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章 收获

北狩之行,太子殿下收获颇丰。

在大同,太子殿下还主持了一段时间河东政务。

因为河东的三位主官,宣抚使张锋聚不去说,就算接任河东宣抚使之职不久,但他在河东军中呆的不是一年两年了,向来有着威望,所以,河东大军,不用太子殿下操心。

但河东布政使,河东按察使几乎同时离任。

太子殿下正逢其时,于是,顺势接手了一段时日河东政务。

这对于一位太子来说,无疑是十分难得,又十分宝贵的一次经验。

所以,太子殿下这半年在大同过的很充实。

因为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大同正是营建大同行宫,说起来建了有些年了,但到大秦成武六年,才算动真格的。

至于工程进度嘛,想快也快不起来。

营建宫室所费,朝廷国库出一部分,皇家内库出一部分,地方出一部分,其余缺额,由晋国公府补齐。

瞧瞧,出资方这么多,你也就能知道,大同行宫想要真正建成,不知得到猴年马月了。。。。。。。

太子殿下到了大同,看了一圈,对此事本来不太满意,想要说点什么,立即为周围人等∽所劝阻。

шωш ▪тт kΛn ▪℃o

事情可以做一点,但使劲儿往里掺和,就太不成熟了。

这里在建大同行宫不假,但初衷你得明白。

当初河东布政使柳世源和河东宣抚使赵石商量之后,才有了这么一个名目,最初的目的。只不过是想从朝廷手里多要些银钱。

朝廷那边儿明白吗?自然是明白的。大家心知肚明。有着默契,大同行宫也就开始建起来了。

实际上,那会儿送到大同的行宫花费,多数都进了地方官府的口袋,不然的话,河东的元气不会恢复的这么快,也不会成为边塞上最繁盛的城市之一。

之后几年,大同这里终于能喘过口气来了。

又因为有其他考量。行宫终于动工,而且,地方上这次高高兴兴的接下了行宫修建之责。

不要说什么劳民伤财之类的东西,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十几二十年可能也完成不了,对大同府周边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流水般的银子花出去,到了什么地方?还不是河东百姓手里?

这里面的因果,就不用赘述了,大工程对地方的益处,自古以来。其实并无多少区别。

不同之处只在于,帝王和很多人。都将此事当做了纯粹的政治任务。

天下人奉养皇家,理所当然。

所以,百姓徭役,无所酬答不说,还有人在中间上下其手,讨上官欢心,或是从中大发横财,规定期限,残民以逞,最终弄的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于是天下民怨沸腾。

当然,朝廷国库也不是不掏钱,但掏钱的地方永远不是给劳役百姓的,而是给皇帝从各地征收精美物什,填充宫室所用。

这么一来,还有什么好事可言,昏君佞臣的形象也就鲜明了起来。

说起来,大秦这里也没那么温和仁慈。。。。。。。。。。。。。

但这些年,罪役之法已然深入人心,一旦动用劳役,不论朝廷,还是地方官吏,都不会做的太多。

金人降卒,草原战俘,以及攻打后周时虏获的后周军兵,就成了修建大同行宫的主力。

其余人等,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补偿。

而且,河东上下,没太将此事当正事儿来办,有钱有人,修的就快些,没钱没人,修的就慢些,朝廷也不来逼迫,官吏还算清廉。

再加上来到大同的商旅,以及陆续开办的矿场,作坊,又有那么多的驻军,没多少良田可以耕种的大同地界,百姓们反而正在迅速的富裕起来。

太子殿下这里,自然有些不满意,他来到大同,想要看到的和预期看到的,其实就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但事实上,他看到的却是这里“人浮于事”,冷冷清清的小猫两三只。

这怎么成?

好在,陪同人等中间有明白人,只是没有料到,河东这边做的这么过头罢了,连点掩饰都没有。

不过想想也就明白了过来,柳世源回京述职,郑铎离任,同样回京另有任用,有如此疏漏,也就不算奇怪了。

实际上,不光是河东上下,连他们自己,也没将大同行宫的修建当做此次北巡的重点。

不过太子殿下有点恼怒,那就不一样了。

此事涉及皇帝陛下,晋国公,甚至于,京师户部,工部等衙门,河东上上下下也脱不开干系。

太子殿下一旦在这事上较真儿,吃不到好果子。

当然,这事最终也是不了了之,太子殿下也再没对此事说什么,前因后果一旦说清楚了,除了傻子,谁又会没事得罪那许多人?

