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

最初匈奴人攻城略地,是从来都不会也不屑用什么器具的。他们信奉的是力量,自认是草原狼神的后裔,有苍天赐予的无穷力量,凭借的就是绝不畏死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决心。所以他们虽然在和内忧外患中徒耗力量的晋军历次战斗中,基本都能取得胜利,但却由于毫不讲究战术战法,只喜欢用蛮力压制,所以匈奴兵的死亡损耗数量,也成倍的增加。

这样的情况,在几年前得到了改善。一方面,随着匈奴汉国的不断做大做强,也招揽了一些人才,吸收了不少先进的汉族文化和军事思想精髓,懂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道理;另一方面,随着赵染等晋将的投降归附和有效建议,在之后的攻城战中,匈奴军也开始逐渐使用起云梯冲车等物,知道借助器具,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攻城一方来势狂猛,直有灭此朝食的气势。城上,所有人的神经都急速绷紧,无论恐惧还是惊慌,都身不由己的被战争推搡着无奈挺身而出。

“快!泼滚油!火把准备!”

“投石机,放!”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城下匈奴兵,铺天盖地涌来,遮蔽住了城上守卒视野中的一切,各种听不真切的异族疯狂喊叫声,震得人头皮发麻。虽是纷纷意动,但守卒还是在有序的指挥下,竭尽全力的进行抵御。

有匈奴兵正快速顺着云梯往上攀爬,只听得上方异响,正下意识的抬头观瞧,一桶滚油已迎头泼至,那匈奴兵双眼立时被烫瞎,滚油不仅将他头面之上的皮肉灼得蜷缩糜烂深可见骨,甚至还涌进了那匈奴兵大张着的嘴里,将胸腔内的肠胃一齐烫的焦熟!

那匈奴兵像被电击般迅速蜷缩成一团,形容可怖的栽下云梯去。楼上将早已备好的桶桶罐罐的滚油,纷纷倒将下去,末了连着那桶罐一起扔出楼外,随着火把的次第抛下,熊熊烈火立刻轰得包裹住了人,吞噬住了云梯,声声惨叫让人头皮发麻,一个个火人撕心裂肺的嚎叫着,没头没脑般东奔西窜,最终扭曲倒地化作一具具焦炭,惨不忍睹。

紧接着,嗡嗡颤声响起,蓄足了力的投石机,将一块块巨石弹射抛出,犹如雷霆之势,压顶而下,数百名匈奴士卒,避无可避,登时便被砸成了肉饼,那巨石落地后,又一溜烟的滚将出去,留下一路血痕,侥幸未死的,也多半是断腿断臂,缩在地上哀嚎挣扎,却被转瞬即至的友军践踏而过,踩的血肉模糊一命呜呼。

接着,随着守军一声喊,五具极为粗重的滚木被吆喝着扔出墙头外。滚木两边绕好绳子,扔下城头的时候在绳索的控制下木身会高速转动,那滚木每具都至少有一丈长,三尺粗,黑郁郁的木身上钉满了锋利尖锐的长钉,随着滚木的下落和滚动,敌方士兵登时被碾成一排肉饼,有些腿快的,逃得了性命,但也被那长钉扎

刺出几个血窟窿来。在一片惊怒的嚎叫声中,城上守卒又用辘轳将滚木拉回了城头。

但匈奴士兵实在是太多了。城上的反击,只不过使城下的攻势略微一滞,却仿佛是投石如海,只激起一圈小小的涟漪,便消弭于无形,没有什么大影响。下一刻,更多匈奴兵又好似奔腾喧嚣的恶浪,愈发猛烈的扑来,撞击上了巍然屹立的长安城墙,在漫天的汹涌人海中,在匈奴军意欲吞噬一切的狂猛气势中,长安城犹如怒海中一座孤舟,不自觉战栗起来。

“呜……”

一阵巨大的胡笳号角悲鸣起来,充斥旷野。这代表着只进不退的军令,所有匈奴兵都沸腾起来了。

三轮长箭漫射、三轮短弩攒击,又连番火油焚烧加上巨石和滚木抛砸之后,匈奴军丢下两千多具形状惨烈的尸体,却顶过了城头强烈的反击,终于大股推至了墙角下,又将四架粗大云梯稳稳架在了城墙边上,震天嚎叫声中,密密麻麻的人流蚂蚁般攀梯而上,在己方短弓密射的掩护下,疯狂的开始向城上蔓延,情势已不容乐观。

“长枪手上前!准备刺击!”

