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争储——第十三节 脑残的对答

王皃姁死了,薄姬废了。两个不相干的人,两件不相干的事,似乎撤不上关系。最起码就现有的史料来看,还真说不清两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但还是发生了,发生的这么合情合理,那么顺其自然。

这也许就是刘启的行事风格——不拘泥于常理。

说来汗颜,刘启的行事风格,我是看不懂。

当然,有一点还是值得欣慰的,因为看不懂的人绝非我一个。栗姬也可归于这一类。

薄姬被废后,栗姬又一次骄傲了起来。的确,她是有资本可以骄傲的。

儿子晋升“太子”时,其呼声曾一路高涨,大有直接上位取而代之的意思。可太后窦漪房却不合时宜地宽慰了一番薄姬,泼了栗姬一盆冷水,又让后宫恢复了平静。这让栗姬很是恼火。

后来刘嫖在她身后下黑手使绊子,虽然一度令她焦头烂额,可最终结果却较为理想。皇帝不单“打压”了刘嫖,还捎带“解决”了刘武,一举稳固了刘荣的“储君”地位。这对栗姬来说,自然很有利。

如此一来,栗姬的“声望”再度高涨,身边又一次聚拢了很多闲杂人等。

也不能怪大家“势利眼”,只能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皇后”位置空了出来,紧接着会发生些什么事,似乎并不难猜到。

整个事件也基本上按照大家的“猜测”发展着。

讲到此有一个疑问产生了。两年前。真的因为窦漪房的一句话,就坏了栗姬的好事?我看未必,如果我揣摩的不错。两年前刘启之所以没急着提拔栗姬,原因应该有两个。一是窦漪房的那番话,毕竟老娘的面子是要照顾到的。另外一重因素完全出在刘启身上,说白了他在犹豫,之所以会犹豫是因为有王皃姁的存在。这个女人正当得宠,且正努力生儿子,自然需要格外关照一下。

如此一来。栗姬“晋升”这件事就被搁置了下来。

现在王皃姁死了,刘启也就无需再动摇了。

整个局面愈来愈明朗。就栗姬的性格。这个时候如果不“骄傲”一下,那就出了怪了。

而此时的刘启却暗自揣摩着另外一件事。

实际上,刘嫖当初告的那笔黑状,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虽然打压了刘嫖。但相信了她的话,只是出于多方考虑,把事情按了下来,没拿出来做文章。虽然没加以过问,但并不代表没把放在心上。

应该说,刘启现在心有余悸。就栗姬的性格,自己百年以后,还不知她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王皃姁临死前讲的话有开始在他的耳边响起……出于对老婆、儿子们的安全考虑,刘启陷入了沉思。

时至临门一脚。的确是需要考虑一番的。。

而巧合的是,就在刘启认真考虑之时,一件事情打乱了计划。事情其实很简单——刘启生病了。夸张的是刘启认为闯不过这一关,随时都有嗝屁的可能。

按理说,此时的他只有38岁,这个年龄应该称之为“壮年”。这个时期生个病没什么大不了,更没道理会大惊小怪。但刘启却坐不住了,他认为到自己“归西”的时候了。要说刘启产生这种想法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最近两年来他的身体一直不好,时常嗑药。

也许有人对此很难理解:年纪轻轻。身子骨何以会如此差劲?事实上,我也很难理解。但如果知道刘启只活了47年的话,也许就不会感到诧异。

刘启冒出这个想法后,心中着急,该安排一下后事了。虽然我们知道他还能再活九年,可刘启不这么认为,这位老兄很有紧迫感,时不我待。

虽然担心儿子们将来的日子不好过。可他现在没精力、没时间,也没心情做人事调整。维持现状吧……

出于担心,在栗姬前来探病时,躺在床上的刘启气喘吁吁地嘱托道:“朕百岁后,善待诸姬之子。”

