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日本帝国的投降,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工业、科技技术及其各类大型的设备、生产线,绝大多数都成了大汉帝国的战利品,总之,能够拆走的全部都拆走。当然,一些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是遗失的国宝也回归了祖国,同时被运回国的还有一些日本帝国各个时期的艺术品和国宝等等,这些珍贵的物品,全部被安置在大汉帝国最大的收藏馆―――大汉历史博物馆里面。可以说,这次大汉帝国东征日本本土,是满载而归的。

战事对大汉帝国来说已经是结束了。根据大汉帝国和日本帝国签署的协议,大汉帝国在日本帝都东京驻军5万人,并将长期使用横须贺军事基地。在三年多的全面封锁和全面战争中,日本的一线基干师团全部损失殆尽,就是二线师团也基本被打光了,加上其他的损失,日本帝国一下就不见了四百多万青壮人口,可以说,在一段时期内,日本帝国是不可能恢复元气的。

大汉帝国的军事、经济开始日益强盛,在国际上的声音也开始越来越响亮起来。伴随着大汉帝国国内经济的强劲复苏,从西南到东北的这一条宽阔的新兴的经济带开始繁荣起来,也带动了原来东部沿海经济带的繁荣,强大的内需市场不断拉动着国民经济的蒸蒸日上。经济也开始转型,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始出口,进口的确是原始的生产资料。可以说,大汉帝国的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非常成功。诚然,在大汉帝国高速加强的经济建设中,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总的方向上它是正确的,局部的失误并不能掩盖总体成功的事实。

大汉帝国的强势崛起,让太平洋成了它和美国的天下,几乎可以说势变成了两国之间的内海,这更加有利于两国间的经济交流。大汉帝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由逆差变为了顺差,而且是逐年增加,引起了美国商务部的强烈不满。商务部向美国国会提交了报告,要求调查这些年来大汉帝国给美国经济造成的威胁。

为此,大汉帝国常务副总理刘崎发表了大汉帝国经济的国情咨文书,驳斥了美国商务部的无理指责。这也让美国总统罗斯福感到了一些为难。毕竟,扶持大汉帝国的决定是他领导的政府做出的决定。

新任的国务卿麦考雷在白宫的总统办公室和罗斯福进行了对话,与会的还有总统的特别顾问霍华德。他问:“总统先生,我想知道,五年前我们进行国策决定的时候,我们考虑过大汉帝国的利益吗?”

回答是否定的。

“那么现在,我们在制定我们的国策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大汉帝国的态度?”麦考雷继续问道。

回答是肯定的。

“所以,我认为商务部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妥,毕竟大汉帝国的崛起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我个人认为,他们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超过了英国。”麦考雷作了结论。

“不,麦考雷先生,你的结论有点错误。你只考虑了经济方面的观点,但是没有考虑到当时的政治条件。我认为抛开当时的政治条件而单独低谈论经济条件是不恰当,也是不合理的。”霍华德开口反驳了麦考雷,“当时的日本帝国,不但在海洋上与我们美国争斗,而且还在别国领土上使用了细菌武器,这是不能容忍的。为了美国的利益,我们必须扶持一个能够与日本帝国抗衡的东亚国家。事实证明,总统和议会的决定是正确的,避免了美国陷入与日本的战争。”

“可是现在大汉帝国却不断地在赚取我们的财富。”麦考雷显然是个典型的排外者。

“可我们也在赚取大汉帝国的财富。”霍华德淡淡地说道,“经济活动是双方的,我看不出大汉帝国和美国的经济有什么冲突,反而我们之间的经济互补性是很强的。只有远东的市场强劲了,我们美国的市场才会继续繁荣。指望欧洲吗?不,那里现在是一团糟。”

“够了,不要争吵了。关于商务部的报告,就由威尔金森他们去决定,我们还是看看欧洲,看看我们的朋友张伯伦先生和达拉第先生,眼下他们的麻烦是不少啊。”罗斯福打断了准备开始争吵的两人,转移了话题。

“总统先生,欧洲现在可以说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天下了。看看我们的英国朋友和法国朋友都做了些什么啊,德国是越来越强大了。在欧洲爆发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大。”麦考雷也相当识趣,跟着罗斯福转移了话题。

