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节 最能闹的人

周丘进城后没去县衙,而到客舍安顿下来,并派人通知县令过来拜见。

也许有人要问,周丘只不过是吴王府上的一个门客,何况吴王业已造反,他神神秘秘返回老家,夹着尾巴做人才是正理,没道理如此嚣张。县令不抓他已经很不错了,还让人家前来拜见,不会是脑子进水了吧?

周丘的脑子没有进水。他相信县令会来,并且会很快。他之所以会如此自信,关键处就在那个“符节”上。

“符节”代表朝廷,持“符节”之人自然就是汉使,汉使自然就是县令的上司。既然是上司,县令没有不来拜见的道理。

问题在于县令认不认识他,认不认可这位非常时期的“汉使”大人。

事实上,县令和周丘是老熟人。当年,周丘犯了法,还没等县令缉捕,他先行跑路。出的下邳城后,举目无亲,不得已投奔了刘濞,成为吴王府的门客。

后来,县令想方设法逮他,可周丘躲在吴国不露头,让县令大人一筹莫展。

按理说,一个逃犯不应该敲锣打鼓地回来自投罗网。县令绝不相信会有这等事生。然而,还是生了。

应该说,县令只闻得“汉使”召见,却根本不知道这位“汉使”姓谁名谁,也不知道“汉使”从何处而来,更不知道“汉使”来这里干什么。信息严重地不对称。让县令陷入了被动。

县令来了,他很高兴地来了。朝廷派人指导工作,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最起码有人帮自己抗黑锅。

在“汉使”侍从的指引下,县令怀揣激动的心走进了客舍。

进门后,县令慌忙行礼,可抬起头时,打了个愣怔,脑子明显有些短路。县令指着周丘,“你。你……”

周丘站起身,微微一笑。“我?你不是一直都想要抓我?”

县令突然悟到了些什么,愤怒地吼道:“你竟敢……”

没等他说完,周丘伸手一挥,“拿下!”身旁几个侍从早扑了上去。把县令按在当场。

周丘踱到县令跟前,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没什么不敢的。你抓不了我,可我却拿了你。”伸手拔出腰刀,按在县令的脖子上,“并且我会要了你的命,用你的命……”周丘没再往下说,却仰起脖子放肆地大笑起来。

当周丘收住笑脸后换成一副狰狞,挥起腰刀砍了下去……

周丘踩着县令的献血走到屋外。站在廊檐下,拧着老脸。冲侍从问道:“按排请的那些人来了吗?”

“来了。都在外边候着呢。”

“让他们进来!”

一会功夫,大院里站满了人。这些人中,有些是周丘的本家兄弟。有些是过去的老友故旧,还有一些是当地达官贵人。总而言之,这些都是对周丘有用的人。

这些人被通知来此集合,只知道是“汉使”来了,却不清楚“汉使”是何方神圣。

大家进门后,眼前一亮。几年前还是逃犯的周丘,摇身一变成了“汉朝使臣”。身份的落差也太大了。

就在大家一脸疑惑时,周丘开口了,“吴王造反,各位乡里可知?”

“知道,知道……”一片应和之声。

“既如此,该如何打算?”

短暂的沉默过后,终于有人答话了,“县令召集全城之民,协力守城。”话音未落,下边又是一片“是,是”的应和声。

周丘眯眼微微一笑,冷冷地问道:“各位乡里认为此举可行?”

大家开始犯迷糊了。你是“汉使”,自然是吴王的敌人;既然是吴王的敌人,自然需要平叛;既然要平叛,“守城”自然是第一要务。大家辛辛苦苦帮你办事,不表彰几句也就罢了,还在此吹凉风。谁不知道吴王有五十万大军啊?(刘濞吹嘘的效果)凭一孤城,若能守的住才是怪事。

大家沉默了。死一样的寂静。大家心里都清楚,此举无疑是以卵击石,只不过找不到出路罢了。

周丘猛然转身,在侍从手上抢过符节,扔在地上。

他的举动,让大家有些蒙。做为汉朝使臣来此一手,难道是作死的节奏?

没等大家回过神,周丘开口了,“吴军将至,血洗下邳不过一顿饭的功夫罢了。”

台下炸了锅。一阵焦躁的喧闹过后,渐渐又恢复了平静了。大家把目光投向周丘。

周丘适时地说道:“我有一法,可渡危局。”

一听还有机会活命,大家眼前一亮,当即表示:愿意跟随周丘,由他差遣。

表完态后,大家深长耳朵听他的“妙策”。

周丘上前一步,咧嘴一笑,说了一句很无耻的话,“投降吴军,家室方可保全。”

沉默,又是一阵沉默。这他妈算是什么“妙策”啊,明显是在撺掇大家造反。

最终还是周丘打破了这个沉默,“吴王精兵五十万,且天下诸侯纷纷响应,此举必定成功。若我等此时归降,他日封侯尚未可知。请各位斟酌。”

台下开始怯怯私语,后来干脆放开嗓子商量。突然有人问道:“那县令那边怎么办?”

