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拔刺——第一节 废太子的结局

为了保证故事的完整性,我一口气把刘武写死,给“争储” 事件画了个句号。◎頂點小說,但事实上,我并没能把故事的前因后果介绍清楚,因为在刘武最后的几年里,发生了很多事,还没来得及讲。为使故事更加完整,只好再开篇章。好了,废话不说,就此开始。

故事还得从 刘武死的三年前说起,也就是公元前147年(景帝十年)。因为在这一年,朝廷里发生了一件不大也不小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主角是临江王,这位仁兄是被迫唱了一会主角。因为他被人告了,罪名是“侵占宗庙”。在当时,这是一个了不得的罪名,扣谁头上都受不了,严重程度直逼谋反。当年晁错就差点栽在这个罪名上,幸得汉文帝伸以援手,才侥幸过关。现在,这位临江王同志也有幸享受这份待遇,可喜可贺。

也许有人会疑惑,临江王,都城江陵,在今湖北省中南部(并非现今的吉林省临江市)。但不管位置在哪,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离长安很远。

在观念里,“宗庙”就是指京城里那个太庙。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自然就会很疑惑,毕竟临江王不在京城,怎么折腾也不会和太庙扯到一起去。然而,临江王同志不负众望,硬是攀上了关系。不得不说,他真倒霉。

实际上,临江王同志也很无奈,因为他招惹的这个“宗庙”就在江陵,和他的王府只有一墙之隔。庙的主人是汉文帝刘恒。

古代人热衷于干一件事——修庙,当然。绝不能随随便便修。最起码是个名人。最好是已故的帝王们。重要的是,朝廷支持这个,盖个庙,捏个神像,供天下人瞻仰膜拜,多少有一些教化的作用。在那个信息闭塞,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年代,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就这样。那些当官的,或者没当官却想当官的;发了财的,或者没发财却想发财的,纷纷发挥马屁功夫,一个劲的修庙。搞到最后,效果很明显,差不多每个地方都有已故皇帝的庙宇。

并且这些东西绝不会盖到杳无人烟、鸟不拉屎的地方去,毕竟是拍马屁,见到的人越多效果就越好。所以,大家不谋而合地把这些东西都整到了各地最为繁华的地段。

所以。临江王同志的家门口也有这么一座。让人无语。

要说有这么一座也无所谓,他是他。咱是咱,各过各日子,只要消消停停不折腾,依然没理由扯上关系。

然而,临江王同志不愿意消停。

当这个临江王,本身心情就不爽,牢骚满腹。搬来这里后,看什么都不顺眼,总觉得住宅面积小、住宿条件差,因此,决定盖房。

可盖着盖着发现,在原有面积上盖,觉得不过瘾,所以决定稍微扩张一些。就这样问题出来了,他这一扩张不打紧,把文帝庙的外墙给扒了窟窿。虽然后期又把窟窿补了上去,但庙宇不得不压缩一点。

事情的经过基本上就这样了。

这也并不算是什么大事。因为汉朝初期,发生过的类似事件多了去了,虽然罪名很重,但只要做的不过火,没人告,就不会有大问题。毕竟都是自家人,多一点少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临江王同志就是这么想的。

然而,有人不这么想。因为很多人正瞪着两眼在他身上找碴子。

虽然人缘很差劲,但并非人品不行,只因身份特殊。因为他的名字叫刘荣,直白点讲就是废太子。

脱毛的凤凰不如鸡。就他目前这个情况,纵是老老实实啥都不干,也会有人赶来踩几脚,何况随随便便盖房,还在爷爷身上打秋风,这要不闹出点动静就出了怪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被合情合理地报上了朝廷,并且被添油加醋的恶搞了一番,弄得满城风雨,浑似刘荣拆了整座庙。更有人不失时机,也别有意味的反应了一些情况,主要是围绕刘荣近期的一些不当言论和“不法”迹象。当然,刘荣最近的确发了一些牢骚,说了一些过头的话。这也是合情合理的,自己和老娘被人家毫无征兆、毫无理由地搞掉,要是没丁点意见,那还是个人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刘启很生气。

他不可能不生气,照大家的说法:刘荣很不安分,迟早要作乱。恐惧的是,刘启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担心。虽然是自己的儿子,但为了整个王朝的长治久安以及刘家天下的万年长存,刘启决定做一些工作,把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所以,刘启叫来了御史大夫卫绾。既不客套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安排了任务——查。

领了任务,按理说接下来的举动是磕头告退,然后撅屁股干活。

可卫绾愣在那,似乎没准备磕头,一脸为难的看着皇帝,憋了半天,还捎带替刘荣求了两句情。

卫绾表现很厚道。当然,是有理由的,因为他和刘荣的老娘栗姬是亲戚,这一点我在前边提到过。毕竟是你儿子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何必较这真呢?