罗斯福看着眼前这位有点喋喋不休的国务卿,心底里升起一丝厌恶的感觉,不由在想自己怎么选择了这么一个人来担任国务卿。他不由看了一下自己的特别顾问。霍华德显然意识到了总统的不快,他说:“欧洲的事情虽然和我们关系重大,但是,我认为英国朋友和法国朋友还是有能力处理好欧洲的事务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说实话,如果欧洲爆发战争,我们美国可还是没有做好准备的。”

“霍华德先生,你的意思时说美国有参战的计划?”麦考雷问。

“暂时没有。美国目前的头号任务就是解决失业问题。”霍华德说,他抬腕看看手表,轻声对罗斯福说:“总统先生,十五分钟后,中央情报局的人在等您开会。”

罗斯福点点头,说:“好,先生们,今天就到这里吧。麦考雷,商务部的事情就交给国会处理好了,我们不要干涉国会的决定。”

本来还想再说点什么的麦考雷,见总统如此,也只好起身告辞了。

看着麦考雷离开总统办公室后,罗斯福问:“霍华德,是谁提议麦考雷担任国务卿的?背后又有谁在支持他?”

“他是洛克家族的议员们推荐的,是经过参议院批准的。”霍华德回答说。

罗斯福沉默了一下,说:“以后这个国务卿要我们自己的人,要经过我的提名才可以。”

“是的,我们会处理这件事情的。”

“霍华德,你说说看,大汉帝国和英国、德国与英法会爆发战争吗?”罗斯福想听听自己最信任的助手的意见。

“总统先生,德国和英法的冲突是不可以避免的,这也是比较符合我们美国的利益的。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控制着全球大部分的殖民地和生产原料,法国也一样,这对美国是相当不公平的。我们的经济力量是最强大的,但控制生产原料最多的国家却不是我们。”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希望德国和英法两国开战。嗯,这是个不错的主意。”罗斯福理解自己助手的心思。

“不错,只有英国、法国和德国像上次世界大战那样,我们美国才有机会。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夺取英法在全球的殖民地。”霍华德毫不掩饰自己削弱打击英国法国的决心。

“那大汉帝国呢?我们还要继续拉拢他们吗?”

“不错。虽然大汉帝国这几年的成就是惊人的,但不要忘记了,他们经济的腾飞是依赖我们美国的资金启动的。他们面对的只是我们美国的市场,而我们面对的确实全世界的市场。所以他们的经济潜力根本就不可能和我们美国相比。别的不说,首先我们的工业化革命就已经是非常彻底,而他们也只不过才刚刚起步,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可是,大汉帝国目前已经是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也许,这也是我们美国的威胁。”罗斯福说出了自己心底的担忧。

“不,总统先生,我们现在的最大敌人不是大汉帝国,而是英国、法国。我们是应该联合大汉帝国,处理好远东的事务。”霍华德心里暗叹,威尔金森这只老狐狸的好处的确不容易拿到手。

大雪初停,天空中已经是放晴,久违的阳光也露了点脸。积雪也未化去,街道两侧和屋顶之上面着厚厚的一层,举目望去一片洁白,仍是混沌沌的雪世界。时间很快就将迎来一个新的农历春节。

方云的心情非常轻松愉快,对日战争一结束,他的日子就轻松了下来。今天,他是特意陪自己怀孕的妻子的林雪在香山散步。大汉帝国政府的运作已经是处在有效的良性机制上,已经是不需要他操太多的心了。所以,这段时间是他最悠闲的时光。

一个成熟的政府,它的每个环节的运作都已经有了固定的程序和制度。就好像一台巨大的机器,身为政府的核心管理人员,仅仅是需要拉动电闸,让这个机器转动——自己转动。

以前,方云是非常忙碌的。那是他手中抓着太多的权力,其实这样在分工上是不科学的。现在,借着对日战争和外交上的节节胜利,他已经是慢慢地把这些权力下放,该是哪个部门的权力就是哪个部门的权力。比如,对日战争结束后,方云重新组建了国防部,黄维元帅继续担任国防部长,撤销了孙仲伦元帅三军总司令的头衔,改由大汉帝国总统亲自担任这一职务,任命孙仲伦元帅为三军参谋总长,陆杰飞元帅三军常务副参谋总长兼战争局局长,刘柏上将为三军副参谋总长。这样,就更加理顺了国家首脑和军队之间的关系。这就如同经营一家小的公司,公司里面没有那些具体的负责运作的各个环节部门,很多事情当然需要老板亲历亲为,可是公司大了,具体的业务和事情都是手下的人去做的,老板仅仅需要固定的听取自己的班子给自己的报告,解决一些出现的重大问题,做一些合理的调整就可以了。

