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毁约

得了任务,也得了好处,李明峰也不敢偷懒,连忙去清廷使团的住所见桂良等人。龚橙不知为何,对清朝官员极度厌恶,这次也是无论如何都不肯去,李明峰无奈只好自己去。

见了桂良,花沙纳,还有两江总督何桂清,李明峰就将来意一五一十的说了。桂良听了陈述,脸色尴尬的说:“这等毁约之事老夫也不想做,只不过此乃圣上的旨意,我等也不敢违。”

李明峰早就料到是咸丰反悔,否则下面的官员哪有胆子敢篡改国与国之间的合约?只是不知咸丰为什么会突然变卦,李明峰谨慎的问:“明峰与桂中堂和花大人相交也有些时日了,彼此都不是外人,桂中堂能否将内情告知一二?也好让明峰对症下药啊”

桂良示意花沙纳将事情讲出来,花沙纳只好苦笑着解释到:“至于开口通商,赔款等重要事项,今上倒是都许了。只是洋人商舰军舰自由通行于长江,互设公使,还有京师陛前换约这三条今上十分反感,要求修改。”

“不许洋人军舰行于长江明峰倒是能够理解,毕竟事关我大清主权,只是互设公使是为了以后华洋能够即使沟通,避免再有误会的事情生。京师陛前换约也是外交常理,并无不妥之处,为何皇上不许?”李明峰疑惑的问。

在他的世界观里,两国互相设立大使馆,并且外国大使将国家之间设立的条约递交给本国元,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外交行为,咸丰怎会反对?

花沙纳摇了摇头,苦笑着说:“洋人军舰行于长江此款圣上反对倒不强烈,这互设公使与陛前换约才是问题之所在。我和桂中堂出京之后,礼部与一干主战派的大人们,将这两条批的是体无完肤。说我天朝上国,泱泱五千载,向来只有番务可理,哪有外交一说。陛前换约更是伤我大清颜面,许洋人在沪换约便是天大的恩赐,岂能来京”

李明峰这才听明白,原来是面子惹的祸

在工业革命开始前,由于技术的限制,世界各国都局限在自己所处的小区域里,中国也同样是将所有的视角都放在东亚地区。在这个区域内,除了日本之外所有国家都是中国的属国,日本虽然不是属国,但在和中国交往的过程中,也奉献出了足够多的尊敬。

这样一来,实际上,中国的外交是不平等的外交,都是朝贡性质的,所以只设理藩院来管理四方诸夷,根本没有对等处理与他国日常事务的机构。

而英法所提的互设使馆,实际上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外交关系,这就大大的刺激了朝廷里的守旧派。

而且陛前换约,英法大使该行何礼?乾隆年间英使马戛尔尼就仅行了个半跪礼,那是因为在蒙古回部诸王公的面前先把牛吹出去了,说是有蛮夷幕我天朝,前来朝贡。结果马戛尔尼只肯半跪,乾隆无奈,只好说是洋人蠢笨,不会跪拜,只能半跪,在才算把脸面保住。

这次换约,洋人仗着天津战胜之威,更是不可能跪拜了。为了天朝威严,朝臣一致不同意公使进京,咸丰也十分赞同群臣的意见。

李明峰对这个问题最是头疼,这个年代中国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落后,而是思想落后就是吃了败仗,这帮老家伙还固执的以为自己是天下老大,世界第一。如此不思改革,不求与世界同步,中国只能是与世界强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越想越头疼,国家的问题,李明峰也不敢再去深度考虑,他没那个能力去改变现状,相对来说,还是如何把通商章程议定才是眼下最关键的。

“这两条咱们先放下,等到英使来华咱们再谈,如今先把通商条例定下,这样也好让我在洋人面前有个交代。”李明峰无奈的说。

两江总督何桂清接口到:“通商条例好说,具体条款洋人都已经交付给了我等,本官与两位大人商议了一下,觉得并无不妥之处,可以施行。”

“那就好有了通商条例的签订,我也算对的起洋人了,至于其他事情,就交给他们办。”李明峰阴笑着说道。

告别了三位大人,李明峰又将‘好消息’报告给了威妥玛,老威十分高兴,直赞李明峰有能力,大笔一挥,写了封信给额尔金,将李明峰的洋枪队的事情解决了,算是给李明峰的奖励。

回到龚家,看到龚半伦正读英法革命的历史籍呢,李明峰自嘲的想到,后世历史应该写上一笔,龚半伦虽然是个大汉奸,但也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啊

将洋枪队的事情都告诉了龚橙,将来少不得要老龚帮忙,李明峰这次可不敢再瞒着他了。

龚橙也不答话,径直起身走到架旁,从上面取出了一幅上海地图。放到桌上,龚橙用手指着一个地方说到:“这里我已经买下,两个月前听你说要建什么洋枪队,我就组织人手将这里建成了个军营。是完全按照西式军营的模样建的,大体可容纳千八百人。”

