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再次合作

蒋介石显然被王汉章说服了,不服不行啊,之前不相信王汉章,所以秦国的皇位没了,纵观王汉章前后,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王汉章更靠谱的人了。

蒋介石这个时候也顾不得老脸道:“汉章,为了华夏民族,今天我蒋中正就陪你一起赌一把,不管他输赢。”

王汉章知道蒋介石是答应了,不过王汉章还是宽慰道:“委座,没那么夸张,你这弄得好像要输光你全部的身家似的,只要在未来,您能全力配合我,那么印尼是囊中之物了,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

蒋介石尴尬的笑了起来,“呵呵……呵呵……”

王汉章也跟着笑了起来。“哈哈……哈哈……”良久王汉章才道:“委座,为了能尽快的拿下印尼,至少要抢在美国人之前才行,所以海军训练必须尽快,您看海军人员什么时候可以来秦国?”

蒋介石道:“三天之内会陆续的过去。”

王汉章道:“好,另外航母需要优秀的飞行员才能在上面起降,所以飞行员,您也安排一些过来吧,我的飞行员在陆地上还勉强,在航母上恐怕就不行了,何况我也没有足够的飞行员。”

蒋介石道:“没问题,今后你要什么,只要我有,没二话,立马给。”

对于这次搞定蒋介石,王汉章十分的有把握,王汉章不相信只要出点人就可以当皇帝,蒋介石会不动心。

跟蒋介石达成了协议,王汉章也轻松多了,以后蒋介石一定会唯王汉章马首是瞻了,到时候在中国王汉章将有更大的权力,也能最大限度的集中华夏的力量将日将鬼子赶出中国。

蒋介石果真效率很高,三天内果然就有一批海军人员过来,其中包括陈绍宽,而其他的人也在迅速的集结当中,顶多一个礼拜可以全部到齐。

王汉章和史迪威达成了协议,人员会先去印度接受军舰然后在那边训练三个月,在把军舰开回秦国,而那个时候,秦国的军港也建设的差不多了,只是功能没有那么齐全。

话说王汉章和美国达成共识之后,罗斯福才跟英国政府说这件事,虽然英国首相脾气比较温和,但是还是被罗斯福气得要死,这么大的事情,罗斯福居然不提前知会他一声。

不过美国大使告诉艾德礼,如果事先告诉英国担心英国的阻力非常的大,不过现在对英国来说也没有影响,本来想要让秦国出兵到印度打击日军,然后英美在印度脱身早日反攻欧洲,但是王汉章死活不去印度,担心英国人像在原来缅甸时那样算计秦军。

艾德礼对此感到脸红,不过很多事情不是他能改变的,再说王汉章不是也算计了英国一次吗,差点把英国的内裤都当掉了。

不过秦国不会再来印度,艾德礼也放心多了,至于美国要再一次援助物资给秦国和中国,艾德礼也不得不接受,现在在亚洲能牵制日军的也只有华人了。

英国虽然嘴上说不行就丢掉本土去澳大利亚去加拿大,但是心里却不想那么做,本土能守当然是守住比较好。

可是英国人又不想失去印度,所以只能在拿下印度之后再去专心的处理欧洲的事务,而美国也担心日本拿下印度之后还不满足要进攻中东,要是真的那样字,盟国就陷入了被动之中。

艾德礼和美国大使还有英王交还了一下意见,最后英国只得妥协,只要本土在,报仇总会有机会的,艾德利认为不能被仇恨蒙蔽的双眼。

之前日本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增加驻印日军,但是却帮助印度人建立了兵工厂,使得印度慢慢的可以生产所需要的物资,特别是武器弹药。

双方都被大量的难民所牵制,所以都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役,因此大家都在积蓄实力,准备给对方最重要的一击。

英美认为如果秦军在亚洲发动大规模的攻势,那么日本肯定要先应付东亚大陆上的战事。再加上美国在太平洋进攻,那么日本不会再有很多力量派往印度支援印度,到时候英国就可以集中力量消灭日军,平定印度人的叛乱。

英国人见已经无法阻止美国对华人的援助,因此也只能积极的配合,希望王汉章能早日发动战争牵制日军,那个时候英国也可以全力进攻印度,一举拿下印度。

于是英国方面也积极的运送物资到秦国,不过王汉章并不会因此就放松警惕,王汉章知道帝国主义是狗改不了吃屎的,不过王汉章还是把杜聿明的部下调走了,但是那个是王汉章的既定计划,王汉章要会中国打日本人,还是需要拿得出手的军队,至少远征军的战斗力和人格王汉章心中有底,所以把他们调回国内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秦国把之前最有战斗力的十万远征军调离了秦、印边境,这在英美看起来是大事,美国人认为王汉章有气魄,这个时候敢把军队条例这里。

