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间失败

赵染简直是极度茫然。暗忖刘曜怎么出人意料之举接二连三,让人反应不及应接不暇。他满腹疑惑的将目光移到了那怒目而睁的人头上,看了片刻,忽而心中一跳,失声道:“这,这人面熟的紧,嘶……莫不是殷凯的?”

刘曜冷笑起来。“不错。此人正是殷凯的兄弟,叫做殷旋。他便是本王为何迟来两日的直接缘由。”

赵染被刘曜的一系列言行举止彻底打懵。他半张着嘴,望望刘曜,又盯着那人头看了好一会,末了摇摇头。

当年殷凯曾被晋廷任命为副将,协助他守御蒲版。因为二人相处甚欢,意气互投,又见殷凯也确实是一条勇武过人的汉子,所以赵染在下决心投降匈奴汉国时,并没有设计除去殷凯,反而掏心掏肺的一通劝说,最终成功的将殷凯一起劝反。

随后殷凯被汉国任命继续做赵染的副手,拨在赵染麾下。赵染殷凯二人都挺高兴,因着是故旧之人,相处起来格外契合,省去了许多麻烦。赵染也差不多开始将殷凯视为股肱心腹,着意将殷凯培养成自己班底的重要副贰。孰料去年一场战斗,殷凯被晋军俘虏,没多久就被处决了,为此赵染还嗟叹伤感了好一阵。

此刻赵染脑海中急转。这殷旋,乃是殷凯的亲弟,应该不会认错。当初在蒲版时,殷旋去过两次,赵染也当面见过,故而对这个面目和殷凯很相似的殷旋,颇有印象。只是不知如今怎么会无端的命丧刘曜之手?

想的脑袋发疼,也不得要领。赵染捕捉着刘曜的神色,迟疑着道:“大王,这本也是末将故旧之人,不知如何冒犯了大王?”

刘曜冷哼一声道:“此人当日找到军前,直说要归降于本王。本王本不欲留他,但他捶胸顿足,说兄长被晋廷杀害,他衔恨在心,现在终于找到机会得以逃脱,前来投效新朝。本王见他口口声声要为兄报仇,忠心事我,便想起殷凯总也算是为我大汉国丧的命,便将此人留在了帐中听用,连着数日,都很是忠勤干练,我还暗道失一兄而得一弟,也还不错。”

说着,刘曜将长髯一捋道:“孰知这殷旋,乃是心怀叵测,接近本王乃是为了刺杀于本王。那天借口有要事密奏,先请屏退左右卫卒。还好本王多了个心眼,便叫卫卒只退至帐门外。那殷旋估计机会难得,便就铤而走险,忽然摸出匕首来刺,结果被本王亲手打倒,随即便被卫卒当场捕获。接着拷打了他两日,也问不出什么,最后本王不再耐烦下令斩杀了事,其实内中隐情,无非也

就是晋朝君臣垂死挣扎,想要用此鬼蜮伎俩来害本王,他从而能残喘续命罢了。”

赵染听得嗔目结舌,心中复杂难言。他咂咂嘴,定了定神,才道:“这真是,哎呀。哪里能够想到?我这故人,不识大体,死有余辜。多亏大王洪福齐天,幸好没有伤到千金之体,不过此后更当要小心为是,晋人卑鄙,不可不防。”

刘曜看他一眼,差点顺口说出你不也是晋人吗,好歹忍住了没说。但这句话一出口,真乃是当面深辱于人,毕竟赵染能力不错,对他刘曜又还是素来恭谨的,没必要如此不给脸面。

刘曜把头一点,已有兵士上来,将殷旋的人头用长枪挑起,往长安城下走去。城上,麴允本在睁大了眼睛细看,等终于看清了那拧眉怒目的人头面貌时,不由大叫一声,人也晃了两晃,险些栽倒在地。

