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双双去世

诏狱历来是冷清的,因为有资格进诏狱的人实在是不多,但在这开宝二十八年的春季,洛阳皇城诏狱中实在是有些热闹,有那么几分人气。

其中,最特殊的一人,毫无疑问是曾经的皇城使,诏狱背后的最高管理者,王继恩。

随着脚步走动,腰间的佩玉不断晃荡着,玉璧尾端的黄穗在这不见天日的囚牢中竟也有些晃眼,在嵒脱以及皇城司副使张彬的陪同下,刘皇帝极其难得地,驾临诏狱。

王继恩为何会被刘皇帝拿下,就张彬在多年副使任上的观察、了解,最重要的是两点,欺瞒官家太多,自作主张太多。

认识到了这一点,张彬自然不敢对刘皇帝有任何隐瞒,将王继恩的反应及请求一五一十地汇报给刘皇帝。哪怕,张彬心里恨不得尽早处置了王继恩,作为皇城司副使,本就是被安排来平衡权力的,然而王继恩岂是好相与的,除了没法把人排挤走,王继恩几乎可以把张彬任意搓圆搓扁。

因此,张彬这些年在皇城司的经历可谓是一把辛酸一把泪,受尽了折辱,精神上面临王继恩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但又没有妥协的可能,毕竟,刘皇帝还在后边看着了。得罪王继恩,命还能保住,得罪老皇帝……根本不该有这个选项。

张彬也曾尝试过与王继恩针锋相对,而正面争斗的结果,是连消带打之下,连手中仅有的微薄权力都丢了,关键在于,闹到刘皇帝那里,得不到更多支持。

狗腿子之间的斗争,得不到主人的支持,也是格外悲凄的。谁也不知道,张彬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几乎如行尸走肉一般。

终于,给张彬等到了,含羞蒙耻、忍辱负重,终得“拨云见日”的一天。天可见怜,就在昨日,从王继恩府上贺寿返回路上收到来自刘皇帝密令时的,张彬是怎么样的心情,大概只有四个字:老天有眼。

曹孟德曾说过,阉竖之官,权宠在世主,杀之一狱吏足矣。如今刘皇帝用事实证明了此点,王继恩的所谓权势,在老皇帝面前,当真是微不足道。

而当用张彬这个副使主持清算任务时,那效率就更高了,一夜之间,王继恩的那些徒子徒孙、党羽附从们便被尽数控制住,这也是王继恩宿醉醒来所见情景的由来。谁也不曾想到,“皇城营”组建后的第一项任务,竟然是逮捕他们的直属大领导。

越过重重监房,可以明显发现,诏狱如今的“入住率”并不低,但这么多人,显然不可能都是刘皇帝下诏侦办的,也不可能是在放权诏书下达后的这段时间抓捕的,那这些人是如何来的,又是以何等名义被抓进来的,可想而知。

刘皇帝的表情很冷淡,直接漠视,在狱吏的引导下,一直到最靠里的一座监房,王继恩正被囚禁于此。不过一日的时间,光景大不相同,虽然没有镣铐加身,但其满身透着狼狈,此时看起来才像个六十老者。

早就听到了狱道内动静,当刘皇帝的身体进入视野,王继恩两眼顿时一亮,一双老腿麻利膝行到监房边缘,磕首不已:“小的参见官家!参见官家!”

就像是血脉压制,不管在什么地方,见到刘皇帝的第一反应,永远是参拜叩头,只是此情此景,王继恩的语气中多了不少悲戚。

见其状,刘皇帝的老眼中,也出现一抹动情,脑子里也浮现出一些过去的回忆,伸手向前,道:“张彬说你想见朕,念及这几十年的情分,朕特地来看看你!”

王继恩可太熟悉刘皇帝了,感受到他些微的情绪变化,眼睛里立刻浮现出少许希望,起身抓着铁栅栏,哀声道:“官家,小的无罪啊!恳请官家,明察秋毫,勿听小人进谗挑拨啊”

“你是何等机敏的一个人,难道当真不知,朕今日来诏狱的目的?”他这一开口,刘皇帝老脸立刻冷了下来,指着外围的监房,道:“别的朕暂且不提,就这诏狱中乱七八糟的人,是怎么进来的?”

