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赵卢之间的龃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说的就是岱岳镇。虽然是新建市镇,但建制十分完善,负责管理的职吏差役完全配备,各种基础设施也十分齐全,就连地下排水系统, 都专门花费心思建造。

虽然这是个面子工程,但是各项属性拉满,可以说,有这样的基础,哪怕没有封禅这回事,以岱岳镇为中心, 今后兖州北部的汶河平原都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小镇南部,正对汶水的镇口, 贯穿全镇的长街侧, 有一座稍显逼仄的小楼。这本是为镇中巡卒的驻地,不过眼下,成为了武德使王寅武的临时宿处。

身为武德使,作为大汉天字第一号的情报头子,刘皇帝封禅泰山,王寅武自然也在随驾之列,带着武德司“精兵强将”们,殷勤侍奉。

当然,安全方面有宿卫负责,王寅武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配合着对行营的监管,而他主要的工作,还是搜罗各类消息故事, 以备刘皇帝时时咨询。

将宿处选在镇口,也是方便下属的探事、探吏们往来汇报, 使得动静小些,以免惊扰了镇中的权贵们。这能体现的,显然只是个态度。

斜阳西垂,摇摇欲坠,昏黄的光线只能照到一半楼身,楼内,王寅武则身处阴影之中,埋头整理着的各处的消息。

他收到了刘皇帝的秘密指令,调查兖州在筹备封禅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什么弊病,有没有贪墨渎职,是否役民过度引发民怨之类的。

此事其实挺让王寅武为难的,因为他不知道刘皇帝究竟是想听到有问题,还是没有问题,这一点很重要,能让他把握调查的尺度与分寸。

就任武德使也快满一年了,觐见刘皇帝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然而于王寅武而言,刘皇帝始终如云山雾绕,高深莫测, 难以揣度。

这大概也是王寅武同李崇矩的不同了, 若是李崇矩, 则不会有那么多、那么复杂的心思,据实而报则可。

王寅武则不然,从底层一路爬上来的他,更加珍惜这种破格的提拔,身上鹰犬的属性要更重一些,也更加不择手段,一切以刘皇帝的意志为主。而不能明白刘皇帝心意,不能让刘皇帝满意,实在让他忐忑,几乎抓狂。

眉头的凝沉仿佛诠释着他纠结的内心,一名下属走至门前,禀道:“使君,两浙布政使卢使君过门请见!”

闻言,王寅武略感讶异,很快愁容一展,露出笑意,伸手道:“快请!”

说着便起身,是要亲自去迎接,方至门前,便先闻其声:“王兄,一别逾年,可曾安好?”

抬眼望,只见一名气度傲然、紫袍玉冠的中年男子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来人正是两浙布政使卢多逊。

王寅武也拱手笑应道:“卢公莅临,未及远迎,怠慢之处,还望海涵。”

“不敢当!”卢多逊道:“方拜见过太子殿下,稍微得闲暇,念及王兄在此,特来拜望一番!兄如今权掌武德司,职责重大,在下还是京外一游人,实不敢托大!”

“卢公可是谦虚了!一道主官,位高权重,天下能有几人,还是东南两浙这等繁华之地,多少人羡而不得!”

“哈哈!”卢多逊不由失笑,看起来心情很不错。

卢多逊与王寅武之间,自不必多说,那是老交情了,最早能追溯到出使西域,历经艰苦而还。

后来,二者又同在西北道州任职,十几年下来,关系也日渐亲厚。在以卢多逊为核心的那个西北军政小团体中,王寅武也算是一个关键人物,哪怕碍于职事的特殊性,但秘密往来频繁。

相引入座,王寅武问道:“我近来还在纳闷,那么多道州大吏相聚泰山,怎能没有卢公的消息,看来公是来晚了!”

侍从奉茶退下,留给二者叙谈的空间。卢多逊嘴角带着几分哂笑,说:“有人不愿意上京,在下只能不请自来了!”

话里明显带着怨气,当然,卢多逊此来,还是打了申请,得到了太子首肯的。

见其一脸愤懑状,王寅武微感讶异,道:“卢公口中的‘某人’,莫不是赵相公?”

“王兄何必明知故问?”卢多逊道。

闻言,王寅武微微皱眉,斟酌了下,疑惑道:“卢公,恕在下不解,你与赵相公之间,过去少有往来,何来的成见,他又为何会如此针对于你?”

卢多逊脸上傲气愈盛,道:“也许是在下资望浅薄,能才不著,不私朝中重臣如李昉、王溥者。”

感受到卢多逊言语中的怨艾之意,王寅武没做表态,只是笑笑,给他倒了杯热茶,帮他顺顺气。

事实上,卢多逊这一年多,心情确实有所郁闷,大概就是从调任两浙开始。两浙与河西相比,一个东南富庶,一個西北穷僻,在旁人眼中,从河西至两浙江,哪怕是平调,也是进步。

然而,卢多逊显然不这么认为,河西再偏僻,那也是用武之地,是他建功立业,留名之所。更重要的,他在河西乃至整个西北经营已久,根深蒂固,而两浙再是富庶,于他而言,没有根基,也难以立足。

再者,不论怎么看,西北都是更容易出政绩的地方,这对向来有政治抱负的卢多逊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在卢多逊眼中,从河西调任两浙,毫无疑问是他仕途生涯中的一大挫折。而根据后来的多方打探,也搞明白了,原因正是出在赵普身上,正是他向刘皇帝进言,方才导致调任。

