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红霞万里—(十四)

张良又一次要冒泡了,在这里我觉得还是应该多说些关于他的事情,因为一直以来还没有专门对他进行介绍,在此,我感觉应该抖开包袱了,不然的话很难理解他此时的行为。

张良一辈子不少闹腾,刺杀秦始皇、佐策入关、智斗鸿门、下邑奇谋、虚抚韩信、劝都关中……每次建策都精彩绝伦,也让刘邦收益颇丰,可见张仁兄的确不同凡响。

按理说,这种人应该是精力充沛,爱凑热闹,难耐寂寞的人。而张良却恰恰相反,这个人平时很安静,沉思的时间多,说话的时间少。并且这个人长的像个女人(画像为证),身体素质还不是多好,史书记载“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以后,张仁兄就以多病为托词,闭门不出,穿上道袍,当起了道士;甚至在家里架了个小锅炉,搞起了冶金技术,专业术语叫“炼丹”。

也许大家会觉得很可惜,这么聪明的头脑不用来抓经济、搞建设,偏偏要步秦始皇的后尘,搞什么冶金技术,捣鼓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而这正是张良的高明之处。早在楚汉争锋接近尾声之时,这位仁兄就开始筹划自己的退路,从那时他就开始分步实施自己的保命计划。的确,他是应该好好筹划筹划的。

刘邦称帝后,封张良为留侯,食邑不祥。不过据史料记载,刘邦当初很慷慨地让张良在齐地自择三万户,而张良很谦虚,说:“当初和皇上在留地相遇,就把留地封给我足矣,再大的我就不敢要了。”张良这一谦虚,刘邦就慨然应允,一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这个“留地”并不是什么好地方,食邑也是最低,前边提到过的侯爷们的食邑几乎都远在他的之上。同样是汉初三杰,萧何食邑排名第一,而张良却身居榜尾,这让后人费解。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汉初三杰之一竟然沦落到这等地步,也许你会为张良鸣不平。在过往许多重要决策中,张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只得到这样的待遇?而刘邦为何会有这种态度?

其实想想,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不难解释。刘邦实际上是一个本土观念很强的人,萧何是自己的老乡,也是最早跟随自己闹革命的嫡系,自然封赏颇厚。而张良毕竟是个外来户,虽说过往的日子里相处的比较密切,可和萧何比起来还是有些疏远,现在革命成功了,自然就会分出个三六九。

更为重要的是,萧何这些年来只知埋头干活,不抢风头,这样的人刘邦很放心。而张良则不然,因为他对事情的判断比刘邦还准确!

从西进关中开始,刘邦想到的,张良也想到了;刘邦没有想到的,他张良还是想到了。换你当老大,会允许这样的一个人待在身边吗?并且张良想到的并不是什么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变,用来搞阴谋政变很合适,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用这些东西对付自己?

讲到此,刘邦的态度大家就可以理解了。当然,上边我们讲到的东西,张良自己也想到了,他真是个实实在在的高人。与其等着让刘邦给自己穿小鞋,还不如大方一点,不去染指那些身外之物,老老实实待在家更为安全。更为高明的是把“留地”这个俩人相识的见证地作为自己的封赏,时不时还能提醒一下俩人过去的感情,算是上了道双保险。

张良实在太聪明了。

不过这似乎还不够,做完这一切后,张良来了个成功的转型,从积极进取谋臣直接转身为与世无争的道士,真可谓煞费苦心。

自从张良当上道士后,恪守“疏不间亲”的办事宗旨,在汉初刘邦剪除异姓王的斗争中,极少谋划,也极少参与,更别说去参加皇室的明争暗斗。

这次廷议的通知下发给他后,他当时就知道刘邦是要干什么,因此立刻上书,请了个“病假”,继续躲在家里搞冶炼。宫廷内争的如火如荼,而张良却在家烟熏火燎。

然而,这一次坐不住了,因为吕雉想起了他。

自从廷议过后,吕雉慌了神,到此时她也无奈了。她心里很清楚,廷议中大臣们的诤谏根本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刘邦换太子的想法依然很强烈,也很顽固,这让他不知所措。就在万般无奈之时,在别人的提议下,吕雉想起了钻在家里炼丹的张良。

随即,吕雉打发哥哥吕泽跑去请张良出来说话。而张良正一门心思明哲保身,不愿意露头。

吕泽跑了一趟,无果而回;再跑一趟,仍然两手空空。几趟跑下来,腿都跑短了一大截,还是一无所获。

最后逼的吕泽万般无奈,干脆搬到张家里住了下来,不走了。张良吃饭他看着,张良如厕他跟着,张良炼丹他陪着……最终在吕泽的软磨硬泡下,张良还是就范了。

“此事难以口舌相争。天下有四人,皇上征召而不至,义不为汉臣。今公若能让太子以诚相请而出山辅佐,必能一助。”接着,张良说出了这四个人的名字。

关于这四个人,史书送给他们一个称号——“商山四皓”,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此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

