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姐夫的汇报

“过往谈起蜀中,往往以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来形容,臣在成都这些年,也确感如此。不过,在臣看来,蜀中之大利,主要有三,其一盐,其二茶,其三蚕!这几年,臣等治蜀,养息民生,所用之政,大都与此三者相关!”崇政殿内,赶了数千里路返返回东京的驸马宋延渥向刘皇帝侃侃而谈:

“张美非止有调度补给、供馈军需之能,更有理财才干。孟蜀时期,为事奢侈,加强军备,除了增加赋税之外,更重征于盐、茶,以此获利颇多,然境内盐户、茶农,生计艰苦,怨气甚众。

经张美一番整顿,废除苛敛之法,惩治不良墨吏,打击不法奸商,提高购入价钱,制定合理出价,到如今,盐、茶售卖气象,已焕然一新,一切进入正轨,民怨已消,而感朝廷恩德,生民归心。

往者贫富之不均,于蜀中尤为突出,矛盾尖锐,蜀乱之后,豪强外迁,无地之民,因之授田,穷困之家,生计有望。臣与赵普所为,不过明令强纪,严于治吏,宽以治民,虽不敢自夸,却也敢说无负于陛下所托......”

看着自信的姐夫,刘承祐心中暗赞,都是快满四十的人了,还是这般风度翩翩,气度折人。嘴里则轻笑道:“姐夫与赵普、张美等臣工的成绩,朕也是有所耳闻的,能在四年之内,就使蜀中大治,人心依附,都是你们的功劳啊!”

“陛下谬赞,臣不敢当,这都是在陛下与朝廷的教导下,循制而行事!”宋延渥又谦虚道。

见状,刘承祐摆了摆手,呵呵轻笑道:“都是一家人,姐夫也不必如此拘束!”

显然,宋延渥虽然在刘承祐面前保持着他的风度风采,但实际上,还是很小心的,举止很矜持,不敢真的把刘皇帝当小舅子看待。外戚之中,论及政治智慧,宋延渥是排得上号的。

在平定孟蜀之后,治蜀功臣主要有五个人,宋延渥、赵普、张美、边光范、王明,宋延渥是剑南道布政使,张美是主管整个川蜀财政大权的转运使,赵普则以巡抚之职,协调诸事,可以说,是在这三人的通力合作之下,方才在这不长的时间内,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

到如今,每年川蜀地区给朝廷的输送的税收,折合铜钱已达五百万贯,这与孟昶时期的最高收入相比,有不小的差距,然而若考虑到那些年蜀地经受的祸乱与折腾,再算上那些急征繁赋,苛捐杂税,就可知道,能在四年之后达到现在的成就,有多不容易。

刘承祐琢磨了下,问道:“依你之见,朝廷对川蜀的两税税额,可能再增加?”

闻言,宋延渥露出了一抹意外之色,但注意到刘皇帝认真的表情,想了想道:“陛下,恕臣直言,川蜀当今之局面,已趋于稳定良好,但川蜀百姓所承受的负担并不轻松,照此趋势,若再得一定时间的恢复,无灾害相祸,则朝廷可逐步进行调整,但此时,臣不建议增加税额,以免生差池!”

见状,刘承祐也很快收起了那点期待的表情,说道:“观川蜀情况良好,朕且试言之,既然姐夫觉得不合适,那边算了!”

听刘承祐这么说,宋延渥则不由好奇问道:“敢问陛下,莫非朝廷财计有困难?”

“北方灾害,统一战事,平南犒赏,功臣大赏,再加国策调整,大汉接下来,需要花费的地方很多啊!”刘承祐感慨着。

宋延渥却提出疑问,道:“江南、两浙富庶,朝廷既取之,难道还不能弥补?”

刘承祐笑了笑,说:“富庶是不假,收获也颇丰,但终究不能拿来就用,在李、钱的治理下,弊病颇多,还需改兴之,刷新其政,使其归治,再图后事!”

嗯,刘皇帝前者还在考虑减轻黎民百姓的负担,这番又开始动起对蜀中加税的事宜了。当然,这并不矛盾,南方道州,承平多年,底蕴深厚,川蜀、与江浙并称富庶,局部为整体做出些牺牲,既归入大汉统治,自然该发挥出其优势,为朝廷提供足量的钱粮。

“罢了,还是说说川蜀之事吧!”刘承祐又以一种轻松的语气说道:“姐夫此番回京,朕打算留你在朝中任职,川蜀之事,你觉得何人可继之?”

