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陈安之名

陈安忙抬眼去瞧,却见那使者三四十岁,中等个头,短须长面,冠服齐整,在厅门外对什长拱手一谢,便迈步不慌不忙的走到近前。

“陇西太守特使苗览,见过陈都尉,有礼了。”

陈安身子往前一探,一下睁圆了狭长的眼睛,“可是陇西苗主簿当面?”

当初,高岳听闻冯亮禀报,言道此前意欲抢劫军马的匪首,乃是从前南阳老王爷麾下的都尉,叫做陈安的时候,不由大吃一惊,登时便想起来了,在史书上留下过浓墨一笔的陈安,究竟是谁。

依史书所载,陈安本是南阳王司马模帐下都尉。此人勇猛异常,作战时惯使的兵刃也很独特,乃是左手持七尺大刀,右手拿丈八蛇矛,历经战斗,扫平大小反对势力,为司马模父子此后掌控西北秦州,贡献过巨大的力量。

后来长安被匈奴汉国攻破,司马模被俘,投降不成而被杀。陈安凭借过人身手,拼死杀出重围,成功逃出长安,辗转流离经年,后来便投奔已承袭南阳王爵位、驻军上邽的司马保。

司马保对父亲旧部、陈安的到来很是高兴,且陈安后来在奉命讨伐羌人等战斗中,表现也格外优异,司马保对其宠幸待遇更加优厚,于是引起了司马保原先帐下部将张春等人的嫉恨,一面谗言诬陷,一面干脆派遣刺客暗杀,逼迫陈安逃至陇城。

建兴四年(316年),晋愍帝被迫投降前赵,晋朝帝位虚悬。司马保觊觎大位,但司马睿先后于建武元年(317年)称晋王、太兴元年(318年)称帝,是为晋元帝。没多久,司马保终于按耐不住,亦自称晋王,自改年号,设置百官,制同皇帝,根本不臣服于司马睿。而陈安与司马保经历了分分合合恩怨情仇后,也生出了自立之心,自称秦州刺史,投降前赵,且开始出兵主动攻击司马保。

后来,司马保被部下所杀后,陈安鼎盛之时,拥有兵众十多万,自称大都督、假黄钺、大将军,雍、凉、秦、梁四州州牧,终至自称凉王,独霸秦州,叱咤西北。

除去过人的勇力在青史留名外,陈安此人一生,亦正亦邪,时忠时奸,善抚兵卒,厚待士民,死后深得陇上军民的怀念和追思;但又曾残酷好杀,纵兵大肆劫掠,使民生涂炭过。这是一个具有典型的双重性格的人。

高岳深知,虽然现在陈安还只是个初具勇名的年轻人,但如果按照历史正常的轨道来发展,他终究会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令匈奴勇武之君刘曜都不敢小觑的一方诸侯。如今既然有缘打了交道,那么乱世之中,

天下豪杰,各凭手段招揽,陈安无论如何都可以算是个人才,虽然晓得他不是什么忠厚之辈,但高岳还是想尽力试一试,在陈安微末时将他招揽过来。

于是得报后第二天,高岳便下定了决心,最多不过被陈安拒绝,自己总不能连问都不敢问。他在考虑使者的时候,也颇为费了一番心思。首先杨轲、韩雍二人,或是韬略满腹,或是智勇深沉。关键高岳还有点私心,他根本不会让这两人充当使者,万一有个好歹,那可是断了他的左膀右臂,非是关键,他不会轻易动用此二人。

此外武将最好是别指望,不要说高岳手下,李虎在首阳,何成在狄道,孙隆已经被派去阴平抚慰地方,其余几个如雷七指、骨思朵、彭俊等,都是性情狂傲急躁之徒,好勇斗狠,与陈安见了面多半会当场呛起来,便就是再三保证不会使性子,但重要的几个武将都不善于外交辞令,高岳实在没有信心能指望他们完成任务。

