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立场

一场军事会议,开了足足一个半时辰,主要是刘旸与赵匡胤之间的问对,其余将领,除涉及相应军务者外,基本属于旁听。

随着刘旸起身,含笑宣布散会,堂间原本严肃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下来,尤其当提到已经准备好的酒宴后,更引得一干将领们欢喜。毕竟,茶喝了不少,没滋没味的,总归没有酒肉更得人心。

与会的高级将帅们,都是大汉的贵族阶层了,这些年也都开始向上流社会进化蜕变,但终究是武将,很是有些人都是发迹于微贱,骨子带有武夫的粗豪。

刘旸呢,则没有直接去参与宴会,而是命慕容德丰引赵匡胤、高怀德、曹彬以及郭廷渭四人前往书房,这显然是另有要事相商。

室内很安静,几人落座,似乎也都知道太子要谈什么。没有多废话,刘旸直接看着他们,沉声道:“行在所传备战高丽诏令,诸公想必已然知晓,方才会议未曾提及,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从刘旸那稍显凝重的表情来看,对此,他是持保守态度的。闻言,将帅重臣四人,无不露出了类似的表情,都有所迟疑,只是不知道是针对高丽展露出的野心,还是对皇帝毫不妥协的态度。

面对着太子沉凝的目光,也并没有沉默太久,郭廷渭首先开口了:“小小高丽,狼子野心,竟敢觊觎我天朝国土,欲行趁火打劫之事,必需予以教训!臣建议,先下手为强,趁其瞻前顾后、迟疑不决之际,先行遣军南下,破其军,略其地,打消其妄想!”

郭廷渭的态度可谓鲜明了,他有这种想法,也不奇怪,毕竟,自从苏州港海战之后,他所率东海水师,作用便直线下降了,这几个月来,几乎彻底沦为辽东大军后勤补给的护卫。

那么多水军舰船,要么停留在军港,要么就只能作为护卫,更过分的是,此前韩徽前来沟通,希望能够分出些战船给他们当运输船用,这如何能忍。

接下来,不论辽东战局朝哪个方向发展,东海水师的作用都微乎其微了,战船是不能开到陆地上作战的。

而如果能够对高丽开战,那水师的地位,就一下子凸显出来了。毕竟,想要打高丽的话,陆上进军,受阻明显,而通过海路,则可直接略高丽西部沿海地区,那可是他们的精华地带。

因此,郭廷渭的脑筋里,已经直接跳过了提防备战,而是直接考虑起主动进攻的问题,可谓激进了。

当然,这等大事,也不是郭廷渭说了就算的,一要看皇帝,二要看太子,三还要看这些将帅大臣。

“郭将军勿要急躁!”果然,对其激进建议,赵匡胤首先开言安抚:“事情尚未到那一步,陛下也未有明令出击,只教我等备战,我们身负辽东战局之重,北伐胜败之要,不可操之过急。高丽如今,终究悬而未发,并且主动遣使陛见,我们也不好贸然挑起战端!”

“话虽如此,高丽人如今既然已经表露野心,若不达目的,岂肯罢休!”郭廷渭道:“南边已有消息,高丽的水师已然集结待命,鸭绿江南岸,七万余高丽军更是蠢蠢欲动,随时可能渡江北上,攻略辽东南!高丽人已是虎视眈眈,大汉王师,还要看其眼色行事吗?

陛下既然着辽东备战,那便证明,不惜一战,以回击高丽。末将认为,与其坐等高丽动作,不如采取主动,否则,我军若是投鼠忌器,即便做好后手应对,也难免在失了先机的情况下,陷入窘迫!”

“郭将军言过了!”曹彬平静地指出:“以高丽此前坐望的表现来看,他们未必敢真的与大汉为敌,时下东南一线,形势日渐微妙,高丽国那边按捺了如此之久,仍旧举棋不定,可见他们对大汉还是心存忌惮,不敢轻易插足汉辽战争的。

这种情况下,若是我们举措过当,刺激到高丽人,一旦高丽当真举兵北上,汉丽战争爆发,那最终得利,就是契丹人了。

高丽虽小,但毕竟是能举二十万军的国家,贸然引发敌对战争,必定导致辽东战局变化,若有反复,甚至影响到东北大局乃至整个北伐大业,不可不慎!”

说着看了眼眉头锁得更紧的太子,曹彬继续以他平缓的语调道:“辽东如今的形势,来之不易,若能不生差池,还当尽量避免。”

“若依曹枢密之言,那干脆放弃辽东南,主动退却,满足高丽的饕餮野心!”见曹彬的保守态度,郭廷渭当即冷笑两声,驳斥道:“倘若那样,高丽就能满足了?让高丽顺利接收开远、来远几城,将辽东的丘陵山岭,形胜之要,拱手相让?届时,让高丽大军,毫无阻挡,直接威胁辽河平原?”

曹彬虽然已位至枢密副使,并且背景深厚,但该扫面子的时候,郭廷渭也是毫不客气的。当然,也是知道曹彬性情醇厚,没那么多锋芒。

不过,即便如此,听郭廷渭这么说,曹彬表情也不由生出了些愠怒,面色发红,看着郭廷渭:“海安侯,你知我非此意,何以如此相逼?”

