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章 多日未见

胡崧自被迫从南安匆匆回师上邽、却被司马保当众迁怒埋怨一番之后,不几日,便上奏表称病,从此在家闭门不出。朝堂之上市井之下,皆不见其身影,时间一长,慢说文武同僚渐渐习惯了,就连司马保都似乎有些眼不见心不烦,快要将其遗忘的感觉。

这天,吃过了午饭,胡崧悠闲无事,踱至自家后院的廊柱之下,负手而立望着院中一株梅树,若有所思。

正神思缥缈的时候,一声相唤朗声传来:“世佐兄,何以茕茕孑立也?”

胡崧愕然循声而望,只见一人从回廊处不慌不忙的走了过来,步态从容双目有神,面上带着亲善的笑意,却是从事中郎裴诜。

“独自赏梅,参省玩味而乐在其中。”胡崧忙迎上前去,执手笑道:“繁卿兄,何处东风,使足下不请自来?”

裴诜哈哈大笑:“世佐兄府门甚紧。东风嘛鄙人无处可借,倒是费了好些个唾沫,才能说得动门卫将我放进来。”

胡崧也笑,连声直道惭愧。两人站着略作寒暄,胡崧便将裴诜请进了书房。时当二月初,春寒料峭,书房内燃了小炭炉,暖融却没有迫人的憋闷,很是舒坦。主从方落座,便有侍女上了香茶,二人捧杯在手,又是闲聊一阵。

胡崧虽然好奇,但并不焦急。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裴诜主动来访,必然是有些大事小情。胡崧暗道你既不说来意,我便也装糊涂,反正难得有人上门陪聊,且当清谈一回。

又悠闲讲说了一阵,果然裴诜渐渐收了惬意的笑容,徐徐道:“如今天下离乱,胡虏作恶,本州境内且不太平。世佐兄元勋之后,胸有将略,难道就打算这样闭门隐居,耽情于梅草花鸟之间么?”

胡崧心中早有预防,当即面不改色道:“朝廷自有麴索二公主持大政。本州嘛……大王乾纲独断,且有文武如云,我不过是个闲官儿,军政大事也轮不到我操心,还是仗着先父之名,混着俸禄不至饿死就成。”

裴诜不禁低低嗤笑一声道:“世人皆知大王优柔寡断,偏你说他乾纲独断。好你个胡世佐,有意见可以当面提嘛。”

胡崧一脸苦笑,也不做声。裴诜继而摇摇头道:“再说兄台故意妄自菲薄,明显言不由衷。令尊赫赫威名,天下皆仰,在先朝武皇帝时,便已是国之干城,出将入相。兄台正应承袭先烈,奋发而起,奈何才及盛年,便就效仿垂垂老朽,而闭门自甘消沉呢?”

胡崧良久无言。半晌叹一声,将手摆了摆,叹道:“我没什么言不由衷,时局固然如此,人情也难捉摸,非是我不愿努力。你看,上回我临危受命,在南安替他硬生生挡住了高岳的大军,正要有些转机的时候,他被人家区区数千人马吓破了胆,置前敌战局于不顾,非要我回来救他。救则救吧,我一路狂奔回来,敌人早跑了,他不仅连句安慰的话都没有,还因为恼羞成怒怕失面子,反过来还当众将我责骂一番!你说这样的主子,跟着他还图个什么呢?”

