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立场

bookmark

一场军事会议,开了足足一个半时辰,主要是刘旸与赵匡胤之间的问对,其余将领,除涉及相应军务者外,基本属于旁听。

随着刘旸起身,含笑宣布散会,堂间原本严肃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下来,尤其当提到已经准备好的酒宴后,更引得一干将领们欢喜。毕竟,茶喝了不少,没滋没味的,总归没有酒肉更得人心。

与会的高级将帅们,都是大汉的贵族阶层了,这些年也都开始向上流社会进化蜕变,但终究是武将,很是有些人都是发迹于微贱,骨子带有武夫的粗豪。

刘旸呢,则没有直接去参与宴会,而是命慕容德丰引赵匡胤、高怀德、曹彬以及郭廷渭四人前往书房,这显然是另有要事相商。

室内很安静,几人落座,似乎也都知道太子要谈什么。没有多废话,刘旸直接看着他们,沉声道:“行在所传备战高丽诏令,诸公想必已然知晓,方才会议未曾提及,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从刘旸那稍显凝重的表情来看,对此,他是持保守态度的。闻言,将帅重臣四人,无不露出了类似的表情,都有所迟疑,只是不知道是针对高丽展露出的野心,还是对皇帝毫不妥协的态度。

面对着太子沉凝的目光,也并没有沉默太久,郭廷渭首先开口了:“小小高丽,狼子野心,竟敢觊觎我天朝国土,欲行趁火打劫之事,必需予以教训!臣建议,先下手为强,趁其瞻前顾后、迟疑不决之际,先行遣军南下,破其军,略其地,打消其妄想!”

郭廷渭的态度可谓鲜明了,他有这种想法,也不奇怪,毕竟,自从苏州港海战之后,他所率东海水师,作用便直线下降了,这几个月来,几乎彻底沦为辽东大军后勤补给的护卫。

那么多水军舰船,要么停留在军港,要么就只能作为护卫,更过分的是,此前韩徽前来沟通,希望能够分出些战船给他们当运输船用,这如何能忍。

接下来,不论辽东战局朝哪个方向发展,东海水师的作用都微乎其微了,战船是不能开到陆地上作战的。

而如果能够对高丽开战,那水师的地位,就一下子凸显出来了。毕竟,想要打高丽的话,陆上进军,受阻明显,而通过海路,则可直接略高丽西部沿海地区,那可是他们的精华地带。

因此,郭廷渭的脑筋里,已经直接跳过了提防备战,而是直接考虑起主动进攻的问题,可谓激进了。

当然,这等大事,也不是郭廷渭说了就算的,一要看皇帝,二要看太子,三还要看这些将帅大臣。

“郭将军勿要急躁!”果然,对其激进建议,赵匡胤首先开言安抚:“事情尚未到那一步,陛下也未有明令出击,只教我等备战,我们身负辽东战局之重,北伐胜败之要,不可操之过急。高丽如今,终究悬而未发,并且主动遣使陛见,我们也不好贸然挑起战端!”

“话虽如此,高丽人如今既然已经表露野心,若不达目的,岂肯罢休!”郭廷渭道:“南边已有消息,高丽的水师已然集结待命,鸭绿江南岸,七万余高丽军更是蠢蠢欲动,随时可能渡江北上,攻略辽东南!高丽人已是虎视眈眈,大汉王师,还要看其眼色行事吗?

陛下既然着辽东备战,那便证明,不惜一战,以回击高丽。末将认为,与其坐等高丽动作,不如采取主动,否则,我军若是投鼠忌器,即便做好后手应对,也难免在失了先机的情况下,陷入窘迫!”

“郭将军言过了!”曹彬平静地指出:“以高丽此前坐望的表现来看,他们未必敢真的与大汉为敌,时下东南一线,形势日渐微妙,高丽国那边按捺了如此之久,仍旧举棋不定,可见他们对大汉还是心存忌惮,不敢轻易插足汉辽战争的。

这种情况下,若是我们举措过当,刺激到高丽人,一旦高丽当真举兵北上,汉丽战争爆发,那最终得利,就是契丹人了。

高丽虽小,但毕竟是能举二十万军的国家,贸然引发敌对战争,必定导致辽东战局变化,若有反复,甚至影响到东北大局乃至整个北伐大业,不可不慎!”

说着看了眼眉头锁得更紧的太子,曹彬继续以他平缓的语调道:“辽东如今的形势,来之不易,若能不生差池,还当尽量避免。”

“若依曹枢密之言,那干脆放弃辽东南,主动退却,满足高丽的饕餮野心!”见曹彬的保守态度,郭廷渭当即冷笑两声,驳斥道:“倘若那样,高丽就能满足了?让高丽顺利接收开远、来远几城,将辽东的丘陵山岭,形胜之要,拱手相让?届时,让高丽大军,毫无阻挡,直接威胁辽河平原?”

曹彬虽然已位至枢密副使,并且背景深厚,但该扫面子的时候,郭廷渭也是毫不客气的。当然,也是知道曹彬性情醇厚,没那么多锋芒。

不过,即便如此,听郭廷渭这么说,曹彬表情也不由生出了些愠怒,面色发红,看着郭廷渭:“海安侯,你知我非此意,何以如此相逼?”

