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夜色如墨。

一名哨兵打了个激灵,从朦胧地打盹中惊醒过来。原来是树叶上的露水滴到他脸上,他嘴里小声嘟哝了一句,人还是有点困意懵懵。他是土家族人,原来是头人的卫士,整编后加入了护国军。今晚轮到他值夜。

这是播尧阵地外的哨卡。哨卡建在离阵地有两百米远的一棵老树上。这棵老树的华冠很大,哨卡就隐蔽在繁茂的华冠中。一阵轻微的摩擦声落入哨兵的耳中,他马上从懵懵的困意过来,第一反应就是有蛇上树来找食物,伸手悄悄的抽出刺刀,目光在四周寻找起来。

摩擦声越来越多,从树下传上来。他悄悄的拨开树叶往下看,就见下面有一片黑糊糊的人影在地上挪动!

敌袭!

哨兵头脑里闪过这两个字,猛听背后哗啦一声树枝折断声,背心一痛,双眼一黑,人就倒在哨卡上,他握在手中的刺刀松手掉了下去。

“妈的!该死!”偷袭的黑影看到了加速下坠的刺刀,咒骂了一句。

“啊!”树下响起一声短暂的惨叫声,很快就安静下来。

“哎,我刚才好像听见有响动。”护国军阵地上的观察哨一名哨兵说道。另外一名哨兵点点头说:“我好像听见是人的惨叫声。”

“不好,不会是树卡上的人被蛇咬了吧?”

“你去通知班长一声,我去看看。”

“你小心点啊。听上面说桂系要打过来。”

“知道了,我去去就来。”

一个哨兵从观察哨点猫着腰出来,站直身后,把枪移到腰间,顺手把保险给打开了。走了两三分钟,他已经可以看见哨卡所在的那棵大树了。猛地感觉有点不对,哨兵煞住脚,就在这时候,他听见“嗖”的一声,一支弩箭射穿了他的喉咙,他仰倒在地上,手指本能的扣动了扳机。。。。。。

首先响起来的是护国军火力点上的重机枪,一道道火舌射向在黑暗中扑上来的人影。很快,整个阵地上火舌乱飞,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不时夹杂着死亡的惨叫声。

护国军虽然是训练精良,毕竟是仓促应战,部队又是新兵多,大多数没经过严酷的战火洗礼;而敌人却是有备而来,部队精锐,所以战斗打了不到三个小时,防守播尧的护国军第四师独立团的一个营就被击退了,退向荔波。同夜,平寨也遭敌夜袭,但守备该处的是独立团的主力一营,经过激烈交火,天快亮的时候,主动脱离与敌接触,退回荔波,部队损失不大。

伍墨涵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昨天下午他换了衣服,独自到桐梓城里去看了看。桐梓给他的印象是太繁荣了,主要街道有电灯。商铺林立,品种繁多,价格公道。以前贵州最具特色的烟馆一间都看不见了,入眼的是商行、茶社、商店和工厂、公司,还有几家书社,书店里书很多。

媒体报纸也很开明,允许议论政府的政策。人群里有洋人、工人、农民、学生和普通老百姓。在别的城市里普遍见到的乞丐、流民、地痞流氓等等,这里基本看不到。老百姓的生活相对于其它省份是富足的、安稳的。

社会党的宗旨也不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吗?可是这里是强权军阀控制的地方啊,怎么这里的老百姓生活水平会有那么高呢?伍墨涵怀着好奇的心情和街上的人随意攀谈起来,真是越听越吃惊,当听到这里能够生产飞机和汽车的时候,他几乎要呻吟出声了,这还是他认识的贵州吗?还是他曾经到过的桐梓吗?

对于方云领导的民族复兴党,他感到震惊,复兴党人把他们敬爱的主席方云当神一样来崇拜,每个人都认为元首是神仙下凡,要不怎么会带给他们这么美好的生活呢?曾经,伍墨涵装作不在意地问起烟土的事情,被打听的人立即警惕地看着他,只是说了一句这里已经没有鸦片这种害人的东西了。随后招呼了街上的巡警过来,举报伍墨涵向他打听烟土的事情,可能是个毒贩。弄得伍墨涵有点膛目结舌,好在随行的禁卫队队员帮他解了围,然后告诉他,在贵州,私自种植贩卖经营鸦片是要被关进集中营的,情节严重的还会被判死刑。

