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八)

刘邦在南下修武和项羽对峙的前期,封张耳为赵王,带兵守赵;领韩信率军平齐。两个人又重新找到了工作。

这份工作对张耳来说很轻松,领着小弟钻城里纳贤乘凉,不亦乐乎。南边的项羽由刘邦亲自扛着,张耳无需挂怀。北边的臧荼更无须考虑,因为这个人已经投降了过来。只有西边的齐国不太照路,不过也无大碍,因为田横这一年多来惬意地在齐国过日子,没太多奢望,也不愿参和太多是非,穿着背心摇着蒲扇,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热闹,很是惬意。更重要的是,韩信现在就要去收拾齐国,张耳大可不必为这些闲杂事情劳心费神。

至于臧荼,由于前边事情太多,没顾得上介绍这位仁兄。

臧荼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这个人爱讲排场、爱吹会擂、气势逼人,乍然一看觉得是个大才,很有利用价值。这个人在带兵打仗方面的确很有一套,当初就曾把韩广追到无处藏身。可这个人当个将领还很够标准,如果当个封王那就有些不怎么靠谱了。因为这个人属于那种眼高手低、想入非非、爱说爱吹、目标远大,却不愿意付诸实施的那种人,好高骛远形容他一点也不过分。

自从当上燕王后,无论项羽怎么催促,他就是按兵不动,一直纳贤乘凉看热闹。后来项羽攻齐,频繁派人催促,这才懒洋洋地派了一些小弟去齐国边境意思了一下。除此之外,一直龟缩燕地,不肯露头。臧荼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只想在燕国过几年舒坦日子,从来不随便打别人的主意。

虽然臧荼没打别人的主意,但不代表别人就不打他的主意,韩信就很不够意思的动过心思。

韩信当初灭赵后,抓住了李左车。李左车被捆成粽子送到韩信面前后,韩信不光给他松了绑,让到上座,还和他做了一番长谈,长谈的内容就是关于臧荼的。

韩信和李左车落座后,相互吹捧一番,抬高一下身份,终于进入了正题,应该说韩信逮他是有明确目标的。

韩信开口了,“我准备北攻燕国,东伐齐国,何如?”

李左车刚被松了棒,手臂还在发麻,根本没想到韩信这么直白的进入了正题,连忙又谦让了一番,说什么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什么什么一堆客气话后,进入了正题,“士卒疲乏,难以继续驱使。现在用疲惫之军进攻燕国坚固城池,想打又恐怕时间拖的太久,时间一久,粮草定会紧张,如此情形,弱小的燕国肯定不会降服,齐国也一定会据守边境以图自强。与燕国、齐国僵持不下,那么刘邦、项羽的胜负就很难分明。以自己短处攻击敌人的长处,这是不足取的。”

分析完形势,李左车停顿了一下。

韩信连忙问道:“先生认为该当如何?”

李左车道:“目前应按兵不动,抚恤阵亡将士,笼络人心。然后向燕国的道路上布置重兵,再派说客前去游说燕王臧荼,以将军神武,臧荼定会迎风而降。燕国归降,齐国将无能为矣。”

李左车的话,让韩信茅塞顿开,大笑着站了起来,“好,很好,就这么办。”

于是,韩信立刻遣使进入燕国,游说臧荼。

使者来了,在爱吹牛的臧荼面前把韩信定赵的故事,形象生动地进行了一番描述,然后又把韩信吹嘘了一番,再把臧荼自己曾经消遣项羽的事情拿出来分析了一番。

使者的话说完了,臧荼犹豫了。

臧荼虽然爱吹牛,但他明白吹牛是需要一定资本的,最起码不能让别人明白自己手中的筹码,而这一次,自己手中的筹码已被对方摸的一清二楚。

更为重要的是,自己当初陪着项羽打齐国,让齐国和赵国都比较讨厌他。而后来彭城大战后,赵国的陈余和齐国的田横都纷纷向项羽示好,最终都成了楚国的盟友。而成为盟友的齐、赵却不怎么喜欢臧荼,还时不时跑过来骚扰骚扰,他们这些行为让臧荼受够了。更要命的是,臧荼觉得项羽已经不再信任他了,在项羽的心目中自己似乎还不如田横、陈余那两个角色,因此臧荼很失望。甚至他还怀疑项羽有一天可能会转过头来收拾自己,因为自己前一阵的行为已经濒临项羽所能忍受的底线。

因此臧荼犹豫了。

看到臧荼犹豫的表情,使者明白了。这个使者是个聪明人,立马对前边所说的话进行了一个总结,“降汉后,仍为燕王。否则,韩大将军将兵临燕国。”

鉴于韩信定赵的表演,臧荼自认没有拦住韩信脚步的信心,因此很干脆地修书投降了。

当使者带着臧荼的投降信返回赵地后,兴奋的张耳和韩信赶紧打发使者向待在荥阳的刘邦报喜。这个消息让刘邦乐开了花,为表彰功绩,安抚赵地,借着这股喜气,刘邦封张耳为赵王。经过一年多的折腾,张耳又重新恢复了项羽曾经给过他的这个身份。

也许你会问,张耳和韩信俩人都在这里,并且韩信的功劳比张耳大的多,为什么要封张耳为赵王?韩信怎么什么也没得到,还的带着兵接着去干那份很是危险的工作?