不理李明峰吃惊的表情,龚橙继续说道:“那苏松太道蓝大人曾经欠了我几分人情,是以无论是地还是房都没花几两银子,你就不必太过介怀了。”

呆了半响,李明峰才回过神来,抓住龚橙的手摇个不停:“龚大哥,你真是我的亲大哥以后咱们兄弟可就是一家人了”

龚橙可不吃这一套,向来冷静的他,又问李明峰到底能拉出多少人来。李明峰如实回答,大概能拉出个一两百,龚橙听了这个数字,皱着眉头想来半天,才说了句:“太少。”

李明峰双手一摊,解释到:“多了也能拉出来,可是额尔金那老家伙就该不同意了,这是挖他墙角,他能放出这些人都算烧了高香了”

龚橙叹了口气,他也知道强求不得,只能是先将队伍建起来,展壮大的事情以后再说。

第217章 安徽战事第238章 决战前夕(上)第110章 刘铭传第210章 新的发展第169章 毒计第70章 改组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285章 中弹第65章 景德镇之战(七)第218章 庐州城下第195章 婚庆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16章 林家父子第246章 巷战第244章 蒙时雍第274章 新疆叛乱第59章 景德镇之战(一)第54章 夜谈(下)第86章 通州之战第165章 勤政殿议洋务(下)第12章 大成国第92章 巴夏礼来信第164章 勤政殿议洋务(上)第164章 勤政殿议洋务(上)第224章 重逢司马第52章 陈年旧事第200章 飞速发展第207章 继续追杀第26章 议和大臣第95章 礼部第164章 勤政殿议洋务(上)第104章 庐州战役(二)第291章 攻占迪化第127章 破绽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钟粹宫第242章 夺门第46章 厮杀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钟粹宫第212章 商议出征第237章 密会第160章 容闳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354章 江户城下第130章 昌平城第291章 攻占迪化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352章 克虏伯火炮显威第119章 跋扈的赞镶大臣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353章 川西大战第242章 夺门第139章 覆灭第218章 庐州城下第105章 庐州战役(三)第43章 交易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291章 攻占迪化第331章 朝鲜局势进展(中)第362章 来使第355章 江户战乱第236章 太阳城第101章 恭王府议沙俄第99章 恭王府第169章 毒计第131章 谋划第271章 辽东半岛第294章 叶海亚第330章 朝鲜局势进展(上)第309章 朝堂暗斗(上)第228章 韦志俊的劝说第184章 营破第140章 请罪第189章 诛杀第45章 抵达第344章 劝服载垣(上)第105章 庐州战役(三)第54章 夜谈(下)第141章 回銮第344章 劝服载垣(上)第29章 授权谈判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66章 翻脸第75章 英国首相第76章 密谈第298章 血战阿克苏第324章 初次谈判第108章 安庆外围战第334章 东洋消息第161章 弗兰克第203章 铁帽子王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27章 提审李秀成第176章 小村谈判(上)第123章 落难第125章 慈安
第217章 安徽战事第238章 决战前夕(上)第110章 刘铭传第210章 新的发展第169章 毒计第70章 改组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285章 中弹第65章 景德镇之战(七)第218章 庐州城下第195章 婚庆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16章 林家父子第246章 巷战第244章 蒙时雍第274章 新疆叛乱第59章 景德镇之战(一)第54章 夜谈(下)第86章 通州之战第165章 勤政殿议洋务(下)第12章 大成国第92章 巴夏礼来信第164章 勤政殿议洋务(上)第164章 勤政殿议洋务(上)第224章 重逢司马第52章 陈年旧事第200章 飞速发展第207章 继续追杀第26章 议和大臣第95章 礼部第164章 勤政殿议洋务(上)第104章 庐州战役(二)第291章 攻占迪化第127章 破绽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钟粹宫第242章 夺门第46章 厮杀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钟粹宫第212章 商议出征第237章 密会第160章 容闳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354章 江户城下第130章 昌平城第291章 攻占迪化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352章 克虏伯火炮显威第119章 跋扈的赞镶大臣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353章 川西大战第242章 夺门第139章 覆灭第218章 庐州城下第105章 庐州战役(三)第43章 交易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291章 攻占迪化第331章 朝鲜局势进展(中)第362章 来使第355章 江户战乱第236章 太阳城第101章 恭王府议沙俄第99章 恭王府第169章 毒计第131章 谋划第271章 辽东半岛第294章 叶海亚第330章 朝鲜局势进展(上)第309章 朝堂暗斗(上)第228章 韦志俊的劝说第184章 营破第140章 请罪第189章 诛杀第45章 抵达第344章 劝服载垣(上)第105章 庐州战役(三)第54章 夜谈(下)第141章 回銮第344章 劝服载垣(上)第29章 授权谈判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66章 翻脸第75章 英国首相第76章 密谈第298章 血战阿克苏第324章 初次谈判第108章 安庆外围战第334章 东洋消息第161章 弗兰克第203章 铁帽子王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27章 提审李秀成第176章 小村谈判(上)第123章 落难第125章 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