这对他震撼太大了。难道自己原来的认识错了吗?难道军阀主义也能够救国?他有点迷糊了。晚上和方云用过晚饭后,伍墨涵就把自己所见所闻以电报的形势发给了肖思凯、贺文常,并把护国军的邀请告诉他们,希望他们中的一个后天能赶到桐梓参加谈判。然后,他认真阅读了《民族复兴党宣言》这本随处可买的小册子。

伍墨涵失眠了。

清晨的太阳又冒出头来,红艳艳的。

方云推开窗口,让窗外的清新空气涌进来。“又是一个好天气啊。”他在心里道,昨晚,荔波的战报已经到了他手上,对手是桂系第七旅(甲级),呵呵,两个消失的顽敌暴露了一个,他心情愉快了许多。第七旅还真是能打,短短一夜,让他损失不小。

有点出乎意料的是,首先对贵州发起进攻的却是桂系的部队,而不是他们原先估计的川军。川军的部队在集结后,南下的速度不快,给人磨磨蹭蹭的感觉。方云心想,看来还是有点低估了这些军阀的能力,在这背后指挥的陈军还是有点料子的,能用川军和湘军的大规模调动吸引护国军的部队,真正发起进攻的却是桂系主力。

方云的确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幸亏陆杰飞在军事会议上提出了这一点,让护国军部队在黔桂、滇桂边界线上做了防御调整,不然可真的要吃大亏了。

暴露的敌人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没有暴露的敌人。敌手越顽强,方云心里反倒越开心,是锤炼部队的好机会啊。昨晚,他和孙仲伦制定了一个诱歼第七旅的计划,准备动用第四师和禁卫队黔南分区大队的两个中队,加预备役的三个整训团共30000人吃掉桂系精锐第七旅的12000人。同时严令各军首脑加强对部队的监控,发现有通敌嫌疑的,全部扣押,交军事法庭处理。而证据确凿的,就地正法。

参谋总部命令第四师一部潜入曹渡河以西待机,一部潜入榕江、八井待机,禁卫队部队在都匀、丹寨布防,预备役整训团为总预备部队,战役前敌指挥官为护国军参谋总长孙仲伦中将。另第四步兵师独立团负责诱敌至都匀附近围歼。在贵阳的第三炮兵团加强到都匀配合作战。

坐在荔波县城原护国军的团指挥部里,第七旅旅长白立信心里不免有些得意。从桂林出发的时候,广西绥靖公署主任兼民团总司令白经纬再三警告他要注意新黔军的实力,不同于以往黔军。但是从昨晚打到现在,基本是一触即溃,自己损失轻微,黔军已经溃退到独山一带,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嘛,照这样的速度,半个月攻下贵阳不是问题。

“向总司令长官发电,说我部队已经攻占荔波,目前正向独山攻击前进。”

第四师独立团团长狄大卫中校带领部队往都匀缓缓撤退,心里窝着一股火。已经有不少的战士来请求留下作战,但作为纪律的军人,还是执行了命令,和负责殿后的其它两个兄弟营一起,边打边撤,秩序井然。还要不断的做下面战士的思想工作。

“妈的!”狄大卫泄愤似的踢飞了路边的一颗小石头。望着传来激烈枪炮声的方向,心里有种滴血的感觉。

贵州、云南的报纸媒体全部刊登了桂系军阀进攻贵州的消息,在广大市民中引起了愤怒。毕竟安稳的日子才刚过没有多久,又有人来破坏。于是,纷纷自发上街游行,要求民族复兴党政府打击入侵者,保境安民。而护国军总司令方云适时发表了具有煽动性的演讲,并保证护国军有信心有能力保境安民,对于一切来犯者,护国军将竭尽全力予以打击。

一时之间,云贵两地的民众纷纷表示支持民族复兴党政府,达到空前的团结。

看着桂系的部队进展顺利,在长沙的陈军发出命令,要川军和湘军全力出击,形成对贵州的三面进攻,以尽快拿下贵州。湘西的何康随即命令怀化的第27旅(甲级)派出先头部队,试探着向青溪、竹坪一带进攻,看看护国军部队的实力到底如何,再作图谋。川军的刘江就再也没有那么好的耐心了,命令部队分两路加速南下,呼应桂系的进攻,直扑桐梓。

消息传出,举国皆惊,舆论大哗,纷纷惊呼西南大会战爆发。最令人疑惑的是大汉帝国总统李飞耘的态度,他公开对媒体说这些都是他们西南军阀之间的内斗,中央政府不打算干预。精明的人马上看出了这其中的奥妙:民族复兴党主席方云得罪了老头子,老头子现在是给方云颜色看。

