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

黥布这次造反,引来不少人的关注,有疑惑的,有担心的,有高兴的,有发愁的,无论怀揣的是哪种心情,归根结底只有四个字——极为重视。夏侯婴就是其中之一。

夏侯婴这个人打仗生猛,极为忠诚,话语不多,但心机不重,总的来说他办出来的事情,绝不会让人讨厌。当然,也并不代表他和老大不唱对台戏,曾经刘邦彭城大败慌忙逃命时,三番两次踹儿女下车,夏侯婴就抗了一次命。但这种抗命,并不会影响其在老大心中的位置,反而加重了自己的分量。

刘邦对夏侯婴是无比信任的,因此这位夏侯兄每次说出来的话,刘邦都会给他几分面子。当初是他救了将被砍头的韩信,给了姓韩的继续活命的机会;后来是救了季布的性命,让那个姓季的人继续他的传奇生涯。由此可见,夏侯婴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很有挖掘人才的能力。

一句话,夏侯婴是一个有眼光、有思想、很踏实、很忠诚的跟随者,是刘邦的嫡系。

这一次,夏侯婴又为刘邦挖掘了个人才。

刘邦的跟前真的是能人辈出,为把这段故事讲清楚,我尽量少牵扯进来些人,免得混淆读者的视线。但有些人,还是需要穿插一下的。虽然这些人就露那么一两次脸,但不拉出来遛遛,就很难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会让人觉得有些突兀。

夏侯婴这次发现的人姓薛,名字不详,史书里称之为“薛公”,曾当过楚国令尹。

提到“薛公”这两个字,我就头大。实际上在楚汉争锋之时,项羽手下就有一个被称为薛公的人,史料记载那个人早被灌婴砍死在马下,我在前边也是提到过的。

然而,这个地方又冒出了这么一个人。要说姓薛的人有很多,也不一定就是一个人,可史料偏偏不加以注明,也不写清楚人家的名字,一个代号就直接了事。这种前颠颠后倒倒的叙事方式,让人抓狂。

事实上,我也没弄明白这两个“薛公”是不是一个人,因为在查阅了有限的史料后,我崩溃了。因此,只好权且认为这个称号所指的并不是一个人吧。

这位薛公同志目前是夏侯婴的门客。虽然相处的机会很多,但直到这次对话后,才真正被夏侯婴发掘出来的。

黥布这次突然造反,让刘邦有些措手不及,一时半会没拿出具体方略来,这让一些人很是操心,这些人中包括夏侯婴。

夏侯婴回去后,和自己有限的几个门客探讨黥布造反的事情。他对黥布的行为有些疑惑。

薛公站了出来,“黥布故当反!”

他这句话算是语惊四座。

薛公接着说话了,“朝廷前年杀韩信,去年斩彭越,此三人同功一体之人,自疑祸患及身,故反耳。”

夏侯婴随即问道:“可有对策?”

薛公呵呵一笑,接着说道:“大人为我引荐主上,我有良策对应,黥布此乱不足虑也。”

薛公的机会来了,因为夏侯婴真的为他提供了一次展现才华的机会。夏侯婴真是太有眼光了,推荐韩信是他的得意之笔,推荐这个薛公算是他的收官之作,难能可贵的是他引荐的几个人都没给自己丢脸。

站在刘邦的面前,薛公开始了他的表演。

刘邦虽然看不起儒生,但事到临头,还是想听听这位大言不惭的老头有何高见。

“先生有何良策?”

薛公深深一躬,款款说道:“黥布反可用三策。用上策,那崤山以东非朝廷所有了;若用中策,胜败结局未可知也;若用下策,陛下可高枕无忧也。”

薛公的这个开场白很漂亮,给领导汇报工作,就需要这么一二三地进行罗列,一旦罗列清楚,剖析有理,立刻能引起领导的重视,也能为自己争取些彩头。

刘邦就被他的一二三理论吸引了,好奇地问道:“何为上策?”

“黥布若东攻吴,西占楚,兼并齐鲁,传令燕赵,则崤山以东非朝廷所有了。”

“何为中策?”

“东攻吴,西占楚,兼并韩魏,占据敖山谷仓,封锁成皋,那胜败未可知也。”

“何为下策?”

“东攻吴,西取下蔡,辎重转移越地,而黥布本人还归长沙,那陛下可高枕无忧了。”

薛公说的都是些地名,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翻翻地图,把地图看明白了,就知道薛公所说的内容其实是很好理解的。

简单说来,齐鲁之地西据险地,东临海边,要造反,这无疑是一块风水宝地。而韩魏之地却处于全国腹地,扼守关中咽喉,自古也是兵家必争之处,据守此地,也不失是一个选择,当初项羽就是这么做的。至于下蔡、越地什么的,偏据南方荒芜之地,缺兵少粮,一旦开战,无疑是身临死地。

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都能看明白,难道打了一辈子仗的黥布会看走眼?薛公排列的一二三,似乎并能算是高明的建议。然而,他随后说的话,就高明了。因为他不仅仅能看清楚造反的路数,更能剖析明白黥布的为人,这真的很不容易。

听完薛公的话,刘邦好奇地问道:“黥布将选何策?”

