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西元1939年8月,随着苏联和德国的互不侵犯条约成功签署,英法美等国感到了《反共产国际协定》遭到了严重破坏,在外交上一片混乱。方云和希特勒两个狂人通过秘密渠道取得一致意见后,达成对西方各国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由方云出面谴责德国破坏《反共产国际协定》,表示抗议,同时,他也通过了种种渠道,表明了大汉帝国在苏联压力下的窘境,要求英法美政府满足自己对原料市场的要求,并提出对喜马拉雅山周边国土回收的要求,名正言顺地要求英国殖民政府归还侵占的大汉帝国国土。与此步调一致的美国政府也给英国施加压力,要求英国政府慎重考虑大汉帝国政府的合理要求。这更让张伯伦政府感到焦头烂额。

紧接着英国内阁举行紧急会议,会议后发表了一个公报,声称:“英国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曾经一再公开宣布,并且决心实行,绝不受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影响。”“对于大汉帝国在远东英殖民地有争议土地的要求,大英帝国将和大汉帝国进行友好的外交谈判。”与此同时,英国议会也决定召开紧急会议,准备通过《紧急权力(国防)法案》,还采取了某些预防性的动员措施。

8月18日下午,英国大使夏尔爵士从北京赶到了北戴河,找到了正在悠闲度假的方云。他对方云说,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所产生的影响对英国内阁并不像外界夸张的那么大。批评张伯伦首相的人是主张与苏联结盟的,而首相本人则不愿意与苏联谈判,但愿意与大汉帝国谈判,以解决两国之间因历史问题而产生的土地纠纷。这也是基于大家都是《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约国,同时也有和平解决香港问题成功的先例。英国的保守党与以海军大臣邱吉尔为代表的工党不同,他们非常不喜欢苏联,但是对大汉帝国有一定的好感。在说完这些后,并亲手把张伯伦首相的一封亲笔信递交给方云。

张伯伦首相写道,如果当年英王陛下在19世纪把立场表示得更明确一些,这些巨大的灾难就可以避免了,不再需要他为这些历史问题伤脑筋了。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这一次英国政府决心不再让这种悲剧性的错误继续。一旦发生不可避免的情况的后,政府决心并且毫不迟疑地使用一切力量。而双方的敌对行动开始后,其结果是难以预料的。

在作了上述说明以后,张伯伦首相在心中又表示,在大英帝国和大汉帝国之间,没有不能通过谈判解决的问题。

张伯伦首相这封信的要点让方云明白了一些事情。如果说信中的警告使他略感意外外,那么张伯伦提出的继续寻找和平解决问题办法的提议,又削弱了这封信对他所产生的效果。方云很好的把握到了张伯伦首相外强中干的弱点。

英国政府在远东的殖民地驻军约有五十万,其余都是本地人组建的军队。装备缺少,缺乏训练,根本不可能和大汉帝国的新锐之师抗衡,尤其是大汉帝国攻打日本帝国所表现出来的军事实力,也不是远东英殖民军所能对抗的。再者,张伯伦首相外交的重点放到了欧洲,对远东这个新崛起的军事大国,对英国本土的威胁根本比不上德国,所以与大汉帝国政府和谈的意愿超过了对抗的意愿。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大汉帝国所要求的那些土地,原来就是在大汉帝国的版图内的,只不过以前的大汉帝国国力不张,自动放弃管理罢了。

方云并没有为张伯伦首相的信件所说的感到动摇,他对夏尔爵士说,英国要为这次大汉帝国西部和西南部边界危机负主要责任。他打了个比喻,说房屋的主人一时不在了,你就不可能说这座房子是无主之物归你所有。

方云说道,英国政府既然已经知道这是历史问题,就不应该再设置障碍。他还极度夸张地谈到了那些土地上的大汉人所受到的迫害和欺凌。并说这是每一个大汉帝国政府首脑所不能忍受的。如果那些土地上的大汉人再继续受到迫害的话,大汉帝国将不得不派出自己的军队去保护那些大汉人的生命安全。他现在已经是忍无可忍。

