章 许州事了(2)第180章 过邺都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294章 北伐的尾声3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329章 游市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1803章 运动第49章 医政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152章 听政3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98章 封禅之议第117章 泼冷水第362章 权宜之计第327章 派系第134章 东路军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国第244章 皇子赴军第359章 上元之夜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817章 摇人?大汉一并接着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35章 坐不住了第64章 朕要亲征为耿公复仇!第9章 啖耳将军亦回京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8章 巡视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251章 寿国公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亚风云(上)第107章 殿试第313章 晋王第287章 反击从野狐岭开始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51章 南粤,危!第97章 宣慰司将提上日程第165章 回鹘使者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433章 圣训第247章 留给辽阳的时间不多了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146章 骄将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329章 游市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379章 南北一统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91章 这个都不好迁第1690章 拼图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2章 大朝会第323章 汉辽第二次和议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218章 进兵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140章 杀心大起第412章 二王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410章 克制仁宗篇8 罢相“疑云”第342章 杀肥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101章 大整军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449章 宦官之间的撕咬第1769章 影响力第1782章 数百年后的问候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3章 相敬如宾第1801章 还是土地问题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