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五节 明争暗斗(五)

吕雉掌国时期,栾布一直没能混出个所以然来。直到汉文帝登基,他才露头,成了燕国丞相。

由于燕王刘泽只是刘邦的远亲,能被封王已算侥幸,并且实力有限,因此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儿子刘建,都比较规矩,啥话不说,屁事不干,小日子还算可以。栾布在这里当丞相,也只能说是在混日子。

栾布的确把小日子过的很惬意——对他有恩,一律报答;和他有仇,统统灭掉。并且他身体倍棒,比较能活,年轻人都死了一茬又一茬,他却屹立不倒。就这样,这个爷爷辈的家伙,成了绝对的偶像级人物,在燕代之地声望很高,只要他振臂一呼,就会群起响应。更重要的是,这个人久经战阵,不但见过猪走还吃过猪肉,打起仗来很有一套。

此时,窦婴拉他出山,真可谓眼光独到。只要这个人出头,一时三刻就能在齐地头上悬起一把利剑。

当他把栾布的优势分析完后,刘启点了点头。

这次军事会议终于可以收场了。待大家纷纷告退离开大殿时,窦婴却留了下来。

刘启有些纳闷,疑惑地问道:“还有何事?”

窦婴连忙躬身答道:“臣还想另举一人,随臣戍守荥阳。”

刘启今天对窦婴那是刮目相看,有思路有想法,大出自己的预料。他笑了笑,问道:“何人?”

“袁盎!”

乍听这个名字,刘启大为诧异。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袁盎”不是一个能够信任的人。当然。有此效果应归于晁错的功劳。因此。

刘启不屑地问道:“袁盎?他有何用?”

“袁盎久居吴地。深得民心,在吴军之中也颇有影响,若逢吴楚叛军,或有奇效。且此人多有计谋,曾言有奇策可破此危局,但臣问计时却笑而不答,只说:此计只可言于圣上。”

刘启一听袁盎有“奇策”,立马来了精神。连忙说道:“既如此,可召他进宫。”

窦婴故作神秘地答道:“臣也想过此举,但其与晁大夫不睦,此时召其进宫,恐为不便,请陛下深思。”

刘启扭头看着他,“有何不便?既有奇策,当可进宫言事。”

窦婴心中一阵暗喜,但脸上却不动声色地答道:“是臣狭隘了。”

当即,刘启下诏:令袁盎即刻进宫。

对袁盎来说。“机会”终于来了。

皇帝的这个诏令,很快也传到了老对头晁错的耳朵里。当然。是“眼线”送来的。

此时,刚出宫门的晁错还正往自己的御史府赶。行至半路,就有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追来,报告了这个消息。

晁错的脑袋一阵眩晕。应该说,自从“诛晁错,清君侧”那句话传进京城后,他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常被噩梦惊醒。

当初,他天不怕地不怕,强行削藩,但没想到会引发这么大动静,更没想到人家会指名道姓要他的命,似乎刘濞挥师百万,也就为杀他一人而已。更重要的是,自己对眼前这个局面束手无策。

此时,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揪动他全身的神经,尤其是皇帝的态度。因此,在近段时间,他对皇帝的一举一动极其关注。

晁错突然紧张了起来,他感觉到了一丝危险正在步步逼近。前段时间,自己曾建议诛杀袁盎,可皇帝不置可否,而今天,皇帝却要召见袁盎……

在短暂的思虑后,他决定返回宫去——陪在皇帝身边,堵住袁盎的嘴。

时不我待,晁错扭头就往宫里跑。他一口气跑进宫后,抹了一把冷汗:还好,抢先一步。通报后,晁错硬着头皮进去了。

刘启颇为诧异,问道:“晁大夫去而复返,还有何事?”

既然进来了,总不能老脸一拉说“没事瞎溜达”吧?怎么着都得有个借口。

晁错的借口信手拈来,“兵乃国之重器。臣想就大军调度和粮草供给之事,与陛下商议。”

刘启和他相处年,很多大事都是和他商量着办的,因此早习惯了他的这种说话方式。晁错主动提出要和他商议,刘启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还很高兴。

然而,晁错心中却想的是另外一回事。说白了,在“行军打仗”这个学术领域,晁错根本就是个门外汉,而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话题。

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因为皇帝现在最为关心的,也正是行军打仗。如果不在这方面说事,一时三刻就能让他滚蛋。而晁错绝不愿意这个情况发生。说白了,他是拖延时间来了,无论如何都得陪在皇帝身边,耗到让袁盎先行“滚蛋”为止。