要说他们拒绝刘邦是合情合理的,都80多了,还出来干什么啊?人到70就“古来稀”了,80多的老大爷还出来起早贪黑干活?图个啥呀。

要说刘邦并不是要让他们出来干活,他们所代表的是两种身份:一代表士子,也就是天下文化人的身份,80多岁的老博士为我所用,听起来就觉得有面子;二是代表“宗长”,古时候人的平均年龄都不长,而把这几个老头往人前一摆,大有神仙下凡的感觉,很有面子。因此刘邦三番五次相请,不过这几个老头很不给他面子,干脆隐居商山,不再露头。

而这一次,吕雉准备干成这件事。

具体请的过程我不敢胡讲,因为史料没有记载。但结果写的很清楚,吕泽用他那软磨硬泡的功夫,硬是把这四个老头请下了山。他成功了,看来吕泽搞这种事情还是很有一套的。

这四个人下山后,也没什么具体事,就是太子有什么公共活动时,四个老头陪着出去溜达溜达,剩下的时间就是吃饭闲聊,一天到晚啥也没干。可事实证明,这几个老头还真是有用,因为他们为平息这场“易储风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不过在他们起到作用之前,又有大事发生了,具体说来就是有人造反。

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8章 红霞万里—(四十)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节 张释之的恐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一)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一节 败亡(三)第9章 日落长河—(七)第4章 军挺咸阳—(六)第6章 旭日东升—(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四)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二节新一轮博弈(二)第3章 乱世纷争—(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二节天才陨落(六)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八)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五节 筹备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五节 筹备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七节审食其的尴尬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八节 无双国士(一)第5章 楚汉争锋—(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一节戚姬的结局(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节梁王进京(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19章 争储——第十七节 对症下药(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五)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1章 起点——(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三节 贾谊论政(三)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19章 争储——第十四节 设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四节 群臣定主(一)第8章 红霞万里—(六)第3章 乱世纷争—(七)第9章 日落长河—(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七节 曹参拜相(四)第4章 军挺咸阳—(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三节好一根搅屎棍九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一节 开始吧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四节戏弄佞幸(一)第12章 覆灭—第八节 吕氏败亡(一)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一节好一根搅屎棍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九节 刘肥避险(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5章 楚汉争锋—(五)第8章 红霞万里—(四十)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七节刘兴居的抉择(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八节 无双国士(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3章 乱世纷争—(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六节刘兴居的抉择(二)第12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五)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三节天才陨落(七)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一节天才陨落(五)第8章 红霞万里—(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19章 争储——第十六节 废黜太子第9章 日落长河—二十 刘邦为何能成功(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四节薄昭的结局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十节 三王殒命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节审食其的尴尬(五)第8章 红霞万里—(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第19章 争储——第十六节 废黜太子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七)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五节 改正朔(二)第7章 烽烟再起—(二)第19章 争储——第三节 埋祸
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8章 红霞万里—(四十)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节 张释之的恐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一)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一节 败亡(三)第9章 日落长河—(七)第4章 军挺咸阳—(六)第6章 旭日东升—(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四)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二节新一轮博弈(二)第3章 乱世纷争—(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二节天才陨落(六)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八)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五节 筹备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五节 筹备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七节审食其的尴尬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八节 无双国士(一)第5章 楚汉争锋—(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一节戚姬的结局(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节梁王进京(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19章 争储——第十七节 对症下药(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五)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1章 起点——(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三节 贾谊论政(三)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19章 争储——第十四节 设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四节 群臣定主(一)第8章 红霞万里—(六)第3章 乱世纷争—(七)第9章 日落长河—(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七节 曹参拜相(四)第4章 军挺咸阳—(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三节好一根搅屎棍九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一节 开始吧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四节戏弄佞幸(一)第12章 覆灭—第八节 吕氏败亡(一)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一节好一根搅屎棍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九节 刘肥避险(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5章 楚汉争锋—(五)第8章 红霞万里—(四十)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七节刘兴居的抉择(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八节 无双国士(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3章 乱世纷争—(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六节刘兴居的抉择(二)第12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五)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三节天才陨落(七)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一节天才陨落(五)第8章 红霞万里—(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19章 争储——第十六节 废黜太子第9章 日落长河—二十 刘邦为何能成功(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四节薄昭的结局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十节 三王殒命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节审食其的尴尬(五)第8章 红霞万里—(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第19章 争储——第十六节 废黜太子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七)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五节 改正朔(二)第7章 烽烟再起—(二)第19章 争储——第三节 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