英国人以为王汉章是应为英国同意了美国援助的物资经过英国转给秦国,所以秦国一位英国打算和解了,一群英国人心中冷笑,这样也好,到时候英国报仇的时候在印度西边的陆地上进攻的阻力也会晓得多。

而事实上王汉章虽然把杜聿明部撤离了戈西河和雅鲁藏布江之间的区域,但是这里的秦军却得到了加强,相爱这里部署了10万秦军,在雅鲁藏布江东岸的地区也部署了10万秦军,一旦有事可以随时渡河雅鲁藏布江支援。

虽然秦军成立时间段,但是军官都是有非常纷纷的作战经验的人,士兵也训练了大半年,已经可以担当重任了,王汉章热内秦军是该独立起来,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在接下来的作战之中,秦军应该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而不是只是守在那里,王汉章相信秦军的那些军官们也不愿意,要是不打仗,他们就没法获得爵位了。

王汉章调离杜聿明部现在离开王汉章还是找了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一来给英美王汉章对它们放松了警惕,第二就是表明了秦国对印度没有企图,在这里也让英美对王汉章放松了警惕,当然还有日本了。

除了大量的秦军还有一支十万人的远征军驻扎在那里,英日双方心里都非常的害怕,王汉章随时都有可能对它们下手,谁知道会师什么借口,毕竟王汉章已经对英国人下过一次狠手,再来一次并不稀奇,因此他们都得派出一部分兵力防御秦军和远征军进攻,现在非常有战斗力的远征军走了,他们的心里也都松了下来,他们被牵制的兵力也可以用来对付对方了,特别是英国人认为,王汉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要英国不主动进攻,那么英国也不会遭到秦军的攻击,否则美国人的援助定然是没有了。

英国人在这个时候看着美国人越来越多的物资送往秦国,特别是美国居然还要给一直航母舰队给秦国,所有的英国人都认为美国人疯了,他们向美国政府咨询此事,但是美国政府表示他们很正常。

美国政府希望用这些物资还换取华人在对日战争中主导,这样华日双方死拼,到时候英美渔翁得利,就像现在让苏俄和德国死拼一样,英美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利用斯拉夫人和华人,一位的压制这些人万一轴心国胜利了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而英国高层这才明白罗斯福的想法,美国人现在推行的华人和日本人的政策不就是欧洲斯拉夫人和德国人的政策吗,只不过是一个小一点的扳本。英国很快就对美国表示理解,是的,让华人和日本人死拼,日本在华的军队接近两百万,华军要打败这些日军何等的困难,但是美国加大援助,,华军势必欲望膨胀,肯定想收复自己的国土,到时候必然会大规模的爆发战争,而日本人也不是吃素的,到时候日本肯定还有更多的军队调往中国,恐怕等中国华军收复那些失地,留下来的也是烂摊子一个,不多的工业和经济也基本被摧毁。

想到到时候因为再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在中国爆发,到时候又会有几百万、几千万的中国人死去,英国政府官员们心里那叫一个舒坦,要是英国派军队这么干的话,那英国军队应该也要死个几十万才有可能办到,现在美国人只是付出了一点点物资就办到了。同时还避免了到时候进攻日本本土,这几百万日军会去太平洋和英美盟军血战造成大量的盟军伤亡,此计可谓一箭双雕,英国人在心里也不得不骂美国人卑鄙无耻同时英国人自己也加重了戒备心理,谁叫美国现在是世界上的第一号经济强国,另外军事上现在单独比起来应该也差不多了,完全有能力取而代之英国的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

