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四节戏弄佞幸(一)

张苍回家养老去了,丞相那个位置就空了下来。当然,想干丞相的大有人在,很多人削尖脑袋正往上挤呢。新一任丞相很快就被敲定了——申屠嘉。

能混到丞相这个位置上的人,一般都很有两把刷,要么心思缜密,要么权谋老道,或者文采斐然,或者功盖九州,总而言之三个字:有一套。但也会出现一些例外,比如曾经的王陵,心机不够、权谋不行、文采一般,仅凭借忠诚和耿直硬是在丞相的位置上混了好几年。但通常情况下,这类丞相的晚景都有些凄凉,不得不承认,老实人在这个岗位上是玩不转的。

巧合的是,申屠嘉也可归到这一类。

在新一任丞相敲定前,刘恒是考虑过另外一个人——窦广国,窦漪房的亲弟弟。然而,“吕雉”那个名字在是他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在权衡利弊后,刘恒放弃了这个想法,还是按照老套路出牌了。

前边提到过,刘恒选丞相,不搞“德能勤绩”这一套,主要参考标准只有两个字——年龄。只要你年龄足够大、精神头足够好,那恭喜你,有资格参与竞选了。只需按年龄大小做个排序,立见分晓。就这样,申屠嘉捡了个大便宜。

现今选“超女”、“超男”,而刘恒却一天到晚在选老头,各有所好。事实上,刘恒这一套很高明,说白了,这是“皇权”与“相权”拉锯的结果。让七八十岁的老大爷去四十多岁的皇帝手里争夺权力,想想就觉得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你要对这些人说“咱们造反吧?”,他会睁着老眼很不屑地看你一会,说不定还能回你两个字“有病?”

当然,申屠嘉的年龄和张苍没法比,但张苍离开后,他就冒尖了。其具体年龄无从考证,但称他一声老大爷绝对不算过分。因为就史料记载,早在刘邦刚开始闹革命时,申屠老兄已经亮相了。

不过他闹革命那一阵还只是个喽啰,以身强力壮善拉硬弓得以陪侍刘邦左右。刘邦和项羽干架时,得到了“提拔”——队长,下辖五十人。由于表现出色,在黥布造反时,升为都尉。吕雉掌国时,才混到了个郡守。刘恒称帝后,被封为关内侯,食邑五百户(有二十四人同时被封为关内侯,一个鼓励性的封赏)。张苍当上丞相后,申屠嘉混成了御史大夫,这一干就是很多年。待到此时,他已经是个年纪一大把的老头了。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因为从刘邦至今已过了很多年。你想,刘邦从闹革命至死用了15年,吕雉掌国用了16年,刘恒至今也在皇位上待了18年,这前前后后就是49年。就算申屠嘉20岁参加革命,至今也该有69岁高龄了。古人的平均年龄比较小,60花甲、70古稀,申屠嘉活到现在,虽然和张苍不在一个档次上,但已经算是佼佼者了。

不管怎么说,申屠嘉成了新一任丞相,该他风光了。

他这个人很有意思,性格豪爽、嗓门很大,说起话来热情洋溢、唾沫四溅。有个特点——廉洁,在家从不接受私访;还有个爱好——开人玩笑,并且越看谁不顺眼就越当面开谁的玩笑。让他当丞相,算得上是刘恒的神来之笔。因为这个人很快就展现了他的特长。

刚当上丞相没多久,他就和一个人干上了。这个人是邓通,刘恒的基友。

我在讲贾谊时,曾捎带介绍过邓通,这个人职务虽然不高,但仗着刘恒宠信,富可敌国、没人敢惹。然而申屠嘉这次让人眼前一亮,他不但惹了邓通,还把这个小人收拾的服服帖帖。由此可见,一物降一物,的确挺有道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由于邓通深受皇帝宠幸,甚至刘恒还时常去他家里喝酒狂欢。一来二去,邓通有些飘飘然。由于身份特殊,所以在皇帝跟前比较随便,礼数也不怎么周全。当然,刘恒对这一切是无所谓的,因为“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刘恒没意见,但不代表所有人没意见,申屠嘉就是很有意见的一位。

一次申屠嘉入宫拜见皇帝,刚好邓通在侧,一场好戏就这样开演了。

申屠老先生擞着老胳膊老腿磕头作揖,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腿疼,刚在地上爬起来,就见邓通在皇帝身后偷笑。申屠嘉那个气呀,只差撩胳膊揍他了。

而此时的邓通却浑然不觉,申屠嘉给皇帝汇报工作,可邓通在一旁小动作不断,想笑就笑,想走就走,如在家一般,非常随便。他晃荡的差不多了,也把申屠嘉得罪老了。

说实话,要不是在皇帝面前,就申屠嘉那火爆脾气,耳刮子早抽他脸上了。老同志强压怒火,暗想:小子,看爷爷怎么收拾你。

汇报完工作,申屠嘉磕了头也告了退,但就是不走。这让刘恒很是纳闷,忍不住问了句:“还有事?”

