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节 廷争(二)

申屠嘉踱到大殿中央,承上奏本。他洪亮的声音开始在大殿回响,“臣弹劾内史晁错……私凿庙垣为门,此乃谋逆之举,应交廷尉论处。”

申屠嘉的确够狠,拿“谋逆”两字往晁错头上扣,明显是要把他弄死的节奏。

“有这么严重?”

“有!损毁宗庙,有悖神灵,辱没列宗,此大逆不道之举,应诛三族。”

实际上,汉律是有一条相应规定的:损宗庙者,诛杀。而此时申屠嘉却不满足于此,他要让姓晁的永世不得翻身。

要说申屠嘉也并不是没揣摩皇帝的心思,只不过他没觉得这个新皇帝有什么了不起。

此时的刘启的确没什么了不起,刚继位不久,朝廷里很多事情还是靠申屠嘉来支撑。

申屠嘉虽然个人能力不是太强,但身为三朝老臣,势力范围盘根错节,不可小觑;现在又与御史大夫联手(他自己认为的),大有让新皇帝坐冷板凳的意思。这个跟随过刘邦的80多岁的老头,有点倚老卖老,甚至没把三十出头的刘启放在眼里。这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好兆头。

刘启沉默一会,突然问道:“廷尉可知晓此事?”

此时的廷尉叫张欧,是个官二代,老爹张说曾跟刘邦打天下。张欧主攻法家学说,汉文帝对他比较欣赏,让他“以治刑名言事太子”。刘启继位后,赶走张释之,让张欧接任廷尉。然而,这个人虽然学的是法律,但心肠很软,做事温和,在廷尉的位置上浑浑噩噩地混了几年后,刘启找了一位狠人接替了他。

廷尉张欧连忙站了出来,“臣知晓。”

“把此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张欧和申屠嘉对视一眼后,扭头把晁错凿墙破洞的经过进行了宣贯,最后得出个结:“私毁宗庙者,诛杀。”虽然他没有申屠嘉出手那么狠毒,不过最终目标也不无二致。

刘启扫视了一下群臣,“大家都这么认为?”

当即就有几个人站出来赞同,随后是一阵窃窃私语,再后来是一片嘈杂的附和声。

晁错满心的愧疚和绝望。愧疚是给刘启的,自己捅了个窟窿,让老大和满朝文武对峙,的确该愧疚一把;绝望是送给自己的,一腔抱负未展,却已临近鬼门关。

刘启冷笑地扫视了一下群臣,大殿又恢复平静。而刘启却仍默不作声,轻抚桌案,话里有话地说道:“意见一致?真是难得。”

刘启把目光停在了一直默不作声的陶青身上,冷笑道:“朕继位来,今天是最为热闹的一次早朝。”把声音提高了两个分贝,“御史大夫?大家都很忙,你也来讲两句?”

一直装聋作哑的陶青突然被皇帝点了名,心头一震,不能再置身事外了,两边讨好就是两边不落好。

事实上,并非刘启一个人希望陶青说话,申屠嘉也正有此意。明明昨天商量好的,可事到临头你却成了闷葫芦,太不地道了。

大家也许会很疑惑,“早朝”进行半天,“三公”里边的丞相、御史大夫都亮了相,为何没见太尉的身影?实际上,此时根本就没有太尉,当初刘恒罢了周勃的官后,就一直让“太尉”这个岗位闲置着。也就是说,现在的“三公”,就申屠嘉和陶青两人。

这也正是申屠嘉的如意算盘。

这个大殿,刘启老大,申屠嘉老二,陶青老三。刘启刚当皇帝没几天,根基不稳。整个朝堂绝大部分都是老二、老三的人,只要这两个人联手,将有足够实力和老大博弈,砍掉晁错的脑袋,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和陶青的联手,申屠嘉有一些把握的,毕竟共事多年,且昨天也交换了思想,准备充足。因此,他急盼着陶青出来说话。

在一片期盼的眼神中,陶青走到了大殿中央,回身看了一眼身边的申屠嘉,然后向刘启一躬,清了清嗓子,“内史有过,但开凿处为宗庙外墙,或许没如此严重,可予以斟酌。”

这句话一出口,申屠嘉勃然大怒,老脸涨得通红。“斟酌”?昨天干什么去了,当时点头赞同,现在却唱反调。他还第一次发现这老家伙如此油滑。

申屠嘉冲陶青吼道:“外墙不是庙垣?”

陶青却老脸一拉,慢悠悠地反问道:“若有人在内外墙中间空地取走一抔土,难道也是私毁宗庙?”

申屠嘉愣了一下,“凿墙和取土何能相提并论?”