王继恩面色微滞,但反应极快,立刻道:“小的奉命监察京畿舆情,这些都是可疑之人,小的——”

不待其说完,刘皇帝迅速地打断他,语气严厉:“朕没空听你狡辩,若你当面只有这些啰唣废话,那朕也不必再听了!”

闻言,王继恩的老脸又白了一分,愣了片刻,方才叩头颤声道:“念在小的尽心侍奉多年的份上,官家可否留小的一命?”

“不行?”刘皇帝回答的很干脆,道:“不过,念在你尽忠皇室几十年的份上,朕可以留你一个全尸!”

“官家,小的纵有过错,但对您忠心耿耿啊!”王继恩满脸的不敢,涕泗横流,格外悲切地拜道:“小的,对您无害啊”

“你对朕无害,但你对朝廷有大害!”刘皇帝的情绪终于有了一个小爆发,冲王继恩怒斥道:“亏你侍候了朕几十年,你连朕最忌讳什么都忘记了?就冲你瞒着朕干的那些事,到今日方处置你,已经是朕对你格外宽忍了!”

听刘皇帝这么说,王继恩目光立时暗淡了许多,虽然心中有一些疑惑,但他已然醒悟,刘皇帝对于他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怕是尽数了解了,同时,他这条命,恐怕是真保不住了。

巨大的恐惧感,在一瞬间席卷全身,甚至连手脚都麻木了,王继恩瘫坐在冰凉的地方,表现多少有那么一丝不堪。

不过,一代大太监,终是有其体面的,没一会儿,王继恩便重新抬起了头,眼眶微红,沉着声音,略带希冀道:“皇城司一切罪责,都在小的身上,罪责难逃,诚无怨言。但小的那几个养子,行事多听从小的命令,能否从轻发落?”

王继恩剩下三个义子及其一家子,同样都没逃掉,全部拿下,此时也关在诏狱中。凝视了王继恩一会儿,见其表情不似作伪,刘皇帝依旧平淡道:“王守忠罪责轻一些,可以活命,但另外二人不行,其子孙可处流刑。留一份香火,算是朕对你最后的恩赐!”

“谢陛下!”闻言,王继恩再度叩头拜道,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朕这就,算是给你送行了,不枉这四十年主仆一场!”再扫了王继恩一眼,刘皇帝轻轻地叹息一声,转身便去。

“官家留步!”不过,又被王继恩唤住了。

“你还有何话说?”刘皇帝眉头微蹙,语调冷漠。

王继恩拔高声音,郑重道:“禀官家,小的行事操切,跋扈猖獗,为人嫉恨,致有此祸,罪无可恕,不敢怨望。临死之际,小的斗胆再向官家进一言,官家务必当心身边宵小,对那些居心叵测之徒不可放松警惕”

“你所指的宵小、居心叵测之徒,是谁?”刘皇帝转过身,饶有兴趣地问道。

“喦脱!”王继恩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道。

这话一出,先不管其他人反应,喦脱脸色大变,两腿一软,直接跪倒,激切道:“官家,此獠欺君犯上,至今仍不思悔改,万不可听其谗言呀。

小的对官家忠心耿耿,一心一意,只因与其旧怨,遂攀诬于我,用心何其歹毒,还望官家明鉴!”

言罢,喦脱恶狠狠地瞪着王继恩,若是眼神能杀人,囹圄之内的王继恩此时已然被挫骨扬灰了。

“官家勿忘那契丹主耶律璟之故事啊!”王继恩又恳切地说了句,然后抬头冷冷地与喦脱对视着。目光中带着少许畅快,仿佛在说:老贼,我倒了,你也别想好过!

