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

“都说皇城司的密探,上至王公,下及市井,此言果然不假,你手下的眼线,都安排进秦王府了......”

以一个稍显慵懒的姿态躺在椅子上,刘皇帝目光斜视, 平静的语气透着些复杂的意味,似是惊奇,似是感慨,让恭立其侧的张德钧有些不自在。

“皇城司一切都按照官家的意志行事,小的们始终牢记,官家若是觉得不合适, 便把人撤出来!”小心加谨慎,张德钧卑恭地说道。

张德钧进宫在刘皇帝面前刷存在感,已然坚持了半年多了,此番亦然,向刘皇帝汇报着皇城司下属们刺探的西京朝野内外舆情。

而此次,张德钧汇报的,却是秦王刘煦府上的一些动静,具体所指,乃是刘煦接见了其表兄耿继勋,这并不出奇,经过一番思祥,刘煦还是把耿继勋调回京城。而惹得皇城司眼线注意的是,两人关起门来私谈许久,只是未曾探明具体密议内容。

看张德钧这又紧张又忐忑的模样,刘皇帝面露微笑,语气也缓和了些, 说道:“不必,朕并非要责你, 你对朕的忠心, 朕明白, 你办事积极周到,朕同样清楚!”

“官家圣明!小的多谢官家信任!”张德钧立刻做出一副感怀不已的模样。

打量了他两眼,刘皇帝轻叹一声,道:“朕只是要提醒你,朝廷自有法度,做事积极认真值得肯定,然行事还需按照规矩来,不要肆无忌惮。

朕可听说了,你皇城司的属下们,平日里多有放肆,恣意妄为!朝野内外,对你们不满的,可不是一个两个。

朕信任你,也愿意庇护你,但是,倘若犯了众怒,做下什么不可挽回的事,届时就是朕有意维护,也未必保得住你!

听说你收了四个义子,颇为倚重,个個是皇城司的干吏,可惹了不少非议。朕自然不在乎那些谣言中伤,但你们平日为人处事,还当保持一些敬畏......”

刘皇帝轻飘飘一番话,张德钧却听得冷汗淋漓,垂着头,声音都透着点激切:“官家关怀,小的感激涕零,官家教诲,铭记于心,小的定然会好生约束下属,不使他们肆意妄为,触犯国家法纪,定不使官家为难!”

看张德钧这赌誓一般的言辞,刘皇帝露出了一点认可的笑容,表情也变得和煦起来:“朕没有怪罪于伱的意思,你们是朕的爪牙耳目,自古以来,这样的差事都是惹人非议的,并不好做,朕能理解。不过朕的提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自己把握好分寸!”

“是!小的明白!”张德钧甚至有些不敢去擦拭额间的汗渍。

“还有一点,你要给朕牢牢地记住!秦王,终究是朕的儿子,是大汉的亲王!”刘皇帝语气转厉。

“是!”张德钧本能般地佝身答道,心脏也急促地抽搐几下,他哪里不明白,自己此番似乎拍到马蹄子上了。

“你去吧!”

等张德钧满怀忧虑、面露反思退下后,刘皇帝再度恢复了从容平静,双目中的凌厉也趋于平静。

喦脱默默地恭候在侧,一张老脸上,涌现出少许的迟疑,眼睛朝着张德钧离去的方向看了看,又落到刘皇帝身上,很快垂下头。

刘皇帝与张德钧的对话,他全部听在耳朵里,以其精明,当然听得出,刘皇帝是在敲打张德钧。作为宫廷内部,唯一能够与之相抗衡的宦官,张德钧吃了挂落,喦脱心里自然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而喦脱犹豫的,则是要不要趁机再给张德钧上上眼药。喦脱表情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刘皇帝就像一头嗅觉奇敏的猛兽,突然扭头,盯着他:“你似乎有话要说?”

闻言,喦脱一个激灵,稍微瞥了刘皇帝一眼,吓得赶忙垂下头:“没,没,小的无话可说!”

“可朕看你,似乎欲言又止啊!”刘皇帝坐了起,玩味地注视着喦脱:“你有什么想法,还要瞒着朕吗?”

只是一个动作,喦脱似乎感受到了方才张德钧面临的压力,在刘皇帝的目光下,支吾两句,一时不知如何接口。

“与皇城司有关?”刘皇帝又问:“说来听听,正好,朕也想了解,在你们眼中,皇城司是怎样一种形象!”

一句话,几乎把喦脱逼到死角,迟疑几许,微拱手,喦脱表情郑重,声音低沉,说:“官家,皇城司在京中,声名很盛,无人不知,无人不惮,几乎无孔不入。听说,不只是王公大臣之家,就是东宫之中,也有他们的眼线......”

言罢,喦脱就闭口了,默默等候刘皇帝发言,而他明显感觉到,伴随着此言,殿中的空气都仿佛凝滞了一般,气氛变得压抑起来。

“哦!”沉默了下,刘皇帝发声了,目光并没哟从喦脱身上挪开,而是好奇道:“你是如何知道的?莫非,东宫之中,也有你的眼线?”