刘启绷着脸审视了他半天,盯的卫绾心中发毛。短暂的沉默之后,刘启终于开口了:既然你想当好人,那不为难你,我找个狠人来。

卫绾心中先是一松,再是一紧。

松,是因为自己终于把这件棘手的差事推了出去。当初查梁王刘武,虽然侥幸过关,自己也差点被剥掉一层皮,没必要总在皇帝的家事上瞎掺和,当个官不容易,自己还想多活几年呢,老是这样折腾,再好的心理素质也受不了。

紧,是由于他感觉到了一丝不安,准确点说是为刘荣的安危担忧。废太子,身份本就很微妙,处境也很危险。不信的话大可翻史料,从古至今,废太子能够混个自然死亡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如果皇帝这次揪住不放,刘荣很难晃过去。此时的卫绾不愿意也没敢揣测皇帝心思,只是匆忙磕头,退出了大殿。

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1章 起点——(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节 晁错其人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九)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一节新一轮博弈(一)第19章 争储——第十六节 废黜太子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7章 烽烟再起—(三)第9章 日落长河—(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节 贾谊论政(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八)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二)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9章 日落长河—二十 刘邦为何能成功(二)第19章 争储——第十一节 释疑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一节 明争暗斗(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节 密谋(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四节大婚(二)第6章 旭日东升—(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第5章 楚汉争锋—(一)第9章 日落长河—(二)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8章 红霞万里—(四十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六节 曹参拜相(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五节 梁王的痛苦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七节 明争暗斗(七)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三节好一根搅屎棍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一节 冲动(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一节 国丧(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九节最后的日子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九节 群臣定主(六)第3章 乱世纷争—(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五节 改正朔(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二节天才陨落(六)第19章 争储——第十三节 脑残的对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二节改正朔(九)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九节 刘濞的败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一节天才陨落(五)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四节 群臣定主(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三节刘恒进京(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四节 群臣定主(一)第12章 覆灭—第十一节 吕氏败亡(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五节 明争暗斗(五)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6章 旭日东升—(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三节大婚(一)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12章 覆灭—第十五节 吕氏败亡(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二节荒唐的谋反(三)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5章 楚汉争锋—(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节 最能闹的人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七节 群臣定主(四)第12章 覆灭—第十六节 吕氏败亡(九)第7章 烽烟再起—(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
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1章 起点——(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节 晁错其人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九)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一节新一轮博弈(一)第19章 争储——第十六节 废黜太子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七)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二节 明争暗斗(二)第7章 烽烟再起—(三)第9章 日落长河—(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节 贾谊论政(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八)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二)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9章 日落长河—二十 刘邦为何能成功(二)第19章 争储——第十一节 释疑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一节 明争暗斗(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节 密谋(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四节大婚(二)第6章 旭日东升—(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第5章 楚汉争锋—(一)第9章 日落长河—(二)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8章 红霞万里—(四十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六节 曹参拜相(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五节 梁王的痛苦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七节 明争暗斗(七)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三节好一根搅屎棍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一节 冲动(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一节 国丧(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九节最后的日子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九节 群臣定主(六)第3章 乱世纷争—(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五节 改正朔(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二节天才陨落(六)第19章 争储——第十三节 脑残的对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二节改正朔(九)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九节 刘濞的败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一节天才陨落(五)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四节 群臣定主(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三节刘恒进京(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四节 群臣定主(一)第12章 覆灭—第十一节 吕氏败亡(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五节 明争暗斗(五)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6章 旭日东升—(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三节大婚(一)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12章 覆灭—第十五节 吕氏败亡(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二节荒唐的谋反(三)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5章 楚汉争锋—(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节 最能闹的人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一节周勃的短板(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七节 群臣定主(四)第12章 覆灭—第十六节 吕氏败亡(九)第7章 烽烟再起—(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七节最后的日子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