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长安危急

刘胤,字义孙。乃是刘曜的次子,为刘曜的原配正室所生。从小时候,便深得堂伯父、汉国皇帝刘聪的喜爱。随着年纪渐长,刘胤美姿貌,善机对,年十余岁便已身长七尺五寸,眉鬓如画。皇帝刘聪告诉刘曜应该以刘胤作为世子。但刘曜彼时不过是一个藩王,说自己能有个继承人守着祭祀也就行了,没必要废长立幼。但刘聪说刘曜乃是国家栋梁,不同于其他藩王,应该选择聪颖有为的刘胤作为继承人。最后,刘聪干脆降旨,直接封刘胤为王世子。

由于刘胤在平日的大事小情中,逐渐表露出了过人的机敏和谋断,再加之形象愈发英俊不凡,刘曜也慢慢将一颗心完全移在了刘胤的身上,开始着力的培养他,对他抱有了很大的期望。

“嗯。胤儿能够有这样的判断,为父很是欣慰。”刘曜刚肃的面上,难得挤出些笑容,双目中有一丝柔情闪过。老虎再凶猛,也处处看觑自己的幼崽;豺狼再无情,也不忘捕来猎物哺育后代。除了极少数真正冷血之物,这血脉亲情,乃是世间万物中的真理,颠扑不破的。

刘胤此番话,若是换了旁人这般说,刘曜八成会怫然不悦,斥之为扰动军心消磨斗志,便是当场严惩也是有的。只不过换从自己心爱的儿子嘴里说出来,刘曜反而觉得见识不凡,一语中的。

刘曜回头望了望左右,才低声对刘胤言道:“我本来在襄垣击败了割据晋阳的刘琨军队,并打算趁势进攻阳曲,将刘琨的残余势力彻底拔除,将晋朝在并州的最后一个据点也就此抹掉。那是多好的机会!但陛下却认为要先攻取长安,再度俘虏晋朝君臣,可使我大汉一统中原,威势加于四海。诏令连番而来,所以我无奈之下才撤军回师蒲阪,带了赵染来打长安。其实我私心以为,这次进攻……”

“父王乃是先翦除羽翼、最后再直捣中枢的策略;而陛下却是索性放着枝蔓不顾,直接挖去根茎,乃是集中有生力量给予敌人中枢毁灭性打击,从而在最短时间内灭亡残晋。这不过是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就也不同罢了。”

“说得很好。”刘曜很是高兴,仿佛一时也忘了去关注不远处烽火连天攻杀不休的残酷战斗。“然而依你之见,究竟是赞同哪一种策略?”

“依孩儿之见,还是父王的观点更加妥帖一些。”

“嗯?这话对陛下有些不恭啊。你说说看。”

刘胤小心的望了望刘曜,见父亲确实是真心在询问自己,并没有什么计较违碍之意,便大胆道:“逐本舍末,本是万世不变的真理。然后也要贴

合实际情况才好实行。往年父王攻陷洛阳,俘其君主,对晋朝已经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其控御中原之势已不复存在。如今长安城中残晋君臣,不过是凭借一城在负隅顽抗,再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若是此时能够暂时置其不顾,先将各地反抗势力一一扑灭,那么长安城无所凭恃,孤城一座早晚必会为我所得。但若是集中兵力攻取长安,即算得奏凯旋,那么其各地的藩镇,要么割据自立,要么再拥立新君,重演当朝晋君即位的故事,届时又是东征西讨,年年战斗不休,徒然多费力气。”

“好,好好!”刘曜严肃的面庞上,早已绽放出发自肺腑的笑意,“吾儿见识不凡,能够拨开云雾而见真章,为父心中很为你高兴。你好好做!来日前途,必将在为父之上。”

“父王弘文强武,气势凌然,天下敬畏。孩儿能及得父王十分之一,便好算是资质出众了,哪里敢和父王相提并论?”

