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占领南亚腹地

见蔡锷没把廓尔喀军放在眼里,叶孟生好意提醒:“将军,那他们闻名天下的库克利军刀也只是个传说吗?”

蔡锷说:“库克利军刀,我以前就见过,只是一种很普通稍弯的刀,在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手中就很常见。廓尔喀人作战呆板,不知变通,思维木讷。我想这就是英军喜欢雇佣他们的原因,就是听话,能当炮灰!现在打仗,谁还傻到跟他们拼刀子呀,他们还是铁器时代的猴子吗?我听部下的指挥官说,有拿着枪的一个连尼泊尔廓尔喀营冲到了我军一个排士兵的面前,做出的第一个动作,竟是上刺刀,然后在他们上刺刀的时候,就被我军的机枪手突突突消灭了!”

叶孟新笑了起来,说:“我中国的天兵打英国佬都没问题,这些廓尔喀人确实是在找死!”

蔡锷说:“现代战争,一个军队,要打胜仗,靠的是强大的战斗意志,重要的是军魂,我们都是为了祖国而战。这些廓尔喀人加入军队,只是想赚一笔军饷。这些雇佣兵碰上我们正规军,当然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了!”

叶孟新说:“确实是这样,将军准备什么时候攻打加德满都?”

蔡锷说:“我不打算强攻加德满都了。这也是我今天叫你们兄弟俩人来见我的原因。我准备派你们当我的特使,去劝降尼泊尔国王。我不想加德满都这个古都,毁于战火!”

叶孟新说:“将军仁慈,将军大德,尼泊尔人必定愿意臣服。尼泊尔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神,不管是印度教还是佛教的,看来有神庇佑的人是幸福的,这个国家也如此。”

蔡锷说:“是我们的皇帝陛下仁慈,我刚还去黄金庙看了看,这庙据说是12世纪帕坦国王所建。虽不是用黄金铸成,但确是铜墙铁壁,神龛内部供奉着释加牟尼佛祖和观世音菩萨的镏金塑像,内院中央还是一座小巧精致的庙,装饰华美的铜铃状金顶十分耀眼,四面都有条青蛇从顶上悬下,似在接受祈祷,院中女神,大象,狮子,猴子,不知名的神兽等祥物一应俱全,表面都镀有铜,闪烁着黄灿灿的光芒。我很受触动呀。宗教这东西,我虽不信,但是世界上但凡有文明的地方,就有宗教。我们的皇帝陛下说过,作为一个文明人,你可以自己不信,但要尊重别人呀。最近英国在国际上大造舆论,说我们中国人会破坏尼泊尔的佛教圣地,我们就要用行动驳斥他们,皇帝陛下有旨意,国际舆论斗争也是战争的一部分!”

叶孟新两兄弟一大早,渡河到了纳拉扬希蒂王宫,尼泊尔首相昌德拉.沙姆谢尔.拉纳听说他们是来劝降国王的,大怒,没有禀告国王巴里斯威.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就下令将他们兄弟推出去杀了。

叶孟新大喊:“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们这些刽子手,会付出血的代价的!”

昌德拉没有理会他们的叫喊,道:“你们这些可耻的叛徒!卑鄙的中国人!”

蔡锷站在帕坦的旧王宫,等到天黑,也不见叶孟新两兄弟回来,最后只见到一只尾巴上沾满了鲜血的猴子跑了回来,蔡锷一看,正是经常骑在叶孟生肩头的那只呆萌的猴子,此刻,猴子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和恐惧,凄厉地叫唤着,蔡锷明白了真相,自己的一念之仁,让叶孟新兄弟丧命,蔡锷想起这两兄弟连日来的功劳,眼里充满了愤怒,下令中国的部队做好攻城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强攻加德满都,活捉尼泊尔首相昌德拉.沙姆谢尔.拉纳:“血债血偿!”

第二天,白色的雾气还未散尽,天空始终灰蒙蒙的,四周除了偶尔飞落的鸟儿,悄无声息,一片死寂。

嘹亮的军号声响起,中国的军队喊着“活捉昌德拉”的口号,开始强攻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尼泊尔首相昌德拉.沙姆谢尔.拉纳一边部署剩余的廓尔喀军防守,一边向英国人求援。

“轰……”

“轰隆……”

中国的炮弹不断地落在尼泊尔军队的阵地前,许多正在前进的廓尔喀军还没有拔出刀子,就被炸飞上了西天。

蔡锷还动用了空中的飞艇部队,对尼泊尔军队进行轰炸。城里一些老建筑遭遇了炮火,成了残垣断壁。

尼泊尔虽然也练了一些新兵,但整体战斗力和晚清的旗军差不多,都是一打起仗来就闭着眼睛往天上一通乱放枪,打完子弹就撤退,战斗力可想而知,而中国的军人几乎不浪费一颗子弹,瞄准了射击。

中国的掷弹兵看到尼泊尔军队靠近就立即用手榴弹去炸他们,见识到手榴弹的威力的廓尔喀军一见到中国军队拿出手榴弹就趴在地上不动,或者四处躲闪。

唯一对中国的军队有一些威胁的,是尼泊尔的大象军,一些廓尔喀军骑着一些战象出战,大象都有铁链拴着。

有些大象跑到中国阵地上,掀翻了火炮,这种战法很特别!