“盾牌手站稳!盾牌手站稳!”

“啊!我中箭了!”

城头守卒,已有不少人在敌军攒射中负伤,老兵还兀自咬牙坚持,有些民壮本就没有近距离亲身体验这般生死相搏一瞬间的惨烈场面,一旦中箭,立时委顿在地,早已不受控制般惨叫起来,引起纷纷骚动,毕垒闻听便纵步过去,厉声叱骂,使人立刻将伤民带下去,勿使动摇军心。

但是不知从何时起,城中越来越多的百姓,都涌上了城头来。初始还有门洞内的士兵拦阻,后来人越来越多,有人高叫与其这般心急如焚的等待,倒不如上城去,出人出力,一起去打匈奴人,反正若是城破了,没有人能逃得了。

这些话得到了无数响应,连守兵都慢慢收起了拦阻的架势。于是云集的百姓,一窝蜂涌上了城楼,虽然皇帝仍站在楼上,但敌人正疯狂进攻,这特殊情形下,谁都没有过多废话,在皇帝的默许下,城上不分官兵还是百姓,都操起兵刃开展阻击,连不少妇女,都抓起石块,咬牙切齿的砸了出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不断的忍受换来的却是万般欺凌和血腥的屠杀,发现再怎么忍让都无法活命时,无论老幼,都要拼死反击,亲人逝去的生命和长久以来遭受的凌辱,需要用胡人的鲜血来洗涮祭奠,哪怕是几个换一个!

城下那一张张狰狞的面孔近在眼前,连敌兵眼中的慑人厉芒也清晰可见,毕垒汗流遍体,涨成猪肝似的头面上,早爬满了一层密集的灼热汗珠。他往来奔走,双目如电,厉声督促守兵和民众,不要害怕,不要慌张,更不能放过一丝疏漏的地方。正急切时,他猛地发现皇帝和二位重臣还贴在城墙边

,不由急的嘶声叫喊起来。

“陛下!敌兵来势狂猛,臣请陛下速速回宫!”

“大都督!太尉请随陛下一同回避!”

麴允及索綝,见敌军这般势大,纵然是经历过厮杀的人,也多少有些心惊。再加上皇帝在此亲冒矢石,安危难测,于是当下便一边一个,扶着司马邺便就劝其下楼。

司马邺本来已被一种灭顶的恐惧震骇得愣愣怔怔,半步难移,刻刻如惊弓之鸟般。但随着城上守军的奋力反击,耳听着军民人等的震天怒吼,眼见连妇孺都交相投掷石块,这所有人不愿屈服竭尽全力也要抗击胡虏的气势,给了他极大的感染。

少年人的血性被当场激发出来,司马邺一把甩开麴允和索綝,用尽气力断喝道:“朕不走!所有人都在这里抗击胡虏,朕要到哪里去!朕就在这里,看着朕的军民击败胡虏!”

麴索二人一时错愕,不知如何是好。但更多的人,已经高声山呼万岁起来,声震楼宇,于是士气大涨起来,刀起矛落间,敌军的攻势倒为之一滞。

城墙之上,大晋皇旗还在飘扬,它和战鼓声激励城上军民们,战斗!战斗到你死去为止。每个人都明白城破必死,面对蚁群般的匈奴大军,他们要捍卫这最后的家园不被烧杀抢掠,他们每杀死一个匈奴人,就代表自己的亲人就越安全一分——他们必须要死战甚至战死!

