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视察城防

高岳突然想到了什么,有些讶异道:“当初那个叫应流的小娃娃,怎么一直没见到了?”

韩雍道:“你离开首阳没几天后,应流便提出要东去洛阳一带,找寻家人,我挽留不得,便只有让他去了。”

高岳若有所思:“他年纪尚幼,还要长途跋涉回洛阳,不晓得路上可有什么波折。唉,愿上天护佑他罢了。”

说着话,两人已经不知不觉走到了城门前。只见护城河外一尺多的地方,已经横直放了七八条拒马。有十来个士兵,三五成群在不停前后左右的调整和测量位置,城门处,还有若干士兵,抬着拒马不停走出来。

待走近了,看那拒马,每条都有一丈宽,人字形粗大木架之上,大都是紧紧钉扎着一根两尺粗的圆木,圆木上插着铁矛铁枪,还有削尖的粗毛竹。

三个健壮士卒,一前一中一后,哼哼哧哧的喊着号子,抬着拒马步伐沉稳的走了过来。有人便上前示意,将拒马放在了指定位置。空咚一声闷响,拒马重重的支在了地上,士卒便站立一会,擦擦汗,歇口气。

高岳韩雍便上前询问。那些士卒一看是最高正副长官都在此,慌忙站直了身子,大气也不敢出一口,连汗也不敢擦了。

韩雍走近前,用力的去撼动拒马上的枪尖,果然纹丝不动,没有一点点松动的劲头,他又伸出双手,小心的一手握住一个枪杆,使全身的力量猛地去推动拒马,也很难推得动。韩雍赞许的点点头,冲高岳示意了一下,表示很好。

高岳冲大家的笑笑,先是鼓励赞扬了一番,对众兵卒认真卖力的工作,表示很满意,希望大家始终保持这种积极性,不要玩忽懈怠。

在场士卒,见高岳温和,便也多少放松了些,不如初时那般紧张。高岳东走走,西看看,招过一个士卒问道:“安放拒马,是何人所派遣?”

那士卒忙应道:“回禀府君,这是孙幢主和李幢主所安排。具体事宜,是交给咱们队吴队主来负责,所以咱们队一百名弟兄,专门处理拒马的事。”

是孙隆和李豹。自从高岳上次交代城防军备诸事宜后,孙李二人不敢懈怠,迅速行动起来,将各项工作制定了详细计划,层层细分,给每个队主都摊派了具体任务,将责任落实到人,这十来天,襄武城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又因为韩雍来襄武城时,带来了从郅平和潘武都两家抄没而来的财物。二人私藏甚多,哪里料到最后却便宜了高岳,被韩雍整整装了三大车,拉到了襄武。于是城防军备等各项事宜,暂时不用担心经费问题。

当初,韩雍接到高岳的召令后,和曹莫李虎交接完毕便立即动身,当日傍晚便就抵达了襄武城,城内一众文武官员都来拜见。并且由于韩雍总管军事,孙隆也有意无意的经常与韩雍接触,到的如今,也算是比较熟悉了。

高岳又

问道:“这些拒马,都是你们队亲手做出的吗?”

士卒肃立答道:“回禀府君。是咱们亲手做的,一共有八十条。每座城门前,各放二十条。”

“我听孙幢主说过,城中本来不是还有拒马若干条吗?”

“回禀府君。吴队主带我们前往兵库检视过。本来有拒马五十二条,不过都已腐朽松动。吴队主说,有那修的功夫,还不如重新做一批。吴队主说,府君要求严格细致,咱们兄弟既然做,那就一定要要求按标准做好,不能让别人笑话咱们。”

高岳大喜,拍了拍士卒的肩膀,大声道:“好,很好。你们能够这样一丝不苟,我很高兴。你叫个什么名字,你们队主又姓甚名谁?”

士卒有些激动,又不敢笑出声来,便强绷着脸,有些滑稽,道:“回禀府君。小的叫个昝有弟,咱们队主叫做吴夏。”

韩雍一直在高岳身侧敛容而立,此时,却上前冷不丁问道:“这拒马上,枪矛为何有不少都是锈迹斑斑?”

