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三章 主动来附

高岳心中无比感慨,杨韬也惊声不已。邓恒却讶异道:“小民实在不知先人邓艾是何许人也。大将军如此惊奇,莫非有所了解,或者,极为熟悉?”

高岳定定神,看向杨韬,略略摇头,一边措着词道:“呃……我听闻邓艾曾是朝廷有名的官员,对国家有功,所以比较敬仰罢了,哪里会熟悉。再说依我的年岁,怎可能与你先人相熟相知呢?”

邓恒恍然,不禁也失笑,向高岳赔礼。高岳摆摆手,对他印象更加特别,当即道:“邓城主助我麾下除灭奸佞,我很是感谢。不知邓城主来见我,可有何要求?我当尽力做到,以表谢意。”

邓恒忙应道:“小民此来,是想亲自表达我的诚意,想当面向大将军谈些拙见。我昔年曾随先父学习,也晓得塞北河套之地,古时曾是国家的领土。但到如今,天下纷乱,河套更是孤悬塞外,除了更北方的铁弗人时来劫掠,此外无人愿意过问,仿佛是被故国抛弃了的幼子般,念之使人痛心。”

“但河套之地,方圆千里,土地肥沃,如果任其荒凉,置之不理实在可惜。且也有很多黎庶百姓,自觉如丧家之犬,很想归附中原,置于辖内正规管理,也是一片渴望教化的拳拳之心。我们一直想找机会觐见朝廷,申诉意愿。如今国家已经不在了,但是强盛的大将军,却还代表着朝廷统辖着西北之地。故而,我等愿意归附于大将军,正如远方游子渴望回到父母身边一样。”

“所以,如果大将军愿意收纳我靖边及周围无数部落城郭,那实在好算是两全其美的事,小民也愿意作为向导,为大将军在北地宣传教化,招揽四方。”

如今晋廷被灭,中央政府覆亡,但是朝廷承认的地方政府却是存在,可以暂代行政职权。邓恒所在的靖边城,以及方圆千百里之内的南河套,经常被北方的铁弗人劫掠侵袭,不胜其扰。但是又没有那个实力,可以大举反攻使其不敢再来进犯。所以,种种原因结合在一处,便有了内附强大政权、以保本地平安的心思。邓恒来前也听说过,如今西北之地,凉州太远,也没打过交道,此外便是秦州的高岳较为强盛,向其归附,于公于私都在情理之中。

高岳很是意外,颔首道:“邓城主有这般赤子之心,让人很是敬佩。”他想了想,又道:“可是边塞北地,胡汉杂居,各种问题较为复杂,怕也是不容易接纳和管理吧?”

邓恒应声侃侃而谈道:“小民为大将军讲解一二。河套地区,大致分为上河套与下河套,上河套如今主要是铁弗匈奴人在盘踞,暂且不去说它,只说下河套。下河套范围有千里之广,除了我靖边城,算得上数的城郭,也有数十个,此外还有上百大小部落。据小民所知,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内附的,渴望中央派遣官员去教化牧守

。所以这一层,大将军可以打消疑虑。”

“掌控下河套之后,大将军可招募各族壮士,简练成军,然后北上扫荡驱逐铁弗部,将整个大河套握在手中。到那时候,大将军疆域幅员辽阔,户口充足,又兵强马壮。那么天下还有什么事可以再难住您呢?”

高岳眼神一亮,禁不住频频点头,脑海中迅速的翻涌起来。他倒不是被邓恒几句话便给忽悠得不知所以,而是他认为,邓恒之言,字字句句讲到了他的心里。

自古河套之地,资源丰富,土地广袤,汉人可以耕种,胡人也可以放牧,确实是处肥美的地方。趁着眼下中原还无人对它感兴趣,又赶在当地没有如后世李元昊那般强横土著的出现,若是当真能够及时据而有之,那么,他的实力,立时便就大幅度增长。一面延揽流亡迁徙民户,以充实人口,分配土地迅速增大生产力;另一面,募集兵勇,训练成军。且塞外之人,不论胡汉,多是彪悍狂猛,似乎天生便有优越的战斗力,只要用各种规矩加以约束,那么立地便可以组建出一支强军来。届时,如邓恒所讲,北上进击铁弗部,一举囊括整个河套,然后南下与本州军队配合,共同讨伐匈奴汉国以成大业,实非空谈也。