申屠嘉老脸一拉,指着邓通说道:“皇上喜爱宠臣,让他升官发财可以,但朝廷礼数还是应该有的,你看他……”

正在做小动作的邓通愣了,他做梦都没想到申屠嘉会突然来这一手。

刘恒看了邓通一眼,笑着对申屠嘉说道:“不要再说了,我私下里会教训他的。”

申屠嘉绷着老脸看了邓通一言,然后向刘恒行礼告退而去。

按理说皇帝发话了,这件事也应该结束了。然而申屠嘉很个性,他若不拿邓通说点事,就不是他申屠嘉了。

他回到相府后,很快就下了道手谕,召邓通来相府,并且还补充了一句话:不来的话,砍头!

申屠嘉的二球行为把刚回到家的邓通吓蒙了。他虽然嚣张,但还没见过如此跋扈的。因此很害怕。

他的确应该害怕的,他只是个上大夫,离丞相那个位置还隔了好几层呢。虽然他和皇帝的关系好,说到底他也算是丞相府的属臣。既然是属臣,在理论上就得服从管理。并且人家已把明晃晃的刀子给亮出来了,要是不去,那个老二球说不定还真敢派几个实枪荷弹的都头衙役,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砍,那自己就亏大了。

邓通打发走来人后,抬腿就往宫里跑。你丞相也得听皇帝的,你欺负我,我找老大帮忙。

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五节 国丧(五)第12章 覆灭—第六节 陈平的动作(六)第5章 楚汉争锋—(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五节戏弄佞幸(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12章 覆灭—第十六节 吕氏败亡(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章 起点——(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二节天才陨落(六)第9章 日落长河—(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节 败亡(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三节 贾谊论政(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八节 天才陨落(二)第3章 乱世纷争—(八)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六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九节 刘濞收场(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八节 刘肥避险(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九节 刘濞的败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七节 戚姬的结局(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9章 日落长河—(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八节 无双国士(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19章 争储——第十二节 伏笔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四节荒唐的谋反(五)第7章 烽烟再起—(十)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节 贾谊论政(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三节刘恒进京(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八节 诸侯兴兵第9章 日落长河—(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节梁王进京(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三节大婚(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四节 国丧(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节 不满第8章 红霞万里—(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五节戏弄佞幸(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八节 刘濞收场(一)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19章 争储——第十七节 对症下药(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节 国丧(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节 串谋(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四节荒唐的谋反(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7章 烽烟再起—(五)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四节 国丧(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七节 群臣定主(四)第2章 大泽乡起义—(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七节窦漪房的身世(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二)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七)第3章 乱世纷争—(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四节 废除“连坐”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七节 诸吕封王(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七)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九)第7章 烽烟再起—(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节 最能闹的人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12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六节 明争暗斗(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七节审食其的尴尬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一节 败亡(三)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七)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八节 刘濞收场(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节 冲动(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九节 刘濞收场(二)第7章 烽烟再起—(八)第4章 军挺咸阳—(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一节 开始吧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七节 明争暗斗(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三节好一根搅屎棍九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6章 旭日东升—(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
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五节 国丧(五)第12章 覆灭—第六节 陈平的动作(六)第5章 楚汉争锋—(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五节戏弄佞幸(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12章 覆灭—第十六节 吕氏败亡(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章 起点——(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二节天才陨落(六)第9章 日落长河—(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节 败亡(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三节 贾谊论政(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八节 天才陨落(二)第3章 乱世纷争—(八)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六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九节 刘濞收场(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八节 刘肥避险(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九节 刘濞的败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七节 戚姬的结局(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9章 日落长河—(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八节 无双国士(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19章 争储——第十二节 伏笔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四节荒唐的谋反(五)第7章 烽烟再起—(十)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节 贾谊论政(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三节刘恒进京(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八节 诸侯兴兵第9章 日落长河—(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节梁王进京(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三节大婚(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四节 国丧(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节 不满第8章 红霞万里—(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五节戏弄佞幸(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八节 刘濞收场(一)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19章 争储——第十七节 对症下药(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节 国丧(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节 串谋(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四节荒唐的谋反(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7章 烽烟再起—(五)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四节 国丧(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七节 群臣定主(四)第2章 大泽乡起义—(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七节窦漪房的身世(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二)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七)第3章 乱世纷争—(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四节 废除“连坐”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七节 诸吕封王(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七)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九)第7章 烽烟再起—(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节 最能闹的人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12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六节 明争暗斗(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七节审食其的尴尬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一节 败亡(三)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七)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八节 刘濞收场(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节 冲动(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九节 刘濞收场(二)第7章 烽烟再起—(八)第4章 军挺咸阳—(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一节 开始吧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七节 明争暗斗(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三节好一根搅屎棍九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6章 旭日东升—(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