方云态度之所以强硬的背后,无非是有原子弹做靠山。如果不是铀和钚以现有技术太难提炼的话,他早就制造出几十颗,有事没事的就炸个痛快。可是,制造原子弹的代价太昂贵了,在大汉帝国现有的条件下,方云还是下了命令在未来两年内,最少要制造出4-6颗可以用于飞机投掷的原子弹,以配合大汉帝国的军事战略部署。

对英国大使来说,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恐吓了,是对英国进行恐吓。这让夏尔爵士根本就没有心理准备,有点痴呆地看着越说越激动的大汉帝国总统,忽然间,夏尔爵士明白了,方云就是远东的希特勒!一个和希特勒一样的狂人。他心里浮起了哈利法勋爵对方云的评价――魔鬼!

最后,方云答应夏尔爵士,很快会对英国首相的来函提出一个书面答复。方云还向夏尔爵士保证,他并不愿意把自己看作是英国的敌人。。。。。。不过,就事件而言,他的看法很简单,在大汉帝国和大英帝国之间,要嘛是谅解,要嘛就是战争。

在给张伯伦首相的复信中,方云说,大汉帝国并不想和大英帝国发生冲突,大汉帝国一直准备以一个真诚务实的建议为基础,和英国谈论边界问题,如果英国发动进攻,它将发现大汉帝国是具有准备而且是有决心的。大汉帝国是不会允许自己的国土长期游离在自己的控制之外的。

这次会见结束后,大汉帝国的一个山地军从东北向西南重镇昆明调动。同时,约有三百多架战机换防到了云南。一时间气氛紧张了起来。

大汉帝国政府出乎意料的强硬态度,几乎是把张伯伦首相逼到了墙角。张伯伦明白英国是不可能在远东和大汉帝国爆发冲突的,更何况德国在波兰问题上也是咄咄逼人。英国没有能力在欧洲和远东两个战场同时开战。最后,张伯伦首相领导的内阁经过紧急磋商后,决定对《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同盟国实行最大限度的让步,并希望美国出面,以寻求一个体面的结果,好让英国法国能够集中精力,对付德国在欧洲的威胁。

※16k小说网手机站

美国是非常乐意看到英国的落魄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派出他的特别顾问霍华德出面斡旋。霍华德于8月20日早上飞到了北京,一到北京,霍华德就去找大汉帝国前外交部长现大汉帝国总理王文宾。这是他前来的时候和罗斯福商量好的方案,要首先在大汉帝国总理身上找到突破口。

王文宾委婉地告诉霍华德,大汉帝国还是想同大英帝国达成一项谅解的。他把一架专机交给霍华德使用,以便让他能火速飞往伦敦,把这件重要的事情通知哈利法勋爵。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勋爵非常感谢霍华德奔走,并告诉他说,夏尔爵士刚在北京和方云进行了第二次商谈,马上就会把大汉帝国总统的新建议传回伦敦。

霍华德当即给王文宾打电话,以了解最新情况,并告诉了对方自己与哈利法勋爵会面的经过。王文宾告诉他,由于英国政府和大汉帝国政府之间的建议差别很大,局面已经是非常糟糕,大概需要英国、大汉帝国两国外交部长举行会谈才能挽救和平。

当天深夜,霍华德把他和王文宾的谈话通知了英国外交部。次日清晨,他接到邀请同哈利法勋爵再作了一次会谈。这一次,他说服了英国外交大臣给王文宾写了一封信,他把王文宾说成是唯一能够防止战争爆发的大汉人。信写得很简短,而且措词模糊。它只是重申了英国对于达成和平解决问题的愿望,并强调这种愿望再未来几天中将非常重要。