这就是政治,政治需要考虑功劳,但也绝不会严格按功劳的大小确定每个人的身份地位。因为有些人功劳很大,却不合适那个位置,或者说有人比他更适合。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地方,去做合适的事,这就是政治。简单点说就是平衡,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达到最佳的配置,那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否则只能功败垂成。刘邦是这方面的高手,而项羽恰恰是这方面的弱智,对于谁来当皇帝那个角色,孰优孰劣就一目了然了。

张耳是曾经的赵王,在这里有声望、有人脉、还有地位,更重要的是张耳自己很想当,并且和刘邦的关系还很好,他来干这份工作很合适。当然,主要是刘邦会很来事,他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精髓,就这样张耳称王了。

称王后的张耳很高兴,但现在的刘邦很着急,因为此时的刘邦正被项羽围在荥阳城内敲打。

刘邦在荥阳的事情我们在前边是做过介绍了的,而此时的张耳、韩信也很忙活,因为项羽在围困荥阳的同时,也不忘派遣骑兵渡过黄河攻打他俩。因此在这段时间里,这两位仁兄也基本算是正副救火队长,四处灭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赵地城邑全部平定了下来。赵地平定了,可刘邦还在受气,因此又连忙派人去荥阳支援,可不幸的是派去的人很不幸地被项羽赶了回来。

再后来的事前边也介绍过了,刘邦逃出荥阳,在关中带兵攻下成皋;后来项羽又把他赶了出来,一路长跑,赶到赵地;再后来刘邦亲自带兵南下修武和项羽对垒去了,当然韩信也在随后没几天也开始向齐国进发了。在齐国,韩信将实现他的梦想,达到他这一生的巅峰。

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一节改正朔(八)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一节戚姬的结局(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八节 无双国士(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三节 刘卬的结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节 张释之的恐慌第19章 争储——第四节 王娡其人第5章 楚汉争锋—(六)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8章 红霞万里—(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一节萧规曹随(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三节 走上前台(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三节新一轮博弈(三)第19章 争储——第一节 洗牌第9章 日落长河—(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三节好一根搅屎棍九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九节好一根搅屎棍(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七节 曹参拜相(四)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8章 红霞万里—(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六节 曹参拜相(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一节戚姬的结局(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第5章 楚汉争锋—(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五节薄昭的结局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八节最后的日子三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四节 医之圣手(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九节最后的日子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三节新一轮博弈(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1章 起点——(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节好一根搅屎棍(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节 串谋(一)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7章 烽烟再起—(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九节 戚姬的结局(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节 廷争(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五节 改正朔(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四节 改正朔(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二节新一轮博弈(二)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节 天才陨落(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八节 天才陨落(二)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九节 刘濞的败笔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七)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四节 废除“连坐”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六节 曹参拜相(三)第8章 红霞万里—(四十)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七节 诸吕封王(四)第4章 军挺咸阳—(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节梁王进京(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七)
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一节改正朔(八)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一节戚姬的结局(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八节 无双国士(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三节 刘卬的结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节 张释之的恐慌第19章 争储——第四节 王娡其人第5章 楚汉争锋—(六)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九)第8章 红霞万里—(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一节萧规曹随(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三节 走上前台(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三节新一轮博弈(三)第19章 争储——第一节 洗牌第9章 日落长河—(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三节好一根搅屎棍九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九节好一根搅屎棍(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七节 曹参拜相(四)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8章 红霞万里—(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六节 曹参拜相(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一节戚姬的结局(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第5章 楚汉争锋—(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五节薄昭的结局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八节最后的日子三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四节 医之圣手(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九节最后的日子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三节新一轮博弈(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1章 起点——(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节好一根搅屎棍(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节 串谋(一)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7章 烽烟再起—(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九节 戚姬的结局(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节 廷争(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五节 改正朔(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四节 改正朔(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二节新一轮博弈(二)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节 天才陨落(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八节 天才陨落(二)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九节 刘濞的败笔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七)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四节 废除“连坐”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六节 曹参拜相(三)第8章 红霞万里—(四十)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七节 诸吕封王(四)第4章 军挺咸阳—(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节梁王进京(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