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

我前边介绍过,周昌这个人说话不利索,胆子却非常正,三个字就能概括他的性格——不怕死。只要让他认准个理,九头牛都拉不会来,不和你比划个一二三不算完。刘邦在世时,只有这位仁兄开始较真,刘邦就开始头大。

也许大家会疑惑,就这么一个人,称帝后的刘邦为什么还要把他留在身边?

事实上,原因也是很简单。

一是有用。

周昌这个人虽然执死理,但不是个糊涂蛋。由于他说话的能力很差劲,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想事情上。一件事出来,他会翻来覆去把事情琢磨的稀烂,然后精挑细选几个简单的词汇表达出来,如果用词过多,就他那说话方式,讲完一件事得需要一整天。

因此,每逢他说出的话,都是深思熟虑也一针见血的东西。简单点说,这些东西对刘邦很有用。

当然,如果刘邦对周昌的意见有疑义,通常情况下会拍拍屁股走人,绝不愿意卯着劲和他争辩,因为那是一件极为费力的事情。如果你不想信的话,大可找个结巴争辩一场试试,肯定能把结巴累的半死,也能把你气的半死。

由于双方不容易发生争执,就不容易把事情闹僵,这反而让周昌更容易执死理,还不容易被砍头。结巴,在有些时候反倒成了一个得天独厚的资本,别人不敢说的话,他敢说;别人说出来会砍头,他说出来反倒增添了一些笑料。

如此一来,周昌成了西汉初期唯一一个啥话都敢说的主。

其二是忠诚。

我们整天在讲“忠诚”,而真能把这两个字讲明白的人没几个。说实话,这两个字我也讲不好,但我清楚,周昌的行为配得上这两个字。

这个人心诚志坚,身守大义。于公,他一身正气,眼里揉不得沙子;于私,却没半分计较。这个人当过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又做过赵国丞相,可一直以来,都是个穷光蛋。他之所以能够震慑那么多人,是和他那一身正气分不开的。

这个人不迎合,不盲从,认准一件事,就敢和任何人叫板,包括刘邦和吕雉。以天下为重,以自身为轻。为国敢于担当,为义勇不畏死。这种人,无论是在两千年前的汉朝,还是两千年后的今天,都是值得崇敬的。

就这么一个人,刘邦如果不把他留在身边简直是对不起自己,更何况刘邦还是识人认人方面的绝顶高手。

写到此,我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因为依然没把这个人介绍清楚,但还是收笔吧。

我之所以在这里对周昌做了这么一个介绍,是为了让大家弄明白他深受刘邦器重的缘由,也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吕雉接下来的行为。因为不闹明白周昌这个人,会让我们对下边的故事情节感到莫名其妙。

几经周折,周昌终于迈进了大殿。

吕雉怒视着周昌,恨不得冲上去咬他一口,她对这个人真是恨透了。

现在的周昌反倒若无其事地走了过来,规规矩矩地磕了个头,行了个大礼。

没等周昌把礼节搞完,愤怒的吕雉都离开凤銮冲了过来,张口就来了这么一句,“你不知道我怨恨戚姬吗?为何不放赵王进京?”

这种*裸的狠话都讲了出来,真是被周昌给逼急了,气急败坏完全能形容她此时的状态。吕雉算是坏的可爱,一点不藏着掖着,把坏事都说的掷地有声,冠冕堂皇。佩服!佩服!

要说老寡妇发飙了,按理说周昌应该收敛一点,多磕几个头,多认个错,然后套套近乎,才便于皆大欢喜。

如果周昌这么搞了,那就不是周昌了。这是个硬骨头,当初刘邦见他都头疼,吕雉也肯定好不到那。

周昌一听老寡妇要杀人,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位老兄把牙一咬,脖子一拧,狠话开始往外边撂了。

周昌怒声说道:“先、先……先帝把赵、赵……赵王托付于我,我、我……”周昌一生气,口吃的毛病更严重,一句话唧歪的受不了,让吕雉听的极其费劲。

吕雉气急败坏地问:“你要怎样?”

“我、我……我听说太、太……太后怨恨戚、戚……戚夫人,想、想……想把赵、赵……赵王召、召……”

由于生气,周昌结巴的极其严重,把吕雉急的在他面前来回晃动。她已经好长时间没和这位老兄聊过天了,一句话能把人急死。

吕雉走来走去绕了半天都没等周昌把下半句话憋出来,因此急不可耐地接话道:“召?召他来杀掉!那又怎样?”

