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

“是啊,可能有很少一部分地方的老百姓,对于衣服破了会再补补穿,但大部分地方的老百姓都是穿旧了点,或者不喜欢了就想捐给别人,但没人要。”钟进卫说得时候想起一个新闻报道说那啥会都不收衣服之类的捐助。

当然,这些其实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钟进卫小时候,也是穿过打补丁衣服的。

只是,他为了说明问题,就捡好的时段来说,反正也不是骗人。

“每,每个老百姓都这样?”崇祯皇帝被惊呆了,甚至有点口吃。

这也不能怪崇祯皇帝没见过世面,你要把这消息告诉二十一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人听,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信。

“差不多都是这样,特别是女人的衣服,放满几柜子,然后可能只是因为买了后觉得不好看就把衣服扔了。”钟进卫肯定的点点头。

“这怎么可能呢!”这时候布匹还会用来当钱进行交易的,把钱扔了,虽说衣服和布匹不是一个概念,但王承恩还是觉得无法想象。

“这没什么不可能的,只要陛下努力朝一个方向去做,大明也有可能实现。”钟进卫开始诱惑崇祯皇帝了。

“钟师傅,快说,要怎么做?”崇祯皇帝一听大明都可能实现,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那自己就是千古一圣了啊。

“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努力提高科技,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钟进卫用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

崇祯皇帝和王承恩看他说得那么坚决,看来是真有那么一回事。但钟进卫的话语中有太多的词听不明白。

崇祯皇帝急切地对钟进卫道:“钟师傅,能不能用朕容易听懂的话再细细说一次?”

“没问题,陛下。其实就和刚才盐政的例子是一个思路。”钟进卫开始细细解释。

“调动生产积极性,就是盐政里面的让盐丁缴纳一定的食盐后,就开始分级奖励,原则就是多劳多得,有物质利益作为诱导,自然就不用官府再去压老百姓做事,他们自己都会主动去做,加班加点的去做,以获取更多的收益。”

崇祯皇帝和王承恩点点头,这点容易理解。

“努力提高科技,这个科技其实就是做东西的本事、技能。还是盐政里面的例子,老百姓为了得到赏银,就会自己想办法去琢磨,去改善食盐的质量。办法琢磨出来了,他们就能得到一大笔赏银。同时,朝廷就得到了质量好的食盐,不用朝廷想办法,食盐就是质优价廉了。”

钟进卫觉得有必要重点说下这个科技,因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古人往往都忽略的。

于是,他又说道:“这个科技,其实说白了,就是各行各业的技能。刚才说的这个盐政的例子,就是盐丁做出好盐的技能。扩展开来,农民怎么种出更多更好吃的粮食,各种工匠怎么做出更好的火枪,更好的大炮,炼出更多的钢铁,甚至...”

钟进卫说到这里,停顿下来,对崇祯皇帝和王承恩神秘的说道:“还记得我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那手机么?怎么做出来,也是科技的一种体现。”

崇祯皇帝听了,总结道:“钟师傅,你的意思是说要大力鼓励工匠提升他们的技能,让他们造出更多更好的东西。东西多了,价格就会便宜下来,老百姓就能买得起?”

真聪明,钟进卫心里暗暗表扬道。

王承恩也不甘当个傻傻的听众,在一边补充道:“工匠们造出的东西越多,得到的收入越高,就越有能力买其他东西了。”

“对,这里的工匠们,其实是包括各行各业所有的人,他们的技能,最好有可推广性。”钟进卫肯定了他们的说法,然后又把工匠的概念进行广泛化了点。

“可推广性?”又是一个新名词,崇祯皇帝不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直接问道。

“就是百姓的技能,他自己会了,能教会别人也会,大家都能学会的技能,这种叫做可推广性,价值就最大,最应该鼓励这种技能。甚至可以教会一个人,就从这个人因为这个技能所赚的钱里面分一部分给这个教的人。”钟进卫解释道,不小心把专利的内涵给牵扯了出来。

