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军挺咸阳—(七)

几天后,项羽兵进咸阳,在这里他干了一件很体现风格的事情。

进入咸阳后,项羽拔出了长剑,率领他的士兵向老百姓冲了过去,进行了一场屠杀比赛。随后冲进秦宫,抢掠财宝及宫女,砍死子婴于宫门,然后放了一把火,烧了嬴政和胡亥盖了十几年都没盖好的阿房宫,大火连绵,三月不灭。

就在项羽办完这些事后,有个韩生的人建议,关中险固,可以做为都城以称霸天下。项羽看着眼前的残砖断壁,说出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这句话充分暴露了他的身份,他只是个有本事而且发了大财的农民而已。

听项羽说完,韩生不知道哪根筋别错了地方,说了句非常过瘾的话,“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这个人嘴上过瘾了,可项羽却在行为艺术上过瘾了,因为项羽听完他的话后,采取了一个非常简单而有效的措施加以了回答——烹之,就是把这个人扔锅里给煮熟了。

在咸阳过完了瘾,项羽这个杀人狂又想起了当初“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这位仁兄真的不愿意让刘混混来当这个关中王,因为刘混混现在的实力真的比较强。

因此,项羽派人跑去见楚怀王熊心,表了表自己的实力后,提出了废除约定的要求。

熊心这一阵很消停,但不爽心,每次听到项羽大获全胜的消息传来,就有种想骂人的冲动,可随着项羽胜利次数的增加,熊心说话的分量也日益降低。失去了手中的王牌,腰杆也直不起来。

好在吕青和吕臣这对父子还陪在身边,多少还有些慰藉。不过这两个人最近也失去了以往的风采,挠头的次数多,出主意的机会少,这让熊心很无奈。

现在项羽的使者来了,站在面前耀武扬威了一阵,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这让熊心更为恼火。恼火的熊心盯着使者说了两个字,“如约!”这已是他能够保留的最后的尊严,如果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了,还称哪门子王啊。

等使者归来,添油加醋地把熊心的话给项羽复述一遍,项狂人这下恼怒了。恼怒的项羽准备跑过去活劈了那个姓芈的,但范增还是及时阻止了他。

项羽想自己称王,但怕自己名义不顺,因为在理论上楚怀王才算老大。如果自己称王很明显有点瓜田李下的感觉,这着实让项老大冥想了几天。终于在范增的帮助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老头虽然是个二流的谋士,但还是很有两把刷子。

熊心是王,占用了这个称号,自己要想当王,必须给熊心重新找份工作。但如果工作找的不好,对自己的名声也不是太好。因此项羽在经过周全思索后,给熊心安排了个职务——义帝,通俗点说就是假皇帝。

实际上熊心不愿意要这个职务,但他很无奈。现在别人都听项羽的,项羽说自己是个“义帝”,纵然自己不承认而别人都认可。无奈这两个字,足以来形容熊心这生。当初无奈的去放羊,后来无奈的当大王,现在又无奈的当皇帝,再后来将无奈的去死亡。

应该说当了义帝的熊心一点也不痛快,就在他刚背上这个称号的同时,项羽却在自己的小弟面前开始了一番谈话,谈话的内容足以让熊心抓狂。

“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於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我真不愿意翻译这段话,如果弄不明白意思可以上网百度,反正这句话说完,熊心是彻底完了。就在项羽说完这段话后,手下将校一起说了一个字,“善。”

公元前206年4月,项羽分封十八王。

刘邦沛公汉王巴(今重庆北)、蜀(今四川成都)、汉中(今陕西南郑)

章邯秦降将雍王废丘(今陕西兴平南)

司马欣秦长史塞王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

董翳秦都尉翟王高奴(今陕西延安北)

魏豹魏王西魏王平阳(今山西临汾西)

申阳张耳宠臣河南王雒阳(今河南洛阳东)

韩成韩王韩王阳翟(今河南禹县)

司马昂赵将殷王朝歌(今河南淇县)

赵歇赵王代王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

张耳赵相常山王襄国(今河北邢台)

英布楚当阳君九江王六县(今安徽六安北)

吴芮番君衡山王邾县(今湖北黄岗北)

共敖义帝柱国临江王江陵(今湖北江陵)

韩广燕王辽东王无终(今河北蓟县)

臧荼燕将燕王蓟县(今北京西南)

田市齐王胶东王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

田都齐将齐王临淄(今山东临淄东)

