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初见曾国藩

解除了石达开的太平军对南昌的围困,曾国华、曾国荃、曾纪泽率领一万余名湘勇进入南昌城,与曾国藩在南昌的数千湘军胜利会师,湘军实力大增。只是此时,湘军的水师还困在潘阳湖,被太平军分割成内湖水师和外湖水师,没有什么战斗力。

不过,他乡遇到自家兄弟和儿子,曾国藩格外高兴,他拉着曾国华的手,说:“解江西之围,真是多亏了温甫。”

曾国华笑道:“其实这一路来,都是纪泽侄儿的功劳。”

“纪泽?”曾国藩摸了摸自己的胡子,道:“温甫说笑了,纪泽读书还行,他岂知兵事?”

“大哥,侄儿可不简单啊,有勇有谋。”曾国荃便把一路的战事经过跟曾国藩详细说了,还夸曾纪泽说:“要说大哥是文曲星下凡,是我们曾家几百年才出一个的进士,纪泽就是武曲星,是我们曾家几百年才出一个的将才啊!”

“将才?”曾国藩听了半信半疑,便把曾纪泽叫到跟前,让他把《西洋军事考》拿给自己看看。

初见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曾国藩,曾纪泽心里还有点小忐忑。这时的曾国藩,正值壮年,留着美须髯,目三角有棱,个子不高,却面相威严。

曾纪泽将《西洋军事考》呈上,等待着曾国藩的夸赞。

没想到曾国藩翻阅之后,竟然一声不吭,将之在屋内的烛火付之一炬,焚烧殆尽。

曾纪泽不解曾国藩这是何意,曾国荃也十分惊讶,问曾国藩道:“大哥,你这是做什么?”

“大龙方蜇!”曾国藩没有回答曾国荃的问题,而是转头对曾纪泽说:“纪泽,很多事情,将来你便明白了,现在无需多问。今后还是要以读书明理为主,考取功名。”

曾纪泽一听曾国藩还是让自己闭门读书求功名,心里有点不乐意,他决定另辟途径干一番大事业,于是抓了抓后脑勺,对曾国藩说:“圣人言,‘盛世修文,乱世学武’,孩儿其实一直对兵法颇为钟情,应试科举,恐非我之所长。你和六叔、九叔现在不也是投笔从戎,才建功立业吗?大丈夫岂能久居笔墨之间?”

曾国藩道:“按照朝廷制度,没有功名不能出阁入相,死后也得不到追封,难以光宗耀祖,你还是老实读书博取功名吧。”

曾纪泽心想,曾国藩虽是一代名臣,但思想还是宋明理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便不再强辩,只是说:“长毛将领石达开是湘军劲敌,用兵不拘一格,孩儿先助父亲打败他。”

曾国藩笑答:“行军打仗,哪有那么容易?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更何况现在江西民心思变,大势已去,我们现在最好以逸待劳。”

曾纪泽对历史上的石达开还是了解的,石达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翼王五千岁”,颇富文韬武略。不过石达开的军事才能,都是冷兵器时代的,帮助曾国藩打败石达开,曾纪泽还是有信心的,便继续对曾国藩说:“湘军对贼的优势,还是在于水师。现在的战局,我们首要任务,是以攻为守,虚张声势,让潘阳湖的内湖水师和外湖水师合兵一处。”

曾国藩听了曾纪泽的建议,道:“为父不是不知湘军水师就是杀贼利刃。只是湘军陆师现在虚张声势的本钱都没有。带兵打仗,必须依靠地方官员的支持。江西巡抚陈启迈乃是小人得志,不配合我们。筹饷之事,如地丁、漕折、劝捐、抽厘,何一不经由州县之手?现在湘军粮食短缺,饷银不够,士饥将困,窘若拘囚,怎么上阵杀敌?”

曾纪泽这才明白曾国藩的难处,晚清的军事离不开民事,招兵、选将,购置武器,处处与地方官相交涉,自己能在湖北势如破竹,与湖北巡抚胡林翼大力支持后勤分不开。而现在江西官场中,只有曾国藩一个人一不要钱,二不要利,真正想为国家分忧。