“郭老将军,言过了!”看曹彬这“老好人”都快被激怒了,刘旸赶忙出言安抚,板着脸,对郭廷渭道。

见状,郭廷渭立刻收起了咄咄逼人的姿态,拱手道:“殿下,是臣情绪激动,一时失言。不过,老臣还是认为,面对高丽挑衅,我军当积极举措,占据主动,先下手为强!陛下诏令,臣也仔细研读过,对高丽,绝无妥协后退之理!

此前,高丽隐而未发,也就罢了,如今见机而动,窥伺辽东城土,已成祸害,我们必不能使这个祸患扩大!”

“老将军之意,我明白!”闻言,刘旸叹道:“陛下刚强难欺,我知道,高丽此举,已然触怒了圣躬,否则也不会有此令。只是,如今辽东未稳,辽军余部尚存,东北纷争不断,这个时候,再开启同高丽的战争,只怕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殿下,臣以为,若是在我军同辽军鏖战正酣,相持不下之时,高丽军北上,即便不遣使求请,临高丽土地、城池,被他们占了也就占了,我们纵然不满,也拿其没有办法。但他们选在如今这个时机,却实在不够聪明!”一直没有作话的高怀德,开口了:

“眼下,辽东乃至东北大局,已尽在我军把握,高丽那十万军队,在如今的形势下,所能发挥的作用,造成的威胁,也大大降低。

既然陛下诏令已达,我们不妨做好备战,按照两国开战的情况来进行,只要准备充分,应对及时,大汉仍旧立于不败之地。”

“大汉与辽国之间的战争,不是区区高丽,所能插手左右的!”高怀德说着,眼神中闪动着寒意。

赵匡胤略感诧异地瞥了眼高怀德,毕竟,他也是不怎么赞同直接与高丽撕破脸皮的,考虑的角度不同。作为东路军实际上的主帅,赵匡胤自然更希望能够平平稳稳地,协助刘旸收取辽东,平定东北地区,顺顺利利将功勋战绩囊获。

最不想看到的,自然就是意外了。而高丽虽然也不被放在眼里,但那毕竟算是个“小强”了,拿得出十万大军,这样的变数,可不小。况且,两国过去,大部分时候还是睦邻友好的,这说便就变了,还直接变成交战敌国,大汉要是主动破坏关系,发兵进攻,也显得草率了。

高怀德呢,则没有赵匡胤那么多的心眼,那么重的心机。比起赵匡胤,也更了解留皇帝这个小舅子,皇帝态度摆在那里,再加上对形势的分析,即便同高丽交恶乃至开战,问题也不大,辽东形势翻不了天,于是果断认同。

再加上,他这皇亲国戚,东路军右帅,自北伐以来,可一直被赵匡胤死死地压制着,心里怎么能没点想法。

第146章 骄将第181章 东河村之战第117章 机会第247章 视察第92章 两京并重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365章 看衰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楼里诸王会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2200章 仁宗篇17 党争伊始第58章 正面互怼第297章 心虚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负担第86章 戍卒之心第67章 又去一老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71章 东京火灾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144章 两个选择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51章 耿淑妃薨第53章 兵制改革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28章 澧阳之战第86章 须发花白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469章 视察澶州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765章 三郡公第136章 进退不得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41章 刘信遭贬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8章 宰臣间的龃龉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407章 麻烦仁宗篇7 官僚新贵,倒范集团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49章 花里胡哨不管用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2128章 世宗篇3 气质不同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383章 敞开谈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35章 赵家父子第35章 东归第161章 河东风云(8)第54章 聘纳郭女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1817章 摇人?大汉一并接着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180章 博弈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198章 秋猎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乱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世宗篇47 封禅第244章 皇子赴军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第83章 辽帝之亡第195章 漳泉献地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2117章 康宗篇8续 家族大棋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158章 洞房花烛夜第84章 示警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34章 苦难第12章 令人陶醉第465章 “教匪”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45章 治安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84章 灭佛伊始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21章 黄袍加身第19章 武夫第458章 再临东京第60章 家事、国事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240章 家宴
第146章 骄将第181章 东河村之战第117章 机会第247章 视察第92章 两京并重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365章 看衰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楼里诸王会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2200章 仁宗篇17 党争伊始第58章 正面互怼第297章 心虚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负担第86章 戍卒之心第67章 又去一老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71章 东京火灾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144章 两个选择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51章 耿淑妃薨第53章 兵制改革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28章 澧阳之战第86章 须发花白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469章 视察澶州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765章 三郡公第136章 进退不得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41章 刘信遭贬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8章 宰臣间的龃龉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407章 麻烦仁宗篇7 官僚新贵,倒范集团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49章 花里胡哨不管用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2128章 世宗篇3 气质不同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383章 敞开谈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35章 赵家父子第35章 东归第161章 河东风云(8)第54章 聘纳郭女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1817章 摇人?大汉一并接着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180章 博弈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198章 秋猎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乱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世宗篇47 封禅第244章 皇子赴军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第83章 辽帝之亡第195章 漳泉献地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2117章 康宗篇8续 家族大棋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158章 洞房花烛夜第84章 示警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34章 苦难第12章 令人陶醉第465章 “教匪”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45章 治安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84章 灭佛伊始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21章 黄袍加身第19章 武夫第458章 再临东京第60章 家事、国事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240章 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