蔡锷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大象出战,就往这些大象的脚下扔象草。当地生长着50种以上的象草,高度约5到6尺,最高可以达到八尺,是大象最爱的食物。尼泊尔战象平时的生活条件很差,所有的象舍都是木头的,也常常吃不饱,见了食物。大象很快就停下前进的脚步,伸过长鼻子,把地上的象草一股脑都卷过去吃。

就这样,尼泊尔军队就又成了中国的军队的靶子。

巴格马蒂河里还有恒河鳄和泽鳄,在河道旁的滩涂上,大约有十几条。体型大的泽鳄张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仿佛雕塑一样一动不动,鳄鱼什么都吃,一些掉进河里的尼泊尔士兵,被活活吞掉。

战斗持续了一上午,昌德拉的军队节节败退。昌德拉自己亲自到前线指挥,没有想到一场万劫不复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家族。

在尼泊尔的皇宫里,尼泊尔国王巴里斯威.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和他的哥哥、尼泊尔亲王巴里斯威.克里.比克拉姆.沙阿,还有几个亲西藏的大臣。在密室里商量着投降中国的事。

从1846年开始,亲英的廓尔喀军人拉纳家族发动政变,夺得尼泊尔军政要职,国王的大权旁落,拉纳家族世袭首相。这半个世纪一直都是拉纳家族操控尼泊尔,其实已经引起了尼泊尔的民愤。

克里亲王喜上眉梢,笑着说:“陛下,现在英国人狼狈而逃,廓尔喀军死伤过半,是我们沙阿家族恢复权力的最佳时机。中国人的目标是昌德拉,只要我们杀了昌德拉。向中国人称臣,我们就能恢复沙阿家族的昔日的荣耀!”

国王巴里斯威.比尔.比克拉姆.沙阿也早受够了昌德拉的飞扬跋扈,说:“那我们以什么罪名呢?”

这时,尼泊尔内务大臣斯威特.克尔.拉姆尼特.沙阿说:“拉纳家族这六十年来,搜刮民脂民膏无数,我们可以派人去抄昌德拉的家。肯定会有很多钱财,到时候向民众公布,民众最痛恨贪污腐败,一定会站到我们这一边。而且当年拉纳家族政变,杀死了四百多大臣。很多世家迫于他们独裁的淫威,表面上对拉纳家族毕恭毕敬,其实内心里对他们恨之入骨。愤怒的烈火只要一点火星,就能将拉纳家族烧成灰烬!”

国王巴里斯威.比尔.比克拉姆.沙阿说:“首相府有廓尔喀军把守,我们皇宫卫队也就三百人,能有把握吗?”

克里亲王说:“陛下放心,我打听过了,现在廓尔喀军中能打仗的都去前线了,只有一些老弱病残在看家护院!”

国王巴里斯威.比尔.比克拉姆.沙阿还是不放心,说:“要是昌德拉从前线杀回来怎么办?”

亲王和大臣们出了一个主意,国王巴里斯威.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听了,这时才舒展眉头,三十年来,第一次挺直腰杆,像个君王那样发布圣旨:“昌德拉欺君罔上,玩弄权术,崇洋媚外,置万民于水火之中,还贪污腐化,着立即抄家,财产充公!家眷不分老幼,立即处死。”

克里亲王连夜带着两百皇宫卫队的士兵,执行国王的命令。那一晚,加德满都风高月黑,街道上的人早早闭了家门,两百个杀气腾腾的皇宫卫兵举着松油火把,冲进了首相府,见人就杀,昌德拉家里二百多口人尽数被杀,拉纳家族血流成河。当地民众听说这个独裁家族被血洗后,都说这是拉纳的先祖忠格.巴哈杜尔.拉纳1846年发动政变,杀害首相、将军、大臣400多人,他的先祖政变时屠杀太多造下的孽果,更加笃信佛家讲的“因果报应,屡试不爽”。

昌德拉在前线起初并不知道家里出了事,直到一个浑身是血的家奴跑去告诉了真相,他听到噩耗,两眼一黑,几乎晕倒。当即无心再战,带着剩下的一千多名廓尔喀军匆匆赶回家里,他的家人已经全部倒在了血泊中,连看门的狗都被杀死了,直挺挺躺在地上。

昌德拉朝着黑夜大喊:“不报此仇,我誓不为人!”然后,骑着战马带着一千多廓尔喀军杀向皇宫纳拉扬希蒂宫。但是,纳拉扬希蒂宫此时大门紧闭,看守的士兵不管昌德拉如何喊叫,就是不开门。

尼泊尔忠于国王的军部大臣还走到城墙头朝廓尔喀军喊话:“昌德拉背叛王上,搜刮民财,从他家里搜出黄金三十万两,珠宝无数,你们识相的话,快快见他擒拿,王上重赏黄金万两!”

