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兵制改革

在刘皇帝的指示下,兵制改革,仍旧要遵从一个缓行、慎行的原则,大动干戈地进行留裁军减兵,是刘皇帝直接严厉禁止,维护大汉的稳定,保证国防的安全,永远是要放在首位的。

因此,哪怕赵普、王着、沉义伦等大臣,是迫切地希望能够减少朝廷正兵的数量,也不得不遵从刘皇帝的意愿,采取一个更为稳妥的办法对军队完成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

至少,刘皇帝那不可动摇的态度彻底松动了,有了开始,便能期盼一个好的结果。

由赵普、曹彬等文武重臣拟策,经过刘皇帝的审定批准,大汉的兵制改革,于**十三年七月十五日,正式启动。

按照改革计划,以十年为期,对大汉内外军队进行逐步的削减,力求到十年后,将大汉包括禁军在内的在籍军队维持在四十万人的规模。

其中,禁军十五万人,边军十五万,地方军队十万,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目标,具体如何,还要看最终的裁军结果。

然不论如何,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实现,以目前的军队规模来看,朝廷需要裁撤至少一半的军队,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想要让政策平安顺利地落地,需要时间,同样也需要财政支持。

根据枢密院制定出的计划,从十三年开始,将以每年5——6万人的规模,对大汉内外军队进行裁减,同时,对每年新征募士兵的数量进行控制,以达到削减军队规模的目的。

事实上,在枢密院对全国军政的正常管理中,也是维持着裁汰与招募,不过那是正常的军政运转。毕竟,士兵也是会老的,军中那些年龄大的士卒,也需要更年轻、更健壮的人来替代,那是一个健康的良性循环。

而在过去十多年中,新招募的士兵数量,基本是远大于退役士兵的,大汉军队的急速膨胀,也是在那十多年中形成的。

毕竟,国土面积大了,国防治安的压力也在上涨,到处都需要军队去驻守,去维持治安,去去弹压叛乱。再加上几次对外扩张的战事,都需要兵马的补充,而一次开宝北伐,就让大汉进行了最为疯狂的暴兵,战后虽然裁撤了一些,但大部分是保留下来,成为在籍士兵。

一直到近几年,军队的进出,才进入了一种相对缓慢的节奏,每年退役与新募的数量,都维持在万人左右的低水平,并保持着平衡。

裁军与募兵并行,仍旧是军队规模管理的主要政策,只不过在裁军的大背景下,前者比重更大罢了。并且,对新募士卒的要求也更高,出身要清白,没有犯罪记录,身体素质也要更好,最好是有产良家。

按照改革方桉,在十三年剩下的半年中,便要正式启动裁军行动,规模一次性不会弄得太大,不要求全面铺开,甚至只当做一个试点,目标就选定在京畿地区的禁兵。

时至如今,围绕着大汉两京,朝廷常年所屯禁军便超过十五万人,若加上全国各重要城市、战略关隘以及轮戍诸边者,禁军的总兵力便有二十多万人。

而以大汉当下的局面,中枢的权威,京畿的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实在没有必要维持如大规模的禁军。这其中,为避免外重内虚,造成军力失衡,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当决定进行裁军,那自然是内外并举,中枢的军力下降了,那边军及地方军队自然要跟着削减。而真正走出这一步后,便没有任何反悔的余地了。

原本,赵普等臣是打算从边军开始整改的,并且选定辽东作为第一处,但被刘皇帝拒绝了,在国防安全与内外平衡的考量上,刘皇帝选择了前者。

显然,比起对内地道州军队的改革,对边军的处理,刘皇帝要更为审慎一些,要为国防安全、边疆安宁所虑,宁愿暂时延后一些,并且直接要求枢密院在后续对边军的裁军计划中,务必做得更细致些。

裁减朝廷在册官兵,固然会极大地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从长远来看,是有益的。但这个过程,却不是简简单单地削减兵额、退役士兵就行了的。

为了减轻长期的财政压力,会面临短时间内更加繁重的负担,裁兵并不是免费的,至少,每年数万军队的退役,如何安排这些官兵,朝廷就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去安抚,要照顾其情绪,否则惹得军心不满,人心动荡,会出大问题。

被裁撤的,可都是职业士兵,在军中,除了接受忠君爱国主义教育,便是训练军事技能,训练打仗,几万人一波地往民间转业,处理不好,对社会治安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早年的时候,针对官兵的裁汰,朝廷基本都会安排妥当的,除了给钱、给地,还能尽量在地方安排一个职位,要么转为待遇差些的辅卒,要么回乡里地方。

但如今不行了,大汉的官吏队伍已经足够庞大,没有那么多的位置了,同时,裁兵的规模又大,以四十万人来算,哪怕有十年的时间做缓冲,哪怕只是最低级的职位吏事,也不可能腾出四十万个位置来。

