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人王维用他的诗句,如画笔一般,描绘出了帝国的权力中心,朝会时庄严堂皇的一幕。卫士头戴红巾象雄鸡高唱报告天明,管御服的官员刚把翠云裘捧进宫廷。重重深宫禁苑一殿殿都已敞开大门,文武百官和客臣拜谒皇帝听候旨令。蔽日的障扇被晨曦照临着向前移动,香炉的轻烟依傍着皇帝的龙袍升腾。

长安虽然落魄,消褪了傲视群雄雍容华贵的气度,但是千古雄都的规模仍在,而未央宫太极殿也非是一般的宫殿群落可以相比。此时长二十五丈、宽十三丈的大殿中,正值早朝,文武百官分列两排,均是躬身肃立,目光却集中在跪拜于大殿之中的一人身上。

“皇帝敕曰:朕闻治世以文,戡乱用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岂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

御座丹墀下,有昂首挺胸的宦侍手捧圣旨,一字一句的高声诵读,那独特的尖亮嗓音,回荡在旷达的大殿之中,格外清晰。

“尔陇西太守高岳,忠勇无匹,心比金石。虏贼扰我京师,尔奉诏便就东来,摧敌于野且连斩叛将敌酋,国有荣焉。兹特授高岳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加征西将军号,都督秦州诸军事,进爵武安侯。锡之以武安国,威振夷狄。用昭露布之貔熏,深眷元戎之骏烈,嘉尔冠荣,永锡天宠。期尔克忠报国守信全身,以洽朕意。钦此。”

WWW• t t k a n• c○ 高岳匍伏阶下,心中感慨不已。再一次身处在国家的最高机构之中,却与前世不同,这一次,他是独一无二的绝对主角,所有人的目光都因他而被吸引,包括皇帝。此刻听闻宦侍诵旨,高岳侧耳细听,凝心捕捉其中的意味。

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自汉以后并无实权,而为尊贵之官,常作为将相大臣的加官及褒赠。但却是跻身朝堂大员、天下重臣不可或缺的名望品阶,这是皇帝在官位上对他的赏酬。征西将军仅次三公,军权极重,可独当一面,这是在军职上对他的肯定。而武安侯,已经从关外侯这种末流的爵位,直接晋升至正儿八经的堂堂侯爵,虽然都带个侯字,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属于越级拔擢。

晋初制,爵位分封较为严格。除了宗室可封为亲王郡王,许多国家重臣元老等等,至多也就封公爵,比如大司马石苞、车骑将军陈骞、尚书令裴秀、侍中荀勖、太傅郑冲、太保王祥、太尉何曾、骠骑将军王沈、司空荀勗、镇北大将军卫瓘均封为公,公爵寥寥可数。

至于将帅,不过封侯。连羊祜杜预、胡奋马隆此般名将,到死不过是个侯爵。也就是晋末时期,局面动荡,

名*器爵位不再像从前那般贵重,立有功劳者,大多破例封爵,但总也还没有到滥觞的地步。眼下朝廷中最有权势者,被皇帝倚为屏障的麴允索綝,也就在这两年,才接连被晋封为郡公,这也是目前朝廷仅有的两人。

不过,与上面所有官爵相比,高岳自觉最为重要的,便是都督秦州诸军事一职。汉献帝建安二年,以袁绍为大将军﹐赐弓矢节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是最早见于史籍的持节都督。后来,魏武帝曹操以程昱为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这样,都督就成为统治地方的军政长官了,独自负责某一地区的军事。

晋武帝司马炎,曾规定“都督知军事,刺史治民,各用人”。明文规定了军政分治,有点现代军首长和政委双立的味道。但惠帝以后,都督例兼所驻州的刺史,都督兼刺史﹐即兼治军民,一州不再有两名最高长官。

