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三年的时间很快过去,期间洛华老师寒暑假时去省城几天,给平安他们购买课本和学习资料,大部分时间在祠堂和学校之间奔波,程校长的妻子徐莹几次不满意,丈夫给洛华排的课少,看着洛华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每天上完课就不见人,吃住都不在学校,对丈夫抱怨了几次,但程景信给老婆许莹的解释是,年轻人,没了媳妇,心里不好受,家又离的远,能留下来安心在这当老师,已经很不容易了,咱应该多担待点,怕排的课多,洛华心里压力太大,那天想不通,怕出了事,让他这个校长咋办。说的许莹也不好说啥,好处是也不用管洛华吃饭问题,学校放学后就成了他们一家的天地,许莹也图个痛快,再也不提这个事了。

后来由于儿子程向东要上初中,便又调回县城,县教育局因为教师特别缺,一直也没办法补上老师,只有程向东每到暑假就拉着母亲许莹来葫芦峪住,自己找平安他们玩,再怎么玩,始终没人告诉他周小英的事,更没人带他去祠堂,都是来学校叫他,因为性格和父亲程景信一样直爽,程向东倒也没往别的地方想,他在意的是能和平安他们一伙学武术,下唐水河里游泳摸鱼,摸到鱼,剥了就在学校操场那撒点盐烤着吃,因为每次摸到鱼,平安几个都留一条,最后平安带回家,不让程向东动。

程向东问:“为啥每次摸了鱼,留一条给平安”。

得到一群伙伴的答案是老族长爷喜欢吃鱼,孝敬老族长爷的,就连最爱吃的田小雨边抢着吃鱼边说:“我们孝敬老族长爷呢,他牙不好,吃鱼不用咬”。

被耀辉耀武抢回来,一群人笑骂:“小雨属猪的,老多吃多占”。

为此和大壮差点动起拳头,但过后小雨却和大壮关系非常好,惹的平安家俊骂两个人是一对斗鸡,还是有友情的斗鸡,小雨大壮嘿嘿笑着:“你们爱说啥说啥,反正我俩是戏里的焦赞孟良,谁也离不开谁”。

有时候用绳子编的网,在唐水河里捞鱼,捞了大鱼,几个人剥皮,找瓦罐蒙鼓,放在学校那敲出“嘣嘣”声,只不过平安照旧拿回家一条鱼。

程向东倒也没再说啥,只是觉得奇怪,难道别的老人不喜欢吃鱼吗?

有次顺口问父亲程景信,父亲回答:“老族长确实比别的老人爱吃鱼,其他小孩都尊敬老族长呢,这也是这个村的一个好传统,孝敬老族长”。

反正他在意的是能跟这些伙伴在一起,或赤条条跳进唐水河里摸鱼,或满山坡找野果子吃,对他来说已经是童年最美好的时刻,别的也来不及多想。

后来又逐年有到年龄的孩子也去祠堂上课的孩子 ,这一切都在悄然中进行着,整个葫芦峪的人好像很默契的都不说这个事,使得周小英一直在悄然无息中教着初中的课,期间除了在平安家吃住,没有工资,完全是一个奇怪的存在,平安几个人上完初中的课,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闲了也去祠堂,有时给小英姐送点野葡萄,野猕猴桃啥的,或者拿回家给周小英留着,等她晚上回来吃,山区里没有别的水果,只有山上的野果,用来解馋,有时摸了鱼,平安拿回家让母亲给小英姐做着吃。

每次吃到野果或者鱼,周小英都感动的流下泪,这里已经是她和洛华的家了,这里人已经成为她们最亲的人。

时间到了1975年,平安的姐姐李莉到了结婚的年龄,和其他村里的姑娘一样,也是嫁到本村里,对象是早已订好的孙耀文,比平安大八岁,身体强壮,干农活是个好把式,就是做事自己没有正主意,啥事都听父母的,人倒是很实在一个人,农忙时两家来回跑,谁家活紧,给谁家干。

用老族长的话说,农民就应该这样,胆小,不是坏事,至少谨慎,遇事没主见,能做人商量,再说一个村里,能有啥事,就算有事,前边有人领着,出不了错。

老族长和平安父亲李凌跟亲家孙大有商量后,决定婚礼低调着办,倒不是为了省钱,怕人多嘴杂,谁要不小心把周小英的事说出去,那就惹大事了,只请村里重要的几个老人来参加婚礼,再请了程校长,洛华两口子来,头天在娘家吃了酒席,第二天跟着迎娶新娘的人抬着嫁妆,(这里的风俗新娘脚是不能沾地)平安背着姐姐,把姐姐放在婚桥里,然后由迎亲的人抬着,从平安家出来,周小英呆在平安家没出门,只从窗户看,轿子出了巷子口,便不知道婚轿还在村子里转一圈到新郎家,由新郎耀文从桥里抱着,在一阵鞭炮声中,跨过门口的火盆进门,然后举行婚礼仪式,最后在婆家吃酒席,必要的仪式还是一样也没少,只是参加婚礼的人很少。

到了1978年,年底周小英怀孕,因周小英父母工作也恢复了,几次来信,要接洛华和周小英回省城去,调令已经下到麻县,父母可以照顾怀孕的周小英。

看到调令,,一个死了这么多年的人,怎么突然来了调令,何况调令是省级部门下发的,麻县政府马虎不得,麻县政府专门派人来葫芦峪调查,询问程景信,程景信回道:“早不在了,现在咋还调查”?