“这个朕明白,学徒当然要孝敬师傅了。”崇祯皇帝点点头。

钟进卫没想把所有东西一步到位,都灌输到崇祯皇帝脑海中。因为有些东西一步到位的话,反而不能让人理解。历史演变的进程可以缩短,但跳过就不是很明智。

“那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怎么解释?”崇祯皇帝记得钟进卫之前说的话里还有一句没有解释,赶紧再问道。

“解放生产力的意思,是说要鼓励所有人创新,男女老少,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干活,都可以想法子,创造出自己的东西来换钱。不能人为的限制什么人一定要干什么,一定不能干什么。”钟进卫按照自己的理解,尽可能的用崇祯皇帝能听懂的话来解释。

“还有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思是,要让所有人做出来的东西能卖出去,换到钱。这就需要物品流通,而物品流通其实就是商业。要鼓励商人往来各地经商,互通各地之有无。”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钟师傅说的这些是一个美好的前景,可实际的情况并没有如此简单,真要实现的话,还是要有很多困难要克服的。

这点,崇祯皇帝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因为他做了两年多皇帝,想干太多的事情,但现实和理想差距却很大。

“钟师傅,你刚才说的这些都让朕大开眼界。朕一定记在心里。”崇祯皇帝向钟进卫表示道。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如此说,觉得很欣慰,自己的口水总算没有白费。让大明一国之君有这么一个意识在,就等于是埋了一颗种子,就算自己不在了,也能破土而出吧。

王承恩见崇祯皇帝和钟进卫的谈话已告一段落,就忍不住说道:“陛下,已过晚膳时间很久了,该进膳了。”

崇祯皇帝听了,才发觉自己也确实肚子饿了,不由笑笑,对钟进卫道:“钟师傅,你的奇思妙想是每次都让朕忘了时辰。就罚你陪朕一起用膳吧。”

钟进卫不是没和崇祯皇帝吃过饭,反正现在还住紫禁城里,吃饭都是免费的。无所谓哪里吃了。

崇祯皇帝却又给钟进卫派任务道:“钟师傅,有关盐政的具体措施,写一个奏章上来吧。朕明天就先和户部讨论此事,尽快实施。”

钟进卫挠挠头,不好意思的对崇祯皇帝道:“陛下,阿奇回家了。臣有的字不会写,您看?”

崇祯皇帝无语,总不能让自己来写吧,他看看王承恩,问道:“大伴,刚才钟师傅说的有关盐政的事情,你都记得么?”

“记得,陛下。”王承恩躬身回答。

“好,那你来写,写完后给钟师傅过目下,该修该补都由钟师傅决定,最后给朕一份即可。”崇祯皇帝下令道。

“是,陛下。”