南阳王司马保本来兼职秦州刺史,同时还都督陕西诸军事,是朝廷西陲的最高军政长官。但匈奴军数次进犯长安,司马保都消极以待,要么派遣偏师做做样子还半途而归,要么干脆无有一兵一卒勤王,所以皇帝司马邺早在心中把他骂了千遍万遍,不止一次想降诏夺官以示惩戒报复,但终究又有些投鼠忌器,不得已忍气吞声。

这次情势更加危急,长安险些破城。所幸高岳仗着锐气,一鼓击退敌军,使京师解围,转危为安。在无比感激高岳的同时,司马邺愈发记恨司马保身为宗室大藩,反而不如一介外臣可靠,真正是要你何用。但又因着一些顾忌,不好立时翻脸,于是放着司马保其余官爵不动,只独独将秦州都督一职单独划列出来,转封给高岳。

高岳敏锐的捕捉到了其中的微妙。这是皇帝在地位上对他的支持,是皇帝默许甚至暗中赞许,使他或许在将来,可以有资格名正言顺的和司马保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

高岳独自拜服阶下,朗声以应:“臣高岳接旨。叩谢吾皇万万岁!”

一轮红日初升,映入太极殿中,更显得光明亮堂。司马邺端坐在高高御座上,俯视着高岳接过圣旨,从容起身,突然觉得信心大增,甚至豪情万丈,似乎突然间有了底气,可以将匈奴人全部赶跑,继而能将整个天下掌控在手中一样。

午宴后,御书房,皇帝上座,麴索二人坐在左首,高岳陪坐右侧。君臣四人正奏对谈说。

司马邺今天心情非常好。很久了,他从没这般轻松畅快过。此刻,他端坐书案后,轻呷了一口淡茶,清了清嗓子,笑道:“方才听高卿一番言说,朕心中也很是感慨。卿出身山野之间,却能够始终心怀家国,仇睢胡虏,

这份忠忱朕很是赞许。对了,卿家麾下的军队,叫做什么军号来着?”

“回禀陛下,叫做求死军。”

此言一出,皇帝及麴索都既惊且奇。索綝叹息道:“人皆畏死。高都督却反其道而行之,独独求死。可是愈怕死的,总躲不掉,愈不怕死的,反而能够砥砺前行死中求生。此中意味,值得天下人警醒深思啊。”

高岳道:“是。便如下官麾下周盘龙,勇则勇矣,关键在于正算是一个绝不畏死的人。刀斧加与脖颈而凛然不顾,咬牙拼命也要将敌人先打倒才罢休。下官正是赞许和弘扬这般精神,所以将那周盘龙从白丁,直接拔擢为求死军的统领,使他能够为军表率,进一步带动和感染下边的兵士,才能所向无前的抗击胡虏。”

“可就是之前朕看到的那个白头将吗?果然是豪雄之士!”司马邺对周盘龙的奇异状貌本就颇有印象,当下闻言便来了精神,对周盘龙的情况又问了问,末了道:“朕意,可授虎贲中郎将之职,以酬其忠其勇,高卿意下如何?”

“臣替周盘龙敬谢皇恩!”

皇帝开了口,哪里还能拒绝。高岳心道,周盘龙因了那一头白发,反是走起运来,被皇帝记在了心中,金口玉言要加封,倒便宜了这小子。这次回去,陇西相关人事任命又要开始更换调动了,最起码韩雍的的位置要重新考虑,但也无妨,关键还是要在于一个平衡和稳定。

“启禀陛下,臣麾下除了周盘龙以外,此次同来的另有一将,名叫雷七指,也是格外的忠勇过人。臣麾下这两将并称骁勇,臣请陛下看在雷七指奋勇杀敌也立了些微末功劳上,略作表彰,用以鼓舞斗志和士气。”

做主子的,在关键时刻,也要能想到部下,为其而争取更大的利益,这样才能恩威并施,收拢人心。不能说吃苦受难的时候,就叫人上叫人冲;到收获分红利的时候,就装聋作哑斤斤计较,若是长此以往,那再有本事的人,也不愿意跟着你后面混了。