“郭老将军,言过了!”看曹彬这“老好人”都快被激怒了,刘旸赶忙出言安抚,板着脸,对郭廷渭道。

见状,郭廷渭立刻收起了咄咄逼人的姿态,拱手道:“殿下,是臣情绪激动,一时失言。不过,老臣还是认为,面对高丽挑衅,我军当积极举措,占据主动,先下手为强!陛下诏令,臣也仔细研读过,对高丽,绝无妥协后退之理!

此前,高丽隐而未发,也就罢了,如今见机而动,窥伺辽东城土,已成祸害,我们必不能使这个祸患扩大!”

“老将军之意,我明白!”闻言,刘旸叹道:“陛下刚强难欺,我知道,高丽此举,已然触怒了圣躬,否则也不会有此令。只是,如今辽东未稳,辽军余部尚存,东北纷争不断,这个时候,再开启同高丽的战争,只怕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殿下,臣以为,若是在我军同辽军鏖战正酣,相持不下之时,高丽军北上,即便不遣使求请,临高丽土地、城池,被他们占了也就占了,我们纵然不满,也拿其没有办法。但他们选在如今这个时机,却实在不够聪明!”一直没有作话的高怀德,开口了:

“眼下,辽东乃至东北大局,已尽在我军把握,高丽那十万军队,在如今的形势下,所能发挥的作用,造成的威胁,也大大降低。

既然陛下诏令已达,我们不妨做好备战,按照两国开战的情况来进行,只要准备充分,应对及时,大汉仍旧立于不败之地。”

“大汉与辽国之间的战争,不是区区高丽,所能插手左右的!”高怀德说着,眼神中闪动着寒意。

赵匡胤略感诧异地瞥了眼高怀德,毕竟,他也是不怎么赞同直接与高丽撕破脸皮的,考虑的角度不同。作为东路军实际上的主帅,赵匡胤自然更希望能够平平稳稳地,协助刘旸收取辽东,平定东北地区,顺顺利利将功勋战绩囊获。

最不想看到的,自然就是意外了。而高丽虽然也不被放在眼里,但那毕竟算是个“小强”了,拿得出十万大军,这样的变数,可不小。况且,两国过去,大部分时候还是睦邻友好的,这说便就变了,还直接变成交战敌国,大汉要是主动破坏关系,发兵进攻,也显得草率了。

高怀德呢,则没有赵匡胤那么多的心眼,那么重的心机。比起赵匡胤,也更了解留皇帝这个小舅子,皇帝态度摆在那里,再加上对形势的分析,即便同高丽交恶乃至开战,问题也不大,辽东形势翻不了天,于是果断认同。

再加上,他这皇亲国戚,东路军右帅,自北伐以来,可一直被赵匡胤死死地压制着,心里怎么能没点想法。

第381章 功臣阁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271章 青年骁将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146章 黄羊平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140章 恼火的赵匡胤第180章 赏功第106章 诱惑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28章 治安问题第44章 太后相召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480章 “新对策”第404章 冬夜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206章 症结难以解决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31章 功成第13章 考校第104章 平息第6章 告一段落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61章 赵二为官第126章 问罪第14章 外戚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亚风云明城会战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264章 孺魏王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342章 杀肥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377章 难知祸福的决议第206章 难免异议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70章 未来宰相的安排第85章 少壮派世宗篇44 漠北风云、契丹灭国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96章 寿春城内第124章 海外扩张第164章 监国第382章 契丹尽失东北第103章 送菜来了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世宗篇终 驾崩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366章 辽军西进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68章 二次北巡第94章 宽仁的处置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60章 “暴毙”第49章 花里胡哨不管用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33章 真正目的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亚风云(下)第125章 由土地问题引申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48章 不安宁的四、五月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176章 雍王第55章 拉开序幕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345章 剥削者第3章 不宜扩大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52章 对峙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亚风云(下)第38章 殿议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仁宗篇3 欧阳大家第7章 小张探花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18章 蒲阴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124章 轻取扬州第126章 冬至宴2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294章 唐粤问题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9章 公府密议第132章 向训为帅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
第381章 功臣阁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271章 青年骁将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146章 黄羊平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140章 恼火的赵匡胤第180章 赏功第106章 诱惑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28章 治安问题第44章 太后相召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480章 “新对策”第404章 冬夜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206章 症结难以解决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31章 功成第13章 考校第104章 平息第6章 告一段落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61章 赵二为官第126章 问罪第14章 外戚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亚风云明城会战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264章 孺魏王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342章 杀肥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377章 难知祸福的决议第206章 难免异议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70章 未来宰相的安排第85章 少壮派世宗篇44 漠北风云、契丹灭国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96章 寿春城内第124章 海外扩张第164章 监国第382章 契丹尽失东北第103章 送菜来了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世宗篇终 驾崩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366章 辽军西进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68章 二次北巡第94章 宽仁的处置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60章 “暴毙”第49章 花里胡哨不管用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33章 真正目的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亚风云(下)第125章 由土地问题引申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48章 不安宁的四、五月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176章 雍王第55章 拉开序幕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345章 剥削者第3章 不宜扩大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52章 对峙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亚风云(下)第38章 殿议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仁宗篇3 欧阳大家第7章 小张探花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18章 蒲阴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124章 轻取扬州第126章 冬至宴2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294章 唐粤问题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9章 公府密议第132章 向训为帅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