司马邺和索綝见他惊怒哀恸的模样,都有些不解,不由出声追问。麴允便低低道此人乃是他麾下斥候密探,前往匈奴军中军刘曜大帐处,执行死间任务。本心存念想,总指望他能大功告成,得以除去虏王;即算失败,也幻想他能逃出生天。如今见到人头,还有什么好说,果然是最糟糕的结果,连最后一丝希望都幻灭了。

麴允简单地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通,末了泪下两行,哽咽难言。司马邺和索綝也是唏嘘不已,太息摇首。城下处,赵染的大叫声已响起。

“楼上听真!尔残晋君臣,竟然用此卑鄙的鬼蜮手段,妄图伤我名王!但福祸天定,有德运之人,又岂能伤在这些见不得人的险恶伎俩之下!我名王毫发无伤,尔奸猾小人早已伏法授首!奉劝尔等君臣,速速归降才是正理,勿要费尽思量,自寻死路!”

这番话,让城上一众君臣又恼又怒,但面红耳赤,无言以对。使人去刺杀,确实是出于下策,古来春秋国战,并不行此。

楼上,奔出一人,朝着赵染破口大骂道:“尔等夷狄禽兽,人人得而诛之,难道还要跟你讲什么规矩和道义?且须知你我之间,非是对等国战,乃是朝廷征讨尔等不思国恩的叛逆胡贼是也!”

大晋朝几无立足之地,匈奴人已成席卷之势。但仗打的如何,暂且不说,这文字和唇舌之间的争锋,断断不可落了下风。

众人一看,却是建威将军樊胜。樊胜乃是毕垒的旧部,关系莫逆。之前亲眼见老上司惨死赵染铁蹄之下,正自恨怒难消,现见赵染犹如桀犬吠尧般哓哓不止,便即出头大骂,聊出一口恶气。

刘曜行事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打仗也是攻就攻退就退,没有过优柔寡断左右为难的。当下闻听城上訾骂,晓得劝降一道,恐怕现下是难以奏效,于是翻身上马,当即下令进攻。当今之世,兵强马壮者,才有资本笑到最后。战争的胜与败,国家的兴与亡,都是靠着真刀实枪打出来的,是靠无数的士兵拼死换来的,强力者从来都是用实际行动来说话,不屑于徒逞口舌之争。

阵阵胡笳声响,催人心寒。随着匈奴中山王旗所指,近五万大军全部动员,一批批一茬茬一拨拨的攻向长安城。刘曜坐镇中军,诸将皆不敢不尽心用命,尤其赵染这种惯打头阵的猛将,更是亲冒矢石,临前指挥,嘶吼连连。一时间,云梯飞升,冲车狂擂,投石车呼啸冲掷,燃着烈火的滚油兜头泼下,万千箭矢犹如急雨,恨不得将城砖也砸出洞来。长安城还未来得及喘一口气,又被迫全力展开了防御与反击。

到得第二日清晨,长安城上下,两边兵卒的尸首,硬生生比前日多出一倍来。城中现在已不足一万士兵了,连协助作战的平民百姓,都当场战死了三四千人。全城拼死拼活,奋力击退了匈奴军的三次强攻,最险一次,外城已破,晋军趁着敌兵一时后继不及,将一支匈奴敢死队全歼在瓮城中,好悬才将外城又夺了回来。

刘曜面色阴沉,骑在高头大马上,远望长安,默然不语。长安城的顽强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在他的印象中,数年前攻取晋都洛阳,好像也没有这般棘手。晋朝的疆土越来越小,军队也越打越少,到了如今长安几乎好似孤城一座,为什么还这般死撑呢?