王文宾认为这封信极其重要。当8月23日晚上,霍华德把这封信交给王文宾的时候,他就带着美国人连夜拜访了方云。霍华德见到了方云,并把美国政府的意见转达给他,就是希望大汉帝国能够理性地解决这个边界危机。

方云首先感谢了他和美国政府为大汉帝国所作的一切,然后就边界危机提出了新的几点建议,非常有建设性,完全没有了当初咄咄逼人的条件。这让霍华德非常高兴。他牢记这些建议后,于第二天上午就飞赴伦敦,出现在张伯伦、哈利法勋爵等内阁成员面前,可以看出,英国政府非常重视这位美国信使。

霍华德带来的新建议主要有下面几点:一,大汉帝国不希望与英国爆发冲突;二,大汉帝国将尊重英国殖民地的边界;三,大汉帝国要收回自己的国土或与此相当的土地;四,英国必须对殖民地内的大汉少数民族作出保证;五,大汉帝国将保卫英国在远东的利益。

英国政府委托美国人对方云的建议做出了答复。自然,第五点关于保卫英国在远东的利益的建议遭到了拒绝。同样,只要大汉帝国西南边界的军队还处于动员中,他们就不能讨论殖民地问题。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英国原则上同意与大汉帝国达成一项协定。

当方云收到英国人的答复后,明白了这不过是英国人在寻找台阶。方云也就坡下驴,让常务副外长周卫国带了一份正式的照会飞赴伦敦,并亲自将照会递交给英国首相张伯伦。

照会说,大汉帝国政府完全赞同他的主张,认为首先解决大汉帝国和英国之间的分歧。一切问题取决于解决办法以及达成解决的方式。照会认为,下一步应该开始进行两国政府之间的直接磋商,其基础是维护大汉帝国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和英国在远东殖民地的根本利益不收到侵犯。照会最后强调,大汉帝国和英国的边界问题的公平解决,可能为世界和平开辟道路。如果解决归于失败,那么结局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

经过美国特使的斡旋和大汉帝国突如其来的友好外交态度,让英国政府产生了一种乐观的气氛。在双方都刻意营造的气氛下,英国就大汉帝国和英殖民地的边界展开了谈判。谈判的结果是非常顺利和有建设性的,大汉帝国终于是把喜马拉雅山大部划到了自己的领土内,并收回了恒河平原、克什米尔等有争议的国土。

外交上的节节胜利,也为大汉帝国内部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的非常顺利。在立法方面,通过一部革命性的法案《大汉帝国枪械管理法案》,明令禁止私人拥有武器。修改了《婚姻法》,确立了一夫一妻制,把公民的婚姻年龄做了规定。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大汉帝国计划生育法》,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西元1939年9月1日破晓,德国大军越过波兰国境,分南、西、北三路进攻华沙。天空中,德国机群吼叫着飞向自己的目标: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桥梁以及铁路。地面上,无数的大军再坦克的引导下,滚滚地涌向华沙。

德国对华沙的突然袭击,让英法政府感到愤怒。英国政府在9月1日的外交照会中宣布,如果德国军队不立即撤退,英国政府将履行对波兰承担的义务;法国政府也对德国发出最后通谍:如果德国给予否定的答复,法国将履行自己对波兰所承担的、为德国政府所知道的那些义务。

9月1日夜晚,当希特勒的军队继续深入波兰国境的时候,他从英法两国的照会中认识到,如果不立即停止进攻并撤出军队,他就会引火烧身了。这时,他的法西斯盟友意大利已经北战争的突发吓坏了,生怕英法以具有压倒性的军队袭击意大利,于是他给希特勒发了一份电报,解除了他在同盟条约中的义务。德国元首非常愉快地应允了他的要求,对意大利士兵的战斗里,希特勒是清楚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对意大利的一次访问,他看见了意大利的军舰上挂满了晾晒衣服,对这样的军队的战斗力,他是不报什么指望的。