天气是阴沉的。

桐梓兵营训练场。方云正和革命军代表伍墨涵、肖思凯一起参观驻地一个步兵营的操练。肖思凯是知兵之人,对护国军战士表现出来的军事素质感到有点吃惊。战士身体剽悍精壮,那有印象中的老黔军的样子?根本不是什么“双枪”兵。期间,肖思凯还特意问了几名护国军战士,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人吸食鸦片,吸食鸦片的人根本进不了部队。

方云安排了实弹演习。演习的逼真与“奢侈”让伍墨涵、肖思凯彻底改变了对护国军的看法。一个步兵营在演习中消耗的弹药量,起码够红二,六军团五千多人打上半年。而负责演习的指挥官告诉他们,这也只是一般规模的营级部队实弹演习。

最后的压轴戏是坦克营的两辆豹式坦克连进行实战表演。看着威武雄壮的钢铁战车表现出来的威猛火力,肖思凯、伍墨涵心底冒起了寒气。

参观完演习,伍墨涵、肖思凯都意识到和护国军作战,革命军取胜的希望很小。再加上何康在后面压上来的部队,如果两面作战,缺少机动余地,革命军几乎没有胜算。再说了,现在护国军正和桂系、川军和湘军作战,也算是一个暂时的盟友吧。

于是,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双方都表现出很大的机智。方云提出的革命军可以不缴枪,但必须交出所有弹药。这点很巧妙的解决了双方面子上的问题,伍墨涵、肖思凯经过慎重考虑后同意了这点。

最关键的问题解决了,余下的问题就好办了:护国军提供布匹、药物等物资让革命军补给,并派出医疗小队给革命军伤员治疗。革命军可以在贵州境内的指定地点休整半个月,半个月后必须出境。革命军在休整期间要遵守民族复兴党政府的政策条令,不许在贵州境内开展活动宣传,不准征兵。立即释放被护国军扣押的革命军战士,作为补偿,护国军在革命军离境后,除开归还革命军全部弹药外,补给部分美式枪械弹药给革命军。

由于在最棘手的缴械问题上取得了突破,双方都同意了过境条款,护国军和革命军很快就签了协议。

协议签字后立即生效。革命军开拔到凤冈军营休整。而对于护国军遭受的三面围攻,伍墨涵、肖思凯居然一致认为护国军会打赢。

在妥善解决了革命军过境问题后,方云算是松了一口气。四个麻烦解决了一个,对湘军的第27旅,他给第二师师长江涛少将下了指示,要务必全歼,要把何康打痛。命令司令部直属坦克营配合行动。同时,命令林红军的禁卫队做好黔东的防御,坚决把跟在红军后面的那五万帝国军队堵在贵州境外;命令张连武的第一师(欠一团)北上蒙渡一线迎敌;命令第一师第五团、第一炮兵团105MM重炮营乘汽车前往土城。

现在就剩下问题最大的桂系第九旅了。贵州山山沟沟多,要藏支部队还真容易,唯有命令各地保安部队要注意敌情。就桂系第七旅的攻击目标来看,必是贵阳无疑,那么第九旅的目标也应该是贵阳。

川军暂3旅(乙级)向赤水地区发起了攻击。当年革命军在此地区与川军爆发过激战,结果是革命军退走威信。禁卫队黔北分区两中队共1500人汇合预备役两个整训团投入了战斗。禁卫队采取分段防御,诱敌深入的策略,在元厚、旺隆场设下伏击圈,充分发挥武器优势,歼灭其一部,将暂3旅紧紧围在赤水河两岸。随后第一师第五团和炮兵营投入战斗,用105MM火炮轰击赤水河两岸的敌军,激战两天一夜,将暂3旅全歼,毙敌两千多人,俘虏5000多人,取得对川军首战告捷。

川军教导师猛攻石门坎一天,遭护国军坚守反击,有所损失。次日再攻,被增援而来的第一炮兵团155MM重炮营轰击,损失惨重。教导师独立旅向石门坎攻击了三次,均被击退,死伤近千人人。这时,传来暂3旅在赤水河被全歼,川军士气大落,退回三江、苏家湾。

川军领略到黔军的威力,惶恐。

革命军第二、六军团越过湘黔边界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让跟随在后面追击的约5万湘军和中央军部队感到疑惑。随即,湘黔边界的新黔军坚决拒绝帝国追剿部队入境,让在长沙的陈军抓到了口实。他指责护国军总司令方云和社会党革命军有勾结,是帝国的叛徒。这一指责,在国内引起轰动。

