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史载大贤

高岳初临乱世,凭借的无非是对岳飞的感念信仰和少年锐气的勇往直前。要说跨马舞枪,冲锋陷阵,不要说高岳骁勇冠绝一时,虽千万人亦吾往矣。便是李虎何成骨思朵等人,也皆是粗莽勇悍、敢战之辈。

但是说到长远规划,步步为营,高岳麾下,则显得捉襟见肘。韩雍倒可称得上文武双全,但韩雍的文,更偏重于排兵布阵、兵法韬略,优在战胜攻取之间,说到底,还是属于武事。

真要严格来说,高岳没有谋臣!他更需要一位智略过人,眼光长远、有治国安邦大才的军师,运筹帷幄,随时参赞,可以协商与制定清晰可行的战略目标,辅佐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一句话,高岳本身自有霸王之勇,独缺姜尚和孔明之才。

杨轲站立堂下,浑身充满了自信的气息。他略一拱手,又道:“在下自幼学习易经,颇有些心得。不过从来不在人前显露,因天机不可多泄,凡事还需人为。但今日与将军有缘,兴致即来,可给将军攵上一卦。”

他说着话,抖索袍袖,片刻从中摸出一块黑沉沉的小巧龟甲。

杨轲请求冯亮先倒了一杯水给他,又让冯亮去寻个细细的火把来。高岳闻言,忙不迭示意冯亮速去照办。

不一会,冯亮手中举着一个小火把进了来。杨轲便用手指蘸着水,先在地上简单的画了一个八卦图。他朝向东方,郑重跪下,面色凝重的轻声颂告一番,便将龟甲倏地往八卦图上抛去。

那龟甲落在八卦图中,滴溜溜的乱转。待到停下之时,杨轲立即接过冯亮手中的火把,跪在龟甲前,俯下身子,谨慎的烧烤起来。

火焰燎灼,龟甲发出轻微的噼啪之声。不一会,龟甲之上,便现出了一些细微的裂纹。杨轲便收起了火把,全神贯注的盯着那龟甲上的裂纹,一面口中喃喃自语,计算起来。

见杨轲跪伏地上,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样子,高岳脑中蓦然一道电光闪过,不由失声大叫道:“是你!你叫杨轲!”

冯亮很奇怪的看向高岳。杨轲抬起头,有些困惑,只道:“在下姓名,适才就已告知将军。此时将军不可出声干扰,否则在下运算分心,结果便不准确了。”

“……好,好好。”

高岳激动的难以自制,勉强忍住暂时不再出声。他想起来这个杨轲究竟是谁了。

两晋十六国时期,石勒得遇张宾,从一介羯奴而登上帝王之座,统一了整个北方。苻坚得遇王猛,从区区小氐能扫平群雄,坐拥中原华夏。然而后世曾有史家评论,如果当初匈奴汉国皇帝刘曜能留下杨轲,史上便没有张宾王猛之名了。

杨轲,天水汉人也。自小熟读经史,学业优良,尤其精通周易。他出身寒门,家境贫苦,平日里只能粗茶淡饭维持温饱,衣着简陋,旁人都受不了那份清苦,而杨轲悠然自

得。

后来收受门徒,教授学业,名声越来越大。匈奴汉国刘曜称帝后,闻杨轲的贤名,便征召延聘他为九卿之首的太常。

杨轲本对仕途已心冷,更不愿意侍奉夷狄之君,便固辞不受。刘曜敬重于他高洁的品行和清雅的志向,便听之任之,也不逼迫他,杨轲便在陇山隐居起来。

再后来,刘曜败死于后赵石勒之手。雍秦一带胡汉之民,被石勒强行命令东迁至河北。杨轲行至长安时,便寻机留了下来。等到石虎即位之后,也听闻杨轲的大名,用隆重的礼节和场面,专程来征召他。

杨轲依然固辞。可是石虎生性残暴,没有刘曜那样的心胸气度,乃是赫赫有名的暴君。闻召而不至,石虎大怒,威胁逼迫,杨轲无奈前往后赵京都邺城拜见。

见到石虎后,杨轲还是很有清高倨傲的气节,只鞠一躬,并不下拜。石虎开口问话,杨轲一言不发。朝上官员见状,请以大不敬之罪,处死杨轲。

钦佩杨轲文弱却有傲骨,石虎最后竟然没有听从,只把杨轲暂时留置在文馆,下诏“听之任之”,随便杨轲行止,只要不离开邺城就行。

不过为了观察和了解杨轲是不是真正的高洁之士,石虎耍了个恶趣味。他密令妖娆性感的美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前往杨轲的卧房,衣不蔽体反复挑逗诱惑,杨轲至始至终,正襟危坐,双目观鼻毫不动心,石虎闻报赞叹不已。