两条狗,哪怕在临死之际,仍不忘互咬,刘皇帝甚是感慨,看了看王继恩,又意味深长瞥了眼胆战心惊的喦脱,没有作话,转身而去。

“老贼!留你全尸,便宜你了!”待刘皇帝走远后,喦脱方才麻利地起身,冲王继恩怒斥道。

“我在下边等你!哈哈”王继恩一脸的张狂,笑声大作。

銮驾内,刘皇帝的身体随着颠簸微微晃动着,一旁,喦脱少有的在銮驾内侍候,看得出来,有些坐立难安,原因自然是因为诏狱中王继恩的反咬。

刘皇帝面无表情,喦脱却难保持平日里的平静了,脸有些红,背也紧张地发热冒汗,内心挣扎几许,终是向刘皇帝叩倒,哭丧着道:“官家,小的冤枉啊!”

“你冤枉什么?”见其状,刘皇帝淡淡然地问道。

“王继恩那奸贼是明知必死,欲拉小的陪葬,这才攀咬陷害,其所言,毫无依据,纯属臆测,还望官家明察啊!”喦脱心里发慌,嘴皮子依旧麻利。

闻言,刘皇帝轻轻地笑了笑:“你们两个斗了几十年,朕又不是不知,王继恩有什么心思,朕难道还看不出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声也哀,此人竟是连只鸟都不如啊”

听刘皇帝这么说,喦脱眼泪都挤出来了,连忙拜道:“官家英明!官家英明!正是如此!”

不过,等喦脱拜完了,刘皇帝又悠悠然地道:“不过话说出来,你伺候朕有多少年了?”

“回陛下,若从乾祐十一年算起,至今已有三十三年了!”喦脱抹了把眼泪,答道,对于这些,他可记得清清楚楚。

“三十三年,很是漫长啊!”闻言,刘皇帝老眼中露出一抹追忆之色,良久方才回过神来,一脸平和地对他道:“朕知道朕不好伺候,你能在朕身边待如此之久,也不容易!”

“能够侍候官家,实为小的几世难修之福气、荣幸!”喦脱表忠心的话是脱口道来。

“你是晋阳王府的旧人,论个亲疏远近,是比张德钧更亲近的人,如今也花甲之年了吧,可曾想过余生?”刘皇帝像谈心一般问道。

喦脱则时刻保持着紧张,不假思索地摇头道:“小的只知侍候官家,从无其他念头,莫说花甲,就是古稀、耄耋,只要还有口气,小的便要侍候官家!”

“你这老东西,还想伺候朕到七老八十?老而不死是为贼的道理都不知道,你难道想和朕一起做那为人生厌的老贼?”刘皇帝呵呵一笑。

对此,喦脱可笑不出来,低头颤声道:“官家此言,小的万分惶恐!”

刘皇帝笑了笑,想了想,沉声道:“实话告诉朕,有没有想过出宫,安度晚年,朕可以给你一个恩典!”

突闻此言,喦脱愣了下,旋即道:“小的从无此念,只欲一心一意侍候好官家。何况,即便出了宫,天下之大,亦无处可去啊!”

“你不是在河东有个养子吗?如今也长大了吧,可以回太原,享受一番后人的侍奉了!”刘皇帝轻声道:“不瞒你说,张德钧犯了朕的忌讳,固然死不足惜,但他对朕的忠心,朕是不怀疑的。赐死他,朕这心头,也不痛快!

你与张德钧一般,都是朕的老奴,也是有感情了。你三十三年侍奉御前,见识过太多皇室秘闻,这对你,并不是好事。

趁着朕还能动弹,可赐你一道恩旨。朕已然失一忠仆,不想你未来再有什么差池”

听刘皇帝这么说,喦脱心中暗道,只要官家对我放心,又有谁能奈我何?心思转动间,面上却是一副感动的模样,拜道:“官家如此为小的着想,小的铭感五内,永世难忘。然,小的只愿以余生侍候官家,不愿贪图个人之安逸享受!”

刘皇帝默默地看着喦脱,目光中带着审视,良久,轻笑着开口道:“这只是朕偶来一念,你若不愿,朕不强求,不过,机会可只有这一次,错过了,就不再有了!”

喦脱立刻道:“恕小的斗胆直言,就是死,小的也要死在皇宫,死在官家身边!”

“呵呵”刘皇帝又笑了,心情似乎也好转了:“难得你有这份忠心!”

