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首阳小城

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天气晴爽。高岳、冯亮和李虎三人,按照约定,吃罢早饭,便出发一起去首阳县。三人一路说说谈谈,不紧不慢走了两个多时辰,远远已经能看到县城的轮廓了。

李虎和冯亮来此多次,见怪不怪,高岳这还是穿越这个时代后,第一次来到一座正儿八经的城市,他加快步伐向前,仔细打量着映入眼帘的一切。

远远地看见墙头上有稀稀拉拉的人影在城墙上来回走动,应是巡城士兵,不过显得很无精打采。

城墙高不过两丈半,和自己那一世的城墙相比,明显低矮、单薄的多。再走的近些,发现墙面是灰色的砖石砌成,不少地方都已残缺,伤痕累累。重要的是,根本没有护城河,就这么大摇大摆,直接走到城门前。

低矮的城门倒是包裹了铜皮。但只要稍微注意下,就能看到门下方边缘处,铜皮都腐蚀的厉害,翻卷了开来,窘迫的露出里面已发黑的木头。

城门外,一边一个守门卒子。身上连轻甲都没穿,一个套着灰扑扑的襦袄,还有个穿了件坎肩,都用一根看不出颜色的带子系着腰。两人各拄一支枪,都斜倚在墙面上,懒洋洋的,好像在眯着眼睛晒太阳。

高岳摇了摇头。首阳县,对他而言,称不上是一座城,给人一种潦倒、羸弱的直观印象。是的,羸弱。

他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下。若是自己攻打这座城,投石车,云梯车,攻城槌这些最基本的器具都无需准备,只要两、三千精锐步卒,就算强攻,也不过半个时辰内就能拿下。

这里只能暂作栖身,绝对不可当作根本来慢慢经营。郅平盘踞在此便心满意足,其鼠目寸光,不值一提。

“站住!没规矩的东西,这城是想进就进的吗?”

一声怪喝,打断了高岳的思绪。发觉自己已走到城门前,两个守门卒立起身子,吹胡子瞪眼,拿手中的枪直直对着自己的胸口。

正愕然间,李虎快步上前,拉住其中一个穿灰衫卒子的衣袖,笑道:“二位军爷,这是我家表兄弟,第一次来这大地方,只顾看新鲜就犯了迷糊,无意冒犯二位军爷,军爷买两碗水酒喝。”

李虎幼年便跟随父亲,操持生计,和各种人打交道,这察言观色,人情世故倒也是熟滑的很,他说笑间,悄无声息地已经将十枚钱,塞进那卒子的口袋里。

卒子掂了掂,晓得买两碗酒喝,应是够了。看着三人也是苦哈哈的样子,估计也没什么油水,见好就收。和同伴使个眼色,两人把枪收起,面色缓和不少。

收钱的灰衫卒子看了看李虎,对坎肩道:“这人不该是奸细。面熟,面熟。是那白岭村老李家的罢?这大个子是你表兄弟?你亲兄弟呐?”

一连串的问题扑面而来。李虎忙拱手道:“哎呀,军爷还记得在下,那真是荣幸得很。这确实是我家表兄弟,我自家兄弟上山去了,来日进城卖了山货,再请二位大哥喝酒。”

另一个

身披薄坎肩的,也凑过来看看李虎,又把旁边沉默不语的高岳和冯亮也打量打量,最后盯着高岳看了一会,摆摆手道:“进去吧。块头倒不小。”

高岳从小等于是英雄烈士遗属。岳飞倾其所有供养照料于他,南宋朝廷也屡有赏赐。后来从军在岳飞麾下,东征西讨,基本上对钱财没有什么太大的敏感和概念。

那边厢,冯亮就已经气呼呼道:“李大哥,你家过得也紧巴巴的,怎么还把钱给那两个看门狗,老叔知道了,不得心疼坏了。我也带了钱,我还给你。”

李虎瞪他一眼,又笑道:“我老远一看,今天是这两个最贪财的当值,就晓得不给他们意思意思,进不来城。再说他们看高兄弟一张陌生脸,要钱要的更是理直气壮。”

高岳倒才反应过来,敢情李虎刚才放了一次血。他迟疑道:“这,连累李大哥破财,我心中委实不安,容日后相报。”

看高岳微窘,李虎哈哈大笑:“往日高兄弟都是沉着洒脱,今日难得看你窘迫一把,实在新鲜,好笑,好笑。”

冯亮却笑道:“高大哥,你也说过都是自己兄弟,那你就不要再提什么日后相报,李大哥最是仗义的好汉子,他不爱听这个。”

李虎把个粗大手掌往冯亮瘦削肩上用力拍了拍,拍的冯亮歪眉咧嘴。他赞道:“亮子,你这话说的直到我心坎里,是好兄弟!”