不过,此事也给太子殿下扎扎实实的上了一课。

大同的所见所闻,到处都新鲜,太子殿下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

半年下来,这位太子殿下见到的人,遇到的事情,比他之前十几年加起来都要多的多。

好在,他身边的人还算得力,没出什么纰漏。

太子殿下见了河东宣抚使张锋聚,而河东宣抚副使种怀玉,也一直陪在他身边巡视了各部大营,对大秦军旅之事,有了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

又在大同府周遭转了一圈,算是体察民情。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见到了南来内附的鞑靼部落,也看到了河道沟渠的修建,也见到了矿场劳作的罪役过的是怎样一种暗无天日的生活。

同样,他也见识了众多奸猾的商人,而能够来到大同立足的商人群体,虽说是汉人中最具冒险精神的那一部分人,但同样,他们和大秦乡间的商人,是两个模样。

说他们奸猾,其实都算夸了他们,很多来到大同的行商,都不是正经商人,半匪半商才是他们的写照。

游走在大同市井之间,太子殿下观察着这座边塞大城,体会着这里与长安迥然有异的繁华。。。。。。。

不虚此行,这是太子殿下最终的想法。

本来,他还想在大同有所作为,最终却是没有怎么大动干戈。

处置了几个欺行霸市的商人,拿下了几个闹事的胡人,之后也就没什么了。

其中有他明白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之外,也无奈的发现,他一到了大同,大同这里便也风平浪静,可供他展示皇家手段的地方真就不多。

天下间,谁也不是傻子,太子殿下北狩大同,还顶风而上,那才叫真的活的不耐烦了。

而太子殿下在大同拖延了一段日子,其实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在大同边市上下了辛苦。

这是他北行最重要的目的之一,牵涉到的也是朝堂上对大秦商事的争论,若是不能在此事上有所见地,回到京师之后,不好交代。。。。。。。。。。。。。。。

所以,大同商旅聚集的所在,成为了太子殿下最常去的地方,同时,也苦了他身边的护卫之人。

不过,收获最大的也就在此处。

可以说,历代帝王,甚至加上历代朝臣,能像当今太子殿下这么深入了解商人所行所为的,可谓是绝无仅有。

而回到京师,甚有所得的太子殿下,建言的几件事,跟李之问所上可谓是不谋而合。

语言,银钱是重点,而且,太子殿下更进一步,进言想要朝廷厘定物值,如此,边市交易会更加便捷,朝廷收税也能有所借鉴。

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不能任由边市自己衡量物价,除了有人欺行霸市的原因之外,边市乃和异族往来之重地。

一旦胡人物值太低,会让胡人反叛,而同样也不能让胡人坐地起价,使生骄意。

太子一番进言,让皇帝陛下非常满意,然后,招赵石入宫商量了一下,再与中书众臣商议之后,诏由太子主持鸿胪寺,后又下旨,诏太子入户部,主持大秦厘定商税诸事。

实际上,还是偏重于与外国交易事。。。。。。。

这下,太子殿下就有点坐蜡了,也后悔了。

试想一下,大秦历代帝王,有谁像他一般,在太子位上的时候,过手的事情皆与异族有关?

这么下去,在太子李珀看来,那座金灿灿的宝座,好像离自己是越来越远了。

不说太子李珀作茧自缚,陪同太子北巡大同的张世杰回到京师,立即接任了御史中丞之职。

张世杰的仕途到了这里,来到巅峰之余,却也差不多走到了尽头。

因为自大秦立国以来,御史中丞再择他任者,还没有这个先例。。。。。。。。。

而张世杰也是典型的言官出身,虽然有六部的任职经历,但从大理寺少卿,掌都察院事走上来,其实走的是正经的言官仕途。

到了御史中丞这个位置,到顶了,同样也到头了。

接着,吏部侍郎郑铎,接任掌都察院,刑部郎中赵桓,晋大理寺少卿。

不过,当张世杰来到人生最得意之时的时候,这位皇帝宠臣,却病倒了。。。。。。。。

(嗯,阿草还是再求点月票吧,又要退出三百名了,竞争很激烈啊。。。。。。。。。)(未完待续。。)

