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国

“毕将军!”

“坚持住!”

不惟他身后晋军惊呼不已,城楼上,包括皇帝在内,无数人的心都被狠狠揪起,有些妇女老者,惊怕担心的捂住了嘴,有的都忍不住流下了泪水。更多人却已大喊出声,拍击城墙,为毕垒鼓劲造势,连皇帝司马邺,也似乎一时忘却了身份,用力拍着墙砖,高喊起来。

毕垒的坐骑悲鸣不已,似乎也晓得主人危急,却自己加快了速度,埋头奋力朝长安城奔去。毕垒伏在马背上,只觉得后背处剧痛无比,连呼吸都要被阻断,他听得身后一片喊杀,耳中传来了晋兵们为了掩护自己,阻敌而被残忍围杀发出的惨叫声,又听到前方城墙上传来的无数鼓舞之声,他猛然大吼一声,用尽全身力气,在马背上毅然直起身来,纵马绝尘而去。

城楼上欢呼声大响,山呼海啸一般。所有人都打心眼里高兴,司马邺激动地大喊,他甚至暗下决心,只要毕垒最终能够逃回城内,那就立即晋升他为征东将军,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好好嘉奖他一番。麴允也频频点点头,毕垒这种勇挫敌军后还能杀出重围安然回返的孤胆英雄形象,是用来鼓舞全城乃至全天下心怀必胜抗击胡虏的上好典范。

被围困在匈奴阵中的晋军骑兵,数量锐减,不多时已剩不到四五十人了。已基本注定了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不过拼去了几百人的性命,终究掩护了毕垒成功的突围出敌军合围大阵。毕垒虽然伤势不轻,如今也还能够勉强支撑住,只要能够逃回长安城,皇帝一定会让太医院全力救治,性命总保无虞便是。

战场上,无数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毕垒那一人一骑身上。毕垒只觉得全身气力在慢慢流逝,他紧咬钢牙,喘着粗气,纵马急速往回奔去。

八十丈……六十丈……距离还有不到五十丈!

长安东城门的大门尽在眼前,那开启的巨大门缝中,甚至都能看见军中袍泽不停招动的手和那一张张紧张急切的脸,快了!

突然间,又一支弩箭刺破空气呼啸而来,噗得一声闷响,紧紧的扎进了毕垒的后心窝,没羽而入。毕垒只觉得脑袋猛地剧烈轰鸣起来,他再也支撑不住,低低的呻吟了一声,就此滚下马来。

异变陡起!长安城上,不由得都惊得呆住。连匈奴兵卒也渐渐停下了喧嚣,都站在原地看过来。一时间,天地万物似乎都不再作声,只有毕垒的战马,恋恋不舍主人,毅然掉过头来奔至毕垒身前,悲嘶连连,不停用蹄子推他,低下脑袋拱他,见主人伤重难返,那马儿大颗大颗的眼泪,不断滴落在尘土中,砸出了一个个小小的浅窝。

毕垒还没有死。他侧侧的仰躺在地,天幕上的光亮,刺得他睁不开眼,也不想再睁开眼。他觉得很疲倦很疲倦,他今年已经四十六岁了,还必须要和生龙活虎的年轻人一样,在校场内刻苦操练,在城楼上奔走呼喝

,在战场上往来杀敌。他活的好累,不想再这般强撑下去了。

歇一歇,多好啊。少年时的一幕幕情景,莫名的出现在紧闭的眼前,是那么安逸和洒脱。从此以后,再不用殚精竭虑的筹划防务,也不用辗转反侧的担忧时局,一切都随风去吧,大好河山自会有无数的后来人为之奋斗,天佑华夏,汉人不死!

猛然一声弓鸣,耳边听得战马蓦然悲叫,接着轰然倒地,激起大片尘土。毕垒睁开眼奋力支起身来,原来竟是赵染一箭射在了马儿的脑门中,那跟随了他多年的坐骑,就此先他而去,死在了主人身旁。

“叛贼,你如此丧心病狂,又哪里能够长久!”