“为何不能相提并论?”

“你,你……”

刘启笑了,“御史大夫所言甚是,于外墙立门,虽未有先例,但不至于违法。”

按理说,陶青反水,皇帝也做了定论,申屠嘉应该借坡下驴,忍一口气算了。可他犯了牛脾气,梗着脖子顶撞了一句,“纵容晁错私行,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刘启收住了笑容,冷冷地说了一句:“是我让他凿门的,何以是‘私行’?何以会天子不尊?何以会宗庙不安?”

申屠嘉傻脸了,他还真没想到刘启会把这件事揽到自己的头上。自己折腾了半天,结果整到了皇帝的头上。他的脑子一片空白。

而刘启没给他思考的余地,厉声吼道:“笼络属僚,叫嚣朝堂,排斥异己,施此行而言‘天子不尊’,此该丞相所为?”说完拂袖而起,“退朝!”

申屠嘉傻脸了。在群臣跪拜之时,申屠嘉茫然地杵在当场。他怒火攻心,立在当场,紧握着拳头微微发抖,做梦也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么个结果。

他甚至记不得自己是这么走出宫的。待返家后,袁盎以及几个亲信已在等他了。

有人愤恨地说了一句:“此举必定走漏了风声,昨晚晁错进宫,定为此事。”

申屠嘉木然地回头看了他一眼,刚要张嘴说话,却“哇”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仰面而倒。众人忙上前扶起,申屠嘉颤巍巍地说道:“悔没有先斩晁错。却选下策去奏请圣上,以致此辱,该有此报。”然后喘了一阵粗气后,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这个清廉耿直但缺乏权术的老头,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申屠嘉被活活气死后,刘启也觉得挺不好意思,赐谥号为“节侯”,给予厚葬,并令其子申屠去病继承侯爵。

申屠嘉一死,朝廷布局立马发生了变动:陶青为新一任丞相,晁错成了新一任御史大夫。

晁错在宗庙围墙上打个洞,不但没罪,反而还打出道理来了。。.。

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6章 旭日东升—(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七节 梁王请罪(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五)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节审食其的尴尬(五)第1章 起点——(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7章 烽烟再起—(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节 晁错其人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三节 医之圣手(三)第3章 乱世纷争—(四)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五)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八)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八节 戚姬的结局(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九节审食其的尴尬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四节 明争暗斗(四)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七)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一节 贾谊论政(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节 最能闹的人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节 晁错其人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八节 刘肥避险(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五节 诸吕封王(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三节刘恒进京(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八节最后的日子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八节好一根搅屎棍(四)第5章 楚汉争锋—(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5章 楚汉争锋—(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节好一根搅屎棍(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三节 刘卬的结局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12章 覆灭—第四节 陈平的动作(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五节荒唐的谋反(六)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二节好一根搅屎棍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节 密谋(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3章 乱世纷争—(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节 天才陨落(四)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八节窦漪房的身世(三)第4章 军挺咸阳—(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六)第1章 起点——(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二节周勃的短板(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7章 烽烟再起—(七)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一节天才陨落(五)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19章 争储——第三节 埋祸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4章 军挺咸阳—(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六节 梁王请罪(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八节 戚姬的结局(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四节 医之圣手(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六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五节 早立太子第8章 红霞万里—(四十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一节 冲动(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八)
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6章 旭日东升—(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七节 梁王请罪(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五)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节审食其的尴尬(五)第1章 起点——(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7章 烽烟再起—(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节 晁错其人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三节 医之圣手(三)第3章 乱世纷争—(四)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五)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八)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八节 戚姬的结局(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九节审食其的尴尬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四节 明争暗斗(四)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七)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一节 贾谊论政(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节 最能闹的人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节 晁错其人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八节 刘肥避险(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五节 诸吕封王(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三节刘恒进京(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八节最后的日子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八节好一根搅屎棍(四)第5章 楚汉争锋—(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5章 楚汉争锋—(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节好一根搅屎棍(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三节 刘卬的结局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12章 覆灭—第四节 陈平的动作(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五节荒唐的谋反(六)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二节好一根搅屎棍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节 密谋(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3章 乱世纷争—(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节 天才陨落(四)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八节窦漪房的身世(三)第4章 军挺咸阳—(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六)第1章 起点——(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二节周勃的短板(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7章 烽烟再起—(七)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一节天才陨落(五)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19章 争储——第三节 埋祸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4章 军挺咸阳—(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六节 梁王请罪(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八节 戚姬的结局(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四节 医之圣手(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六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五节 早立太子第8章 红霞万里—(四十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一节 冲动(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