有人干这活就最好了,钟进卫想道。

王承恩在那边唤人进殿开始吩咐进膳事宜。钟进卫想起自己的大舅子不知道在卢象升那边怎么样,有没有得到卢象升的赏识。只是现在天色已晚,也没个消息,只能等明天了。

崇祯皇帝在用膳的时候,也没放过钟进卫。一边吃一边就之前的话题继续发问一些临时想到或者想了解到的东西,钟进卫都一一做了回答。

钟进卫吃完饭后,就和王承恩一起去整理盐政奏章。他俩把盐政改革,包括开中法这一系列事情好处,缘由都写进了奏章里面。

忙完这些,都已经是深夜了。奏章当然是王承恩拿走,钟进卫则拍拍双手准备睡觉。

这个时候,钟进卫才发现,自己好像漏提水泥和军械的事了。算了,今天事情这么多,实在太累,讲的东西都够崇祯皇帝消化,下次再说吧。

这边钟进卫是吃完睡觉了,但今夜注定,是京师内外很多人的不眠之夜。

第351章 收获不少第532章 一丝不安第578章 暗流涌动第129章 保密问题第179章 兵书第71章 亲近第448章 新式军礼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237章 崇祯发了笔横财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618章 忧心第545章 是胜是败第713章 灯下黑第295章 献俘第612章 血债血偿第98章 厂卫正式出山第286章 挖坑等明军第57章 货币第570章 苦啊第813章 最长的奏章第211章 围剿发泄第851章 朝贡之策第62章 义捐第163章 山海关前的笑话第127章 侯府对持第308章 要自救第821章 状告孙传庭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愿第514章 燧发枪试验第357章 报应第497章 藩王会议(7)第450章 明末火药第692章 驱赶海贼搅局东南亚第142章 恶有恶报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696章 终于盼到了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第7章 变故第272章 胜负至关重要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171章 盐政会议(1)第449章 新式军服第388章 羞辱范氏第390章 到底在哪里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138章 永平第545章 是胜是败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762章 兵变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还是葡萄藤第513章 咱是活雷锋第90章 危机四伏第174章 影响第510章 到西洋送礼第598章 爷没兴趣第455章 盐商要反击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424章 祖宗基业为重第537章 猪头参将第8章 担忧第791章 大明危机第737章 以大明为首的联合国第782章 班师回京第310章 绝境逢生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413章 火烧通行宝钞第655章 困难还是有不少第283章 建虏并不笨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342章 饿死不如战死第273章 清水明月关口第310章 绝境逢生第15章 偷鸡不着第508章 要拨款先出力第741章 又到过年时第101章 论盐政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802章 直升飞机第408章 东江士气第488章 朝鲜局势第456章 张献忠的观察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紧迫性第39章 查漏补缺第392章 代善给明军创造机会第195章 长枪火枪阵第759章 急转直下第679章 新军能行么第274章 建虏人心之恶第707章 再一次打击了建虏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44章 日不落帝国第677章 赶回京师第706章 大明燧发枪的厉害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359章 荣华富贵
第351章 收获不少第532章 一丝不安第578章 暗流涌动第129章 保密问题第179章 兵书第71章 亲近第448章 新式军礼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237章 崇祯发了笔横财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618章 忧心第545章 是胜是败第713章 灯下黑第295章 献俘第612章 血债血偿第98章 厂卫正式出山第286章 挖坑等明军第57章 货币第570章 苦啊第813章 最长的奏章第211章 围剿发泄第851章 朝贡之策第62章 义捐第163章 山海关前的笑话第127章 侯府对持第308章 要自救第821章 状告孙传庭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愿第514章 燧发枪试验第357章 报应第497章 藩王会议(7)第450章 明末火药第692章 驱赶海贼搅局东南亚第142章 恶有恶报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696章 终于盼到了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第7章 变故第272章 胜负至关重要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171章 盐政会议(1)第449章 新式军服第388章 羞辱范氏第390章 到底在哪里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138章 永平第545章 是胜是败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762章 兵变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还是葡萄藤第513章 咱是活雷锋第90章 危机四伏第174章 影响第510章 到西洋送礼第598章 爷没兴趣第455章 盐商要反击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424章 祖宗基业为重第537章 猪头参将第8章 担忧第791章 大明危机第737章 以大明为首的联合国第782章 班师回京第310章 绝境逢生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413章 火烧通行宝钞第655章 困难还是有不少第283章 建虏并不笨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342章 饿死不如战死第273章 清水明月关口第310章 绝境逢生第15章 偷鸡不着第508章 要拨款先出力第741章 又到过年时第101章 论盐政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802章 直升飞机第408章 东江士气第488章 朝鲜局势第456章 张献忠的观察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紧迫性第39章 查漏补缺第392章 代善给明军创造机会第195章 长枪火枪阵第759章 急转直下第679章 新军能行么第274章 建虏人心之恶第707章 再一次打击了建虏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44章 日不落帝国第677章 赶回京师第706章 大明燧发枪的厉害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359章 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