帝国政府首脑李飞耘督促民族复兴党政府对贵州境内的革命军进行围剿,同时要求方云开放边界,让追剿部队进入贵州剿匪。而昆明的美英大使馆迫于大汉帝国总使馆的压力,也向民族复兴党政府提交了照会,希望护国军对境内社会党革命军采取措施,否则,复兴党政府与他们之间的商贸活动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面对危局,护国军总司令方云对此进行了驳斥,他对外宣布社会党革命军是进入了贵州,但不是在护国军的允许下进入的。贵州山多洞多,地势复杂,而革命军又善于运动,以护国军的实力很难找到并消灭他们。反而,桂系、湘军、川军趁革命军窜入贵州之际,对贵州大举进攻,才是狼子野心,也使得护国军抽不出力量去对付和寻找革命军。湘军、桂系、川军才是帮革命军的真凶!等等之类,最后要求帝国政府严惩桂系、湘军和川军,并要求他们赔偿因战争给复兴党政府带来的损失。并坚决地拒绝了李飞耘要求开放边界,让追剿大军进入贵州的要求。

方云的言论一发表,国内又是一轮轰动。有不少有识之士都在斥责桂系、湘军、川军和护国军置民族危难于不顾,大打内战。于是,民族复兴党政府再次发表声明,护国军是坚决抗日的,但是桂系、湘军和川军已经把战火烧到自己的领地,护国军不得不进行反击。此后,湘军,桂系和川军的媒体也出来攻击护国军,说护国军通匪等等。随后,四方新闻媒体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新闻大战,手段之卑鄙,行为之恶劣让人瞪目结舌。

李飞耘自然是勃然大怒,认为方云是故意在庇护革命军,再三电令方云对境内革命军采取措施,开放边界,否则后果自负。

方云在贵阳也是针锋相对,指责李飞耘袒护川军、湘军和桂系军阀,为达到吞没贵州、云南两省的目的,以莫须有的罪名指责护国军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有失一个帝国总统的威严。

就在双方口水战打得难分难解之时,江涛少将在坦克的配合下,于清溪――新店坪沿线全歼湘军第27旅(甲级),俘虏近四千人,缴获湘军大批粮食物资。这样的战果令人吃惊,特别是护国军居然有坦克部队,这让李飞耘本人也吃惊不小。与方云论战的语气也降了许多。但是,更让帝国媒体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

按原来的计划,攻占大凉山地区重镇西昌的战斗,应该是在第一阶段作战计划完成后进行的。但是,计划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川军和湘军败退得太快,三路进攻的敌军只剩下桂系一路,所以参谋总部决定提前攻打西昌。

炮兵司令部司令廖耀湘将军被任命为西昌战役的前敌总指挥。率领护国军在云南的山地师北上攻击大凉山重镇西昌。西昌驻军当年和革命军也爆发过激战,依靠坚固高大的城墙,让华泽民领导的革命军中央纵队连续两次攻打都未成功。廖耀湘集中了120门大口径迫击炮和平射炮,集中轰击西昌城城墙一段。猛烈地炮火连续轰击了两个小时,就轰塌了一截城墙。城内川军魂飞魄散,集体开城投降。这样廖耀湘只凭炮火就攻下了西昌,部队毫无伤亡。

狄大卫放下望远镜微微松了一口气,可恶的广西猴子终于被打退了。他的部队从荔波一路撤退下来,退到丹寨的时候已经是和桂系开战后的第六天了。今天凌晨,师部下了原地死守的命令,让憋了近一个星期的狄大卫打得有点疯狂了,他的部队配合兄弟部队死死钉在丹寨前沿,利用阵地的纵深顶住了桂系前卫团的疯狂冲击,有几次,狄大卫部的几处防线被突破了,靠着密集的迫击炮的火力配合,部队又把阵地夺回来,打到黄昏,桂系的前卫团终于是顶不住狄大卫团猛烈的反击火力,扔了几百具尸体退了下去。

至此,护国军诱歼桂系第七旅的战略意图基本实现,敌白立信的部队主要分布在独山、三都、墨冲一带,被死死缠住。而在荔波、麻尾布防则是桂系的两个独立旅(乙级)。

孙仲伦见时机成熟,下令部队一部东渡曹渡河,直扑下司、麻尾;一部从八井、加沟出击,夺取荔波、播尧,形成对白立信部的合围。

桂林的白经纬看到了护国军的战略意图,立即命令白立信部采用滚筒战术退回广西境内的南丹、环江,以免被护国军包围。已经开到河池地区的第五旅(乙级)火速增援荔波、麻尾,接应第七旅(甲级)撤退;急令第九旅沿北盘江西岸攻击护国军的重要油料基地册亨,以分散向第七旅靠拢的护国军部队;同时命令驻扎桂林的空军支援荔波、麻尾。护国军空军防空部队的两个高炮连奉命参加战斗。很快,几个回合交锋下来,桂系的空军部队损失惨重。

