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战争爆发

“该来的,终于要来了。”一封加急电报被送到了徐杰的桌子上。就在昨天中午,也就是1920+15年6月15日,一所航行在波斯湾上的德国商船意外触雷。随后德国政府发表声明声称德国商船遭到了伊朗军队的攻击,并表示即日起双方将进入战争状态。对于意大利,同盟国多少还要委婉一些。但是对于鱼腩一样的伊朗,德国人可没有那么多耐心和对方玩文字游戏,直接进入战争状态。

当天下午,德国空军就开始试探性的堆伊朗各处目标发动攻击,并在第二天早上发动了第一波大规模空袭!整个同盟国中东战区的空中力量分成两大部分,其中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和土耳其空军一共拥有3个航空军和土耳其以及奥匈帝国航空队的大部,各种飞机总量高达2800架左右。其任务是展开对伊朗北部的空袭和轰炸,摧毁对方的补给站和交通中枢,并且尽可能的对对方的军事目标实施打击。而南部的空军则有一个航空军和部分海军陆基航空兵组成,其规模大概为1000架飞机左右。相对于北部航空集群来说,南部的航空兵力太弱了。而且仅剩的1000架飞机中,还要抽出一部分力量来掩护波斯湾到阿拉伯海范围内的德国海上运输力量。实际能用于空战和支援陆军的飞机数量比纸面上还要少很多。这个不熟让不少人感到难以理解。

而德国空军之所以做出这种布局完全是针对目前的情况。“英美没有在伊朗和我们打一场大规模战争的习惯,甚至可以这样说,他们只是碍于和华夏直接的同盟关系而象征性的派遣一部分兵力参加战斗。这一点可以从他们派遣的部队数量和较为靠后的部署位置上看出来。他们不仅仅放弃了边界区域,甚至于主力部队都处于我们的单发攻击机打击范围之外。(不带副油箱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我们的陆军需要深入伊朗境内后才能和美国人交战。对方无意在近期和我们交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们可以暂时把空军主力集中在北部集中力量打击华夏和伊朗空军。而当南部的野战机场建立完毕后。我们再把逐次推进,展开对美英联军的攻击。”里希特霍芬曾经这样对德皇解释道。

德国人已经意识到在伊朗的战争中,德国最大的对手就是华夏,所以无论是空军开始的击中力量攻击伊朗北部的作战计划,还是德国陆军南面包抄的战略,最终目标都是针对华夏的。双方一出手就几乎动用了全力,在德国外交部发表宣战书后的第二天清晨,德国空军果断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空中战役。

德国人让自己的攻击机群覆盖尽可能大的攻击范围,他们根据飞机的航程和载弹量细心的规划着每个联队的攻击线路。总体来说。他们在北部战场的空中攻势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为前线战术攻击机群和战役攻击机群。

前线战术攻击机群的构成主要是BF109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他们的任务就是攻击距离机场400KM到500KM之间区域内的华夏陆军部队、交通中枢和兵站。华夏为了进攻基尔库克,其部队部署一般比较靠近边境地区,以便尽可能缩短攻击距离和补给距离,而德国前期的空中侦察和地下情报网络已经洞悉了这一点,所以为了保证两河流域油田的安全,德国空军在德国总参谋部的要求下在开战之初重点对前线的华夏部队实施空袭。以尽可能的削弱对方的战斗力。

而战役攻击机群的构成则要复杂很多,战斗机以BF109和BF110为主。轰炸机则是JU88和HE111型轰炸机混编。因为航程较远,德国空军认为单纯依靠BF109战斗机加副油箱的搭配只能在理论上保证护航。而实战中BF109很有可能因为提前遇上对手而扔掉副油箱。这就无法保证作战半径。所以德国空军明知道BF110作为一款战斗机的性能并不出色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而后者两种轰炸机则分别执行俯冲轰炸和水平轰炸任务。