说罢他又转向高岳道:“高兄弟真要抱,就去抱个漂亮娘们,别来抱我大李,哈哈。”

“二位兄弟说的是,倒是我矫作了。”高岳想了想,自己也不禁笑了笑。

入了城门,顺着两边低矮屋子的主路,三人信步向前。越往城中走,也渐渐有些热闹起来,有商贩叫卖,有行人匆匆,也有三五个巡街的士卒,懒散的踱着步子。不过乱哄哄的,一切都有种纷杂无章的感觉。

三人顺着路,来到县衙前。衙前一侧空墙上,贴了一张老大的告示,告示前倒有些人,十来个的样子,俱在抬头观看。人不多,不用挤,高岳便径直走近,张目便看。

“时事艰难,百姓无过。近日,有乱兵山匪日炽,所过尽为白地。为佑一方,兼且自保,护我首阳桑梓不受荼毒,使民有安也。今谨奉城主之命,诚募愿从,勇武过人青壮入伍。

一,募十四以上,四十以下之男丁,一日三啖,皆使饱腹,是日有财复贻。

二,募兵以河西鲜卑、羌人、氐人等为主。汉人孱弱,末之。

自谓可也,速去城北兵营校场。男儿丈夫,当扬其名,建不世勋,使千载之后犹知其人,空负才力,徒留嗟恨。”

和昨日里龚福说的差不多,最后要求自认达到要求的,去城北兵营校场报名。

内容也罢了。高岳但见那两尺宽、三尺长的告示上,满篇笔走龙蛇,铁画银钩,每个字又是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端的是一笔好字!不由得再多看几遍,心中赞叹不已。

他前世之时,论书法大家,北宋

苏、黄、米、蔡四大家就不必说了。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父子都是此中圣手,一笔瘦金字瘦挺爽利,阅之真使人神清气爽,不忍释手。昔年岳飞征战之余,亦爱研究书体,泼墨填词,高岳很受影响。

这告示上的一篇字,竟是以钟繇楷书为骨,卫瓘章草为肉,遒美健秀,神韵别具一格却宛似天成。

他进城时,对这首阳县的印象极差,只觉得处处都是一种粗俗破败的景象,让人很是不喜,却没料到竟有人写得这一笔好字,让人精神爽利,心情畅快。这人究竟是怎生模样,倒真是想见一见。

冯亮探着身子,仰头在磕磕巴巴的读,旁边李虎直摇头,“亏得昨日听小福说了告示内容,不然叫我大李和亮子两人,认字猜文,到日头落山,怕也是一知半解。”

冯亮立起身,耸耸肩,对李虎苦笑道:“太累。头抬着累,这狗屁告示读着更累。两句话直接写明白不就完了,这么文邹邹,这谁写的,我倒想见见,咱们再揍他一顿,让他不会好好说话。”

高岳闻言,暗自发笑。心里打定了主意,也不搭话,便让二人带路,要去城北兵营校场看一看。冯李二人,不知道高岳打算,也不想多问,让去校场,带路就是。

县城不大,不多时,三人便来到城北。经过一排民居,绕过最拐角的一家小酒店,高岳便看见校场的大门。

和他后世的飞檐亮瓦、青石大砖矗立而起的高阔门楼不同,眼前校场的门,只是十来根木料搭建而起,一丈来高,搭着枯黄茅草的木檐下,钉着一块四尺宽的木板,上面校场二字斑驳不堪。