这样就可以摆脱了人为的管理模式,取代的是制度的管理模式。说白了,人为管理就是靠这老板个人的超强的能力来管理,一旦老板个人的能力出问题了,那么立刻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打击。身为老板,并不是把权利抓在手里不放,而是应该把手里的权力合理的分配下去,让别人去干活。

这样,大汉帝国的权力核心基本就是三个人了:总统、总议长和总理。而且这三个人中,又隐隐以总统为首。

“阿雪,好久不出来走动走动了,骨头都硬了。”方云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看着身怀着自己第二个小孩的林雪,心头里面全是一面暖意。林雪不由笑了起来,对自己丈夫的爱意是绵绵的,也为他的成功感到骄傲。

她不说话,只是轻轻靠在方云的肩头上,慢慢沿着碎石小路往前走。前面不远的地方,保姆带着方中华在玩耍,不时发出天真的笑声。

“阿云,中华年龄也够了,是不是要安排他去学校上学啊?他啊,天生就是精力充沛,一天也就是睡三五个小时就够了,根本就不像一个小孩子。记忆力特别好,几个来教他启蒙的先生都很惊讶他的聪明。”林雪看着不知疲倦的儿子,眼里满是慈爱。

林雪的话让方云心里咯噔了一下,他想到了自己体内的不明生物的基因,自己的儿子应该是有遗传的。虽然没有什么坏的表现,但身为人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的。想到这里,他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他望着自己的儿子,说:“嗯,是该要好好读书了。阿雪,我想把中华送到一个地方去读书,要让他好好成材。”

林雪一愣,不解地说:“北京没有好的学校吗?”

方云看着和保姆玩的兴高采烈地方中华说:“有。但是他是我方云的儿子,自然是要与众不同。我要他将来也和我一样,天地肆意,挥斥方酋。”

“阿云,他还小啊。”林雪有点急了。

“不小了,刚合适。我相信,他将是我们方家最出色的子孙。”方云像是放下什么包袱一样,一脸轻松地说道。

“那……那他能不能经常回家?”林雪显然是明白了方云下了决心,也就不阻拦了。

“当然,一个月可以回来一次,你不想他,我也想他。”方云心里已经是决定,把方中华放到龙隐基地里面,给最好的教官和老师培养和训练他,将来,大汉帝国的领土还是要靠他们这些后辈去守护。

可怜的方中华,还不知道即将落到自己身上的“苦难”,依然和保姆在雪地里玩得非常开心。

“阿云,你有没有发现我是越来越老了?”似乎也明白自己改变不了丈夫的决定,林雪换了一个话题。

“你在我心目中永远是最美丽的。”方云微笑着说道。林雪脸红了,她说:“大汉帝国的法律并没有规定一夫一妻的制度,你告诉我,想不想多要几个老婆?你看你的兄弟,谁不取了两三个老婆的。”

方云闻言不由目瞪口呆起来,他不得不佩服林雪的思维跳跃。他小心地问道:“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到你那里了?”

“不是啦,是我一个人在家里闷,想找个人陪我嘛。”林雪看着方云一脸的凝重,笑了起来。方云不由笑了起来说:“也怪我,平时总是太忙了。”

“那也不是,我是理解你的。只是我的身体不是很好,生完这胎后,我估计很难再要第三个了。所以我就想让你多找一个。你看看现在帝国的官员,只要是负担得起,三妻四妾是很平常的。”林雪说出了自己心底的想法。

“那就不要第三个好了,我们就两个小孩,再加上你,一家四口人是最好的。”方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诚然,在这方面方云还是很有自制力的。

“可是……”林雪还想再说,方云用手指做了个噤声的姿势,不让她再说下去。方云此时心里想的是,是不是要在帝国立一部新的《婚姻法》,把一夫一妻制写进去。

大汉帝国在方云的手里,地域辽阔,人口也有四亿两千万左右,但是大多数都是没有文化的农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基本上没有什么受教育的机会。虽然帝国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非常巨大,但是这些效果不是马上就能够显现出来的。

大汉帝国以法律的形式,取消了带有歧视色彩的城乡户口管理制度,取代的是全国公民户口管理制度,这是一个极具革命性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乡之间因差异而造成的矛盾。

