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

窦婴接到诏令后,当即进宫。

刘启看着跪在地上的窦婴,心中还颇有一些疑虑,暗自揣摩这个人能否担此重任。

然而爬在地上的窦婴却说了一句大出刘启所料的话:“臣才薄德浅,且重病在身,不堪此任,望陛下收回成命。”

刘启一愣:这家伙还在和太后怄气呢。

刘启微微一笑,靠在椅背上,看着跪在地上的窦婴,没有开口。

窦婴纳闷了,既不说话,又不让起来,这算是哪个意思啊?因此,他偷偷地抬起头……

当他和刘启的目光相接时,身子微微一震,连忙又把脑袋埋了下去。

僵持好大一会后,刘启终于说话了,“是太后推荐的你,去见见太后吧!”

窦婴如释重负,连忙告退。

他磨磨蹭蹭到长乐宫时,窦漪房已在正殿等他。当然,窦漪房并没有先见之明,只不过刘启已派人将窦婴的原话转述给了老太太。

窦婴规规矩矩地磕了磕头,然后把刚才说给皇帝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窦漪房开门见山地问道:“还在和我怄气?”窦婴连忙磕头,“侄儿不敢。”

窦漪房叹了口气,“天下危难,怎可推辞?”

窦婴爬在地上答道,“侄儿才薄,恐不堪此任。”

窦漪房呵呵笑道:“才薄?你是我们窦家最有才华的人了。”窦漪房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你们嘴上虽然不吭声,但心里在想什么我还能不清楚?我知道。整个窦家都在埋怨我这个瞎眼老太太。怪我没给大家机会。可这人心。到什么时候才能满足?按下葫芦浮起瓢,哪一个不是瞪着眼在钻营?”

窦婴没想到老太太会和他拉家常,心头一热,忙爬在地上答道:“是侄儿狭隘了。”

窦漪房微微一笑,接着自己的话茬往下说,“过去我一直不让窦家人进入朝廷。说实话,我是怕啊,怕所用非人。既害了他又害了窦家。今天,我让你出来,一是因为你有这个能力,二是我放心。”

窦婴一头磕在地上,“谢姑母信任。”

窦漪房长叹一声说道:“跟着你们的皇帝好好干吧,说不定将来,整个窦家还的靠你去管呢。”出得长乐宫后,窦婴的腰板挺的很直。

自己这个“大将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和朝廷,还担负着窦家的将来。绝不可辜负太后的拳拳之意。

他没回家,而重返未央宫拜见了刘启。跪领了大将军印。

至此,西汉王朝这次平叛工作。终于拉开了序幕。

当夜,窦婴正勾着脑袋在家里研究平叛方略之时,一个人慌不择路地跑了过来。这个人是袁盎。

前边介绍过,窦婴和袁盎关系极好,袁盎被削职为民这段时间,几乎成了窦婴府上的门客,一天到晚混吃混喝。由于关系好,所以出入也方便,但深更半夜串门的次数并不多。

袁盎没头没脑地进来后,窦婴一愣,“有急事?”

袁盎一屁股坐在他的对面,紧张之中带着一丝兴奋,“机会来了!”

“什么机会?”

袁盎咬了咬嘴皮,瞪着眼睛说道,“那个人要在吴王造反这件事上做文章,言我曾为吴国丞相,将治我罪。”

窦婴抬头看了他一眼,不紧不慢地问道,“那又怎么样?”

“怎么样?那可是个恩仇必报的家伙,现在要治了我,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该轮到你了。别忘了,你也做过吴国丞相。……

“他敢!”窦婴拍案而起。

袁盎嘿嘿一笑,“当然,你有太后护着,且刚当上大将军,现在他是不敢惹你的,可将来……”

窦婴阴着脸问道:“将来怎样?”

袁盎似乎想起了什么,看了看周围,舔了舔嘴皮,然后摸了摸身前的桌案,坏笑道:“还没上茶呢。”

窦婴会意地一笑,“半夜跑来就为讨杯茶喝?”

身旁侍者连忙上前沏好茶后,轻声告退。

待屋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时,袁盎开口了,“今有太后在世,你这个大将军自然无虞;若一旦太后晏驾,恐就难料了。不要忘了,在皇帝的心目中,你绝比不了那个人。”

窦婴闭眼沉思良久,突然问道,“你刚才所说的机会指的是什么?”

袁盎瞪着眼看着窦婴,阴森森地答道:“置其于死地!”

窦婴沉思一阵,突然问道:“有把握?”

“有!”

“说来听听。”

“刘濞的那篇檄文——诛晁错,清君侧。削藩这件事是由他挑出来的,皇帝此时也大为光火。且太后对这个人也多为不满。内有太后,外有诸侯,此正是良机。若不趁机解决了这个人,恐将来你我都不会好过。”

“但我还是觉得此举有漏洞。”

“什么漏洞?”