来人拿出省城的调令给程景信看后才说:“好我的程校长呢,你仔细看看,这个调令咋给上面回啊,领导就差点自己来”。

仔细看过调令后,确认是事实,才叫来洛华,说明此事,洛华心里明白,领着来人到平安家,等来人见到周小英,才松了口气:“这下好了,调令有交代了”!这才知道周小英未死,在葫芦峪竟然住了这么多年,没一点风声吐露出去,不得不感慨万千,但也庆幸人还在,也好给上面交代。

在一个春日早晨,两辆吉普车停在葫芦峪对面的国道边,洛华的父亲,周小英的父亲下车,在对面喊渡船,过唐水,进葫芦峪,惊讶这里的地形,来到学校找洛华和周小英,程景信一番问询,才知道是他们的父亲,便一路领着到村子口,看着木栏栅门,驻足仔细看了半天,感叹村人的智慧,到老族长家。

两个进入不惑之年的人一个久居高位却平易近人,一个久经风霜却充满睿智,弯腰给老族长鞠躬道谢

“谢谢您这些年对两个孩子的照顾,也感谢村人对俩孩子的照顾,这些年两个孩子给你们添不少麻烦了”。

‘’我们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来看望老叔和村人,二来接孩子回家”。随同人拿着礼物放在屋里。

老族长爽朗的笑道:“快坐,……你们生养的娃娃很优秀,这些年 咱这山里村里让娃娃受苦了……来了,咋样都得吃顿便饭再走”。

随安排家中做饭,周小英留着帮忙做饭,洛华扶着老族长和村里几个老人陪着俩人在村里参观,进了祠堂观看了族谱,也是一番称奇,看了村寨,也看了瀑布,站在稻田边,一阵感慨,这个普通的山村,让人感很亲切,很温暖,能想象到儿子女儿在这里过的很好,这里的人已经把他们当成这里的一份子。

洛华父亲随给村人介绍党的三中全会后,国家将要进入大发展的政策。

饭后,洛华早已把该送的东西送过,该收拾的东西收拾好,在出门的时候拉着周小英,夫妻二人,给老族长、程校长和村人跪下,磕了三个头,再抬起头时,已是满脸泪水,呜咽道:“,爷爷,谢谢你们大家多年的照顾……”。

拉起时两个人已成泪人,围着的众人看着都落了泪,其中有不舍和高兴。

平安哭抱着洛华,‘’哥,你和姐保重,以后我们会看你的……”。

两位不惑之年的父亲齐弯腰给老族长等人鞠了一躬,并留下2000元,老族长死活不要,这俩孩子一直在村里给孩子上课,我们全村人都很感激,最后没办法,洛华出面,硬是留下1000元,让给学校买点体育用品,老族长转手给了程校长。

洛华夫妻二人和俩个父亲收拾好心情,在不舍中和大家告别,李凌,平安一群人送出村外简易码头,看着他们上渡船过了唐水,乘车离去。

陈县长也官复原职,因为知道程景信校长的能力,把程校长调到阙镇人民公社任公社主任 , 小学一下没了老师, 政府又派来三个老师,金姓老师是校长,另外有余姓男老师和张姓男老师继续在小学任教,吃饭三个老师都在学校做饭吃,过节的时候被李凌叫到家喝酒吃饭。

洛华两口子和平安他们的联系一直未断,他们隔三差五的给递书籍报刊,这让平安了解很多外面的事,知道他们特别忙。

第四章第十七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四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九章第九章第三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五章第九章第三十六章第七章第二十四章第四十三章第十三章第十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一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七第四章第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十四章第四十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一章第五章第三十章第五章第九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七章第十二章第五章第三十三章第八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九章第十一章第三十五章第五章第二十六章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七第三十一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八章第十四章第七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二章第一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八章第三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三十章第二十二章第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六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二章第五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四十三章第十三章第四十一章第四章第四十章第十章第四十三章第八章第二十六章
第四章第十七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四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九章第九章第三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五章第九章第三十六章第七章第二十四章第四十三章第十三章第十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一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七第四章第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十四章第四十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一章第五章第三十章第五章第九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七章第十二章第五章第三十三章第八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九章第十一章第三十五章第五章第二十六章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七第三十一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八章第十四章第七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二章第一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八章第三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三十章第二十二章第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六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二章第五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四十三章第十三章第四十一章第四章第四十章第十章第四十三章第八章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