刘邦问的这句话实际很无厘头,你说黥布如何选择,人家薛公如何知道。黥布自己又不傻,况且他也不听姓薛的,这不明显是在为难人?但往往此时,也是考验本事的机会。如果判断准确,那将一举成名;但如果判断错误,那也还是比较危险的。

然而,薛公并没觉得为难,他斩钉截铁地答道:“出下策!”

刘邦更为好奇,“何也?”

刘邦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能让人抓狂。这种问题,如果答不好,很容易被认为你在信口雌黄,更有甚者会把那顶“欺君”的帽子让你戴上几天。

所以说,说话也是一种本事,要么在和领导对话之前,把可能被问到的问题想全面、想清楚,做出备选答案;要么你随机应变的能力足够强。但无论是哪种选择,都基于你的判断足够准确。如果没有这点本事,最好别去端“谋士”这个饭碗。不要去羡慕别人耍嘴皮而取得的成绩,这份工作并不容易干。

薛公舔了舔嘴皮,开口了。“黥布,骊山囚徒也,性刚身强而至万乘之主。然其胸无大志,眼界狭隘,所行不顾身后,也不以苍生为虑,只图自身畅快而矣。更心系故地,必定南下以图苟生,吾断其必出下策。”

薛公的表演结束了。黥布的为人他算是看明白了。

因为黥布真的很听话,其随后的行为,几乎完全按照薛公为他指定的套路进行出牌。

吴臣站对了位,这让刘邦很是高兴;薛公分析的话,让他又增加了一份底气;随即刘邦又搞了一次和亲,安抚了一下冒顿。多措并举,一阵连环拳过后,胜利的天平完全向刘邦这边倾斜了。因为现在的黥布被一步步孤立了起来。

当然,此时的黥布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他的头一个目标就是刘贾。这让我们在下边的章节中再进行介绍吧,因为就在黥布敲锣打鼓开始革命事业之时,刘邦也不失时机地进行着自己的选择。

因为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办成。关键是刘邦现在的身体也不是太好,毕竟现在已经是公元前196年,也就是说他已是61岁的老人。如果再不把心念已久的那件事情办成,真是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黥布这次造反,刚好为他提供了一次机会。这个机会还是可以把握一下的,只是多少有些不太地道。

好了,让他着手吧。

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八节 明争暗斗(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一)第12章 覆灭—第十二节 吕氏败亡(五)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九)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十节 三王殒命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三节 刘盈收场(三)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六节 明争暗斗(六)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二节 掌控朝局(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三节 贾谊论政(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八节审食其的尴尬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二节好一根搅屎棍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二节荒唐的谋反(三)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八节好一根搅屎棍(四)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一节新一轮博弈(一)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12章 覆灭—第十六节 吕氏败亡(九)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9章 日落长河—(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三节好一根搅屎棍九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7章 烽烟再起—(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一节萧规曹随(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9章 争储——第三节 埋祸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19章 争储——第十节 过招(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3章 乱世纷争—(六)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3章 乱世纷争—(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九节 刘濞收场(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3章 乱世纷争—(十)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五节 早立太子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六节薄昭的结局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八节好一根搅屎棍(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六节刘邦的遗产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九节好一根搅屎棍(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12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六节 传檄天下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七节 明争暗斗(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节审食其的尴尬(五)第19章 争储——第十节 过招(三)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一节好一根搅屎棍七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一)第19章 争储——第十八节 对症下药(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二节萧规曹随(三)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一节萧规曹随(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节好一根搅屎棍(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九节 刘肥避险(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五节 早立太子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五节薄昭的结局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节 冲动(一)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八)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七)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一)第5章 楚汉争锋—(六)第12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
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八节 明争暗斗(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一)第12章 覆灭—第十二节 吕氏败亡(五)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九)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十节 三王殒命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三节 刘盈收场(三)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六节 明争暗斗(六)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二节 掌控朝局(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三节 贾谊论政(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八节审食其的尴尬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二节好一根搅屎棍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二节荒唐的谋反(三)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八节好一根搅屎棍(四)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一节新一轮博弈(一)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12章 覆灭—第十六节 吕氏败亡(九)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9章 日落长河—(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三节好一根搅屎棍九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7章 烽烟再起—(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一节萧规曹随(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9章 争储——第三节 埋祸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19章 争储——第十节 过招(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3章 乱世纷争—(六)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3章 乱世纷争—(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九节 刘濞收场(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3章 乱世纷争—(十)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五节 早立太子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六节薄昭的结局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八节好一根搅屎棍(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六节刘邦的遗产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九节好一根搅屎棍(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12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六节 传檄天下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七节 明争暗斗(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节审食其的尴尬(五)第19章 争储——第十节 过招(三)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一节好一根搅屎棍七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一)第19章 争储——第十八节 对症下药(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二节萧规曹随(三)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一节萧规曹随(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节好一根搅屎棍(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九节 刘肥避险(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五节 早立太子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五节薄昭的结局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节 冲动(一)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八)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七)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一)第5章 楚汉争锋—(六)第12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