按理说,栗姬应该会很高兴、很痛快地答应下来,就算违心也要应承两句,最好再补上一句:你儿子就是我儿子,你放心地去吧。

因为通常情况下,皇帝交代完后事后不用多久,就是“太子继位”。到那时,刘荣板上钉钉,栗姬自己也会水涨船高。

再说刘启要得只是自己的口头承诺,既不签字,又不盖章,还无需抵押物件,只要信口开河地胡扯两句,逗皇帝开心就行。只要顺顺利利把刘启送走,然后让刘荣安安全全继位,那将来愿不愿意照顾刘启的其他儿子们,全凭自己心情,高兴了骂两句,不高兴砍他娘的。总而言之一句话,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相当快活。还不会产生任何心理阴影。

应该说,只要精神正常,脑子没问题,相信都会这么做。不要认为我阴险,敬请相信但凡是个人都会这么做,这不仅是政治,更也是人性。

然而,栗姬的表现颇我的预料,更令人大跌眼镜。记得前边提到她时曾说她是“脑残”,我个人认为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听完皇帝的话后,不知道栗姬抽的哪门子劲,说了句令人咋舌的话——“诸姬,我深恨之;其子,有其母而何须我善待?”

没等她说完,刘启的脸早黑了下去,勃然大怒,张嘴就送给她一个字——“滚!”

栗姬愣了一下,细腰一扭就出了门。当然,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皇帝让她“滚”,纵然不乐意,还得照办。

据野史记载,栗姬说出门后,还低声骂了一句——“老狗逐我”。不幸的是,这句话也被原封不动地传到了刘启的耳朵里。

当然,野史里的东西是不敢全信的,能把“皇帝”和“老狗”当同义词,这不是一般的有才。

栗姬骂没骂实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启的满心期望被她一口回绝,这让刘启很伤心、很生气,最终一咬牙,把病养好了。

刘启没死成,栗姬可就危险了。

应该说,栗姬不是不知道自己闯了祸,而并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反正我是如此,你奈我何?()

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节 暗斗(二)第9章 日落长河—(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七节 戚姬的结局(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六节刘兴居的抉择(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九节 戚姬的结局(三)第8章 红霞万里—(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12章 覆灭—第五节 陈平的动作(五)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6章 旭日东升—(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章 起点——(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七)第19章 争储——第十五节 开会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八节 明争暗斗(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二节周勃的短板(四)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六)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7章 烽烟再起—(五)第9章 日落长河—(七)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二节荒唐的谋反(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节 不满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12章 覆灭—第十七节 吕氏败亡(十)第8章 红霞万里—(十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一节改正朔(八)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一节 冲动(二)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六节 梁王请罪(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三)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节 国丧(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四节戏弄佞幸(一)第7章 烽烟再起—(八)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节好一根搅屎棍(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节 密谋(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8章 红霞万里—(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节 国丧(二)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节 张释之的恐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八)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二节周勃的短板(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七节 曹参拜相(四)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九节 刘濞的败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九节 改正朔(六)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九节 戚姬的结局(三)第8章 红霞万里—(四)第4章 军挺咸阳—(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二节刘恒进京(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6章 旭日东升—(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七节 断粮(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5章 楚汉争锋—(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节 暗斗(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节 不满
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节 暗斗(二)第9章 日落长河—(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七节 戚姬的结局(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六节刘兴居的抉择(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九节 戚姬的结局(三)第8章 红霞万里—(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12章 覆灭—第五节 陈平的动作(五)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6章 旭日东升—(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章 起点——(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七)第19章 争储——第十五节 开会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八节 明争暗斗(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二节周勃的短板(四)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六)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7章 烽烟再起—(五)第9章 日落长河—(七)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二节荒唐的谋反(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节 不满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12章 覆灭—第十七节 吕氏败亡(十)第8章 红霞万里—(十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一节改正朔(八)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一节 冲动(二)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六节 梁王请罪(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三)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节 国丧(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四节戏弄佞幸(一)第7章 烽烟再起—(八)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节好一根搅屎棍(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节 密谋(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8章 红霞万里—(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节 国丧(二)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节 张释之的恐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八)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二节周勃的短板(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七节 曹参拜相(四)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九节 刘濞的败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九节 改正朔(六)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九节 戚姬的结局(三)第8章 红霞万里—(四)第4章 军挺咸阳—(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二节刘恒进京(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6章 旭日东升—(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七节 断粮(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5章 楚汉争锋—(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节 暗斗(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节 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