刘胤忙在马上躬身逊辞,刘曜摆摆手,复敛了笑容道:“道理虽然不错,然而眼下,为父还是要再强攻长安一番。”

迎着刘胤不解的目光,刘曜傲然道:“攻取长安,虽乃是陛下旨意所在,不得不遵,但为父少年从军,跟随先皇帝及今上,冲锋陷阵,亲冒矢石,不知经历了多少厮杀,打了多少硬仗,败在我手下的晋朝名臣大将不计胜数,方才成就了如今的威名。眼下坐拥五万虎狼之士,正是发奋前驱之时,怎好无缘无故收兵回转,让人以为为父惜名怯战,徒然惹敌訾笑。”

刘胤也知道自己父亲的刚愎强硬一面。不过刘曜如今的爵位和名望,确实都是他一刀一枪干出来的,迎难而上,已经成了刘曜的家常便饭。

刘曜传知亲兵,飞速奔至前军,下达了加强攻击的军令。匈奴兵本就因刘曜亲自督阵而丝毫不敢怠慢,俱都咬牙埋头向城上苦斗,如今二次军令又下,愈发逼人亡命的歇斯底里起来。有一匈奴兵干脆卸去了甲胄,落个轻松畅快,筋突着黑蛮牛般的身子,只持着大刀,顶着流矢落石,狂吼着从云梯底端飞速而上。

城上守卒,虽已左支右绌几乎要累到瘫软,但看敌军即将攻上城头,那狰狞的怪脸好似青面獠牙,望之可怖。生死一刻的本能反应,还是逼得守兵们咬牙抖擞起精神来,掇起长矛便从垛口攒刺而出。那被刺穿了身体的匈奴兵怪叫一声,口中立时涌出血来,但却竟然并不就此摔下梯去,反而却奋起蛮力,便就抵着那长矛,还死命的往城墙里杀来,势若疯魔。

那匈奴兵似乎不知疼痛为何般,被长

矛捅穿了身子,口中不断喷着血,竟然还能反戈杀来。他左手扳住城头,右手早已舞起钢刀,趁着面前两名晋兵手忙脚乱之际,干脆利落的一刀一个,登时便砍死在垛口后。匈奴兵张口桀桀狂笑起来,那白森森的牙齿被鲜血染得赤红,愈发映衬的他像是从地狱里冲出来的吃人恶鬼,几个城新兵,竟然被他骇得犹如钉在了原地一般。

“去你*妈的!死到临头还笑!”

眼见这匈奴兵就要跃过墙头,有晋军老兵,毕竟胆色壮些能沉得住气,两步奔过来,怒骂着一矛便又正正的扎进了匈奴兵的胸膛里。那匈奴兵狂吼一声,生命的光彩在双目中迅速褪散。但在最后一刻,他似乎迸发出全身的力气,突然身形往前猛扑过去,死死地揪住了那给了他致命一击的晋军老兵,下一刻,二人双双惨呼着从城头坠下,再无声息的一同摔死在了城下尸堆中。

赵染高坐马上,视若无睹,抽刀大呼向前,疾言厉色。刘曜在中军亲自监军坐镇,他正要在那顶头上司面前,好好的表现一番,用攻取长安城、亲手灭亡晋朝的战功,来换取更大更显赫的帽子。在他的指挥下,匈奴军攻势如潮,长安渐渐有些招架不住了。

城左,满面黑灰的麴允看在眼里,心中如蚂蚁乱爬。他急速瞥了两眼,见城右的索綝也早已仗剑向前,大声呼喝着指挥拒战,中间靠里些,司马邺被侍卫护持着,正靠在廊柱下紧张万分的左右梭视,手足无措。

却见索綝几步远远招呼了他一声,便就往司马邺身前跑去。麴允惶急,便暂且离了前线,也奔过去。到了跟前,听得索綝正急急地低声道:“怕是撑不住了……陛下,事已急矣!可随臣等设法突围,暂且去荆州驻跸!”