第66章 太平洋局势第14章 内政(一)第46章 叛国贼的演讲第64章 英国人撤离第15章 对美宣战第15章 进军唐努乌梁海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22章 石油工业第58章 局势转安第11章 再拉德国援助第23章 刺杀希特勒第14章 日苏谈判第61章 转道日本第64章 罗斯福之死第32章 到底还是美国人奸诈第9章 初战告捷第13章 夺取尼豪岛第54章 高尔察克投降(下)第26章 轰炸勘察加第27章 愤怒、抉择第30章 登陆阿拉斯加第45章 戴高乐的梦想第14章 库伦大会战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58章 逃出生天第13章 败退前夕第45章 文人第28章 发动机第22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有多少钱第28章 犹太建国谈判(一)第58章 普世价值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5章 远征军不溃第31章 顶级会面第23章 石油大发现第24章 缅甸计划开始第57章 橡树行动(一)第52章 全面撤退第12章 我为什么升上校第24章 海战第29章 货币金融第42章 红魔第60章 地球统一第9章 为了德意志,杀第33章 控制缅北第34章 犹太真的要建国了第32章 德国的实力第1章 北太平洋的风声第9章 王汉章 的担忧第17章 纠结的美国人第64章 英国人撤离第60章 日军的又一春第10章 美国霸权主义的雏形第33章 有何诡计第62章 惊诧小日本第21章 上流社会的宴会第36章 巴勒斯坦暴乱第60章 夭折的叛乱第62章 惊诧小日本第64章 斯大林的阴谋第51章 伊尔库茨克之战(下)第22章 煮酒论局势第7章 绝不忍辱偷生第60章 地球统一第68章 欲哭无泪第26章 果敢土司第63章 夺取威克岛第39章 第一波攻击第55章 受降第12章 我为什么升上校第53章 民族未来(下)第58章 普世价值第48章 安加拉大桥之战第47章 队友是用来卖的第27章 英美苏密约第8章 围歼113联队第49章 伊尔库茨克之战(上)第13章 败退前夕第21章 胜利的曙光第12章 一定要进攻美国第30章 英、日的灭印计划第24章 ,希特勒死了第37章 说客第51章 冬眠第54章 时间最短的百万人战争第54章 英美求援第62章 笼络人心第40章 重重一击第39章 德国人的抉择第60章 夭折的叛乱第22章 怒江空战(下)第25章 御前计划第17章 日本人的烦恼第55章 喷气式飞机V5第32章 仰光大屠杀(下)第12章 我为什么升上校第4章 局势危急第1章 三巨头会议(上)第26章 轰炸勘察加第70章 轰炸美军舰队(下)
第66章 太平洋局势第14章 内政(一)第46章 叛国贼的演讲第64章 英国人撤离第15章 对美宣战第15章 进军唐努乌梁海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22章 石油工业第58章 局势转安第11章 再拉德国援助第23章 刺杀希特勒第14章 日苏谈判第61章 转道日本第64章 罗斯福之死第32章 到底还是美国人奸诈第9章 初战告捷第13章 夺取尼豪岛第54章 高尔察克投降(下)第26章 轰炸勘察加第27章 愤怒、抉择第30章 登陆阿拉斯加第45章 戴高乐的梦想第14章 库伦大会战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58章 逃出生天第13章 败退前夕第45章 文人第28章 发动机第22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有多少钱第28章 犹太建国谈判(一)第58章 普世价值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5章 远征军不溃第31章 顶级会面第23章 石油大发现第24章 缅甸计划开始第57章 橡树行动(一)第52章 全面撤退第12章 我为什么升上校第24章 海战第29章 货币金融第42章 红魔第60章 地球统一第9章 为了德意志,杀第33章 控制缅北第34章 犹太真的要建国了第32章 德国的实力第1章 北太平洋的风声第9章 王汉章 的担忧第17章 纠结的美国人第64章 英国人撤离第60章 日军的又一春第10章 美国霸权主义的雏形第33章 有何诡计第62章 惊诧小日本第21章 上流社会的宴会第36章 巴勒斯坦暴乱第60章 夭折的叛乱第62章 惊诧小日本第64章 斯大林的阴谋第51章 伊尔库茨克之战(下)第22章 煮酒论局势第7章 绝不忍辱偷生第60章 地球统一第68章 欲哭无泪第26章 果敢土司第63章 夺取威克岛第39章 第一波攻击第55章 受降第12章 我为什么升上校第53章 民族未来(下)第58章 普世价值第48章 安加拉大桥之战第47章 队友是用来卖的第27章 英美苏密约第8章 围歼113联队第49章 伊尔库茨克之战(上)第13章 败退前夕第21章 胜利的曙光第12章 一定要进攻美国第30章 英、日的灭印计划第24章 ,希特勒死了第37章 说客第51章 冬眠第54章 时间最短的百万人战争第54章 英美求援第62章 笼络人心第40章 重重一击第39章 德国人的抉择第60章 夭折的叛乱第22章 怒江空战(下)第25章 御前计划第17章 日本人的烦恼第55章 喷气式飞机V5第32章 仰光大屠杀(下)第12章 我为什么升上校第4章 局势危急第1章 三巨头会议(上)第26章 轰炸勘察加第70章 轰炸美军舰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