周丘让开身子,指着屋内说道,“县令有罪于天下,我已斩之,大家无需顾虑。”说完,他开怀地笑了。

县令死了,叛军也快来了,大家经过一阵热烈的讨论后,出于安全考虑,得出了结论:既然“使者”大人带头投降,那啥话都不用再说了,跟你干就是。

意见统一后,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在全城宣扬造反的好处。

努力没有白费,周丘一夜间得三万军。

当然,如此快的节奏,也有县令的一份功劳,由于他前期准备工作做的好,把大家都编成了军制。现在周丘顺手拿来,无需再搞什么征兵工作。

借一根棍子(符节),跑回老家溜达一圈,就摇身一变成了三万大军的首领,周丘这次赚大了。他空手套白狼的水平着实了得。

现在的周丘很是惬意,并且很快把这份惬意向刘濞做了汇报。当然,他并非多么忠心,因为刘濞并不算什么好领导。只不过周丘不愿意让刘濞来此作闹罢了。刘濞不来,他周丘就是这一亩三分地上的老大。有了这个身份,他将走的更远。

这个人与几十年前的刘邦有些神似。

他的*很强,一个城池,甚至一方诸侯都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他想要的东西,刘濞也很想要。在周丘的内心深处,刘濞有一天也将会成为他的敌人。然而,朝廷没给他这个机会。

但刘濞没时间揣摩周丘的心理,他现在很高兴,也对周丘刮目相看。他认为,周丘有一天会给予自己莫大的帮助。当然,刘濞也没能等到这一天。

周丘稳住刘濞后,开始以下邳为根据地,向四周辐射。他把刘濞的行军路线抛在一边,无论刘濞如何催促他前去帮忙,他都纹丝不动,完全按照自己的套路出牌,想打哪里打哪里。刘濞一门心思西进,可周丘可好,挥师东进一口气打到齐地城阳。短短两个月时间,周丘将大军扩充至十余万。

和刘卬、刘遂比起来,这个人是十足的造反高手。应该说,他闹出的动静,比刘家诸王要厉害的多。

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7章 烽烟再起—(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九节 改正朔(六)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九节 周勃的短板(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三节 医之圣手(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5章 楚汉争锋—(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一节刘恒进京(二)第9章 日落长河—(五)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3章 乱世纷争—(六)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八节 诸吕封王(五)第8章 红霞万里—(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六)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八节 诸吕封王(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六节 传檄天下第12章 覆灭—第二节陈平的动作(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1章 起点——(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7章 烽烟再起—(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节 天才陨落(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八节 群臣定主(五)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节 贾谊论政(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19章 争储——第十五节 开会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八节 无双国士(一)第3章 乱世纷争—(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七节 明争暗斗(七)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八节 群臣定主(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三节萧何辞世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节好一根搅屎棍(六)第5章 楚汉争锋—(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八节审食其的尴尬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六节 曹参拜相(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四节薄昭的结局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节梁王进京(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七)第12章 覆灭—第六节 陈平的动作(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七节 断粮(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五节 早立太子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三节刘恒进京(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七节 传檄天下(二)第1章 起点——(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1章 起点——(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2章 覆灭—第十三节 吕氏败亡(六)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五)第3章 乱世纷争—(七)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3章 乱世纷争—(十)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四节 废除“连坐”第5章 楚汉争锋—(十四)第19章 争储——第四节 王娡其人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12章 覆灭—第十六节 吕氏败亡(九)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六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9章 日落长河—(三)
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7章 烽烟再起—(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九节 改正朔(六)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九节 周勃的短板(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三节 医之圣手(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5章 楚汉争锋—(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一节刘恒进京(二)第9章 日落长河—(五)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3章 乱世纷争—(六)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八节 诸吕封王(五)第8章 红霞万里—(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六)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八节 诸吕封王(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六节 传檄天下第12章 覆灭—第二节陈平的动作(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1章 起点——(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7章 烽烟再起—(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节 天才陨落(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八节 群臣定主(五)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节 贾谊论政(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19章 争储——第十五节 开会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八节 无双国士(一)第3章 乱世纷争—(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七节 明争暗斗(七)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八节 群臣定主(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三节萧何辞世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节好一根搅屎棍(六)第5章 楚汉争锋—(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八节审食其的尴尬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六节 曹参拜相(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四节薄昭的结局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节梁王进京(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七)第12章 覆灭—第六节 陈平的动作(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七节 断粮(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五节 早立太子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三节刘恒进京(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七节 传檄天下(二)第1章 起点——(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1章 起点——(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2章 覆灭—第十三节 吕氏败亡(六)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五)第3章 乱世纷争—(七)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3章 乱世纷争—(十)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四节 废除“连坐”第5章 楚汉争锋—(十四)第19章 争储——第四节 王娡其人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12章 覆灭—第十六节 吕氏败亡(九)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六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9章 日落长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