毕垒强支起身子,嘶声大骂。赵染不紧不慢的控马来到近前,居高临下的望着,脸上写满了胜利者的倨傲和昂扬。几名盾牌手急速来到赵染身前,竖起大盾,遮护住赵染,警惕地盯住长安城楼。不过这种距离下,城上的箭倒是能射到,但是临到赵染面前,也差不多是强弩之末了,威胁性并不大。

“毕将军,当年我也曾与你有过数面之缘,甚至还短暂的共事过一段时间,你为何如此不讲故人情面,屡番辱骂于我?若是你现在便降了,我一定保全你的性命。”

赵染居高临下的望着,嘴角浮起一抹狞笑。其实他在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此时不过是如同老猫抓住耗子,临吃掉前的调戏玩弄罢了。

毕垒伤势沉重,嘴角已经开始流出鲜血来。双肘撑地,尽量使身子能多立起来一点,他死死瞪视着赵染,血红的双眼中简直要喷出火来。

“你这种无名之辈,我根本瞧你不上。再说我乃国家大将,深受朝廷厚恩,投降?哼,我死了也没有面目去见祖宗!”

赵染的脸阴寒的能刮下冰来。毕垒故意表露出来的蔑视,让赵染敏感自尊的心里,像被挫子挫了一般。且他投降匈奴,屈膝事虏,受尽了世人的唾骂,便是匈奴汉国内部,比如石勒在内的不少名王大将,私下里也瞧他不起,这些,他都无所谓,或者说可以装作无所谓。但是华夏数千年来传承的基本道德规范,还是在无形中形成了束缚——赵染也并没有完全泯灭人性,他颇重孝道。

多少个夜晚,他都梦见自己跪在他逝去的父亲脚前,他父亲怒骂他是背祖忘宗的畜生,是不忠不义的叛贼,说赵家列祖列宗在地上都不得安宁,因他而深深蒙羞。父亲的脚在地上跺得咚咚响,高声叱骂的声音接连在耳边炸起。

而赵染匍匐在地,痛哭流涕,说自己被时事所迫也是没有办法,又说自己确实是不孝之子,请父亲大人息了雷霆之怒,可是父亲哪里肯轻易放过他,不仅叱骂的更加凶狠,甚至还突然摸出一把寒洌冽的尖刀,说要清理门户,除灭家丑,赵染吓得爬起身就跑,他父亲在后面紧追不舍,越追越近,突然就一刀捅在了他的后背心上。

每每惊醒时,赵染都是一身冷汗,头晕目眩,有时甚至眼角边还挂着泪痕,总觉得后背竟然隐隐作痛。他也曾夜半扪心自问,将来死了如何跟祖宗交待,这个问题他没法子回答自己。于是在日复一日的征战中,赵染发疯似的烧杀屠戮,用以刺激和麻痹自己惶惑的心。

“找死!”

毕垒气息不畅的言辞,却像锋利的针,一下下扎在赵染的心里。赵染恼羞成怒,刷的拔出刀来,他的双眼中,杀气陡现。

“不要杀他!”

见他拔刀,长安城楼上一众军民都不自主的大叫起来。皇帝司马邺急得涨红了脸,竟不顾安危,探出了身子急叫道:“不要杀他!你要什么条件朕可以答应你!”

见曾替天巡守执掌九州四海的天下共主、对亿兆生灵有生杀予夺的最高统治者——大晋皇帝,眼下这般主动的低声下气的来哀求他,一种从未有过的巨大的成就感,让赵染兴奋的仰天狂笑起来。

“你们曾经无视我,把我当做砂砾,当做杂草!敌人大军压境,就想到了我,让我像狗一样为你们卖命,可是连根骨头都不给!如今呢?我又站在你们面前,只不过现在我是胜利者!是征服者!”

赵染多年深藏心中的压抑复杂的情绪,在这一刻突然没有征兆的爆发出来。他在马上直起身子,将手中的刀疯狂的挥舞,声嘶力竭的冲着城楼上大喊大叫。这一刻,没有声音,天地之间似乎都在静静的听着他的宣泄。

“什么正统什么胡汉什么故国,都去他妈的!谁重视我,我就跟着谁,别说什么假惺惺的道义气节,老子不想听!都答应我?你们能答应我什么?我要你们君臣现在就开城出降,做得到吗,嗯?!”

司马邺听赵染这般疯狂的訾骂,早已气的面色发青,又听他末了提出这般无礼悖逆的要求,当即一拂袍袖就要严词拒绝,孰料赵染根本没有等他们回答的意思,刚刚吼完,就将坐骑缰绳一拉一纵,那战马往前一蹿便人立而起,接着,那硕大的马蹄重重的踏在了毕垒的胸膛之上!