随着匈奴军攻势受挫,苍凉悠远的胡笳长短声再次响起,远处有旗帜不断挥动,攻城的匈奴兵兵来得快,去的也快,竟如退潮一般退了回去,不多时,已经从城楼上退的干干净净,只空余数千具血肉模糊肢体破碎的尸体。城上所有人都不由舒了一口气,敌军凌厉攻势,好歹是暂时停缓了下来。

“快看!敌军中好像有大将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包括司马邺在内,大家伙都急忙抬眼远眺,连那负了伤的人,也打起了精神,仔细看去,究竟是什么情状。

敌阵中,一面宽大的将旗由远及近昂扬而来。不断往后退散的无数匈奴兵重又围绕这面将旗聚拢列齐,不多时,一座庞大的精良军阵复又组起,大小旗幡将将旗众星捧月般,无数戈矛笔直指向天空,军阵气势森严。

片刻,匈奴军阵中左右略微分开,一员大将,顶盔掼甲,骑于高头大马上昂首挺胸,在全副武装的亲兵护卫下,不疾不徐纵马而来,在城下四百步左右处,停了下来,仰首向城上观望。阳光下,那大将的兜鍪红缨格外醒目,浑身乌沉沉的铁甲却散发着森冷的气息。

有风拂过,那大将身后的将旗迎风舒展开来,即使从城楼上远远望去,那斗大的“赵”字,还是一目了然。

麴允的双眼陡然睁圆,手已重重拍上城砖,探出头去怒叫道:“是你!赵染!”

(本章完)

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顺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六十五章 史载大贤第两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两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两百八十一章 各种内斗第一百零四章 席间欢饮第一百七十五章 闭门自恼第三百一十章 伤人暗箭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八十九章 下辩来援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五十一章 换个思路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报到+抱歉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实缘由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二十八章 韩雍生辰第一百三十五章 岂愿顺服第两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两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两百三十章 多日未见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争端第一百九十七章 会师宕昌第两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四十八章 首阳易主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凉争锋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国第一百七十五章 闭门自恼第三百一十章 伤人暗箭第五十二章 陇西变天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七十章 视察城防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两百二十九章 闭门商议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离城第两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来使第两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动第一百八十四章 当朝新贵第四百零一章 遗臣之情第两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一百四十章 议定奇袭第两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三百一十五章 义不可废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十二章 杀鸡儆猴第三十一章 内室智囊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一百六十九章 绝望不已第八十一章 火烧粮仓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战北争第六十六章 难遂所愿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营扎寨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五十二章 壮士断腕第两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四百零六章 功亏一篑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处置第五十三章 为官之本第九十三章 进占西和第三百三十八章 随意处置第三百二十二章 亲临朔州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一百九十七章 会师宕昌第一百一十章 情凄意切第两百三十二章 直击上邽第两百一十四章 岂当儿戏第四百一十六章 动情晓礼第三百四十三章 绝世孤宝第两百五十二章 消释疑虑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一百二十章 重焕生机第两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四百一十九章 内有奸细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战第四百二十八章 黄粱一梦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两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难第一百九十七章 会师宕昌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国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岭盛会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门之后第一百六十八章 长安危急第两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
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顺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六十五章 史载大贤第两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两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两百八十一章 各种内斗第一百零四章 席间欢饮第一百七十五章 闭门自恼第三百一十章 伤人暗箭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八十九章 下辩来援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五十一章 换个思路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报到+抱歉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实缘由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二十八章 韩雍生辰第一百三十五章 岂愿顺服第两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两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两百三十章 多日未见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争端第一百九十七章 会师宕昌第两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四十八章 首阳易主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凉争锋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国第一百七十五章 闭门自恼第三百一十章 伤人暗箭第五十二章 陇西变天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七十章 视察城防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两百二十九章 闭门商议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离城第两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来使第两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动第一百八十四章 当朝新贵第四百零一章 遗臣之情第两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一百四十章 议定奇袭第两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三百一十五章 义不可废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十二章 杀鸡儆猴第三十一章 内室智囊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一百六十九章 绝望不已第八十一章 火烧粮仓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战北争第六十六章 难遂所愿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营扎寨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五十二章 壮士断腕第两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四百零六章 功亏一篑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处置第五十三章 为官之本第九十三章 进占西和第三百三十八章 随意处置第三百二十二章 亲临朔州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一百九十七章 会师宕昌第一百一十章 情凄意切第两百三十二章 直击上邽第两百一十四章 岂当儿戏第四百一十六章 动情晓礼第三百四十三章 绝世孤宝第两百五十二章 消释疑虑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一百二十章 重焕生机第两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四百一十九章 内有奸细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战第四百二十八章 黄粱一梦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两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难第一百九十七章 会师宕昌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国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岭盛会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门之后第一百六十八章 长安危急第两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