周昌彻底恼了,老寡妇不光学他说话,还敲锣打鼓地要杀人。这么一来,周昌更是被憋的满脸通红,甚至有些气急败坏,跪在地上,晃着脑袋吼道:“我、我……”

吕雉明显比他着急,她突然有些理解刘邦为什么从来不和这位老兄较真的缘故了,太费气。吕雉忍不住又问道:“你,你想怎样?”说完后,吕雉发现,周结巴差点把自己给带过去,想起来还有些可笑。

周昌也急了,一头磕在地上,“我不奉诏!”终于把最后一句给憋了出来。

周昌的狠话说完了,可吕雉这么天来憋的那肚子火却也撒完了。

与其说吕雉是把火撒完了,不如说,“我不奉诏”这四个字让她回想起了“易储风波”时,周昌的那次抗命。那一次,周结巴是为了她吕雉母子,而现在却为的是戚姬母子。

这个人并不能算是谁的嫡系,为她吕雉母子,是为大汉天下;为戚姬母子,只是为了曾经的那个承诺。周昌本人是没有错的,吕雉开始理解眼前的这个人了。

吕雉没再开口,坐回了自己的凤銮上,静静地看着趴在地上的周昌,半晌无言。

周昌见老寡妇半天不说话,也极其诧异,跪坐起来,直视吕雉,又准备开口了,“太、太……”

没等周昌“太”个所以然,吕雉一挥手挡住了他的话头,说道:“你下去吧!”她是真不愿意再和这位老兄说话了,如果再搞下去,可能连自己也结巴了。

这让周昌很迷惑,他是奔着死来的,可不曾想自己两句话还没说完,就平安无事地被放了出来。

周昌磕了个头,站起身,后退三步,准备离开。就在他转身那一刻,听吕雉又说话了:“周丞相不要回赵国了,留在京城吧!”

周昌疑惑地看着吕雉,唱了声“喏”,只见吕雉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他出去。

奇迹又一次在周昌身上诞生了。他大张旗鼓地恶搞一番,狠话也撂了半天,竟然全身而退,这不能不让人惊诧。

等在宫门的群臣满以为周昌这次要完蛋,可不成想这位老兄竟然大摇大摆地晃了出来,啧啧称奇。

而此时的周昌却没感到庆幸,因为他不清楚,吕雉还拿不拿刘如意说事。现在他关心的并不是自己,而是那个可怜的赵王。。.。

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三节新一轮博弈(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七节 曹参拜相(四)第5章 楚汉争锋—(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六)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第3章 乱世纷争—(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一)第2章 大泽乡起义—(四)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19章 争储——第十四节 设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八节 天才陨落(二)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一节戚姬的结局(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八节 明争暗斗(八)第3章 乱世纷争—(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四节 明争暗斗(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一节 贾谊论政(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六节 传檄天下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9章 日落长河—(四)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二节荒唐的谋反(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4章 军挺咸阳—(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一节 明争暗斗(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九)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四节荒唐的谋反(五)第8章 红霞万里—(十)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9章 日落长河—(十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八节 明争暗斗(八)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五节荒唐的谋反(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七节刘兴居的抉择(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六节审食其的尴尬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二节刘恒进京(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八)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三节 掌控朝局(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三节 刘卬的结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七节 断粮(二)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4章 军挺咸阳—(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三节荒唐的谋反(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一节萧规曹随(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3章 乱世纷争—(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四节 曹参拜相(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五节 国丧(五)第19章 争储——第五节 刘启的那些女人们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六节 群臣定主(三)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9章 争储——第十一节 释疑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八节 戚姬的结局(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五节 明争暗斗(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四节 国丧(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五节 梁王的痛苦第4章 军挺咸阳—(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五节 早立太子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一)第7章 烽烟再起—(九)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一节 明争暗斗(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一节 掌控朝局(一)第12章 覆灭—第十三节 吕氏败亡(六)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7章 烽烟再起—(二)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二)
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三节新一轮博弈(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七节 曹参拜相(四)第5章 楚汉争锋—(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六)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第3章 乱世纷争—(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一)第2章 大泽乡起义—(四)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19章 争储——第十四节 设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八节 天才陨落(二)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一节戚姬的结局(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八节 明争暗斗(八)第3章 乱世纷争—(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四节 明争暗斗(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一节 贾谊论政(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六节 传檄天下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9章 日落长河—(四)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二节荒唐的谋反(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4章 军挺咸阳—(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一节 明争暗斗(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九)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四节荒唐的谋反(五)第8章 红霞万里—(十)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9章 日落长河—(十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八节 明争暗斗(八)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五节荒唐的谋反(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七节刘兴居的抉择(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六节审食其的尴尬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二节刘恒进京(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八)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三节 掌控朝局(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三节 刘卬的结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七节 断粮(二)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4章 军挺咸阳—(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三节荒唐的谋反(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一节萧规曹随(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3章 乱世纷争—(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四节 曹参拜相(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五节 国丧(五)第19章 争储——第五节 刘启的那些女人们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六节 群臣定主(三)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9章 争储——第十一节 释疑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八节 戚姬的结局(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五节 明争暗斗(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四节 国丧(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五节 梁王的痛苦第4章 军挺咸阳—(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五节 早立太子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一)第7章 烽烟再起—(九)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一节 明争暗斗(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一节 掌控朝局(一)第12章 覆灭—第十三节 吕氏败亡(六)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7章 烽烟再起—(二)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