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

刘章迈出了此次争锋的第一步。

刘章和陈平等人对过脑子后,给刘襄写了一封信,内容如下:及时发兵西进,群臣于内呼应,待诸吕被诛,将拥立大哥称帝。

刘襄收到这封信后,动了心思。刘襄这个人不简单,脑门挺大,城府很深,长了一张似笑非笑的脸,歪主意很多,满肚子坏水。他虽然和刘章是亲兄弟,但性格差别很大,刘章比较耿直,而刘襄则有点油滑。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不太容易对付的人。

实际上,刘襄这些年来的日子过的并不怎么舒心,心情也不太舒畅。主要原因还是集中在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上。

老爹刘肥在世时候,割出一城,送给了刘乐;后来,吕产封王(吕王,后又改为梁王),在齐国割走了很大一块;再后来,刘泽封王(琅琊王),又讹走了一块。就这样三割两不割的,把刘襄挤成了一团,耕地面积大幅缩水,收入锐减。

今天割一块,明天割一块,算是个什么事啊?按这个进度发展下去,说不定哪天一觉醒来,突然会发现屁股底下这片宅基地也被划出去了。这让刘襄很是不爽,对老吕家恨之入骨。

更重要的是,老爹刘肥是长子,竟然无缘当皇帝;老二刘盈竟在皇位上混了那么多年。如果刘盈混的好也就罢了,关键是刘盈太老实,让老吕家人掌握了朝政。因此,刘襄做梦都想拿回属于老爹的东西。当然,这是他个人认为的。

当然,吕雉在世时,刘襄是不敢有丝毫流露的。这个人的能力,要高出他爹很多。

现在兄弟刘章送来的这封信,开出了比较诱人价码。这是一次有极大风险的投资,但对刘襄来说收益率还是蛮不错的,因此,他准备把握住这个机会。

刘襄也行动起来了。

介绍到此,还有一个细节是需要加以说明,或者是进行探讨。

在史料中,把刘章的写信举动,定性为无组织无纪律的个人行为,是不受政府认可和法律保护的。这很不和情理。我个人认为,刘章的这个举动,是得到陈平、周勃及很多人支持的。

现今的朝堂,吕家人无疑是实力派,虽然陈平、周勃合起伙与人家对着干,可实际上这些人连参政议政的机会都没有。这种一边倒的实力布局,对陈平等人很不利。

陈平也很清楚双方的实力对比,就现状而言,仅靠自己手中的这点人力物力,很难搞出什么花样。因此,需要有外力的注入,需要把这潭死水搅浑,浑水才好摸鱼。

而齐王刘襄,无疑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外力,既姓刘又有实力,并且还有刘章从中穿针引线。把刘襄请来,简直是再恰当不过了。

再说,至于刘襄能不能当上皇帝,那是随后该考虑的事情,眼前这道难关才至关重要。一张空头支票请来个得力帮手,这项投资还是值得的。因此,他们对刘章的行为给予了一些鼓励。

然而,史料中却把这件事,全部把记在了刘章的头上,给人感觉是这位小兄弟误打误撞,一不小心开创出的局面。真相绝非如此。

应该说,这是有人在刻意掩盖真相。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人没有兑现承诺。

这很好理解,汉文帝继位后,为了表示自己地位的合法性,对群臣们的这个承诺,自然不会认账。若认了这一条,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厚道。

忽悠人干活却不给工钱,还拒不承认有这回事。用时拿来,用完扔掉,这就是政治,有时会让人觉得挺无耻。

了解了这一点,就会很容易弄明白刘襄弟兄三人随后的行为和结局。

当然,他们弟兄三人的结局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在此我们还是围绕现在的主题加以介绍吧。

刘襄收到信后,认为这单生意能干,因此叫来几个亲信盘算一番,准备动手。

这个消息很快被传了出去。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就在刘襄准备动手时,有人站出来反对。这个人叫召平,齐国丞相。

这个人我在“萧何的痛苦”那一节中是提到过的,他曾大闹萧何家宴,说过几句话,为萧何的避险工作做过谋划。鉴于突出表现,萧何把他引荐朝廷。

这个人比较能混。刘邦驾崩后,他开始和吕家人套近乎,逐渐成了吕家的嫡系。后来,吕雉把他封了侯,还任命为齐国丞相,任务之一就是监视齐王(当时很多丞相都负有这一职责)。

