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武德奏事

bookmark

“河中灾情,确实早有征兆,官府反应不及,待饥荒生,又按捺不报,意图控制灾民,将灾情的影响限制于境内,后因饥民激增,实在无法遮掩,这才上报朝廷请援!”

琼林苑内,已经在此待了快一个月的刘皇帝,听取着武德使李崇矩的汇报。

“啪”的一声,刘承祐直接把他装模作样阅读着的书摔在桌案上:“当地的御史在做什么,河东布政使司又在做什么,如此重大事件,一不见调查,二不见上报,他们想干什么!武德司在河东的探事又在做什么,也无察觉?

这安守贞好大的胆子,他以为,昭昭天道之下,能容他欺瞒朝廷?”

原本以为,河中有谎报灾情的情况,没曾想到查到最后是瞒报。同样是欺瞒朝廷,性质相同,但引起的后果却要更严重,因为饥荒之下,官府如此反应措施,百姓自然受苦颇多,最终使天灾酿成人祸。

刘承祐一番质问,针对面极广,几乎把所有相关具备监察职责的部门都给骂进去了。也可以理解,总有人喜欢跳出来挑战他的底线,他不是不允许地方上有事,愤怒的原因是下边的官员懈怠,甚至像这般欺瞒他。

面对盛怒的皇帝,李崇矩自然是告罪,不过表情很平静,因为他也知道,皇帝不会真的因此事而责罚他。武德司的情报网固然严密而庞大,但是天下这么大,也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他们监察不全抑或顾及不到的地方可多着了。

“死了多少人?”情绪平复下来,刘承祐问道。

“尚不知晓确切数目,不过据报,当地饥民多图自救,又有地方贤达赈济乡梓,因此,虽然开仓的时间晚了些,但饿死的人不多!”李崇矩这样答道。

“朕一日不食,就饥饿难耐,迟误赈济近一月,河中饥民是怎么熬过来的,可能想象?”刘承祐冷冷道。

看着李崇矩,刘承祐直接吩咐,让他将武德司调查的关于河中饥荒案件移交政事堂,并唤来一名通事前往传达谕令,由宰相们论处此事,并责成三法司对此案过程中渎职怠政的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清查。

可以想见,这又将是一场政治地震,不只是性质恶劣,还牵扯到安氏,安家可是大汉的顶级豪门贵胄了,河中知府安守贞乃是襄阳王的安审琦的亲侄子。或许考虑到这层关系,也就可以理解,河中府之事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发展状态,很多人似乎都失去了视觉、听觉一般。

安守贞这种做法,刘皇帝怎么都无法理解,欺瞒朝廷,隐匿灾情,对他究竟有什么好处。如果因为灾害后果严重,怕影响仕途升迁,他又不是那种无根无萍的寒门。

再者,以往的事例表明,面对灾害,如果应对及时,处置得当,使百姓得安,这可是加分项,毕竟危急时刻是最考验人能力的。

当然,刘皇帝是不可能去揣摩安守贞的心理了,他现在只看结果。比较理性的是,刘皇帝也没有听信武德司的一面之词,而是交与有司继续调查审理此事,但是,朝廷本就在进行调查,如今却直接由武德司移交详情,也是对监察部门的一种警告。

另一方面,河中府可是一个大府了,素来富庶,土产甚多,每年刘皇帝都会尝一尝当地凤栖梨,又有盐池之利,可谓宝地。

只是这些年,灾害频发,地震、水灾、旱蝗、雨霖,这些常见的灾害几乎都有过。讲道理,经过这么多年这么多轮的考验,怎么都不至于引起像此次这般大的饥荒,由此可见,祸不在天而在人。有这种考虑,也可以想见,对于那些官员的处置,绝对不会留情。

“你方才说,河中百姓自救,如何自救?是上山打猎,还是下水摸鱼?挖野菜,啃树皮?”沉吟了一会儿,刘承祐已然彻底恢复了平日里的沉静,看着李崇矩,说道:“地方贤达,赈济乡梓,总不会是无偿的吧?纵然有这样兼济的良绅,还能散尽家财?能够救得了所有饥民?”

面刘皇帝这一连串的问题,李崇矩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不过,很快刘承祐就吐露出他真正的关注点:“听闻每逢灾荒,都是地主豪强,趁机兼并土地的良机,百姓为活命,不得不贱卖土地,栖身富户,河中的情况如何?”

“臣会安排人调查!”李崇矩禀道,对于不了解的事情,他从不妄加发言。

“其他还有什么事?”刘皇帝的心态调整得很快,又问。

见状,李崇矩微躬了一下身体,继续道来:“襄阳王府上家奴,与其姬妾私通,为人举告,通奸男女,为其私刑处死!”

听到又与安氏有关,刘承祐眉头不由轻微地皱了下,瞥了眼李崇矩,今日当不会是专门来给安家人上眼药的吧。

不过对此,刘皇帝却只淡淡地笑了笑:“襄阳王一世英雄,能驭将士以安阃外,守四方,在治家方面,却也乏力,竟出了这等伤颜面的丑事,可见,人无完人啊!”