相对于单发俯冲轰炸机来说,德国空军装备的中型轰炸机无论是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讲都要强很多,这点正好和历史上相吻合。后世一般军事爱好者都知道德国的JU87斯图卡轰炸机如何如何。但是实际上无论从产量还是从作用上来看,德国轰炸机的核心力量一直都是双发轰炸机。真正给德国扩张立下汗马功劳的是JU88、HE111以及道尼尔轰炸机而不是那些单发轰炸机。

这些中型轰炸机的攻击范围涵盖了铁路调运站、工厂、交通枢纽、电厂、雷达站等等所有和军事相关的目标。甚至连一些可以转军用的民用设施也在攻击范围之内。一时间整个伊朗西北部地区都在德国轰炸机的机翼下颤抖。

不过有一点让华夏感到意外的是,这一论打击中德国人并没有投入诸如枪骑兵这些战略轰炸机联队,这些曾经在意大利打的风生水起的巨型战争引擎并没还有大规模出现在第一波攻击中。按照德国人的打法。他们为了尽可能的缩短战争时间,一般会在第一波攻击中竭尽全力打击对手。如果说意大利战争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德国人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要慢慢热身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那么在这次战争中,德国人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何呢?这让不少人感到疑惑。

“目前情况还不好说。我只有一个猜测,是否正确还要看这几天的战况后再做分析。”秦岳隐隐感觉到了德国空军的想法,但是这个战术是针对自己呢,还是针对英美他说不清楚。因为无论是华夏在伊朗东北部的后方基地还是英国人在伊朗东南部的轰炸机基地对于德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必须拔除的钉子,只不过不知道这把重锤最终会落到哪里!

“三色剑中队一切正常。我们已经飞临目标区域附近,并没有发现对方大规模机群。倒是有一些小家伙在我们附近乱窜,应该是美国人的P40战斗机和华夏的某款新飞机。目前局面在可控范围内,轰炸机部队可以入场。”负责指挥双发战斗机机群的法尔克上尉在观察了一圈周围的情况后,向远处的轰炸机编队发报。此时他指挥的BF110战斗机机群正在德黑兰以西50KM处游弋,他们的任务就是攻击位于卡拉季的一个大型军用机场,根据德国人的情报,这个机场是整个伊朗首都防空圈的重要支柱,属于必须摧毁的目标。

“老大,后面的轰炸机编队回电了。说还要等等。他们需要等着后面的BF109战斗机编队到位后才发动进攻。这大概需要至少20分钟的时间吧。”位于后座的机枪射手兼无线电操作人员汇报道。

“看来轰炸机部队的那帮家伙们在意大利是真的被打怕了,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的。对方正在机场起飞战斗机,等到那些BF109到位,然后再飞过来,恐怕华夏和美国人已经抢占优势位置了。”法尔克上尉看了看远处正在升空的战斗机群,不由的摇了摇头。在开始的时候他确实有攻击对方机场的想法,但是四周不断出现的小机组和地面上的高炮火力让他投鼠忌器。一个4机编队层试图扫射机场停机坪上的目标,但是还没进入攻击位置就被密集的90MM高炮和40MM博福斯高炮吓了回去。自己手中只有2个中队,其中一个中队还是临时划拨给自己的。犹豫再三后还是放弃了提前攻击的计划,而且从装备上来看,只有20MM机关炮的BF110战斗机除了扫射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攻击方法了。

虽然法尔克对于轰炸机部队的进入时间有些不满。但是对此还算理解,或者说算是形势所逼吧。意大利战争让德国空军蒙受较大损失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远程轰炸看似风光,但是面对同级别的对手。计划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惨重损失,而且随着雷达这种东西的普及。对方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来袭机群,然后从容的集中兵力来对付这些来犯者。早在正式攻击之前。双方的越界飞行就已经展开。德国飞行员在损失了几架飞机后终于对伊朗的防空部队反应速度以及行动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根据情报制定了今天的作战计划。