第1407章 争权第1369章 聚饮(四)第240章 血夜(八)第121章 顽劣(一)第409章 奖惩(十三)第1472章 名医第548章 故交第404章 奖惩(九)第1289章 归来第1256章 韦州(二)第526章 贼窝第1100章 颁赏第9章 十八第1439章 做歌第1484章 轻松第329章 鏖战(三)第1163章 下风第465章 突然第1539章 豪杰第1462章 麻烦第525章 任命第1389章 横扫第1124章 盟约(完)第1368章 聚饮(三)第10章 十八(二)第47章 铲除第1346章 聚会第454章 条陈(三)第789章 家书第212章 年关(五)第1557章 序曲第724章 洛阳第1343章 碰撞第592章 自污(二)第907章 大同第575章 战机第735章 算盘第3章 血色都市第1296章 交易第9章 十八第478章 围城第399章 奖惩(四)第1561章 碰撞第1459章 够吗第936章 权势第242章 劝语第1551章 大军第277章 初到第346章 许诺(一)第531章 上门第218章 偶遇第272章 开拔(二)第1209章 胖子第1371章 聚饮(六)第1187章 酒楼第114章 盛怒第85章 风云(三)第860章 为誓第1234章 山匪(二)第407章 奖惩(十二)第1516章 篇 章第82章 突破第714章 无题第1519章 长亭(一)第567章 混乱第162章 分配第386章 狂战(二)第236章 血夜(四)第1181章 相悖第368章 余生第455章 惊变第1250章 陆相第1086章 震撼第1078章 重生第1567章 风雪第654章 建府第1413章 分院第735章 算盘第1526章 迁陵第1024章 挥兵第1069章 敬酒第243章 崩殂第921章 死战(四)第171章 厚礼(一)第238章 血夜(六)第698章 游说第1290章 教诲第1346章 文会第148章 计议第1164章 恼火第1491章 路遇第554章 解围第863章 收官(二)第1176章 评说第1357章 察觉第1421章 建军第501章 云涌(一)第1421章 建军第1373章 吐蕃第266章 阵前
第1407章 争权第1369章 聚饮(四)第240章 血夜(八)第121章 顽劣(一)第409章 奖惩(十三)第1472章 名医第548章 故交第404章 奖惩(九)第1289章 归来第1256章 韦州(二)第526章 贼窝第1100章 颁赏第9章 十八第1439章 做歌第1484章 轻松第329章 鏖战(三)第1163章 下风第465章 突然第1539章 豪杰第1462章 麻烦第525章 任命第1389章 横扫第1124章 盟约(完)第1368章 聚饮(三)第10章 十八(二)第47章 铲除第1346章 聚会第454章 条陈(三)第789章 家书第212章 年关(五)第1557章 序曲第724章 洛阳第1343章 碰撞第592章 自污(二)第907章 大同第575章 战机第735章 算盘第3章 血色都市第1296章 交易第9章 十八第478章 围城第399章 奖惩(四)第1561章 碰撞第1459章 够吗第936章 权势第242章 劝语第1551章 大军第277章 初到第346章 许诺(一)第531章 上门第218章 偶遇第272章 开拔(二)第1209章 胖子第1371章 聚饮(六)第1187章 酒楼第114章 盛怒第85章 风云(三)第860章 为誓第1234章 山匪(二)第407章 奖惩(十二)第1516章 篇 章第82章 突破第714章 无题第1519章 长亭(一)第567章 混乱第162章 分配第386章 狂战(二)第236章 血夜(四)第1181章 相悖第368章 余生第455章 惊变第1250章 陆相第1086章 震撼第1078章 重生第1567章 风雪第654章 建府第1413章 分院第735章 算盘第1526章 迁陵第1024章 挥兵第1069章 敬酒第243章 崩殂第921章 死战(四)第171章 厚礼(一)第238章 血夜(六)第698章 游说第1290章 教诲第1346章 文会第148章 计议第1164章 恼火第1491章 路遇第554章 解围第863章 收官(二)第1176章 评说第1357章 察觉第1421章 建军第501章 云涌(一)第1421章 建军第1373章 吐蕃第266章 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