而后石虎每每有赏赐馈赠,杨轲便上个奏疏表示感谢,虽然不愿接受,但更不想有亏礼节。其奏疏文,行笔优美,文辞藻丽,看过的人没有不深深敬佩叹服的。

杨轲心内耻于效顺粗蛮残暴的夷狄政权,又失望于偏安一隅东晋朝廷的碌碌无为。他本是胸怀治国安邦的高士,却不得已郁郁于心,故而终其一生,杨轲始终没有出仕为官,最终病逝,实乃大隐隐于市的古之典范。

高岳此时相逢杨轲,正是他年轻之时,学成之后方才出山,四处游历、落拓不羁的时候。这样一个史载比王景略、张孟孙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治世大才,活生生的站在眼前,那份惊讶和激动,让高岳禁不住心潮澎湃。

可是杨轲正自精心卦算,还特别交代过勿要出声干扰。高岳只急的心中似猫抓般难忍,不得已用眼神示意冯亮,端了水杯来接连喝了几大杯,舒缓一下焦灼。

这边厢,杨轲卦算完毕,慢慢站起了身子,惊奇的摇首吸气,连连赞叹。

“……乃是一个升卦。卦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意思是说,大亨大通,有利于见到王公贵族,不必担忧。另外向南出征吉利。”

“依着卦象,将军可能会和某个显贵王公有所接触,然后会有一次南征的军事。嗯,此我亦不甚了然,按说胡寇自东而来,将军又一意勤王,应该是东征啊。嗯,冥冥天意,敬畏信

重即可,不能深究。”

杨轲将龟甲小心的收进了袖中,仿佛是什么千金不易的珍宝一般。他轻轻拂了拂罩衫,笑道:“恭喜将军。此卦大吉。将军恐是人中龙虎,福运高照,前途亨通,必是一片光明。”

高岳见可以开口说话了,哪有心思追问卦象卦文,急切道:“先生……”

他刚张口,杨轲便施一礼,敛容道:“蒙将军召唤相询,在下斗胆献上愚见。姑妄说之,将军姑妄听之。此时已多有打扰,便请就辞。”

高岳大急,已无暇再客套的兜圈子,忙开诚布公地说:“先生且请留步!若蒙不弃的话,请先生屈尊,来我幕府里暂且担任功曹,可好吗?”

功曹,除人事外,常能与闻一郡政务。实为太守的属官之长。位秩不高,但权力很大,主官往往任用极为看重之人。

陇西郡功曹,原本是朱荣。但朱荣被高岳指派去了首阳,担任首阳县的县功曹。朱荣虽然是降了职,但好在性命无虞,且总算还有官做。

那原太守丁绰、原郡将乌吐真目前还在软禁,前途不要说了,身家性命都是五五之数,所以朱荣很心服的接受了高岳的任命。

故而,陇西郡功曹,目前还是空缺。本来此位甚重,高岳在安排人事上,较为谨慎,宁愿空缺,也不想急急任命。就怕到时候任命之人才力不足,再行罢黜的时候,总是尴尬。

杨轲此时闻言,简直不可思议。他也知道一郡功曹的地位轻重,故而惊讶高岳,为何初次见面,便委自己如此重任,心中反倒有些忐忑不安。

“不知将军为何如此青睐在下。但是在下乃是寒门白丁,疏懒成性,怕受束缚,实在不愿意出仕为官,受那俯首案牍之苦,还是谢过将军。”

杨轲犹豫了一会,彬彬有礼却开门见山的拒绝道。

高岳没有料到杨轲会拒绝自己。但一想到史载其人绝不出仕的隐士作风,不由心急如焚,紫胀了面皮,连说话都仿佛不利索起来。

“先生,先生!我高某并不在乎寒门或望族。须知寒门多高士,望族有庸人。我知道先生乃是胸有治世才能的大才,高某本不敢以公务俗事累先生,奈何智力浅薄,只望先生以乱世苍生为念,屈尊低就。”