参谋总部鉴于敌情变化,立即命令卢含的第九师东进百色,威逼南宁;云南禁卫队的一个大队攻击凤山一带,对河池构成威胁。命令孙仲伦的第四师一部贴上桂系第九旅,不让它与白立信接触,命令安顺刘韶华的第三师增援册亨。于是,护国军在这次战役中共投入九万部队参加战斗;桂系也投入了四个旅加八个团共十万人。方云和白经纬都贸足了劲,要决一高下。

护国军和桂系在黔桂、滇桂边界的混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拥有切身利益的法国、英国,都在注意这场军阀大战。而川军和湘军,因为各被方云打掉了一个旅,暂时无力再战。湘军还好点,有追剿部队的两个帝国中央军整编师挡在湘黔边界,只要方云不马上和李飞耘翻脸,护国军是不会进入湖南的。川军刘江就比较惨点,不但损失了一个旅,还失去了川南的门户重镇西昌,随时有可能被护国军北上攻击,所以刘江现在想的不再是怎么进攻贵州,而是赶快调整部署,预防护国军部队的反击。

经过两天的苦战,孙仲伦中将重新占领了荔波、播尧,桂系的三个旅被压回平寨;第四师占领下司、星朗,防线已经和播尧联系起来。孙仲伦部把桂系第七旅加一个乙级旅团团围住。安顺的刘韶华第三师也在册亨堵住了桂系第九旅。

随后,孙仲伦部对白立信部进行了围歼。

经过几天的总结经验、战场侦察和准备,开始发动全面进攻。护国军采取掘壕前进、迫进作业的攻坚战术,实施稳扎稳打,逐点攻击,攻占一村、巩固一村,紧缩包围圈。被切断了后路的敌军缺少补给,士气低落,最终被围歼在独山附近,白立信自杀。是役,护国军俘敌仅两千。

护国军仅用十五天就歼灭桂系两大王牌之一的第七旅(甲级),给桂系部队士气造成了巨大打击;而护国军是士气大振,顺势南下,在河池地区歼灭桂系第五旅(乙级)大部,占领河池,从而完成了对桂系第九旅(甲级)的战略包围。

鉴于此,护国军参谋总部下令组建广西战役集团,孙仲伦中将任司令,刘韶华少将任参谋长,卢含少将任副司令,下辖三个正规师,调坦克营和炮兵两个团配合作战。方云想借此机会,一举攻占广西,拿到一个出海口。

桂系第七旅(甲级)的被歼灭,让湘军何康感到恐惧,顾不上陈军的训斥,派人和护国军商谈停火。参谋总部经过讨论后,同意与湘军停火,以集中力量完成广西战役。

随着几次大战的胜利,云贵民众欢欣鼓舞。报纸更是连篇的报道了护国军英勇杀敌的事迹,让民族复兴党政府在大汉帝国的威望进一步提升。

第一章 第十二章 第五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一章 第十五章 第十一章 第二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一章 第十一章 第八章 第十一章 第三章 第六章 第五章 第七章 第十二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八章 第五章 第十四章 第七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二章 第八章 第十二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十一章 第五章 第十章 第八章 第一章 第八章 第四章 第七章 第四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七章 第四章 第十章 第一章 第四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八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十六章 第十二章 第七章 第十六章 第十二章 第四章 第十四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序章第十章 第九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十二章 第十五章 第七章 第十一章 第四章 第七章 第四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七章 第一章 第六章 第五章 第八章 第十一章 第六章 第九章 第六章 第十二章 第七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 第十二章 第五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一章 第十五章 第十一章 第二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一章 第十一章 第八章 第十一章 第三章 第六章 第五章 第七章 第十二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八章 第五章 第十四章 第七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二章 第八章 第十二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二章 第五章 第十一章 第五章 第十章 第八章 第一章 第八章 第四章 第七章 第四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七章 第四章 第十章 第一章 第四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八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十六章 第十二章 第七章 第十六章 第十二章 第四章 第十四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序章第十章 第九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十二章 第十五章 第七章 第十一章 第四章 第七章 第四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七章 第一章 第六章 第五章 第八章 第十一章 第六章 第九章 第六章 第十二章 第七章 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