闻问,宋延渥略感诧异,这些年来,为了加强朝廷对地方的影响控制,像这等封疆大吏的委任,素来由中枢讨论任命,从来不为地方左右,再加皇帝主见坚定,怎么问起他的想法了。也是宋延渥常年在外为官,对刘皇帝并不熟悉,没有表面上亲戚间紧密的联系,也没有那么了解。

对于刘皇帝的认识,只能通过自己的观察,乃至一些传闻来判断。做皇帝的亲戚,可并不轻松,享受富贵荣耀的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需要小心翼翼。因此,像归养的那些外戚,安心地享受人生,未必不是好事。

不过,此时刘皇帝既然问起了,宋延渥还是决定回答,并给了个肯定的答案:“陛下,臣以为最适合者,莫过于赵普!赵则平乃治国大才,能力出奇,长于实务,臣也自愧不如。治天下则游刃有余,更遑论治区区川蜀!”

“你对赵普的评价倒是很高啊!”见宋延渥对赵普的吹捧,刘承祐笑了笑,觉得这也是在讨好自己,毕竟,赵普是从自己身边放出去的人,从成都平定后,赵普也在川蜀的安抚治理上承担了最重要的一个角色。

“臣只是实言罢了!”宋延渥倒是一脸坦然。

而后,向刘皇帝禀道:“这些年,赵则平广派使者,与川西吐蕃部族联系,加强交通,来附者甚众,同时,意欲通过盐茶粮布等物产,与之交易牛马、毛皮,而今已渐有成效,已重新打通了数条通往吐蕃的商道......”

闻之,刘皇帝眉头微扬,这似乎就是那“茶马古道”了?

注意到刘承祐的神态,宋延渥继续道:“吐蕃分裂,相互倾轧,按照赵则平的计划,依此形势发展下去,通过贸易、渗透、收买、招徕,大汉西南疆域可取得不小的开拓......”

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85章 善后争议第37章 回鹘使者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61章 淑妃病危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20章 开始着手对付辽国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108 状元第91章 作别西行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413章 分食第35章 杨村第153章 未来将帅第1742章 漠北来人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102章 绝境第116章 满朝震动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45章 靖江军第52章 六谷土豪第200章 谁能继位?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61章 南北之争第247章 兵临、敌情、决策第28章 封疆大吏第28章 封疆大吏第212章 王朴卸任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125章 邢州事第6章 相形见绌第172章 川蜀定制,钟谟汇报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314章 壬戌科状元第245章 辽帝的决心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乐皇帝第380章 饶乐国第1753章 百年国运+第375章 少林寺第200章 谁能继位?第346章 底层第90章 安全脱身第96章 刘皇帝就是定海神针第91章 今日开宝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314章 门庭若市第236章 南口大战5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51章 诏令西进第290章 定要让汉旗扬于上京第305章 辽国三载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1799章 宿醉风波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138章 刘皇帝认可第361章 “龙宫”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419章 离宫、噩耗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347章 谈话完结感言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191章 赵思绾的背反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105章 善后安排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10章 如此处置第119章 节度进京第243章 总结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16章 先安排着第154章 灭门第6章 进士楼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381章 功臣阁第159章 河东风云(6)第57章 朝堂的风波第135章 许州兵匪
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85章 善后争议第37章 回鹘使者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61章 淑妃病危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20章 开始着手对付辽国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108 状元第91章 作别西行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413章 分食第35章 杨村第153章 未来将帅第1742章 漠北来人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102章 绝境第116章 满朝震动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45章 靖江军第52章 六谷土豪第200章 谁能继位?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61章 南北之争第247章 兵临、敌情、决策第28章 封疆大吏第28章 封疆大吏第212章 王朴卸任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125章 邢州事第6章 相形见绌第172章 川蜀定制,钟谟汇报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314章 壬戌科状元第245章 辽帝的决心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乐皇帝第380章 饶乐国第1753章 百年国运+第375章 少林寺第200章 谁能继位?第346章 底层第90章 安全脱身第96章 刘皇帝就是定海神针第91章 今日开宝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314章 门庭若市第236章 南口大战5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51章 诏令西进第290章 定要让汉旗扬于上京第305章 辽国三载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1799章 宿醉风波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138章 刘皇帝认可第361章 “龙宫”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419章 离宫、噩耗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347章 谈话完结感言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191章 赵思绾的背反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105章 善后安排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10章 如此处置第119章 节度进京第243章 总结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16章 先安排着第154章 灭门第6章 进士楼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381章 功臣阁第159章 河东风云(6)第57章 朝堂的风波第135章 许州兵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