攻击卡拉季的机群一共分成三部分,分别为负责打前站和清场的BF110双发战斗机机群,负责攻击目标的JU88轰炸机和随行机群,以及走另外一条线路的BF109战斗机机群,这个分工看似杂乱无章,但是搭配起来却是恰到好处,至少让第一次碰上这种情况的华夏空军感到有些手足无措。

首先出发的是BF110战斗机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在空中为后续的轰炸机搭建一个空中安全走廊,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并不是只有伴随护航才能叫护航,提前进入战场然后在机场上空压制对方的战斗机也是一种护航的方式,而如果行动比较隐蔽的话,那么在对方大量飞机升空之前,充分利用高度和能量优势BF110也是可能占到优势的。更何况,护航战斗机的任务就是保证轰炸机能够安全执行轰炸任务,如果对方的战斗机愿意和负责清场的战斗机交战的话,德国空军也不介意在拥有数量优势的情况下打上一场。虽然因为飞机性能的差距导致交换比并不好看,但是在德国空军眼中能用双发战斗机换取双发轰炸机无疑是一个很划算的决定,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从机组人数上看都是这样。

除了正面的压制之外,双发战斗机部队的出击同时也扰乱了地面防空雷达的运作,毕竟利用雷达发现目标很容易,但是确定对方的机型就很难了。雷达上一堆光点飞过,你如何确定这是双发战斗机还是轰炸机?防御一方的任务核心是对付轰炸机。和战斗机的交手是能避免就尽量避免。但是当对方的战斗机堵在你的机场上空的时候,交战就无法避免了。

一般在双发战斗机出发后不久。轰炸机编队和伴随的护航飞机就会起飞,他们的巡航速度要比前出的双发战斗机慢一些。为了尽可能的迷惑对手或者避开可能的拦截,德国人轰炸机部队走的并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折线。德国人的防空原则基本上是各个联队都有一个自己的控制区,一般情况下是各扫门前雪。以己度人,德国人认为华夏的防空力量也是如此搭配的,这样飘忽不定的航线能给对方组织防御带来更大麻烦。而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在第一天的空战中,不少地区防空出现了失误。给调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至于那群单独行动的BF109吧,这个怎么说呢?与其说是护航倒不如说是一种变相游猎。拜悲催的航程所赐。BF109挂上副油箱航程也不富裕。但是较好的飞行性能让这款飞机成为了同时代最顶尖的战斗机之一。(开始的时候BF109和喷火其实半斤八两,前者可以负G机动,后者水平机动更好一些。)为了尽可能的延伸作战半径,BF109机群需要在最合适的飞行高度上以最经济的速度飞行。(历史上BF109挂上副油箱有飞5个多小时的记录,当然,这速度方面就比较悲催了。)并且尽量避免过早的和对手战斗而抛掉副油箱。在重重限制之下,这些完全空优挂载的战斗机只能选择自己走一路,不强求一定能和己方攻击机群一起进入拦截区,只要能消耗对方的战斗机战力就可以。

而德国人利用优势兵力打出的这一套组合拳确实在前期的空袭中给华夏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不少原本要前往某个地区支援的战斗机部队在出发后不久就和对方担任游猎任务的BF109遭遇,进而影响了整个战斗部署。德国人会在战争中学习,而作为一直被炸的华夏同样也在学习。比如说这次战役中华夏就先把大量战斗机放置在后方的机场上,同时还为参战的战斗机准备了多处备降机场和临时机场。这种分散式的布置极大减少了飞机被击毁在机场的概率。同时新式快速双发飞机和对空火箭弹的应用同样让德国空军付出了血的代价。

而位于德黑兰西部的卡拉季上空爆发的空战可以看做新的德国空军攻击体系和华夏防空体系的第一次对撞。双方交战规模比较大而且几乎都是在最佳状态下进行的交战。负责为轰炸机护航的BF109战斗机幸运的达到了战场。而华夏空军在地面指挥的引导下也集中起来了一个联队左右的兵力!双方的飞机总理达到了300架左右。在第一天的空战中算是规模最大的交战了。