田安齐将济北王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

看看上边名单,可能你会有些疑惑,有些是称王的地方不是自己的预期,有些是称王的地点发生了变动,还有一些比较能闹腾的人根本没挤进这份名单。

没有得到自己预期的,将会用自己的实力争取;称王地点发生变动的,将会有人替他争取;还有一些没挤进名单的,比如那个比较能折腾的田荣和比较能说话的陈余,将不为余力的继续折腾和说话。总的来说,这是一份存在很大问题的名单,这份名单,将直接导致了项羽的衰落。

小弟们都称王了,项羽这一下就该顺利成章地上位了,最终这位狂人为自己起了个异常霸气的名字——西楚霸王,并且还给自己划了一快很大的地皮——王九郡,都彭城。

项羽回到了彭城,一个人的存在有些碍眼,这个人就是熊心。项羽这次耀武扬威回来后,就没给这为兄弟一次好脸,怎么看他怎么别扭,因此这让项羽很生气。

五个月后,公元前206年10月的一天,项羽派人跑去告诉熊心,“古之帝着地方千里,必居上游。”因此,项羽很有创意地为他找个了地方——郴县,这个无论怎么看都和上游不沾边的地方就是无奈兄最后的落脚点。

在使者的再三催促下,无奈的熊心只好收拾行囊动身,就在他动身的那一刻,群臣纷纷背叛,连吕青和吕臣也仓惶逃命,行至半路,黥布赶了过来,杀之江中。

不过史书对具体干这次杀人事件的主角记录的有些出入,有的地方说是吴芮和共敖共同干的。但无论是黥布,还是吴芮,或者是共敖,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笔账都可记在项羽的头上。

现在的项羽是惬意的,天下均归我手,从此任我纵横。而事实证明,他的那份名单注定不会让他惬意太久。

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四)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节 国丧(二)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一节 掌控朝局(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二节新一轮博弈(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七节审食其的尴尬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六节 明争暗斗(六)第3章 乱世纷争—(七)第3章 乱世纷争—(八)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六节 梁王请罪(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七节 梁王请罪(二)第20章 拔刺——第一节 废太子的结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七节 明争暗斗(七)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六)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七节 传檄天下(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九)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4章 军挺咸阳—(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一节 冲动(二)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七)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7章 烽烟再起—(九)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六节刘邦的遗产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3章 乱世纷争—(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四节戏弄佞幸(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五节荒唐的谋反(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5章 楚汉争锋—(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19章 争储——第十八节 对症下药(二)第6章 旭日东升—(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三节 刘盈收场(三)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八节 刘肥避险(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5章 楚汉争锋—(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四节 曹参拜相(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五节 改正朔(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四)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七节 曹参拜相(四)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一节改正朔(八)第6章 旭日东升—(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八节 诸侯兴兵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5章 楚汉争锋—(七)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三节大婚(一)第6章 旭日东升—(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四节 群臣定主(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四节 明争暗斗(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节 贾谊论政(二)第9章 日落长河—二十 刘邦为何能成功(二)第9章 日落长河—(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一节改正朔(八)第7章 烽烟再起—(一)第3章 乱世纷争—(五)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五节 国丧(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9章 日落长河—(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七节 断粮(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七节 传檄天下(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四)第5章 楚汉争锋—(十四)第7章 烽烟再起—(十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
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四)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节 国丧(二)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一节 掌控朝局(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二节新一轮博弈(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七节审食其的尴尬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六节 明争暗斗(六)第3章 乱世纷争—(七)第3章 乱世纷争—(八)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六节 梁王请罪(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七节 梁王请罪(二)第20章 拔刺——第一节 废太子的结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七节 明争暗斗(七)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六)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七节 传檄天下(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九)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4章 军挺咸阳—(一)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一节 冲动(二)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七)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7章 烽烟再起—(九)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六节刘邦的遗产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3章 乱世纷争—(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四节戏弄佞幸(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五节荒唐的谋反(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5章 楚汉争锋—(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19章 争储——第十八节 对症下药(二)第6章 旭日东升—(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三节 刘盈收场(三)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八节 刘肥避险(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5章 楚汉争锋—(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四节 曹参拜相(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五节 改正朔(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四)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七节 曹参拜相(四)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一节改正朔(八)第6章 旭日东升—(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八节 诸侯兴兵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5章 楚汉争锋—(七)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三节大婚(一)第6章 旭日东升—(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四节 群臣定主(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四节 明争暗斗(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六节最后的日子一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节 贾谊论政(二)第9章 日落长河—二十 刘邦为何能成功(二)第9章 日落长河—(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一节改正朔(八)第7章 烽烟再起—(一)第3章 乱世纷争—(五)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五节 国丧(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9章 日落长河—(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七节 断粮(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七节 传檄天下(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四)第5章 楚汉争锋—(十四)第7章 烽烟再起—(十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