士卒望着韩雍,虽然晓得他是自家上官的上官的上官,但是完全不知道韩雍究竟是个什么官职军衔,不好称呼,一时有些迟疑道:“回禀韩……韩……校尉?”

他乃是最基层的士兵。见过的上官无非就是什长,队副。要不是这次全城整顿军备,他这一队全都参与,便是连队主也不是每天都能见到。更不要说作为幢主的孙隆李豹,那更是襄武城高级军官了。

幢主一般军阶为校尉。但是韩雍却是所有军官之首,故而,这士卒有些犹疑,保险起见,先称呼一声韩校尉探探。

高岳见那士卒窘迫,不由失笑道:“此乃是我的疏忽。不过今日朝旨才下,大小任命我也都没有正式宣告。”

他转身笑看韩雍,见他依旧面无表情,并无什么不满神色,又对那士卒笑道:“校尉,是不妥的。可称呼韩将军。”

饶是韩雍沉稳少言,闻高岳此言,心中也不免一跳。魏晋制度,太守为正五品大员,若是领兵者,也加授正五品的将军军阶,如高岳,陇西太守,加授鹰扬将军,理论上可独立领一军。

故而,不是什么武官,都能被称作将军的。便是客气的尊称,也不行。幢主直辖五百人,最好只不过是校尉,再往上,便是能统管千人的营主。

当初,原陇西郡将乌吐真,统领陇西郡一营千名郡兵,才是七品的捕虏校尉职衔。若是立有功劳、名望卓著者,可提升为六品中郎将之职,才好被人称为将军。总的来说,郡将的最高军阶,便是中郎将。

韩雍目前的职位,认真的说,还是之前在首阳县时,担任的别部司马。勉强够上从九品,简直不值一提。如今听高岳口气,便要授他中郎将职衔,一下差距太大,不由心中不心血翻涌。

“主公,这?”韩雍有些不安,猛地骤升高位,思想上

还一时跟不上。

高岳笑着摆了摆手。这种任命大事,怎好在这个场合拿出来讨论。他对那呆立一旁的士卒道:“韩将军的问话,你有何答复啊?”

士卒如梦初醒,“啊。是是。回禀府君和韩将军,拒马上的矛尖枪尖,锈迹斑斑,倒是有意插上去的。”

韩雍也回过神来,追问道:“哦?这是为何?”

“本来这些生锈的枪矛,都是府库里放久了的。吴队主带我们去清点时,见这些武器已经没法再使用,便准备扔掉。后来又想,何不干脆将枪杆截断,只留枪头。枪头虽然生锈,但仍然坚硬,插在拒马上,一样可以阻挡敌人的进攻,对敌军人马造成重大的杀伤,此外还可以节省不少开支。”

这回不仅连高岳,便是韩雍一向木然的脸上,也有了些惊奇之色。这个吴夏,倒是个人材,准确的说,应该算是后勤辎重、城防军务方面的专才。

古代尤其是战争期间,后勤方面相当重要。《吴子》书中,也对军事后勤的重要性有所论述。古代不像现在科技如此发达,运输相当快捷。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迟缓,大军出征后,粮草、武器、军械、衣物、马屁、民夫等等等等,一个环节跟不上,就可能导致战局失利乃至全军覆没。

但是,大军远在前线,哪里能够随时将后勤辎重,及时的传递到后方呢。故而,一个精通后勤,能够提前安排和准备好,把方方面面都运算到位,尽可能减少出漏洞几率的人材,简直比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还有重要。

韩雍不禁问道:“说了半天,也没有见到这个吴队主,他人在哪里?”