曾国藩刚正不阿,就好比清水流入江西官场这趟混水,想趁机浑水摸鱼的官员就不乐意了,江西巡抚陈启迈等地方官员,虽然办起正事昏聩糊涂,但是坏起事来,个个都是行家里手,比如湘军出省作战实行的是“就地筹饷”,江西省官僚系统负有供饷之责。陈启迈偏偏气度狭隘,寸权必争。在他眼里,曾国藩不过是一个办团练起家的在籍官员而已,地位等同绅士,要在江西吃自己的军饷,就必须对自己惟命是从。因此他对曾国藩的湘勇指手划脚,呼来喝去,而所下命令又朝三暮四,令人为难。对这样一个毫不知兵的巡抚,曾国藩实在无法敷衍,只好拒不从命。这下子惹火了陈启迈,两关关系闹得很僵,陈启迈对曾国藩“多方掣肘,动以不肯给饷为词”。

曾纪泽知道,自己的到来,虽然在某些关键时候可以改变历史,但很多东西,比如晚清官场陋习、世道人心,比如一些注定要发生的事,自己也无力回天,只能如曾国藩所说“大龙方蛰”,积攒实力,此时辅佐父亲曾国藩扩充湘军的实力,等待合适的时机谋取天下才是上策,于是他劝说曾国藩道:“父亲过于刚正不阿,但‘水至清则无鱼’,反而不利于事,不妨刚柔并济。”

“纪泽,你能有这样的见识,为父甚为欣慰。”曾国藩混迹官场多年,当然不是不通世故之辈,说:“不过,这二三十年以来,朝廷官场形成一种黑白不辨,不痛不痒的含混作风。昔年为父做六部官员时,对此早已痛恨入骨。如今办理团练,又遇到地方几个有实权的官,不许我触及他们的势力范围,故意刁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再谦逊退让,则一事无成。”

曾纪泽说:“改变官场习气,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为之奈何?”

此时曾国藩需要实权,曾国藩与督抚们虽然同一级别,在地方官员眼里却被视若无物。因为出山之后,皇帝给曾国藩的只是虚衔,既没有提拔下属的权力,又很难左右地方官的命运,湘军因此在江西处境仍然十分艰难,此时已经快没粮饷了。曾国藩道:“只有等大势之变。为父这就给皇上上书,要求授予我巡抚实职,细察今日局势,非位任巡抚有察吏之权者,决不能以治军;纵能治军,决不能兼济筹饷。”

曾国荃问曾国藩:“军中粮饷还可支持几日?”

曾国藩回答说:“若加上你带来的一万余人,恐怕只能支持十天左右了。”

曾国荃问:“那该如何是好?”

曾国藩没有说话,给咸丰皇帝上奏折,从江西南昌到北京,相隔千余里,快则一个月,慢则三四个月才会收到回复。这段时间,还得自己为湘军筹饷银,他一时也没好办法。

这时,曾国藩的幕僚彭寿颐,也是曾国藩的学生,插话说:“陈启迈不给军饷,朝廷一时也无饷银可发,湘勇们眼看要喝西北风了。我看,可以权变一下,我们自己在赣北设厘卡抽税。另外,刑部侍郎黄赞汤是恩师故友,因母亲过世在饶州老家受制守孝,我们可请他出面,劝说乡绅捐助,朝廷只要给他们一些八品九品的虚职,应该能捐助几万两银子。”

曾国藩听了彭寿颐的话,点点头,道:“事已至此,也只好如此,我明日就去饶州拜访黄大人。另外,尽快找个值得信任的人去赣北设厘卡抽税。”

曾纪泽知道曾国藩此时不愿自己再上战场,便主动请缨说:“在赣北设厘卡抽税的事,就交给孩儿吧。反正现在江西,石逆不除,我也没心思读书,刚好可以帮家父做点事。”

曾国藩一向善于识人,见曾纪泽比以前成熟了许多,这时也有心培养曾纪泽,希望他多一些历练,便点点头道:“这样也好。”

之后,曾国藩又问起曾纪泽在家里的读书情况,说:“尔生今日,吾家之书,业已百倍于道光中年矣。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四书五经之外,你最近读了哪些书?”