“对方的轰炸机部队已经进场。以中型轰炸机为主,你们将获得两个石茶隼战斗机中队和一个喷火战斗机中队的掩护,他们会为你们扫清障碍。祝愿海东青取得新的辉煌。”担任海东青截击机联队中队长的徐怀远耳边响起了地面塔台引导员的声音,数分钟后。他就看见一条条白色的航迹出现在自己的左上方,这是战斗机飞行排出的气体冷凝后形成的。看来战斗机分队的兄弟们已经到齐了,大戏可以开场了!。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虎猫式拦截机,相对而言我更喜欢狐蝠式战斗机。”徐怀远对自己后排的搭档说道。

“呵呵,其实你当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会更合适,空战方面狐蝠式战斗机确实更优秀一些,但是如果仅从摧毁对方轰炸机和自身的防御性能上来说,虎猫更胜一筹,至少后者的火力更猛,而且还有一个装甲驾驶室。只要一个短点射就可以将一架轰炸机打成碎片,至于防御性能吗?至少我们不会太惧怕厄利空的20MM高爆弹。作为后座的机枪手,这可是很重要的啊。”后者笑着说道,相对于前座人员,后座射手的死亡率是最高的。所以对他来说空战性能如何并不重要,反正也不是专职空战的飞机,先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战斗开始了。让我们看看德国人的轰炸机是否做的比以前更坚固一些!”徐怀远在电台中说道。随后带着自己的中队准备展开攻击。徐怀远所属的截击机中队一共有16架飞机,编成四个四指编队。每个编队依次对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展开一次火箭弹攻击,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在不到10秒钟的时间里,一个编队的飞机可以打出将近50发火箭弹。此时的火箭弹速度并不快,速度刚刚超过音速。飞向一千米外的目标大概需要4秒钟时间。所以徐怀远打算靠的再近一些,在距离目标700米左右的时候展开第一轮攻击,随后他们或者爬升或者俯冲,然后展开机炮攻击,这样的攻击方式他们已经模拟过很多次了,徐怀远对此还是比较有把握的,按照他的话说,至少可以拆散对方的阵型。

感谢书友不朽传奇、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anhei016的月票支持~~~。推荐周已经结束,作者承诺的一天至少5000字更新已经实现,虽然碰上了审核,但是也绝对没拖欠!侧位写到现在也不容易,希望各位书友有能力的多多支持一下,侧位在这谢谢了~~~。(未完待续。。)