“罢了!多说也无益。繁卿兄,你难道不知,我虽位高,然则实不如一偏裨小校,根本无从置喙,所以还不如干脆缩头回来,从此闭眼闭口最好。只可恨虎父竟有犬子,我如今这幅模样,将来实在没有颜面去见先父先祖。”

胡崧本是晋武帝时期朝廷高级将领胡奋亲弟之子。胡奋,乃是武帝时朝廷左仆射、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一生东击公孙,西讨诸胡,北伐匈奴,南灭孙吴,端得是武功赫赫。且文武双全,为人忠正,名声极佳。更有一女被武帝纳为贵人很是宠爱,故而于公于私,胡奋都极受晋武帝的看重和信任,乃是西晋初年的重臣名将。若是论及胡崧的祖父,也是了不得,乃是前朝曹魏时期的车骑将军、阴密侯胡遵,更是国之勋臣。

因胡奋独子早逝,于是胡崧少年时便被过继给胡奋为养子,被其视若己出。胡奋积劳成疾死后,朝廷褒奖追谥,胡崧作为根正苗红的三代子弟,便继承了父亲镇军将军职位,只不过降一级,不称大将军而已。

祖、父皆为一时雄杰,叱咤风云天下敬仰。而胡崧却蹉跎至此,他觉得除了先父遗传下来的镇军将军名号之外,自己已然年过四十,却一无所有一事无成,不怪乎郁郁寡欢。

裴诜见胡崧那萧索且怅恨的模样,先好言劝慰几句。但是既然提起了南阳王,便触动了共同的心思,不免又相互嗟叹一番。裴诜和胡崧,从前不过是单纯的同僚关系,见了面不过礼貌的拱一拱手也就作罢,可算是泛泛之交。但是在司马保麾下待了年余后,这两人边迅速地愈走愈近,目前已经好算是莫逆。

两人一个乃是元勋之后,将出名门;一个也是出身裴氏世家望族,门阀高贵,所以并不存在谁刻意巴结奉承谁的情况。也不单单是为了结盟而抵制政敌张春派系,究其根本原因,无他,裴诜和胡崧,都是司马保麾下,典型的忠于朝廷的保皇派。

上邽

城中这一派系,除了胡、裴外,著名的还有仍被关在监牢中的讨逆将军杨韬。此他们中心思想便是没有朝廷,便没有他们的一切,万事万物皆不可将朝廷置之度外。说白了便是封建社会忠君思想的具体体现。春秋大义,君臣正统,这绝对不容忽视和亵渎。

你司马保称王称霸,都可以默认或者接受,但是前提条件是你得拥护朝廷,忠于皇帝,谨守臣节不能有半分逾越,竭力守护大晋江山社稷。只要能满足这一条,什么都好商量。但关键司马保长期轻视朝廷,无心勤王,匈奴人数次逼迫天子,也不见他拿出半点具体行动积极应对,哪怕是好歹表现出一个臣子应有的愤慨和痛心。

在他们的期盼中,司马保应该是力挽狂澜、中兴皇晋的名王,能振臂高呼聚集天下人望和民心,这样,到最后才好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可是司马保所作所为,明显就是盼着皇帝死,他好来接班,这完全不符合二人心中的道德礼法衡量标准,于是裴诜和胡崧对司马保渐渐大失所望。

再加上眼下局势,尽然穷蹙到这般地步。从前不仅完全掌控秦州,其势力还辐射青海、凉州、塞北乃至益州,很是强盛。如今这才过得几年,司马保的权力,连完整的一郡都不能握在手中,只天水郡的上邽、显新、成纪、礼县这区区四城还算奉他号令,此外之土地,要么已经改换庭面正式易主,要么便是打出旗帜自立山头。

如今的秦州,连刺史和都督,都被皇帝正式转封了高岳。但是高岳又不能和儹逆相比,毕竟他曾奋勇勤王击败强敌,这份忠勇天下人都清楚的见识过,皇帝让他掌管秦州,也是投桃报李,你自己不尽忠,又没有能力,那就完全怨不得别人要来替代你。所以胡裴等,对高岳又无法理直气壮的仇雠,反倒很有些心虚的羞惭。