既然有了“议题”,那就“议”吧。俩人还真聊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打仗嘛,可聊的事情就多了,就算你屁也不懂,也能侃的天花乱坠。因为这个领域里,在最终答案揭晓前,任何想法似乎都很有道理,就算是在胡诌八扯,也能让人听的津津有味。尤其是你的受众对象也是个“门外汉”。

晁错虽然不通行伍,巧合的是,刘启更不沾边。两个人聊这么个话题,一天一夜也能侃过去。

袁盎终于进宫了。

袁盎进宫后,闻得晁错正陪皇帝聊天,因此耐着性子在殿外等了半天。要说也并非他多么有礼貌,只是不愿见到晁错而已。

可袁盎左等右等,眼看该到吃中午饭时候了,可晁错拉着屁股不走。

袁盎急了。

他不可能不急。三年了,终于有这么个“进宫言事”的机会,却眼看要被晁错搅黄。不得已,袁盎只好硬着头皮登场了。

就在刘启和晁错聊得“尽兴”时,宦官轻轻进来禀道:“袁盎殿外侯见。”

晁错又紧张了起来,深吸一口气,暗想:终于来了。

“让他进来!”说完这句话后,刘启扭头看了晁错一眼。他突然觉得这个人今天的表现有些反常。晁错和袁盎历来势不两立,这是人神共知的事情,以往只要一人在场,另外一人定会主动离开,而这一次,晁错似乎没有离开的意思。

就在刘启暗自忖度时,袁盎迈步进殿了。

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节 国丧(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一节 贾谊论政(一)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五)第2章 大泽乡起义—(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八节 戚姬的结局(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五节 梁王的痛苦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三节 走上前台(三)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8章 红霞万里—(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七节审食其的尴尬二第3章 乱世纷争—(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六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九节 天才陨落(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二节改正朔(九)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2章 覆灭—第四节 陈平的动作(四)第19章 争储——第五节 刘启的那些女人们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9章 日落长河—(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1章 起点——(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六节 传檄天下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九节 周勃的短板(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五节刘兴居的抉择(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节 国丧(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五节 梁王的痛苦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八)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12章 覆灭—第六节 陈平的动作(六)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19章 争储——第十节 过招(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二节 冲动(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七节 传檄天下(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二节萧规曹随(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9章 日落长河—(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12章 覆灭—第十七节 吕氏败亡(十)第8章 红霞万里—(十四)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十节 三王殒命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四)第8章 红霞万里—(十四)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三节 走上前台(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一节 明争暗斗(一)第12章 覆灭—第四节 陈平的动作(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四节戏弄佞幸(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三)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二)第12章 覆灭—第六节 陈平的动作(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二节萧规曹随(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九节 戚姬的结局(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一节萧规曹随(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第1章 起点——(四)第19章 争储——第三节 埋祸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19章 争储——第十六节 废黜太子第19章 争储——第十三节 脑残的对答
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节 国丧(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一节 贾谊论政(一)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五)第2章 大泽乡起义—(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八节 戚姬的结局(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五节 梁王的痛苦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三节 走上前台(三)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8章 红霞万里—(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七节审食其的尴尬二第3章 乱世纷争—(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六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九节 天才陨落(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二节改正朔(九)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2章 覆灭—第四节 陈平的动作(四)第19章 争储——第五节 刘启的那些女人们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9章 日落长河—(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1章 起点——(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六节 传檄天下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九节 周勃的短板(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五节刘兴居的抉择(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节 国丧(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五节 梁王的痛苦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八)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12章 覆灭—第六节 陈平的动作(六)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19章 争储——第十节 过招(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二节 冲动(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七节 传檄天下(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二节萧规曹随(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9章 日落长河—(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12章 覆灭—第十七节 吕氏败亡(十)第8章 红霞万里—(十四)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十节 三王殒命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四)第8章 红霞万里—(十四)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三节 走上前台(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一节 明争暗斗(一)第12章 覆灭—第四节 陈平的动作(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四节戏弄佞幸(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三)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二)第12章 覆灭—第六节 陈平的动作(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二节萧规曹随(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九节 戚姬的结局(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一节萧规曹随(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第1章 起点——(四)第19章 争储——第三节 埋祸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19章 争储——第十六节 废黜太子第19章 争储——第十三节 脑残的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