正在沉思间,就感到林雪轻轻地捅了他一下,说:“周部长和程主任来找你了。”说完,把轻倚在方云身上的身子移开。

北京城西的一个胡同里,有一座精致的四合院。书房里面,华泽民正闭着眼睛坐在一张舒适的太师椅上,听着收音机里面播放的京剧片断,手指不断地随着节拍敲打着桌面。书房里放着一盆火红的炭火,给屋子添加了不少温暖。

“哟,这不是卫国嘛,是来找老华的吗,他在书房里面。”院子里,华泽民的爱人陈青的声音透过寒冷的空气传了进来。随着几句礼貌的寒暄声,周卫国掀开挂在书房门口厚厚的棉廉走了进来。

“是卫国,来,坐坐。“华泽民看到老战友还是非常高兴的,热情地让周卫国坐下,并给他倒了杯开水。

“怎么样?就快过春节了,你这个常务副外长还有空往我这个大闲人这里跑啊?”华泽民笑了起来。周卫国并不答话,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他的书房,入眼的书柜堆满了书,喝了几口水,点头道:“不错,不错,方总统说你这里是书海,果然名不虚传。”

“哦,是吗。”华泽民热情一下就降了好多。

“怎么?一听到方总统就不高兴了?”周卫国自然是明白华泽民心里的疙瘩,心里也不由在叹息,都几年了,还耿耿于怀。

“那敢哦,我可是个地道的贫民老百姓啊。”华泽民说。

“看看,还是有怨言地嘛。泽民兄,时间也过去几年了,军事学院你不去,要到各地去调研。那么,你到各地搞调研也有几年了,对政府、民族和国家应该有一个成熟的看法了。现在国家是蒸蒸日上,也是该我们这一辈人贡献力量的时候了。”周卫国说的有点语重心长。

“卫国啊,看来你今天是来当说客了。”华泽民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

“不错,我今天还是真的来当说客的。现在帝国正在北京筹建一所高级的国家军事学院,准备邀请你来出任这个军事学院的副院长,你看怎么样?能够到这里学习的都是各地军事学校选拔出来的高材生和在战场上表现英勇的指挥官,这可是大汉帝国未来将星的摇篮。”周卫国把话说得直接了当。

华泽民不说话了,慢慢沉思起来。

看着自己亲密的战友还是固执,周卫国有点焦急了,他说:“当年我们不是立有誓言吗?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抛开成见,为大汉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初,我们和三民党斗争,为的不就是这个机会吗?眼下,不管以前是三民党也好,社会党也好,哪怕是民族复兴党也好,都在为我们的国家、民族添砖加瓦,不少同志都走到了我们前面,我们要迎头赶上才是。”

也许是说得太急了,周卫国喝了一口开水:“说老实话,当初我也彷徨过。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方总统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虽然他是极度的独裁,那也是历史环境的必然。当前,权力归还给了国家,国家机器运转正常,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泽民兄,再犹豫下去,就将会错过历史的车轮啊。”

华泽民的眼光亮了起来,带着某种毅然的色彩,缓缓地说:“好,卫国,我同意了。”周卫国先是一愣,接着开心地笑了起来。两个人的手又紧紧握在了一起。

“你我同心,抛开所有的政治成见,共同为我们大汉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华泽民的语气非常有力。

第五章 第九章 第九章 第五章 第十一章 第八章 第四章 序章第八章 第三章 第七章 第六章 第十章 第二章 第八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四章 第十六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八章 第七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三章 第二章 第十二章 第二章 第八章 第二章 第一章 第四章 第三章 第十二章 第二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六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十四章 序章第二章 第一章 第四章 第三章 第六章 第九章 第十二章 第七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十四章 第五章 第十五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七章 第五章 第十二章 第三章 第六章 第四章 第一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二章 序章第二章 第六章 第八章 第十一章 第四章 第十二章 序章第二章 第四章 第七章 第七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三章 第十章 第一章 第九章 第一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五章 第九章 第九章 第五章 第十一章 第八章 第四章 序章第八章 第三章 第七章 第六章 第十章 第二章 第八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四章 第十六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八章 第七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三章 第二章 第十二章 第二章 第八章 第二章 第一章 第四章 第三章 第十二章 第二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六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十四章 序章第二章 第一章 第四章 第三章 第六章 第九章 第十二章 第七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十四章 第五章 第十五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七章 第五章 第十二章 第三章 第六章 第四章 第一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二章 序章第二章 第六章 第八章 第十一章 第四章 第十二章 序章第二章 第四章 第七章 第七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三章 第十章 第一章 第九章 第一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