倒是方云的电报给了希特勒一点安慰,方云说:“作为德国的盟友,对德国所采取的一些手段表示理解。大汉帝国政府将在适当的时候,履行自己所承担的义务。”1……6k小说网手机站

9月3日,英国和法国向德国宣战。张伯伦首相在下院发表了沉痛的演说:“今天是我们大家都感到痛心的日子,但没有一个人会比我更痛心。我所信仰的一切,我为之工作所付诸的一切,都已经毁于一旦。现在,我唯一能作的就是鞠躬尽瘁,使我们必须付出重大代价的事业取得胜利。我相信,我会活着看到希特勒主义归于毁灭和欧洲重新获得解放的一天。”

欧洲大陆,战争硝烟滚滚而起。

白天帝都北京的秋老虎还是厉害的,可到了晚上,就是凉风爽爽了。方云洗完澡后,习惯性地坐在书房里面,看着几份各地递交上来的重要报告。对于欧洲的战火对大汉帝国造成的影响,方云早就估计过了,现在要做的,也只是隔岸观火,看看世界格局的变化。

但是,国家反贪污反腐败调查总局的一份报告让方云有点心情烦躁。虽然党中央和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条例制度,还是有一些官员敢冒着风险顶风作案。这次,国内几起大的煤矿事故,都是官商勾结的结果,还有就是基层执法部门存在执法简单粗暴的现象,给国家政府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等等。看完这份报告后,他又拿起了另外几份报告看了起来,这是他特意找杜英豪要的,里面全都是国家安全局对一些重点企业和人物的详细报告。

方云点起了一支香烟,一股纯正的烟草味在静谧的书房里飘了起来。他仔细回想了一下这几年来的经历,也大概有七八年没有到下面去看看了,对基层的认知,全靠的是各个部门的报告,但是基层社会的情况到底如何呢?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他没有亲自看过。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更何况只是听到的。就这样,方云起了到下面基层去看看的念头。想到这里,他拉开抽屉,里面有一份调研报告,是华泽民在下面调研了几年,给他写的一份报告,只不过他忙于对日战争和争取外交利益,并没有认真仔细地研读过。方云把快要熄灭的烟头按在了烟灰缸里面,顺便喝了一口水。

方云把那份调研报告拿出来,仔细研读起来。看着看着,本来已经有点烦闷的脸色更加严肃起来,两道眉毛几乎是拧到了一起。对于华泽民的这份调研报告,方云认为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因为当年在江西瑞金苏区的时候,华泽民就是一个搞调研的专家,每每能够用朴质的语言切中当时苏区政府实施政策中的弊端。想到这里,不知为什么,方云心里又冒起了一双弯弯的眼睛,那是月牙儿,他以为自己几乎是可以把她给遗忘了,没想到这么多年来,她还一直埋在自己的心底。他有一种隐隐心痛的感觉,整个人有点意兴阑珊起来。他拉开另外一个抽屉,在深红色柔软的绒布上,静静地放着一个烟锅子和一个绣得非常精美的荷包,荷包上的荷花栩栩如生。

方云几乎是下意识地拿起烟锅子,从荷包里面捏出一些金黄的烟丝,塞进了银白色的烟锅里面,划了一根火柴点起来,脑海里面仿佛又回到了湘江阻击战的场面,一幕幕犹如刚刚发生,多少战友多少同志都前赴后继地牺牲了,他想到了牛娃,想到了伍墨涵,更想到了在元厚牺牲的先遣连的战友、部下,想到了在桐梓山洞中的誓言,往事种种,方云不由得心绪激动,眼角流下了热泪。已经是很多年了,他都没有这样情绪化过了,他在他的生命中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却也得到了许多弥足珍贵的东西。随着热泪的不断流下,他心底又有一个声音在呐喊,要自己坚强,要自己冷血,要自己穷一生的力量把大汉民族带向富强!永远屹立于世界民主之林的颠峰,一览众山小!只要有了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做到这点是轻而易举的,眼下,也只不过是等待而已。