曾纪泽回答说:“孩儿最近在读《国语》和《史记》。还有《汉书》和《战国策》。”

曾国藩说:“读书不在多,在于笃志为学,有恒心。关键在于择好书而读之。熟读而深思之,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

“孩儿谨遵父亲教诲。”曾纪泽点点头道,心想曾国藩不愧为一代大儒,家教不可谓不严,在军营里还关心儿子读书的事。

第26章 天京会战(2)第88章 权力的游戏第92章 韦俊的战斗第91章 红顶商人破产第161章 占领南亚腹地第3章 虎父无犬子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152章 专业重炮部队第58章 荡平海盗第197章 列宁上台第58章 荡平海盗第37章 竟然被逼婚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139章 夺取柬埔寨第1章 慈禧的美人计第160章 傀儡国王第44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178章 佛兰德斯战场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32章 石达开的愤怒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185章 德国海军战败第182章 大海战爆发第194章 沙俄内乱第74章 大败日本第50章 新大汉国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90章 胡雪岩的秘密第193章 俄国“嫪毐”第58章 率军北上第84章 密谋反清147章 瓜分俄国计划第15章 乱世之枭雄第16章 陈玉成自寻死路第34章 石达开之死(2)第8章 曾国荃杀俘第37章 诛杀胜保第101章 捍卫海权第160章 傀儡国王第37章 诛杀胜保第44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146章 联军干涉第6章 大决战(2)第43章 火烧荷兰公馆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国第138章 殖民地设省第15章 要变天了第139章 夺取柬埔寨第116章 消灭日本海军第153章 大扩军第78章 少年袁世凯(2)第191章 毒气战第47章 洪秀全该死(1)第67章 新三河大战(2)第158章 追击英军第174章 发战争财第79章 胡林翼复出第27章 天京大杀戮(1)第14章 冤家路窄第104章 变法维新第34章 石达开出走第40章 解决土地问题第74章 大败日本第46章 与兰芳结盟第120章 卧底张作霖第51章 大汉国思想第53章 开疆拓土(1)第110章 满清亡国第139章 夺取柬埔寨第64章 孤军深入第83章 左宗棠可杀第89章 中法大战(2)第7章 大决战(3)第37章 诛杀胜保第152章 专业重炮部队第16章 结义刘永福第10章 石达开退兵第93章 祸起萧墙第54章 开疆拓土(2)第29章 拿下苏州第119章 大汉帝国第31章 强攻九洑洲第84章 密谋反清第80章 决战宝庆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43章 火烧荷兰公馆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41章 阿思本舰队第10章 石达开退兵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33章 联英打德国第12章 曾国荃的野心第127章 沙皇是骗子第47章 洪秀全该死(1)第45章 饥荒之城第102章 日军伤亡惨重
第26章 天京会战(2)第88章 权力的游戏第92章 韦俊的战斗第91章 红顶商人破产第161章 占领南亚腹地第3章 虎父无犬子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152章 专业重炮部队第58章 荡平海盗第197章 列宁上台第58章 荡平海盗第37章 竟然被逼婚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139章 夺取柬埔寨第1章 慈禧的美人计第160章 傀儡国王第44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178章 佛兰德斯战场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32章 石达开的愤怒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185章 德国海军战败第182章 大海战爆发第194章 沙俄内乱第74章 大败日本第50章 新大汉国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90章 胡雪岩的秘密第193章 俄国“嫪毐”第58章 率军北上第84章 密谋反清147章 瓜分俄国计划第15章 乱世之枭雄第16章 陈玉成自寻死路第34章 石达开之死(2)第8章 曾国荃杀俘第37章 诛杀胜保第101章 捍卫海权第160章 傀儡国王第37章 诛杀胜保第44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146章 联军干涉第6章 大决战(2)第43章 火烧荷兰公馆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国第138章 殖民地设省第15章 要变天了第139章 夺取柬埔寨第116章 消灭日本海军第153章 大扩军第78章 少年袁世凯(2)第191章 毒气战第47章 洪秀全该死(1)第67章 新三河大战(2)第158章 追击英军第174章 发战争财第79章 胡林翼复出第27章 天京大杀戮(1)第14章 冤家路窄第104章 变法维新第34章 石达开出走第40章 解决土地问题第74章 大败日本第46章 与兰芳结盟第120章 卧底张作霖第51章 大汉国思想第53章 开疆拓土(1)第110章 满清亡国第139章 夺取柬埔寨第64章 孤军深入第83章 左宗棠可杀第89章 中法大战(2)第7章 大决战(3)第37章 诛杀胜保第152章 专业重炮部队第16章 结义刘永福第10章 石达开退兵第93章 祸起萧墙第54章 开疆拓土(2)第29章 拿下苏州第119章 大汉帝国第31章 强攻九洑洲第84章 密谋反清第80章 决战宝庆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43章 火烧荷兰公馆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41章 阿思本舰队第10章 石达开退兵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33章 联英打德国第12章 曾国荃的野心第127章 沙皇是骗子第47章 洪秀全该死(1)第45章 饥荒之城第102章 日军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