因此,当下大汉官兵退役的待遇,也远不如当初了,而为了安抚人心,也只能从钱财上想办法了。

为此,刘皇帝又让财政司每年拨款两百万贯,由枢密院、兵部、户部遣专吏管理,专门针对官兵的退役事宜,按照军职大小,予以补偿,这算是遣散费。

为了缓解财政司的压力,刘皇帝又同意从内帑借钱了,当初的借款,通过几年的时间,都还没有全部还清,也就是刘皇帝不收利息。

不过这一回,刘皇帝主动得多,没有多少废话,一切以军队事务为要。虽然每年两百万贯对朝廷而言不算太多,但是,朝廷裁军的花费,可不只一个“遣散费”。

大汉的百姓,大部分人还是很朴实的,换作军队,也一样,久经训练、严明纪律的他们,面对裁撤,或许会有些怨言,但直接抗拒是不大可能,当然,前提是给的待遇足够,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但是,对于另外一批人,就不能单纯地去靠钱财安抚了。大汉的军队体系,如果队长以上就算军官的话,那么五万人的裁撤规模,就代表每年有上千名军官将“失业”。

对他们,自然不能苛求让他们像普通士兵一般回家种地务农,军职越高,越是如此。除了钱,还得给权,调任地方官府衙司为官为吏,是最好的处置办法了。

这除了继续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影响外,也因为能在军队中当军官的,都能称得上大汉的人才,弃用这么多具备管理能力的人才,也是朝廷的损失。

当然,这同样给朝廷吏政管理带来一个新的考验,那就是在朝廷每年得保证额外一千多个官吏职位,以满足对退役军官的安排。

这或许有些麻烦,但终究只是小麻烦,赵普几乎拍着胸脯向刘皇帝保证,此事能够解决。而赵普打算采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对地方的官员僚吏进行一次清退行动,腾出足够的位置。

用赵普的话来讲,军队的事,不只是军队的事,军队的改革,也需要全国协调支持。军队都开始做改革,做更新换代了,官僚队伍,也该紧随其后,跟着动一动,对那些年老的、腐败的、尸位素餐的,进行调整,这是朝廷吏政的一贯要求,也符合吏治原则。

当然,话说得再漂亮,根本原因还是为了配合兵制改革,方便妥当地安排退役军官。对此,刘皇帝还是十分认同的,觉得赵普顾全大局,锐意改革,不愧宰相之姿。

在这方面,刘皇帝也是有经验的,早年的时候,为了聚揽权力,培植帝党,他就曾以各种理由把朝廷内部的一些老臣勋贵给清退,腾出位置给年轻有为且便于任用、控制的后来者。

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98章 山道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45章 治安第187章 大汉的军事官僚地主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84章 刘承祐的决定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94章 宽仁的处置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53章 有诗云第180章 过邺都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84章 无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761章 新问题第156章 南唐来使3第39章 连夜南进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1章 聪明主动的安氏父子第118章 面静心动世宗篇36 不一样的完颜部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234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201章 擎天保驾之臣第450章 落幕第228章 巡边汇报第314章 还京第316章 状元、探花两条路第463章 当朝也有弃用的人才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175章 军略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亚风云明城会战第219章 不踏实的刘皇帝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303章 兄弟之间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82章 辽营之中的暗流第97章 隰州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395章 疯涨的盐价第179章 东京风波,向帅自首第59章 不知死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76章 视察第63章 武德奏事第66章 兄弟之国第204章 解决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第446章 流光园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1772章 处置第57章 父子双相位,一门两国公第52章 对峙第247章 视察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82章 杀俘第155章 南唐来使2第380章 开宝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98章 王著罢相第61章 淑妃病危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144章 两月灭蜀?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202章 刘皇帝已至长安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
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98章 山道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45章 治安第187章 大汉的军事官僚地主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84章 刘承祐的决定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94章 宽仁的处置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53章 有诗云第180章 过邺都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84章 无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761章 新问题第156章 南唐来使3第39章 连夜南进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1章 聪明主动的安氏父子第118章 面静心动世宗篇36 不一样的完颜部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234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201章 擎天保驾之臣第450章 落幕第228章 巡边汇报第314章 还京第316章 状元、探花两条路第463章 当朝也有弃用的人才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175章 军略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亚风云明城会战第219章 不踏实的刘皇帝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303章 兄弟之间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82章 辽营之中的暗流第97章 隰州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395章 疯涨的盐价第179章 东京风波,向帅自首第59章 不知死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76章 视察第63章 武德奏事第66章 兄弟之国第204章 解决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第446章 流光园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1772章 处置第57章 父子双相位,一门两国公第52章 对峙第247章 视察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82章 杀俘第155章 南唐来使2第380章 开宝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98章 王著罢相第61章 淑妃病危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144章 两月灭蜀?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202章 刘皇帝已至长安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