说着,刘皇帝彻底恢复了平日里的淡漠,抬指道:“朕知道你与张德钧有夙怨,适才的攀咬,心中怕是不好受吧!这样,你去送张德钧上路,也代朕送他一程!”

“是!”这样的吩咐,对此时的喦脱而言,简直是仙乐,惊喜反转太多,也不多想了,立刻应道。

说完,便恭恭敬敬地退下銮驾,很快,又响起一阵快马而去的蹄声。听着那逐渐远去的动静,刘皇帝的目光冷漠极了。

就在当日,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城使王继恩,死于诏狱。这对皇城司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场堪称伤筋断骨的大整顿,随之展开,王继恩的徒子徒孙、心腹手下们,大多在后续整饬中被法办。皇城司由此声势大跌,但刘皇帝却说,从此之后,轻装上阵。

这样的变故,让旁观者瞠目结舌,很多官僚都不知道该不该喜,喜的是这一权阉死了,皇城司势衰,但这似乎并不是他们这些忠臣的努力,不过总体而言,还是该高兴的。

而没过几日,在刘皇帝五九大寿到来之前,横行内廷的内侍监、内侍行首喦脱,在执行刘皇帝一项普通差遣的过程中,人也没了,没得更突然。宫中传言颇多,但喦脱死了是确凿无疑的事,并且怎么死的很多人心里也都有数。

杀王继恩的原因,自不必多说,至于说喦脱,则要隐晦一些,但相比之下,喦脱是有些冤的。说开了,也就是一些诛心的原因,喦脱当然也干了不少犯忌讳的事,尤其在近些年,但真正让刘皇帝起杀心的,还是此人让刘皇帝察觉到了那颗不安分的心,在那些不起眼的地方推波助澜

当然,王继恩诏狱中的话,也同样提醒了刘皇帝,可谓杀心骤起,剧烈发作。

事实再一次证明,在刘皇帝的时代,难以出现一次不杀人、不流血的政治风波。

第133章 延禧驿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87章 亦有其忧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171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2第383章 扶持完颜部?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41章 卷甲入城第95章 掘地求生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70章 同州之战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122章 奏章满案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39章 濮州案(2)第106章 敲打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34章 苦难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2章 方略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30章 满堂春宴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53章 兵制改革第41章 西域战况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162章 河东风云(9)第424章 开宝九年末的大调整第98章 山道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诞生世宗篇42 极盛背后的阴霾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489章 不好收场第36章 西面来人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84章 灭佛伊始第172章 川蜀定制,钟谟汇报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07章 殿试第48章 不安宁的四、五月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20章 威临荆南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15章 小人行径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104章 来点日常第27章 西京风波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172章 川蜀定制,钟谟汇报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345章 剥削者第86章 笼络人心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475章 赵卢之间的龃龉第1801章 还是土地问题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30章 韩通与向训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95章 真定府、寿国公第142章 着郭威鞫问无题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15章 襄阳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89章 安南冬归人第245章 辽帝的决心第88章 秋后算账(续)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429章 向南!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13章 考校第117章 机会第336章 这仗怎么输?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
第133章 延禧驿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87章 亦有其忧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171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2第383章 扶持完颜部?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41章 卷甲入城第95章 掘地求生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70章 同州之战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122章 奏章满案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39章 濮州案(2)第106章 敲打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34章 苦难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2章 方略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30章 满堂春宴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53章 兵制改革第41章 西域战况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162章 河东风云(9)第424章 开宝九年末的大调整第98章 山道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诞生世宗篇42 极盛背后的阴霾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489章 不好收场第36章 西面来人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84章 灭佛伊始第172章 川蜀定制,钟谟汇报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07章 殿试第48章 不安宁的四、五月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20章 威临荆南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15章 小人行径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104章 来点日常第27章 西京风波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172章 川蜀定制,钟谟汇报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345章 剥削者第86章 笼络人心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475章 赵卢之间的龃龉第1801章 还是土地问题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30章 韩通与向训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95章 真定府、寿国公第142章 着郭威鞫问无题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15章 襄阳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89章 安南冬归人第245章 辽帝的决心第88章 秋后算账(续)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429章 向南!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13章 考校第117章 机会第336章 这仗怎么输?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