可以想象的是,安审琦已经年近七旬的,不能满足姬妾,欲求不满,以致私通,倒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关键在于,安审琦持家不善,管御不严。

安审琦的事到此为止,怎么也不可能去揭堂堂郡王的丑,至于私刑私罚的问题,该忽略,就得忽略。人命案件是大案要案,但很多情况,在很多人眼里,一些无足轻重的人,其性命真的算不了什么,贱如草芥。当然,那对狗男女,也是取死有道。

“禁军李继勋、党进、韩令坤等将,常与荣国公交往,本月已有两次聚会痛饮,饮则必醉!”李崇矩又道,声音几乎不带任何感情。

闻言,刘承祐面色稍阴,很快又轻笑道:“朕知道了!既然荣国公爱吃酒,朝野尽知,这几人不是故朋就是酒友,无甚大碍。抽个时间,朕也该上门讨几杯酒酿......”

“英国公途经洛阳,入家门,不足一个时辰即出,径来京师,据说,是与其父因家风问题,言语冲突,英国公不喜其父在洛阳的招摇张扬,用度铺张。”

听到此则消息,刘承祐莞尔一笑,道:“柴老太公该有七十岁了吧!英国公对老人,也太过苛责。”

话是这般说,但对于柴荣的这种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刘承祐直接问:“可知柴荣到哪里了?”

“算脚程,已入开封境内!”

“喦脱!”刘皇帝直接朝外喊了句,内侍头子赶忙前来候旨。

“你带着朕的车辇,去祥符驿,在那里等着,待英国公到了,直接把他接到琼林苑来!”刘皇帝吩咐道。

“是!”喦脱不敢怠慢,立刻应命。

从刘皇帝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此前的风波,那些莫名的非议,只是一种自然的“震荡”,英国公柴荣,在大汉皇帝心目中,仍旧是柱国重臣,享受崇高的待遇。

“你也辛苦了,厅内准备有冰镇的瓜,享用完就去办差吧!”面对李崇矩,刘皇帝又显露出和颜悦色。

“谢陛下!”

李崇矩,这个侍卫出身,从军转政,担任武德使,掌握庞大的情报监察机构,已经快十二年了。

不提其他,能够让刘皇帝始终没有更换他的想法,就可见其不一般之处了。

第46章 郭荣奏事第116章 满朝震动第1805章 度日如年,驸马张璟第1716章 共治时代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97章 扩*整顿第7章 小张探花第512章 最后的旅途11第232章 南口大战1第70章 未来宰相的安排第241章 “戏言”第346章 文人风骨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118章 考虑结束战争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451章 双双去世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456章 遗泽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138章 刘皇帝认可第335章 高丽服软了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49章 如此对手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第141章 父子关系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30章 满堂春宴第395章 大商人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40章 荒唐太子第33章 豪强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92章 大调整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28章 澧阳之战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198章 转折点第235章 难以乐观第134章 乾祐元年终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协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31章 功成第85章 异心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297章 心虚第233章 南口大战2第304章 楚州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50章 下定决心第139章 银州叛乱第1773章 质问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351章 南粤,危!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219章 不踏实的刘皇帝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51章 凋零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96章 刘皇帝就是定海神针第160章 平定第53章 交代后事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第105章 率意南趋以觅食第90章 安全脱身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329章 西域风云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215章 确立太子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66章 兄弟之国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66章 商业互吹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297章 心虚第236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国的棉第37章 新政第74章 燥热的辽帝第146章 骄将第156章 南唐来使3第243章 向辽阳进军第336章 这仗怎么输?
第46章 郭荣奏事第116章 满朝震动第1805章 度日如年,驸马张璟第1716章 共治时代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97章 扩*整顿第7章 小张探花第512章 最后的旅途11第232章 南口大战1第70章 未来宰相的安排第241章 “戏言”第346章 文人风骨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118章 考虑结束战争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451章 双双去世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456章 遗泽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138章 刘皇帝认可第335章 高丽服软了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49章 如此对手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第141章 父子关系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30章 满堂春宴第395章 大商人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40章 荒唐太子第33章 豪强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92章 大调整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28章 澧阳之战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198章 转折点第235章 难以乐观第134章 乾祐元年终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协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31章 功成第85章 异心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297章 心虚第233章 南口大战2第304章 楚州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50章 下定决心第139章 银州叛乱第1773章 质问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351章 南粤,危!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219章 不踏实的刘皇帝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51章 凋零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96章 刘皇帝就是定海神针第160章 平定第53章 交代后事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第105章 率意南趋以觅食第90章 安全脱身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329章 西域风云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215章 确立太子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66章 兄弟之国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66章 商业互吹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297章 心虚第236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国的棉第37章 新政第74章 燥热的辽帝第146章 骄将第156章 南唐来使3第243章 向辽阳进军第336章 这仗怎么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