好不容易,方云从激荡的情绪中恢复过来,一看墙上的摆钟,已经是凌晨四点了。他抹干了脸上的泪水,走出书房,到卫生间洗了一把脸,然后走进卧室。林雪已经是沉沉睡去了,方云轻轻地躺在她旁边,闭上了眼睛。

早晨起来,方云改变了行程,直接命令车队把车开往位于玉渊潭附近的大汉帝国中央高级军事学院,他要和华泽民好好谈一谈。对于华泽民调研报告中战略性的建议,方云还是非常重视的。

通往玉渊潭的公路的路口,忽然多了许多警察。他们纷纷在各个路口设置警戒线,用最快的时间把方云车队将经过的道路给清理出来。

车队是清一色的黑色蓝岭轿车,一共九辆,都是特制的高级防弹轿车。看着车队飘扬的小国旗和凝重的黑色车牌,一路上的交通警察都知道是总统的车队,不但一路放行,还以标准的军姿向车队敬礼。

这样的气势和排场,让一路的早上起来上班的平民百姓感到咂舌。一位推着自行车的工人模样的小伙子站在路口的交通警察的警戒线后面,等待车队通过。看着一溜车队飞驰而过,不由嘀咕道:“是谁啊?这么大排场?”

旁边一位年纪大点的中年人说道:“小伙子,这你就没有见识了。在北京,这样规模的车队只有一个人有,就是我们的伟大的总统,你看,刚才过去的车子不多不少,刚好九辆,意味着我们大汉帝国国运经久不衰。”

听中年人这么一说,小伙子和周围的人都恍然大悟起来,纷纷点头。过不了多久,这个说法就越穿越广,越穿越离奇,变成什么九龙护主啊之类的。

方云坐在舒适的车子后座,脑海里思绪平静,细细构想着一会儿和华泽民的会面。不久他就感到有点无聊,就掀开车窗旁边的窗帘,想看看外面的街景,看见外面有不少警察在维持秩序。不由有点感慨,权力还真是个好东西,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抛弃了头颅。

车队很快就要到达帝国中央高级军事学院了,方云吩咐车队拐往后门进去,他还不想太过招摇。他问坐在前座的秘书赵祥:“你通知了学院了吗?”

“出门前已经通知了,按您的要求吩咐了他们。不会有很多人知道您的到来的。”赵秘书显然知道方云的意思,回国头来回答。

方云点点头,不再说话。

车队很快就到了军事学院的后门,直接开了进去,停在了后院。马海龙上校立即带着卫队先下车,在四周警戒起来,然后才是方云的随身秘书赵祥下车,替方云打开了车门。

方云一下车,就看到了华泽民和学院的几个负责人在等候他。

第十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二章 第九章 第七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七章 第三章 第十三章 第二章 第十二章 第十章 第三章 第十二章 第三章 第十五章 第五章 第十章 第十章 第二章 第六章 第三章 第二章 第十章 第十二章 第五章 第八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二章 第十章 第七章 第二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十章 第二章 第七章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一章 第五章 第十章 第五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十六章 第五章 第十二章 第三章 第二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一章 第十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十二章 第十章 第六章 第八章 第三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七章 第九章 第四章 第二章 第十三章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九章 第九章 第八章 第五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九章 第七章 第六章 第二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三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七章 第七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二章 第九章 第七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七章 第三章 第十三章 第二章 第十二章 第十章 第三章 第十二章 第三章 第十五章 第五章 第十章 第十章 第二章 第六章 第三章 第二章 第十章 第十二章 第五章 第八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二章 第十章 第七章 第二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十章 第二章 第七章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一章 第五章 第十章 第五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十六章 第五章 第十二章 第三章 第二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一章 第十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十二章 第十章 第六章 第八章 第三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七章 第九章 第四章 第二章 第十三章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九章 第九章 第八章 第五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九章 第七章 第六章 第二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三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七章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