千好万好,高岳都晓得,只是这并不是说说便可以立马做到的。撇开内部原因先不讲,不久前他才和匈奴汉国交了手,虽然都不算是主力相攻的正面决战,然而徒然耗费大量精力后,本方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也证明了对手确实是强劲之敌,较著司马保势力,实在高出甚多。而刘曜本就实力强盛,如今又已然占据和控制了整个雍州,还有蒲洪和陈安两个甘为前驱的急先锋,正是高岳丝毫不敢大意的时候,他感觉此时应该没有余力再去开发边塞。

虽然心意已动,很有跃跃欲试之感,但理智和顾虑又让高岳不得不沉吟不决。他是秦州最高领导者,万一做出了错误的决策,那将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甚至引来毁灭性的灾难,好容易走到今天,他不能不慎重。

高岳沉默不语,兀自思索。那邓恒察言观色见他模样,以为满腔热情被泼冷水,有些心灰意冷,竟把手一拱,涩声道:“既然大将军有所不屑,那小民叨扰了,告辞。”说完转身便走,没有一丝犹豫。

“站住!”

高岳一声断喝,呼啦一下立时涌进大批全副武装的卫卒,横起刀矛奔过来将邓恒围在堂中,虎视眈眈的瞪着。这些大兵,不问缘由只听结果,只要高岳迸出半个杀字,邓恒绝对便会立时毙命当场。

邓恒停步不前,惊疑的目光缓缓扫过一众卫卒,却并没有什么惧色。然后转过身来,直视高岳,沉声道:“要杀我么,敢问我有何罪?”

这邓恒,果然是在边塞长大的汉人,虽然有受过

教育彬彬有礼的一面,然而多年浸染,他骨子里,也自然带着粗犷难驯的野性,乃是合则来,不合则去,不愿半分罗嗦。

杨韬与邓恒相识未久,但也关系不错,属于能够聊到一处的契合之人。又因为邓恒是自己带来襄武的,万一出了事,对于高岳、对于靖边城,杨韬感觉自己两边都不好做人。当下他不由也一下子紧张起来,忙几步上前,做着手势先暂且制止了卫卒们的咄咄逼人,又慌忙对高岳躬身道:“大将军!这位邓城主,性格直率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意,还请大将军宽宏大量,恕他一回吧。”

高岳微微一笑,挥手让卫卒们退下,爽直道:“邓城主曾助我军一臂之力,且远来诚心见我,又有真知灼见赐教。我正欲引为良友,多多亲近。邓城主并未故意冒犯于我,我又哪里会有什么责罚之意!你们误会了,我岂会因人真情流露,便就睚眦必报?”

邓恒心中也松一口气。他本早有耳闻,从前很多达官贵人,对于边塞胡汉民众,都很是冷淡蔑视,认为他们是粗鲁无知上不得台面的泥腿子,随意鞭笞侮辱乃至杀戮的事情,比比皆是,毫不为奇。本来担心高岳也是彼辈,但现在看来,竟然有云泥之别。他微悔适才不该任性而为,万一高岳因此大怒,必欲杀头而泄愤,那此时他多半早已身首分离了。

“小民粗野无礼,幸而有大将军宽宏似海,不加责罚,小民感激之外,实在羞愧难当。”邓恒深深下拜,敛容而谢。

高岳摆摆手,道:“无妨。其实邓城主之言,甚合我意,但之所以不答,并不是装腔作势要对你有什么轻慢,而是我秦州目前,也确实有很大的难处,有些抽不出手来。我看你与杨将军较为投契,可请杨将军代为介绍一番。”

听完杨韬略为介绍了秦州目前的现状和面临的难处,邓恒恍然大悟,很是抱歉道:“如此,倒是小民过于急躁,而曲解了大将军的诚意,实在罪过。不过大将军既然并不会将我等拒之门外,那么小民倒有点愚见。”

“大将军目前要全力防备汉国,这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我以为并不妨碍可于此时收纳塞北。大将军并不需要有什么费力的行动,遣一偏师,或者再有体察民意的官员,同去塞北恩威并施,然后小民再献些绵薄之力,基本上就不会出乱子,继而可以保证南河套,起码在名义上已置于了大将军的麾下。然后再酌情奖励归顺,惩戒不服,接下来一切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高岳嗯了一声,见邓恒始终是热烈主动,实在不忍冷了他的心,于是便微笑道:“好。邓城主之言,我记下了。不过兹事体大,我不愿独断专行,且等与同僚商榷一番,再做定夺。邓城主若是无事,可先留在我襄武城,也容我款待几日,如何?”