剩下的便是文官。高岳考虑来考虑去,最终将人选定在了主簿苗览身上。首先,苗览乃是陇西郡主簿,以此七品官身出使拜访一个落拓困窘的小小都尉,无论如何都不会失了礼节;最关键的,是苗览本身乃是个宽厚忠忱之人,待人接物都是诚心诚意,和和气气。让苗览去,定能将自己的诚心更好地表达给陈安,还有,面对苗览这样的老实人,陈安便是当面拒绝,总也不好再过多为难威胁,苗览便能平安无虞的归来。

高岳当即便将苗览请来,开门见山地将自己的意愿如实相告。苗览闻言,慨然允诺,言道向来不曾为主公做出贡献,甚是惭愧,如今正好有机会替主公分忧,再好不过,此去定要使出全身解数,好说服陈安来投明主。高岳大喜,待准备妥当后,亲自将苗览送出城外,言道自在城中恭候佳音。

陈安听苗览自报名姓后,倒吃了一惊。苗览忠厚诚恳之名,陈安也曾有所耳闻。没想到今天当面相见,倒有几分敬重。此外,陈安也知道苗览乃是陇西主簿,正经八百的七品官身,是陇西郡的重要官员,他能来此,最起码说明陇西太守高岳很是重视自己。

陈安不由站起身,上得前来,亲自请苗览坐下,“苗主簿贤名,在下亦早有耳闻,如今当面得见,如同意外之喜,请坐。”他一边招呼苗览安坐,一边又让手下端上热水来,直视苗览道:“敝处简陋,条件艰难,一时没有香茗美茶供奉,只有山中清泉之水,还望主簿不要见怪才好。”

“哪里哪里,陈都尉实在是客气,这水很是清甜可口,倒是少有喝到,好,甚好

。”

苗览连忙辞谢,接过大碗来吹着热气小啜两口,开口赞道。陈安见他面目真诚,并无丝毫做作,不由心中也有些欢喜,更觉得苗览亲切近人,陈安不觉露出些笑来。

苗览从怀中拿出一封信来,郑重的交给陈安,恳切道:“陈都尉,此乃我家主公亲笔所写,一片赤诚之心,尽在纸上,请先阅之。”

陈安逊谢,大大方方接过纸来,便先自行阅读起来。大厅内,宾主之间一时安静无语。

苗览又不慌不忙喝了几口水。一则确实是有些口渴,二则他也趁机悄悄地观察陈安,为待会切入主题来预留些缓冲时间。在路上时,苗览要说对这趟出使不担忧也是假的,陈安是残是暴,是奸是诈,完全不知道,此去前路如雾,吉凶未卜。苗览甚至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态度,想着最多不过被陈安杀害,总不堕了自家主公的盛名便是。

孰料刚刚短暂接触一时,苗览对陈安的印象倒是有些改观。他只觉陈安年纪虽轻,衣衫陈破,但却彬彬有礼,客客气气,和想象中粗暴蛮横的乱兵乱匪架势,完全不一样。尤其是他言行之中,眉宇间自有一股掩饰不住的英锐之气,使人不得不侧目。

此外,看这阔达厅堂,虽是根根粗大的原木搭建,却自有一股古朴简练的气息,厅内桌椅摆放井然,地面也很是干净,与想象中狭小污浊、臭气哄哄的匪窝,实在有天壤之别,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作为山头之主的陈安,洁身自好不自甘堕落的品性。

片刻,陈安看完了信,狭长的双眼眯了起来,稍顷又不停眨动,并不说话,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主不动,客不动。他不说话,苗览也不作声,信既然已经看完,苗览晓得陈安总要表态,故而便沉默不言望着陈安,等他开口。

“前不久,我曾与贵军发生过误会,也曾因此和贵军一位将领切磋过一回。不知,当时那位大胡子将军,姓甚名谁?”