司马邺惊惧犹疑。此前他已表过态,说了不愿离开长安,更不愿去陌生且并不安宁的荆州。但眼下他靠在廊柱下,都已经能看到一张张匈奴兵狞恶的脸,在垛口外起起伏伏,情形确实很危险了。正沉吟不决之时,索綝已急的连连跺起脚来,“陛下!再要拖延,怕就难以突围了!届时胡虏蜂拥而上,难免玉石俱焚,陛下!快走吧!”

司马邺六神无主,求助似的看向麴允。麴允本来也不赞成去荆州,但此刻他同样非常惊惧不安,心乱如麻。荆州虽然也不是什么好去处,但缓得一时是一时,看眼下匈奴军这般疯狂,怕是要不了一个时辰,长安城就得陷落,那可真是悔之晚矣。

麴允满头大汗,心口狂跳道:“臣,臣方寸已乱,拿不出什么主意,便就,便就听索太尉之言吧。”

(本章完)

第两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一百八十六章 闲庭信步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还第两百五十六章 末路殇情第三百零一章 形势逆转第八十三章 惊惧难言第十章 一言而决第三百五十二章 壮士断腕第七十九章 灵机一动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择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实缘由第三百零四章 要见主帅第八十一章 火烧粮仓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八十二章 军制商议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三百零六章 谁是罪首第两百五十六章 末路殇情第两百六十二章 靖边城主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国被平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两百五十一章 瞻前顾后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国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许期待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一百三十八章 陈安之谋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动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七十九章 灵机一动第两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九十八章 见义勇为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松动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归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决心第九十三章 进占西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祸起萧墙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诱第三百二十五章 两不相容第四百二十四章 杀人如芥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对第六十九章 主从相商第一百二十五章 献出阴平第两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长安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阳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两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特殊情况说明第两百一十八章 无可奈何第两百八十一章 各种内斗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三百八十五章 传话而已第两百六十九章 后园之请第两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上架感言第三百二十四章 驻兵陈留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级拔擢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约而同第两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特殊情况说明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一百九十一章 热情似火第两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彻第九十六章 智囊献议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预备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发丑闻第两百六十章 再起争端第两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八十六章 闲庭信步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师箴言第五十二章 陇西变天第四百一十六章 动情晓礼第二十三章 强力臂助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对第一百六十八章 长安危急第一百九十三章 惊天消息第四章 少年骄狂第两百一十章 攻势再起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三百三十一章 进爵为王第一百零一章 机锋涌动第一百三十八章 陈安之谋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四百二十八章 黄粱一梦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
第两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一百八十六章 闲庭信步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还第两百五十六章 末路殇情第三百零一章 形势逆转第八十三章 惊惧难言第十章 一言而决第三百五十二章 壮士断腕第七十九章 灵机一动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择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实缘由第三百零四章 要见主帅第八十一章 火烧粮仓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八十二章 军制商议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三百零六章 谁是罪首第两百五十六章 末路殇情第两百六十二章 靖边城主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国被平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两百五十一章 瞻前顾后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国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许期待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一百三十八章 陈安之谋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动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七十九章 灵机一动第两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九十八章 见义勇为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松动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归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决心第九十三章 进占西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祸起萧墙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诱第三百二十五章 两不相容第四百二十四章 杀人如芥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对第六十九章 主从相商第一百二十五章 献出阴平第两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长安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阳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两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特殊情况说明第两百一十八章 无可奈何第两百八十一章 各种内斗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三百八十五章 传话而已第两百六十九章 后园之请第两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上架感言第三百二十四章 驻兵陈留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级拔擢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约而同第两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特殊情况说明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一百九十一章 热情似火第两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彻第九十六章 智囊献议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预备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发丑闻第两百六十章 再起争端第两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八十六章 闲庭信步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师箴言第五十二章 陇西变天第四百一十六章 动情晓礼第二十三章 强力臂助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对第一百六十八章 长安危急第一百九十三章 惊天消息第四章 少年骄狂第两百一十章 攻势再起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三百三十一章 进爵为王第一百零一章 机锋涌动第一百三十八章 陈安之谋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四百二十八章 黄粱一梦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