(本章完)

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三百三十五章 乱平之后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凉争锋第两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义士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谈第两百八十二章 既定计划第三百四十三章 绝世孤宝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会第两百九十七章 头号节将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则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见第两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难第三百三十九章 赵王怨愤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紧生意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绝境第八十二章 军制商议第一百七十五章 闭门自恼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一百四十三章 难得一醉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松动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两百九十六章 征南行营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挡路第两百三十二章 直击上邽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四百二十四章 杀人如芥第一百九十一章 热情似火第两百七十一章 避实就虚第两百八十三章 感念旧恩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绝境第两百二十七章 气郁心间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两百七十一章 避实就虚第两百八十章 平阳之乱第四百一十七章 铁石之人第六十六章 难遂所愿第一百三十三章 两难之处第一百一十二章 执子之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绝望不已第二十八章 韩雍生辰第两百五十五章 难言隐患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春犯忌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四百零六章 功亏一篑第一百零八章 亲迎氐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赵使来谒第九十六章 智囊献议第三百九十二章 抚平边地第七十章 视察城防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决心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一百二十五章 献出阴平第两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三十一章 内室智囊第两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会第六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恶魔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两百五十章 皇帝遗旨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两百二十七章 气郁心间第两百二十二章 回乡的路第两百六十九章 后园之请第一百四十章 议定奇袭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二十四章 驻兵陈留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两百五十章 皇帝遗旨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罗地网第两百五十一章 瞻前顾后第三百三十一章 进爵为王第三百三十八章 随意处置第两百九十三章 天伦之情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谈第两百九十一章 真实身份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三十二章 无端示好第两百三十九章 上邽长安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敌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难自已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献一计第两百零三章 螳螂黄雀第四百一十九章 内有奸细第十一章 首阳小城第三百四十章 两赵决断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离城第两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袭
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三百三十五章 乱平之后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凉争锋第两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义士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谈第两百八十二章 既定计划第三百四十三章 绝世孤宝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会第两百九十七章 头号节将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则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见第两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难第三百三十九章 赵王怨愤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紧生意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绝境第八十二章 军制商议第一百七十五章 闭门自恼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一百四十三章 难得一醉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松动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两百九十六章 征南行营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挡路第两百三十二章 直击上邽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四百二十四章 杀人如芥第一百九十一章 热情似火第两百七十一章 避实就虚第两百八十三章 感念旧恩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绝境第两百二十七章 气郁心间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两百七十一章 避实就虚第两百八十章 平阳之乱第四百一十七章 铁石之人第六十六章 难遂所愿第一百三十三章 两难之处第一百一十二章 执子之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绝望不已第二十八章 韩雍生辰第两百五十五章 难言隐患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春犯忌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四百零六章 功亏一篑第一百零八章 亲迎氐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赵使来谒第九十六章 智囊献议第三百九十二章 抚平边地第七十章 视察城防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决心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一百二十五章 献出阴平第两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三十一章 内室智囊第两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会第六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恶魔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两百五十章 皇帝遗旨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两百二十七章 气郁心间第两百二十二章 回乡的路第两百六十九章 后园之请第一百四十章 议定奇袭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二十四章 驻兵陈留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两百五十章 皇帝遗旨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罗地网第两百五十一章 瞻前顾后第三百三十一章 进爵为王第三百三十八章 随意处置第两百九十三章 天伦之情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谈第两百九十一章 真实身份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三十二章 无端示好第两百三十九章 上邽长安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敌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难自已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献一计第两百零三章 螳螂黄雀第四百一十九章 内有奸细第十一章 首阳小城第三百四十章 两赵决断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离城第两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