而赵普拿出的理由,也正是他久任西北,有拉帮结派、党同伐异之嫌,而这点,恰恰戳中了卢多逊的痛处。

这让卢多逊有种被放冷箭的感觉,且不提他当年在西北是否有结党弄权的嫌疑,就冲赵普的进言,而刘皇帝同意其请,是否代表他在刘皇帝心中的印象受到了伤害,在刘皇帝那里染上了污点?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而赵普几乎是在断卢多逊的仕途,岂能不让他咬牙切齿。对于个中的关节,王寅武或许感触不那么深,但终究有所了解,对其表现出的不忿,也就能够理解了。

“这茶可不怎样!”茶杯中热气悠悠上扬,卢多逊品了一口,冲王寅武道。

“却是我疏忽了,卢公素喜吃茶,该换些好茶才是!”王寅武一抚额,一边告罪,一边安排人去换。

卢多逊伸手止住他,朝外招呼了下,候着了一名扈从地入内,手里捧着一方锦盒奉上。在王寅武诧异的目光下,笑道:“不便空手而来,些许薄礼奉上,还请笑纳。”

王寅武赶忙表示谦辞,卢多逊则道:“你我之间,君子之交,只是些杭州所产的‘白云茶’罢了!”

王寅武可不是不识货的人,感慨道:“这可是贡茶!”

盛情难却,也便收下了,当然,这茶虽属贡茶,却非贡品,卢多逊还那没有胆子做那等逾制犯忌的事。

“我观王兄面带焦虑,竟为何事着恼啊?”卢多逊随口问道。

闻言,王寅武脸上顿露迟疑之色,见状,卢多逊又轻笑道:“若是涉及机密,倒也不必为难。”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王寅武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考虑了下,道:“或许,正当向卢公请教!”

说着,王寅武便把刘皇帝交付的调查任务简单地解释了下,并且道出心中迟疑。

闻之,卢多逊顿时哈哈一笑,道:“此事并不难办!王兄当知,封禅是何等大事,岂能出现任何差错?

倘若有问题,届时如何收场?我可以肯定,不论是陛下,还是负责大典筹备事宜的上下职吏,都不希望出现任何意外与波折。

因此,你若当真调查出什么问题,反而是犯了众怒!”

听卢多逊这么一说,王寅武顿时恍然,仿佛解决了一大难题,一脸轻松道:“卢公这是点醒我了!多谢指教!”

“不必客气!”

卢多逊嘴里应承着,心中却不由暗自琢磨,封禅的筹备都是赵普主导的,若真出现什么弊病疏漏,那么赵普岂能不担责任?如果是这样......

很快,卢多逊便强行收起那发散的思维,就如他嘴里说的那般,封禅大典,最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容不得任何差错,即便有,也要设法遮掩。

犯众怒的事情,卢多逊同样不敢做,他虽然嫉恨赵普,要对付他,还需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是贸然行事,把自己给装进去,就得不偿失了。

第5章 恶劣的处境第357章 国灭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1687章 癸未年科举第444章 揣测者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167章 重建的云中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弹开始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73章 解决第28章 下狱第73章 纸上谈兵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450章 落幕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410章 枪打出头鸟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92章 大调整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752章 放手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121章 大朝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170章 御宴第67章 遗表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140章 封王第173章 日常第490章 御宴继续,王钦若第208章 南北战略之争2.0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25章 李史合谋第419章 刘皇帝请客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169章 国庆大典第97章 隰州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298章 事泄了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151章 听政2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185章 赵砺案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第326章 寻觅终有果第2044章 最后的旅途15第1779章 四王毕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145章 策勋御宴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220章 啖耳将军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辽帝第1764章 禁轿第208章 狱吏之贵第396章 天花板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3章 姐夫的汇报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乐皇帝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397章 盐事暂定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269章 爱将第257章 上京叛乱第35章 唐将空谈第508章 最后的旅途7第27章 父子座谈无题第110章 郭荣之断第15章 渐不自知第1780章 侵入黑汗国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238章 南口大战7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96章 李少游的新去向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379章 南北一统
第5章 恶劣的处境第357章 国灭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1687章 癸未年科举第444章 揣测者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167章 重建的云中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弹开始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73章 解决第28章 下狱第73章 纸上谈兵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450章 落幕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410章 枪打出头鸟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92章 大调整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752章 放手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121章 大朝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170章 御宴第67章 遗表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140章 封王第173章 日常第490章 御宴继续,王钦若第208章 南北战略之争2.0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25章 李史合谋第419章 刘皇帝请客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169章 国庆大典第97章 隰州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298章 事泄了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151章 听政2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185章 赵砺案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第326章 寻觅终有果第2044章 最后的旅途15第1779章 四王毕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145章 策勋御宴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220章 啖耳将军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辽帝第1764章 禁轿第208章 狱吏之贵第396章 天花板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3章 姐夫的汇报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乐皇帝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397章 盐事暂定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269章 爱将第257章 上京叛乱第35章 唐将空谈第508章 最后的旅途7第27章 父子座谈无题第110章 郭荣之断第15章 渐不自知第1780章 侵入黑汗国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238章 南口大战7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96章 李少游的新去向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379章 南北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