刘曜纵然是当时异族中的佼佼者,但习惯了征服与杀伐的他,也想不到其中简单的道理。游牧民族总是瞧不起农耕民族的懦弱和温和,认为中原农耕民族只会守着脚下的土地,一代传承一代,像极羊群们只看到眼前的青草不愿移动。但他们哪里能理解,国人正是对家园感到眷恋和深深的热爱,才会在一次次的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团结起来发出怒吼,不顾一切的拚死作战,击败一切敢来进犯的侵略者。

“父王,依孩儿之见,长安城城高防深,又上下军民一心,倒是劲敌啊,此次征伐,虽然我王师声势浩大,恐怕也不容易得奏凯旋。”

刘曜正立马中军大纛之下、随时随刻掌控战局之时,身侧后有声音响起。他回头瞧看,有一高冠华服的少年揽辔而来,却是他的世子刘胤骑在马上,凑了过来。

(本章完)

第两百一十三章 陈安又来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三百二十二章 亲临朔州第四十二章 斩首行动第九十四章 陇南氐王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国被平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动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济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当前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两百九十一章 真实身份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赵崩塌第三百八十八章 总戎军机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国上架感言第六十七章 南阳郡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恶魔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军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军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圣第一百三十八章 陈安之谋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两百四十四章 前后受敌第两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杂第两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杂第一百一十二章 执子之手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八章 众人畅谈第两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见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献一计上架感言第三十一章 内室智囊第三百四十章 两赵决断第两百一十章 攻势再起第四百零二章 毫无贰志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择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击根本第三百六十章 帝业终成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紧生意第四十二章 斩首行动第三章 来之安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八十三章 惊惧难言第十六章 针锋相对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击根本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二十九章 当街翻脸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两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两百章 传檄而告第两百八十一章 各种内斗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枢之险第两百三十章 多日未见第二十章 自访韩雍第四百一十三章 邺城方面第三百章 穷途末路第两百五十八章 开个玩笑第五十二章 陇西变天第两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二十五章 浓浓深情第七十八章 粮仓重地第十三章 首阳主官第两百五十七章 张春送礼第两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争端第四百一十六章 动情晓礼第三百二十四章 驻兵陈留第三百章 穷途末路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三百三十八章 随意处置第两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乱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圣第四十章 三人密谈第七十九章 灵机一动第一百零四章 席间欢饮第三百七十章 并州军议第两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十六章 针锋相对第三百八十六章 当面秘奏第七十四章 有惊有险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十六章 针锋相对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发丑闻第两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预备第三十二章 无端示好第一百零二章 和议达成第四百二十八章 黄粱一梦
第两百一十三章 陈安又来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三百二十二章 亲临朔州第四十二章 斩首行动第九十四章 陇南氐王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国被平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动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济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当前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两百九十一章 真实身份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赵崩塌第三百八十八章 总戎军机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国上架感言第六十七章 南阳郡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恶魔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军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军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圣第一百三十八章 陈安之谋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两百四十四章 前后受敌第两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杂第两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杂第一百一十二章 执子之手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八章 众人畅谈第两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见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献一计上架感言第三十一章 内室智囊第三百四十章 两赵决断第两百一十章 攻势再起第四百零二章 毫无贰志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择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击根本第三百六十章 帝业终成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紧生意第四十二章 斩首行动第三章 来之安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八十三章 惊惧难言第十六章 针锋相对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击根本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二十九章 当街翻脸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两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两百章 传檄而告第两百八十一章 各种内斗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枢之险第两百三十章 多日未见第二十章 自访韩雍第四百一十三章 邺城方面第三百章 穷途末路第两百五十八章 开个玩笑第五十二章 陇西变天第两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二十五章 浓浓深情第七十八章 粮仓重地第十三章 首阳主官第两百五十七章 张春送礼第两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争端第四百一十六章 动情晓礼第三百二十四章 驻兵陈留第三百章 穷途末路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三百三十八章 随意处置第两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乱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圣第四十章 三人密谈第七十九章 灵机一动第一百零四章 席间欢饮第三百七十章 并州军议第两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十六章 针锋相对第三百八十六章 当面秘奏第七十四章 有惊有险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两百零一章 另遣良将第十六章 针锋相对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发丑闻第两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预备第三十二章 无端示好第一百零二章 和议达成第四百二十八章 黄粱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