这内因外果带来的种种强烈反差和刺激,让胡裴等心寒不已。司马保已无法再追随,上邽也不是理想之地,这已是城中保皇派们不约而同的心中共识。但是局势摆在眼前,天下东南西北没有一处不乱,长安岌岌可危,但投降胡人,这还不如叫他们去死;南下归附琅琊王司马睿,也有种种顾忌。此外忠于朝廷的有鲜卑人段匹磾的幽州,不屑去投;而司空刘琨的并州,却是海中孤岛般的危地,不敢去投。此外忠皇的乐陵太守邵续、河内太守郭默、荥阳太守李矩等,都不过是弹丸之地,深陷敌后苦苦支撑,自保都是问题,何谈接洽庇护旁人。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一十六章 凯旋而归第十三章 首阳主官第三百三十九章 赵王怨愤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会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八十五章 亲征武都第一百九十五章 绝不低头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两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两百七十一章 避实就虚第一百六十五章 劲敌东来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对勇特殊情况说明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击根本第两百三十九章 上邽长安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春犯忌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两百一十四章 岂当儿戏第两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离第三百零六章 谁是罪首第九十章 坚头之勇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击根本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国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两百七十章 战事又起第两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零六章 又与卿逢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四章 少年骄狂第三百四十三章 绝世孤宝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两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两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两百一十八章 无可奈何第九十八章 见义勇为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岭盛会第两百三十九章 上邽长安第六十七章 南阳郡王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顺第两百八十一章 各种内斗第二十八章 韩雍生辰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紧生意第两百五十八章 开个玩笑第两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动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场受降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献一计第六十七章 南阳郡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势第两百章 传檄而告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国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六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罗网第一百零二章 和议达成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见第一百九十五章 绝不低头第七十五章 见机行事第两百二十章 金屋有娇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两百四十章 国仇家恨第三百五十二章 壮士断腕第九十四章 陇南氐王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围洛阳第三章 来之安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热情似火第四百零二章 毫无贰志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难自已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阳第一百九十一章 热情似火第两百八十八章 鸣沙柴堡第两百一十三章 陈安又来第两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险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五十章 陇西郡守第两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一十章 情凄意切第三十六章 原来如此第两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场受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许期待第三百四十六章 赵室遗属第三百三十五章 乱平之后第两百一十五章 击退来敌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离城第两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两百五十章 皇帝遗旨第一百六十五章 劲敌东来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
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一十六章 凯旋而归第十三章 首阳主官第三百三十九章 赵王怨愤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会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八十五章 亲征武都第一百九十五章 绝不低头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两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两百七十一章 避实就虚第一百六十五章 劲敌东来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对勇特殊情况说明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击根本第两百三十九章 上邽长安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春犯忌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两百一十四章 岂当儿戏第两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离第三百零六章 谁是罪首第九十章 坚头之勇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击根本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国第三百二十七章 约秦之议第两百七十章 战事又起第两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零六章 又与卿逢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四章 少年骄狂第三百四十三章 绝世孤宝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两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两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两百一十八章 无可奈何第九十八章 见义勇为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岭盛会第两百三十九章 上邽长安第六十七章 南阳郡王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顺第两百八十一章 各种内斗第二十八章 韩雍生辰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紧生意第两百五十八章 开个玩笑第两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动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场受降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献一计第六十七章 南阳郡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势第两百章 传檄而告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国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六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罗网第一百零二章 和议达成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见第一百九十五章 绝不低头第七十五章 见机行事第两百二十章 金屋有娇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两百四十章 国仇家恨第三百五十二章 壮士断腕第九十四章 陇南氐王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围洛阳第三章 来之安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热情似火第四百零二章 毫无贰志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难自已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阳第一百九十一章 热情似火第两百八十八章 鸣沙柴堡第两百一十三章 陈安又来第两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险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五十章 陇西郡守第两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一十章 情凄意切第三十六章 原来如此第两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场受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许期待第三百四十六章 赵室遗属第三百三十五章 乱平之后第两百一十五章 击退来敌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离城第两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两百五十章 皇帝遗旨第一百六十五章 劲敌东来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