“先生,高某一番真挚肺腑,口中所言便是心中热血。我本不敢望做蜀汉昭烈,只奢求先生复演诸葛孔明出世茅庐的故事。今日,真正诚心有求先生,万望留下指教。我,”

说话间,高岳不顾身有重伤,直欲挪动躯体,只要下床。冯亮慌忙上前,一把拦住了他,手忙脚乱之间,伤口复又牵动,直疼的高岳额头冒汗,却不管不顾,一双眼睛只无比殷切焦急的看向杨轲。

杨轲见状,也只好先上前虚虚扶住高岳,高岳趁势一把攥住杨轲的胳膊,无比恳切的望着他。

(本章完)

第两百一十三章 陈安又来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一百零二章 和议达成第两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雾重重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四百一十五章 来者何意第四百二十八章 黄粱一梦第三百九十二章 抚平边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功行赏第两百六十二章 靖边城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难自已第两百五十七章 张春送礼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三十二章 无端示好第两百七十三章 临汧大捷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险第四百章 言出如锋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决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军如蝗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两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间第两百五十七章 张春送礼第五十二章 陇西变天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难解危第三百八十六章 当面秘奏第一百八十章 端阳节至第一百九十三章 惊天消息第九十一章 何方来军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见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说客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处炼狱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阳蒲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险第三百七十章 并州军议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尽灯枯第两百零八章 见机避祸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场受降第三十七章 盘桓数日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独斗第六十五章 史载大贤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发丑闻第两百零四章 俱有所图第三百六十章 帝业终成第两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间第六十六章 难遂所愿第两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岭盛会第十二章 杀鸡儆猴第四百章 言出如锋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还第两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八十章 准备妥当第两百九十七章 头号节将第两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两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两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难第一百一十二章 执子之手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枢之险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三百九十二章 抚平边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三百零一章 形势逆转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百七十六章 据实奏报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袭第一百九十六章 祸起萧墙第两百二十八章 花香满楼第三百二十八章 赵使来谒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长安第两百四十章 国仇家恨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四百零八章 峰回路转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紧生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师箴言第三百一十四章 凉州之变第两百一十五章 击退来敌第四十四章 异变陡生第两百五十八章 开个玩笑第三百一十四章 凉州之变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五十七章 军法如刀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凉争锋第九十章 坚头之勇第一百二十章 重焕生机第两百二十八章 花香满楼第两百九十三章 天伦之情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四十二章 斩首行动
第两百一十三章 陈安又来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一百零二章 和议达成第两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雾重重第两百八十九章 子欲养亲第四百一十五章 来者何意第四百二十八章 黄粱一梦第三百九十二章 抚平边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功行赏第两百六十二章 靖边城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难自已第两百五十七章 张春送礼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三十二章 无端示好第两百七十三章 临汧大捷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险第四百章 言出如锋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决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军如蝗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两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间第两百五十七章 张春送礼第五十二章 陇西变天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难解危第三百八十六章 当面秘奏第一百八十章 端阳节至第一百九十三章 惊天消息第九十一章 何方来军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见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说客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处炼狱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阳蒲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险第三百七十章 并州军议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两百七十八章 当面提点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尽灯枯第两百零八章 见机避祸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场受降第三十七章 盘桓数日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独斗第六十五章 史载大贤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发丑闻第两百零四章 俱有所图第三百六十章 帝业终成第两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间第六十六章 难遂所愿第两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岭盛会第十二章 杀鸡儆猴第四百章 言出如锋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还第两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八十章 准备妥当第两百九十七章 头号节将第两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两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两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难第一百一十二章 执子之手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枢之险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三百九十二章 抚平边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三百零一章 形势逆转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百七十六章 据实奏报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袭第一百九十六章 祸起萧墙第两百二十八章 花香满楼第三百二十八章 赵使来谒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长安第两百四十章 国仇家恨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四百零八章 峰回路转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紧生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师箴言第三百一十四章 凉州之变第两百一十五章 击退来敌第四十四章 异变陡生第两百五十八章 开个玩笑第三百一十四章 凉州之变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五十七章 军法如刀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凉争锋第九十章 坚头之勇第一百二十章 重焕生机第两百二十八章 花香满楼第两百九十三章 天伦之情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四十二章 斩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