这话可就有些诛心了,喦脱顿露惶恐,差点没当场跪下,赶忙道:“小的哪有这个胆子,做那逾越之举。只是,小的身为内侍行首,宫中从不缺流言,难免听到些风声......”

喦脱这个解释,有些难以站住脚,但是,刘皇帝也没有深究的意思,只是淡淡道:“那你还是耳聪目明啊!”

“小的得幸伺候官家,随时听候吩咐,自然需要耳目清明些!”喦脱惶恐之中,带有少许尴尬。

关于这俩太监之间的不对付,刘皇帝自是洞若观火,也是他乐见其成的,也明白,喦脱纵然不敢在东宫埋伏手脚,皇城司中有些眼线,却也不奇怪。

想了想,刘皇帝收回那压迫力十足的目光,扬手道:“你做自己本职工作即可,不该管的事,不要过问!”

“是!”喦脱也终是松了口气,当即应道。

一股苦涩的感觉在心头盘旋,适才他还在对张德钧幸灾乐祸,与之相比,自己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得意的。

在喦脱心绪艰难平复的同时,又听得刘皇帝幽幽叹道:“这个张德钧,东宫之中都敢埋伏眼线,那朕身边呢?”

听此言,喦脱直觉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内心中油然而生惶恐,然而冷静下来,却有一种莫名的喜悦,皇帝这显然对张德钧也有看法了。

不过,聪明的喦脱,并没有再贸然开口,甚至连表情都没有任何变化,仿佛没听到刘皇帝的嘀咕一般,只是暗自回味着刘皇帝的话。

而刘皇帝对张德钧的态度,自然同样是复杂的。要说意见一点没有,显然也是不可能,连李崇矩那般勤恳安分,都不得不主动请辞,以避灾祸,何况张德钧。

张德钧的优势在于他是太监,是刘皇帝身边出去的奴仆,但是,毕竟掌握是皇城司这样的特务机构,以刘皇帝多疑,怎么可能付以完全信任。

至少“宦官乱政”这个警示,偶尔也会盘旋在刘皇帝脑海的。何况,张德钧掌握皇城司,也有十多年了,并且由他一手建立并发展壮大的,哪怕他表现得再恭顺忠诚,刘皇帝的猜忌之心都不会消却,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深重。

而皇城司在东宫安排眼线的事情,刘皇帝一方面是同意的,因为他需要有一个秘密的了解太子动向的渠道,另外一方面,也难免忌惮张德钧这宦官肆意逾越。

有些矛盾,但事实就是如此!

或许,皇城司也该有所改变了?刘皇帝脑海中不禁冒出这样的想法。

第193章 杨邠案(1)第345章 剥削者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41章 雌威第487章 “惊喜”第100章 城战第97章 扩*整顿第376章 对策第34章 惊陶谷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35章 东归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185章 勤勉为国杨相公第114章 三月为期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249章 如此对手第407章 麻烦第311章 为太子刘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311章 旧识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导师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82章 四件大事第346章 底层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799章 宿醉风波第269章 爱将第149章 邺都城下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132章 不惜代价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33章 西巡结束第27章 父子座谈第71章 安东大开发2第39章 归义军有归心第36章 李业告状第150章 听政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87章 秋后算账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283章 降将第324章 交代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04章 在真定第109章 再破陈军第125章 文盲将军第482章 李氏第154章 灭门第40章 郭党俊杰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461章 癫狂?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36章 李业告状第77章 吓人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30章 湖湘之治第33章 豪强第1756章 海丰号第66章 朕要亲征第91章 吉兆动兵,再临寿春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62章 祸福之间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708章 格局第1736章 试炮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312章 董遵诲兵临上京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184章 教训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贸易的真正爆发第490章 御宴继续,王钦若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52章 对峙
第193章 杨邠案(1)第345章 剥削者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41章 雌威第487章 “惊喜”第100章 城战第97章 扩*整顿第376章 对策第34章 惊陶谷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35章 东归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185章 勤勉为国杨相公第114章 三月为期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249章 如此对手第407章 麻烦第311章 为太子刘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311章 旧识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导师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82章 四件大事第346章 底层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799章 宿醉风波第269章 爱将第149章 邺都城下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132章 不惜代价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33章 西巡结束第27章 父子座谈第71章 安东大开发2第39章 归义军有归心第36章 李业告状第150章 听政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87章 秋后算账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283章 降将第324章 交代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04章 在真定第109章 再破陈军第125章 文盲将军第482章 李氏第154章 灭门第40章 郭党俊杰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461章 癫狂?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36章 李业告状第77章 吓人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30章 湖湘之治第33章 豪强第1756章 海丰号第66章 朕要亲征第91章 吉兆动兵,再临寿春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62章 祸福之间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708章 格局第1736章 试炮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312章 董遵诲兵临上京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184章 教训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贸易的真正爆发第490章 御宴继续,王钦若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52章 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