召平举动很让人瞠目,既不劝谏也不抗议,耍个二球,直接率军围困王宫,关了刘襄禁闭。

刘襄做梦都没想到,召平会来这一手,非常恼火。因此,他扯开嗓子热情洋溢地把召平全家问候一遍。我前边介绍过,这个人歪点子很多,待冷静下来后,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刘襄派中尉魏勃跑去忽悠召平:“没有朝廷虎符,定然不能发兵,丞相此举,太对了。我佩服的很,完全支持你,我请求替你率兵围守王宫。”

好不容易有一个能掏心窝说话的人,召平的眼泪都快被感动下来。

更重要的是,今天从早到晚连口水都没喝,人困马乏,比较辛苦。总不至于不吃不喝不睡觉地和刘襄耗着吧?再说带兵之事,本身就是中尉的分内之责。

因此,满心感激的把兵权交了过去,然后拍拍屁股欢天喜地的回家睡觉了。

魏勃也不是盖的,掌握兵权后,立马调转方向,派人把召平围在了家中。

召平洗完脚**还没来得及铺好,天都又变过去了。这让召老兄痛不欲生,真没想到,一辈子忽悠人,临了却被坑了一把。召平痛苦地说了一句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然后自杀,

刘襄很有两把刷子,他的革命之路走的有模有样。逼死召平,接着就在内部搞了一场整风运动。解决掉所有绊脚石,统一了思想,齐国内部实现了空前团结,矛头开始一致对外。

第7章 烽烟再起—(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七节 改正朔(四)第12章 覆灭—第十二节 吕氏败亡(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五)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九)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一)第12章 覆灭—第七节 吕雉驾崩第3章 乱世纷争—(八)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五节戏弄佞幸(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八)第7章 烽烟再起—(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八节 天才陨落(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二节萧规曹随(三)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节 冲动(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八节 诸侯兴兵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节 暗斗(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五节 明争暗斗(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二节周勃的短板(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七节 改正朔(四)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三节大婚(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12章 覆灭—第十三节 吕氏败亡(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4章 军挺咸阳—(七)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一)第7章 烽烟再起—(九)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五节刘兴居的抉择(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三)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节好一根搅屎棍(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五节 明争暗斗(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五节 明争暗斗(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五节 诸吕封王(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二节新一轮博弈(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一节刘恒进京(二)第20章 拔刺——第一节 废太子的结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九节 刘肥避险(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一)第12章 覆灭—第八节 吕氏败亡(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一节天才陨落(五)第3章 乱世纷争—(七)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八)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五)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9章 日落长河—二十 刘邦为何能成功(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一节 医之圣手(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三节荒唐的谋反(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八节窦漪房的身世(三)第3章 乱世纷争—(十)第9章 日落长河—二十 刘邦为何能成功(二)第4章 军挺咸阳—(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19章 争储——第四节 王娡其人第19章 争储——第八节 过招(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八节窦漪房的身世(三)第19章 争储——第一节 洗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节 廷争(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四节戏弄佞幸(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三节 医之圣手(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19章 争储——第二十节 冲动(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7章 烽烟再起—(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六节刘兴居的抉择(二)
第7章 烽烟再起—(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七节 改正朔(四)第12章 覆灭—第十二节 吕氏败亡(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五)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九)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一)第12章 覆灭—第七节 吕雉驾崩第3章 乱世纷争—(八)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五节戏弄佞幸(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八)第7章 烽烟再起—(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八节 天才陨落(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二节萧规曹随(三)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节 冲动(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八节 诸侯兴兵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节 暗斗(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五节 明争暗斗(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二节周勃的短板(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七节 改正朔(四)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三节大婚(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12章 覆灭—第十三节 吕氏败亡(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4章 军挺咸阳—(七)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一)第7章 烽烟再起—(九)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五节刘兴居的抉择(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三)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节好一根搅屎棍(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五节 明争暗斗(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五节 明争暗斗(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五节 诸吕封王(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二节新一轮博弈(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一节刘恒进京(二)第20章 拔刺——第一节 废太子的结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九节 刘肥避险(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一)第12章 覆灭—第八节 吕氏败亡(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一节天才陨落(五)第3章 乱世纷争—(七)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八)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五)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9章 日落长河—二十 刘邦为何能成功(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一节 医之圣手(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三节荒唐的谋反(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八节窦漪房的身世(三)第3章 乱世纷争—(十)第9章 日落长河—二十 刘邦为何能成功(二)第4章 军挺咸阳—(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19章 争储——第四节 王娡其人第19章 争储——第八节 过招(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八节窦漪房的身世(三)第19章 争储——第一节 洗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节 廷争(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四节戏弄佞幸(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三节 医之圣手(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19章 争储——第二十节 冲动(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7章 烽烟再起—(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六节刘兴居的抉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