“啊。这个好办。”司马邺一听,不过是个小小的正常要求,自己只不过动动嘴皮子,授些官爵罢了,一点问题也没有。再说,用名禄来酬谢这些确实出了大力的,让他们下次还能更加真心为朝廷出力,何乐而不为。

“这样。雷七指也一并授予中郎将职衔,嗯,可授予虎威中郎将罢了。此外,卿家部下,无论是随军还是在陇西的,都可凭功而论加官进爵,卿家先开列名册,等麴索二卿阅后无误,再来呈给朕一并批了便是。”

这又是一个好大人情。高岳连忙谢恩不已,这番回去,正可以名正言顺的拔擢部下了。

(本章完)

第三百零四章 要见主帅第八十三章 惊惧难言第四百一十七章 铁石之人第两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两百九十一章 真实身份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见第两百七十一章 避实就虚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六十七章 南阳郡王第两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标第八十九章 下辩来援第一百六十九章 绝望不已第四十七章 反败为胜第两百五十四章 堪做栋梁第三百四十六章 赵室遗属第四百一十九章 内有奸细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见第四十一章 小心为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夺命而逃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种僵持第两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四百零一章 遗臣之情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两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乱第两百零三章 螳螂黄雀第三百八十五章 传话而已第六章 小试身手第两百五十九章 灵魂出窍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难解危第四百零六章 功亏一篑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两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两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两百八十四章 何处圣旨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联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两百九十三章 天伦之情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义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两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两百零五章 合攻张春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五十五章 不齿之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闭门自恼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谈第三十七章 盘桓数日第三十一章 内室智囊第八十一章 火烧粮仓第五十章 陇西郡守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阳蒲家第五十八章 严以律已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两百一十五章 击退来敌第五十七章 军法如刀第三百五十二章 壮士断腕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围洛阳第两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标第两百五十九章 灵魂出窍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势第三章 来之安之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献一计第一百八十六章 闲庭信步第七章 消弭祸事第两百九十七章 头号节将第一百章 主客欢谈第两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标第两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罗网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两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预备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许期待第三百三十五章 乱平之后第两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预备第两百八十章 平阳之乱第三章 来之安之第三十八章 安然无恙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三百四十六章 赵室遗属第两百五十章 皇帝遗旨第两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战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归第四百零一章 遗臣之情第四十七章 反败为胜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阳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松动第四百一十三章 邺城方面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处
第三百零四章 要见主帅第八十三章 惊惧难言第四百一十七章 铁石之人第两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两百九十一章 真实身份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见第两百七十一章 避实就虚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六十七章 南阳郡王第两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标第八十九章 下辩来援第一百六十九章 绝望不已第四十七章 反败为胜第两百五十四章 堪做栋梁第三百四十六章 赵室遗属第四百一十九章 内有奸细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见第四十一章 小心为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夺命而逃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种僵持第两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四百零一章 遗臣之情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两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乱第两百零三章 螳螂黄雀第三百八十五章 传话而已第六章 小试身手第两百五十九章 灵魂出窍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难解危第四百零六章 功亏一篑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两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两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两百八十四章 何处圣旨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联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两百九十三章 天伦之情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义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两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两百零五章 合攻张春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五十五章 不齿之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闭门自恼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谈第三十七章 盘桓数日第三十一章 内室智囊第八十一章 火烧粮仓第五十章 陇西郡守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阳蒲家第五十八章 严以律已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两百一十五章 击退来敌第五十七章 军法如刀第三百五十二章 壮士断腕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围洛阳第两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标第两百五十九章 灵魂出窍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势第三章 来之安之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献一计第一百八十六章 闲庭信步第七章 消弭祸事第两百九十七章 头号节将第一百章 主客欢谈第两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标第两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罗网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两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预备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许期待第三百三十五章 乱平之后第两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预备第两百八十章 平阳之乱第三章 来之安之第三十八章 安然无恙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三百四十六章 赵室遗属第两百五十章 皇帝遗旨第两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战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归第四百零一章 遗臣之情第四十七章 反败为胜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阳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松动第四百一十三章 邺城方面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