饶是如此,高岳直走进去,竟有点略微激动起来。

他多年从军的历程,让他从骨子里喜欢沙场,喜欢军营,喜欢和军队行伍能沾上边的一切东西。

虽然这个校场已基本不成形,没有一点宽广雄阔、威武肃穆的气势,但触动了他,前世沙场点兵、旌旗蔽日、纵横驰骋的熟悉感觉,一涌而上心头。

校场纵横不过一百五十步。沙土地上,左首已经东一群西一个的站了五十来人。还有十余名士卒站在场边阴凉处,东扯西拉的自顾聊天。

高岳日光直射场子最右首处,一张木桌后,一人深目高鼻,面容瘦削,唇上八字浓髭,头戴平巾帻,身穿黑布衫,最外面套着兽皮做的两裆铠,看模样应是个主管招募的军官。

正午日头高照,这人仍然肃然端坐,腰板笔直,紫棠脸上虽然都是汗,可是没有一丝厌烦不耐的轻浮神情。。

高岳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那军官立即察觉到有人在打量他,扭头便看向高岳,目光沉冷锐利,高岳冲他笑了笑,那人面无表情,转回了头。

这人倒像是个能自我约束,军容严谨的真正军人,且机警敏锐,不行于色,应是百战老兵。

高岳一边想着,一边抬脚往人群中走去,冯李二人紧随其后,三人站定不动,与身边一众陌生人互相打量。

(本章完)

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三百一十五章 义不可废第四十一章 小心为上第两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烟第两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联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军第三百一十章 伤人暗箭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阳蒲家第两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八十五章 亲征武都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五十一章 换个思路第两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国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二十章 自访韩雍第两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两百六十章 再起争端第两百六十章 再起争端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会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七十九章 灵机一动第八十一章 火烧粮仓第五十五章 不齿之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总戎军机第三百八十六章 当面秘奏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三百五十五章 与荆州战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军如蝗第两百六十二章 靖边城主第两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标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三十八章 安然无恙第十六章 针锋相对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两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九十六章 智囊献议第两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乱第二十九章 当街翻脸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围洛阳第三百一十五章 义不可废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恶魔第三百二十九章 东西夹击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一百零五章 洁身自好第十四章 口舌如枪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济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师箴言第三十七章 盘桓数日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势第三百九十二章 抚平边地第二十九章 当街翻脸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一百一十六章 凯旋而归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两百五十二章 消释疑虑第十四章 口舌如枪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诱第五十章 陇西郡守第三百二十章 贵何如之第十四章 口舌如枪第三百三十五章 乱平之后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三百一十章 伤人暗箭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袭第九十六章 智囊献议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罗地网第一百二十八章 夺命而逃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功行赏第两百六十三章 主动来附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营扎寨第三百三十一章 进爵为王第两百二十三章 疑窦丛生第五十五章 不齿之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后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尽灯枯第两百二十三章 疑窦丛生第一百八十章 端阳节至第八十三章 惊惧难言第三百五十五章 与荆州战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四百一十五章 来者何意第两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九十八章 节外生枝
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三百一十五章 义不可废第四十一章 小心为上第两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烟第两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联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军第三百一十章 伤人暗箭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阳蒲家第两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八十五章 亲征武都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五十一章 换个思路第两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国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二十章 自访韩雍第两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两百六十章 再起争端第两百六十章 再起争端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会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七十九章 灵机一动第八十一章 火烧粮仓第五十五章 不齿之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总戎军机第三百八十六章 当面秘奏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三百五十五章 与荆州战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军如蝗第两百六十二章 靖边城主第两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标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三十八章 安然无恙第十六章 针锋相对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两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九十六章 智囊献议第两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乱第二十九章 当街翻脸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围洛阳第三百一十五章 义不可废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恶魔第三百二十九章 东西夹击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一百零五章 洁身自好第十四章 口舌如枪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济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师箴言第三十七章 盘桓数日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势第三百九十二章 抚平边地第二十九章 当街翻脸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一百一十六章 凯旋而归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两百五十二章 消释疑虑第十四章 口舌如枪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诱第五十章 陇西郡守第三百二十章 贵何如之第十四章 口舌如枪第三百三十五章 乱平之后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三百一十章 伤人暗箭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袭第九十六章 智囊献议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罗地网第一百二十八章 夺命而逃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功行赏第两百六十三章 主动来附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营扎寨第三百三十一章 进爵为王第两百二十三章 疑窦丛生第五十五章 不齿之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后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尽灯枯第两百二十三章 疑窦丛生第一百八十章 端阳节至第八十三章 惊惧难言第三百五十五章 与荆州战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四百一十五章 来者何意第两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九十八章 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