城上之人,隔着老远仿佛都能听见毕垒胸骨纷纷断裂的嘎拉拉脆响。妇女们陡然发出了凄惨的呼叫,紧紧地抱在一起,哭喊声登时响成一片。

毕垒犹如虾子般倏地紧紧弓起了身体,死死攥住了踩在身上的马腿,接着又颓然倒平在地。他胸前凹下去一大块,鲜血从胸口和嘴里狂喷不止,染红了脸颊和前襟,连甲胄都是大片的赤血。毕垒想转过头再看一眼深深牵挂的家国,但已经没有力气转过头了。他呼哧狂喘,喷出大把大把的血沫,突然用尽最后一点全部力气,嘶哑着高叫!

“……誓杀胡虏!”

下一刻,沉重的马蹄势如万钧,狠狠地跺在了毕垒的面门之上,毕垒浑身一颤,便再也不动了,武卫将军就此以身殉国。

(本章完)

第十一章 首阳小城第七十八章 粮仓重地第两百二十二章 回乡的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归属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会第九十章 坚头之勇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战第二十三章 强力臂助第三十六章 原来如此第一百二十章 重焕生机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两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军如蝗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三十八章 安然无恙第两百九十九章 秦军踪迹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义士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动第四十八章 首阳易主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三百七十六章 据实奏报第十五章 别部司马第四十章 三人密谈第四百一十六章 动情晓礼第四百零二章 毫无贰志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种僵持第一百三十章 运回好马第两百零四章 俱有所图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十二章 杀鸡儆猴第两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乱第四百零五章 当面告发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三百九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四十七章 反败为胜第一百八十六章 闲庭信步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枢之险第三百七十九章 总不服气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三百一十章 伤人暗箭第三百三十三章 计策有疑第两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两百一十五章 击退来敌第两百零三章 螳螂黄雀第八十一章 火烧粮仓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独斗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后第两百七十章 战事又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当朝新贵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军如蝗第一百九十五章 绝不低头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功行赏第四百二十八章 黄粱一梦第三百二十章 贵何如之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两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劲敌东来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敌情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当前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归第六十五章 史载大贤第三百七十章 并州军议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击根本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联第两百八十七章 缓兵之计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请圣裁第两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关第六十七章 南阳郡王第二十三章 强力臂助第两百八十八章 鸣沙柴堡第两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间第两百一十四章 岂当儿戏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发丑闻第三百五十二章 壮士断腕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归属第两百五十八章 开个玩笑第七十八章 粮仓重地第三百一十五章 义不可废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四百零七章 当庭处死第三百二十五章 两不相容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国被平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级拔擢第一百九十一章 热情似火第八十五章 亲征武都第七十二章 议立内衙第三百三十九章 赵王怨愤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三百七十六章 据实奏报第五十四章 痛贬庸吏第三百九十二章 抚平边地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难自已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难解危
第十一章 首阳小城第七十八章 粮仓重地第两百二十二章 回乡的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归属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会第九十章 坚头之勇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战第二十三章 强力臂助第三十六章 原来如此第一百二十章 重焕生机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两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军如蝗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三十八章 安然无恙第两百九十九章 秦军踪迹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义士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动第四十八章 首阳易主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三百七十六章 据实奏报第十五章 别部司马第四十章 三人密谈第四百一十六章 动情晓礼第四百零二章 毫无贰志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种僵持第一百三十章 运回好马第两百零四章 俱有所图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十二章 杀鸡儆猴第两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乱第四百零五章 当面告发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三百九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四十七章 反败为胜第一百八十六章 闲庭信步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枢之险第三百七十九章 总不服气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三百一十章 伤人暗箭第三百三十三章 计策有疑第两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两百一十五章 击退来敌第两百零三章 螳螂黄雀第八十一章 火烧粮仓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独斗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后第两百七十章 战事又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当朝新贵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军如蝗第一百九十五章 绝不低头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功行赏第四百二十八章 黄粱一梦第三百二十章 贵何如之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两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一百六十五章 劲敌东来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敌情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当前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归第六十五章 史载大贤第三百七十章 并州军议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击根本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联第两百八十七章 缓兵之计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请圣裁第两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关第六十七章 南阳郡王第二十三章 强力臂助第两百八十八章 鸣沙柴堡第两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间第两百一十四章 岂当儿戏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发丑闻第三百五十二章 壮士断腕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归属第两百五十八章 开个玩笑第七十八章 粮仓重地第三百一十五章 义不可废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四百零七章 当庭处死第三百二十五章 两不相容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国被平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级拔擢第一百九十一章 热情似火第八十五章 亲征武都第七十二章 议立内衙第三百三十九章 赵王怨愤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三百七十六章 据实奏报第五十四章 痛贬庸吏第三百九十二章 抚平边地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难自已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难解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