第1319章 虎狼之战1第1348章 光杆司令第357章 决战前夕第782章 费舍尔的苦衷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应第1287章 争分夺秒第1229章 俄国人的选择第953章 准备行动第1503章 转攻为守第986章 惨烈第853章 余波第1310章 急转直下第62章 谈判桌外的合作第262章 战斗才刚刚开始!第622章 大战之前的平静第69章 热那亚级轻型装甲巡洋舰第1388章 登陆第763章 中英峰会第59章 战舰挖潜计划第1022章 关键的航母谈判第263章 决战!第841章 吓唬一下第1187章 对攻战第143章 与俄国人的交易第744章 绝境第65章 愤怒的光绪第75章 迫击炮和海军陆炮队第677章 最后的机会第72章 后勤问题第725章 右勾拳第1358章 谈判和终结第1163章 产能问题第1303章 侧翼威胁第952章 拉人入伙第303章 启程第1523章 决战拉开序幕!第371章 俄国人的阴谋第22章 来自英国的邀请第180章 快速舰队的搏杀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国人第1216章 快速机群2第1404章 虎啸法兰西4第752章 标准化战列舰第293章 扩军中的俄国舰队第1476章 英伦之战的落幕第77章 分歧第339章 战至中盘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607章 远东大海上的盛宴第1289章 划过黎明的长剑2第1366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2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国舰队第535章 徐杰的想法第1480章 从云间到地面(2)第963章 舰队交换计划第840章 傻眼了第760章 先改变观念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1075章 钢铁风暴第1292章 快速突击第1018章 会议前夕第540章 七省级战列巡洋舰第106章 尚方宝剑第1099章 老兵的警觉第1021章 你们阴我?第1419章 海基VS陆基1第992章 诸神的黄昏4第223章 这是个陷阱!第4章 热那亚级穹甲巡洋舰家族第597章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第1418章 美英联合舰队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437章 俄国人的计划第1043章 船厂密谈第950章 妥协和重建信任第1395章 混战开幕第927章 亚眠上空的死神第1031章 航空巡洋舰第975章 突破口第260章 千钧一发第800章 最后的疯狂第1349章 胜利or深渊?第927章 亚眠上空的死神第374章 决战圣地亚哥第431章 陷阱第1048章 德国空军的重组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1436章 徐徐拉开的大幕第866章 重创第735章 帝国危机(2)第1467章 修正第748章 屈服的俄国第1128章 打闷棍第293章 扩军中的俄国舰队第793章 大地震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1255章 遭遇战第441章 自投罗网第1435章 底牌尽出的德国人
第1319章 虎狼之战1第1348章 光杆司令第357章 决战前夕第782章 费舍尔的苦衷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应第1287章 争分夺秒第1229章 俄国人的选择第953章 准备行动第1503章 转攻为守第986章 惨烈第853章 余波第1310章 急转直下第62章 谈判桌外的合作第262章 战斗才刚刚开始!第622章 大战之前的平静第69章 热那亚级轻型装甲巡洋舰第1388章 登陆第763章 中英峰会第59章 战舰挖潜计划第1022章 关键的航母谈判第263章 决战!第841章 吓唬一下第1187章 对攻战第143章 与俄国人的交易第744章 绝境第65章 愤怒的光绪第75章 迫击炮和海军陆炮队第677章 最后的机会第72章 后勤问题第725章 右勾拳第1358章 谈判和终结第1163章 产能问题第1303章 侧翼威胁第952章 拉人入伙第303章 启程第1523章 决战拉开序幕!第371章 俄国人的阴谋第22章 来自英国的邀请第180章 快速舰队的搏杀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国人第1216章 快速机群2第1404章 虎啸法兰西4第752章 标准化战列舰第293章 扩军中的俄国舰队第1476章 英伦之战的落幕第77章 分歧第339章 战至中盘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607章 远东大海上的盛宴第1289章 划过黎明的长剑2第1366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2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国舰队第535章 徐杰的想法第1480章 从云间到地面(2)第963章 舰队交换计划第840章 傻眼了第760章 先改变观念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1075章 钢铁风暴第1292章 快速突击第1018章 会议前夕第540章 七省级战列巡洋舰第106章 尚方宝剑第1099章 老兵的警觉第1021章 你们阴我?第1419章 海基VS陆基1第992章 诸神的黄昏4第223章 这是个陷阱!第4章 热那亚级穹甲巡洋舰家族第597章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第1418章 美英联合舰队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437章 俄国人的计划第1043章 船厂密谈第950章 妥协和重建信任第1395章 混战开幕第927章 亚眠上空的死神第1031章 航空巡洋舰第975章 突破口第260章 千钧一发第800章 最后的疯狂第1349章 胜利or深渊?第927章 亚眠上空的死神第374章 决战圣地亚哥第431章 陷阱第1048章 德国空军的重组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1436章 徐徐拉开的大幕第866章 重创第735章 帝国危机(2)第1467章 修正第748章 屈服的俄国第1128章 打闷棍第293章 扩军中的俄国舰队第793章 大地震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1255章 遭遇战第441章 自投罗网第1435章 底牌尽出的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