“一则,皇帝不见得会同意,凭增积怨;二则,若真诛了此人,可刘濞依然作乱,皇帝追究下来,恐你我……”窦婴说着摇了摇头。

袁盎着急地嗨了一声,“你呀,就这么个毛病——优柔寡断。我只望你能把我引荐于皇帝,话由我说,将来有事也由我扛着,和你无关。”

“当真?”

袁盎又“嗨”了一声,斩钉截铁地答道:“当真!”

窦婴斜眼看着他,坏笑道,“你可想好喽。”

袁盎一拍胸脯,“早就想好了,烂命一条,若将来真的有事,我给他抵命,怕个鸟。”

窦婴点了点头,“我会向皇帝引荐你的。”

就在这俩人密谋使坏时,周亚夫也很忙。

实际上,早在皇帝征召前,周亚夫已经开始琢磨刘濞的这次叛乱。被封太尉后,他更是坐不住了。

刘濞对外号称上百万大军,仅这个数字就够吓人了。因为京城此时能动用的也只有十来万人,要用加减法解答这道算术题,是会绝望的。

周亚夫没有绝望,他完全继承了老爹的沉稳,研究过全国人口分布后,暗自笑了:刘濞,你也太逗了,忽悠人不打草稿。

随即披衣下床,挑灯站在地图前琢磨了半天,把洛阳、荥阳和梁国圈了起来:刘濞这个人一定会走这条路。

周亚夫自言自语道:“梁王、梁王。”他并非和梁王刘武有什么感情,只是因为他将要做的布局中,刘武将成为最为关键的一环,并且这一环将决定此次平叛的成败。可梁王的身份,是他现今唯一的顾虑。

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四)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六节刘邦的遗产第1章 起点——(四)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四节大婚(二)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八节窦漪房的身世(三)第8章 红霞万里—(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八)第7章 烽烟再起—(十)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7章 烽烟再起—(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二节戚姬的结局(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四节 废除“连坐”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九节 刘肥避险(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节审食其的尴尬(五)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一节戚姬的结局(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二节萧规曹随(三)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2章 覆灭—第八节 吕氏败亡(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二节 掌控朝局(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一节改正朔(八)第12章 覆灭—第十三节 吕氏败亡(六)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四节大婚(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九)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第19章 争储——第十节 过招(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五节戏弄佞幸(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四节薄昭的结局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五)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八节 刘濞收场(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三节好一根搅屎棍九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节 廷争(二)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九节 周勃的短板(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六节薄昭的结局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八节 明争暗斗(八)第12章 覆灭—第十五节 吕氏败亡(八)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八节 群臣定主(五)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九)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八节 诸吕封王(五)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9章 日落长河—(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九节审食其的尴尬四第3章 乱世纷争—(十)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八节 诸吕封王(五)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二节改正朔(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节 晁错其人第19章 争储——第十节 过招(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1章 起点——(一)第19章 争储——第十四节 设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7章 烽烟再起—(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节 张释之的恐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9章 日落长河—(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五节 诸吕封王(二)第9章 日落长河—(四)第19章 争储——第八节 过招(二)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九)第9章 日落长河—(八)第19章 争储——第十一节 释疑第12章 覆灭—第十六节 吕氏败亡(九)第19章 争储——第十四节 设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五节 国丧(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9章 日落长河—(十四)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一)第4章 军挺咸阳—(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
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四)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六节刘邦的遗产第1章 起点——(四)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四节大婚(二)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八节窦漪房的身世(三)第8章 红霞万里—(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八)第7章 烽烟再起—(十)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7章 烽烟再起—(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二节戚姬的结局(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四节 废除“连坐”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九节 刘肥避险(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节审食其的尴尬(五)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一节戚姬的结局(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二节萧规曹随(三)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2章 覆灭—第八节 吕氏败亡(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二节 掌控朝局(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一节改正朔(八)第12章 覆灭—第十三节 吕氏败亡(六)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四节大婚(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九)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第19章 争储——第十节 过招(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五节戏弄佞幸(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四节薄昭的结局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五)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八节 刘濞收场(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三节好一根搅屎棍九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节 廷争(二)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九节 周勃的短板(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六节薄昭的结局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八节 明争暗斗(八)第12章 覆灭—第十五节 吕氏败亡(八)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八节 群臣定主(五)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九)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八节 诸吕封王(五)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9章 日落长河—(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九节审食其的尴尬四第3章 乱世纷争—(十)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八节 诸吕封王(五)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二节改正朔(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节 晁错其人第19章 争储——第十节 过招(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1章 起点——(一)第19章 争储——第十四节 设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7章 烽烟再起—(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节 张释之的恐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9章 日落长河—(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五节 诸吕封王(二)第9章 日落长河—(四)第19章 争储——第八节 过招(二)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九)第9章 日落长河—(八)第19章 争储——第十一节 释疑第12章 覆灭—第十六节 吕氏败亡(九)第19章 争储——第十四节 设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五节 国丧(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9章 日落长河—(十四)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一)第4章 军挺咸阳—(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