“回禀韩将军。吴队主自早上起,便在兵库,和孙幢主李幢主一起,修缮屋顶,清理仓库。”

也罢,日后多留意这个吴夏便是。高岳如此想法。韩雍来回又看了看,指导道:“这些拒马,摆放时候,也不用这样整齐,要这样错落有致。”

他上前几步,做着手势示意了一番,“须知敌人来攻城,成千上万,大都是趁着锐气,一鼓涌上,难道还规矩的守着秩序,整整齐齐的排着队来吗。”

“要有纵深。这一带,还有那边,”韩雍大步走来走去,随时指点,“还要再往前延伸三丈远。这些拒马很是厚重,做的都不错,如果摆放不宜的话,大大失了威力,那就可惜了。”

在场士卒在韩雍指引下,连忙搬动抬起拒马,呼喝走动之间,将三个拒马品字形摆为一组,以点成线,以线成面,重新布置起来。

阳光不知何时敛进了厚重的铅云里,天上竟飘起了毛毛细雨。高岳见士卒们认认真真的干起活来,也不愿再打扰,便招呼了韩雍一声,便往城门里走去。

二人举步上了城墙。早有巡守士卒,小跑着上前惶恐见礼,被韩雍摆摆手,暂且退至一旁侍立。

(本章完)

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诱第一百零二章 和议达成第三十六章 原来如此第两百一十五章 击退来敌第两百零三章 螳螂黄雀第两百五十五章 难言隐患第一百四十三章 难得一醉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两百二十八章 花香满楼第十三章 首阳主官第五十三章 为官之本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归第九十四章 陇南氐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夺命而逃第三百章 穷途末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钧一发第七十九章 灵机一动第两百七十一章 避实就虚第两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七十五章 见机行事第六十五章 史载大贤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间失败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三百三十五章 乱平之后第三百七十章 并州军议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一百一十章 情凄意切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恶魔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约而同第两百四十章 国仇家恨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四十一章 小心为上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四百一十七章 铁石之人第两百六十三章 主动来附第一百七十五章 闭门自恼第两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两百五十四章 堪做栋梁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两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标第两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两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难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国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总戎军机特殊情况说明第两百八十章 平阳之乱第四十七章 反败为胜第五十五章 不齿之事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二十二章 亲临朔州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三百零四章 要见主帅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实缘由第两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联第两百五十四章 堪做栋梁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实缘由第两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杂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袭第四十六章 韩雍来援第两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关第三章 来之安之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师箴言第两百五十六章 末路殇情第三百零一章 形势逆转第八十三章 惊惧难言第七十章 视察城防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尽灯枯第一百二十章 重焕生机第两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间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战北争第两百四十三章 要紧之事第四百章 言出如锋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十章 一言而决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二十九章 当街翻脸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击根本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四十九章 狭路相逢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九十八章 见义勇为第四十章 三人密谈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义士第两百五十五章 难言隐患第一百七十五章 闭门自恼第四百零一章 遗臣之情
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诱第一百零二章 和议达成第三十六章 原来如此第两百一十五章 击退来敌第两百零三章 螳螂黄雀第两百五十五章 难言隐患第一百四十三章 难得一醉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两百二十八章 花香满楼第十三章 首阳主官第五十三章 为官之本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归第九十四章 陇南氐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夺命而逃第三百章 穷途末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钧一发第七十九章 灵机一动第两百七十一章 避实就虚第两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七十五章 见机行事第六十五章 史载大贤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间失败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三百三十五章 乱平之后第三百七十章 并州军议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一百一十章 情凄意切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恶魔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约而同第两百四十章 国仇家恨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四十一章 小心为上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四百一十七章 铁石之人第两百六十三章 主动来附第一百七十五章 闭门自恼第两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两百五十四章 堪做栋梁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两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标第两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两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难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国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总戎军机特殊情况说明第两百八十章 平阳之乱第四十七章 反败为胜第五十五章 不齿之事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二十二章 亲临朔州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三百零四章 要见主帅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实缘由第两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联第两百五十四章 堪做栋梁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实缘由第两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杂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袭第四十六章 韩雍来援第两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关第三章 来之安之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师箴言第两百五十六章 末路殇情第三百零一章 形势逆转第八十三章 惊惧难言第七十章 视察城防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尽灯枯第一百二十章 重焕生机第两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间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战北争第两百四十三章 要紧之事第四百章 言出如锋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十章 一言而决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二十九章 当街翻脸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击根本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四十九章 狭路相逢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九十八章 见义勇为第四十章 三人密谈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义士第两百五十五章 难言隐患第一百七十五章 闭门自恼第四百零一章 遗臣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