陈安并没有直接言说重点,却不紧不慢地问起了当初偷袭陇西军一事。此事早已过去,又没有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也不是什么机密之事,苗览便如实相告:“啊,如果陈都尉指的是之前那次我军运输战马的骑兵将领,那么好叫陈都尉知晓,此将乃是我军骑兵统领,叫做雷七指。”

“雷七指,雷七指。”陈安眯起了三角眼,若有所思,似乎要着重记下这个名字,自言自语了片刻,又问道:“凭这位雷将军的本事,在贵军内是否名列前茅,很是受到高太守的看重和恩宠?”

(本章完)

第两百九十六章 征南行营第九十三章 进占西和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一百九十六章 祸起萧墙第七十章 视察城防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国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岭盛会第一百一十二章 执子之手第四十章 三人密谈第三百二十八章 赵使来谒第一百八十章 端阳节至第九十六章 智囊献议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两百五十五章 难言隐患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义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来使第一百零四章 席间欢饮第两百七十章 战事又起第八章 众人畅谈第十章 一言而决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玑第一百一十二章 执子之手第四百一十三章 邺城方面第三百三十三章 计策有疑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动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离城第两百零五章 合攻张春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当前第一百零六章 又与卿逢第二十七章 谆谆以教第一百二十章 重焕生机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围洛阳第两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营扎寨第九十三章 进占西和第九十三章 进占西和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特殊情况说明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实缘由第八十一章 火烧粮仓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春犯忌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约而同第十二章 杀鸡儆猴第五十八章 严以律已第三百三十一章 进爵为王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处置第二十七章 谆谆以教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绝境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罗网第两百九十三章 天伦之情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难解危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一百章 主客欢谈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联报到+抱歉第两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三百二十二章 亲临朔州第三百七十章 并州军议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一百二十八章 夺命而逃第三百二十九章 东西夹击第九十二章 单打独斗第三百五十二章 壮士断腕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两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四十四章 异变陡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军如蝗第一百一十二章 执子之手第一百八十四章 当朝新贵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功行赏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三百八十三章 双双获赞第四百零二章 毫无贰志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军如蝗第四百一十九章 内有奸细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三百一十四章 凉州之变第两百二十九章 闭门商议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恶魔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九十六章 智囊献议第一百九十七章 会师宕昌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两百三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两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间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报到+抱歉第两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乱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济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国第两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
第两百九十六章 征南行营第九十三章 进占西和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一百九十六章 祸起萧墙第七十章 视察城防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国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岭盛会第一百一十二章 执子之手第四十章 三人密谈第三百二十八章 赵使来谒第一百八十章 端阳节至第九十六章 智囊献议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两百五十五章 难言隐患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义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来使第一百零四章 席间欢饮第两百七十章 战事又起第八章 众人畅谈第十章 一言而决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玑第一百一十二章 执子之手第四百一十三章 邺城方面第三百三十三章 计策有疑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动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离城第两百零五章 合攻张春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当前第一百零六章 又与卿逢第二十七章 谆谆以教第一百二十章 重焕生机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围洛阳第两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营扎寨第九十三章 进占西和第九十三章 进占西和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特殊情况说明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实缘由第八十一章 火烧粮仓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春犯忌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约而同第十二章 杀鸡儆猴第五十八章 严以律已第三百三十一章 进爵为王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处置第二十七章 谆谆以教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绝境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罗网第两百九十三章 天伦之情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难解危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一百章 主客欢谈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联报到+抱歉第两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三百二十二章 亲临朔州第三百七十章 并州军议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一百二十八章 夺命而逃第三百二十九章 东西夹击第九十二章 单打独斗第三百五十二章 壮士断腕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两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四十四章 异变陡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军如蝗第一百一十二章 执子之手第一百八十四章 当朝新贵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功行赏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三百八十三章 双双获赞第四百零二章 毫无贰志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军如蝗第四百一十九章 内有奸细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三百一十四章 凉州之变第两百二十九章 闭门商议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恶魔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九十六章 智囊献议第一百九十七章 会师宕昌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两百三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两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间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报到+抱歉第两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乱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济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国第两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