世界上的独裁者,往往都是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是纸老虎,很容易众叛亲离!更何况有这么大一笔赏金。就在昌德拉转头的一霎那,一个廓尔喀军的中尉跃上马,一刀砍下了昌德拉的头颅!用的刀,正是廓尔喀人最善于使用的库克利军刀,然后跪倒匍匐在地,发誓效忠国王巴里斯威.比尔.比克拉姆.沙阿。

昌德拉的手下见首领被杀,后面还有追兵,中国军队已经攻进了加德满都,便也跟着跪下投降了国王。

尼泊尔国王马上派人去联系蔡锷,将昌德拉的头颅作为信物,投降中国。但国王巴里斯威.比尔.比克拉姆.沙阿要求保留王位,外交和军队可以交给中国人接管。

这种投降方式,蔡锷电报请示曾纪泽。

曾纪泽觉得,既然尼泊尔的外交和军队都由中国人控制,那保留一个虚君的名号也行,这样也更有利于维护尼泊尔的稳定,在印度的廓尔喀军或许还会效忠尼泊尔国王,为我所用,这有利于中国的大西藏区战略,便答应尼泊尔保留国王的名号,但要求国王要接受自己的册封。

国王巴里斯威.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和群臣商议后,接受了中国的方案,通电世界,尼泊尔仍以中国为宗主国,并放弃外交和国防的权利,成为中国大藏区的一部分。

就这样,蔡锷指挥中国军队顺利完成西藏反击战,降服了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南亚腹地,组成了中国的大藏区。

曾纪泽立即下旨,从四川地区移民一百万到大藏区,巩固这些地区的占领,并且,中国新成立大西藏军区,驻军十万,藏南安定下来,南亚腹地也都成了中国的领土。

英国陆军被中华帝国的军队赶出了大西藏区,所以想在海军上挽回点面子。于是派了英国远东舰队十五艘军舰,从黄海开赴渤海,直奔天津港,想震慑中国。毕竟,1908年的英国海军还是排名世界第一的,总吨位35.5万吨。不过,因为德国的海军也达到了31.5万吨,英国海军此时的重点在欧洲防范德国海军。

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认为,英国海军的战略重点不在亚洲。中国设立大西藏区,英国政府也只是当作小规模的地区冲突,并没有向中国宣战。大英帝国上下也都认为中国海军不敢也没能力和英国一战。

但是曾纪泽认为,英国人都把军舰开到家门口了,犯我大汉,岂能容忍?

一场震惊世界的中英大海战,即将上演。

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5章 西洋军事考第92章 袁世凯的小妾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141章 革命风暴第21章 陈玉成之死(1)第5章 大决战(1)第31章 强攻九洑洲第201章 攻占东南亚第196章 中国参战第80章 决战宝庆第68章 石达开受挫(1)第45章 深入虎穴第110章 满清亡国第116章 消灭日本海军第78章 湖南告急第154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193章 俄国“嫪毐”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141章 革命风暴第27章 敲打洋人(1)第191章 毒气战第143章 爱情与革命第31章 谁是幕后元凶第96章 要东亚海权第53章 开疆拓土(1)第48章 洪秀全该死(2)第74章 大败日本第126章 沙俄内乱第90章 胡雪岩的秘密第84章 密谋反清第70章 密谋败露第28章 天京大杀戮(2)第140章 军用飞机第116章 消灭日本海军第108章 七国撤军第171章 德军犯大错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90章 胡雪岩的秘密第19章 论持久战172章 法军大反攻第83章 招揽奇才第14章 反清时机第135章 两大阵营第6章 血战武昌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42章 拥兵自重第85章 肃顺揽权第39章 抢英国军舰第46章 与兰芳结盟第185章 德国海军战败第116章 消灭日本海军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173章 德军攻陷巴黎第126章 沙俄内乱第195章 奇怪的暗杀第22章 陈玉成之死(2)147章 瓜分俄国计划第3章 虎父无犬子第153章 大扩军第62章 谋取东南战略第113章 瓜分日本计划第75章 湘军三大纪律第70章 石达开受挫(3)第47章 洪秀全该死(1)第2章 曾国藩的儿子第65章 神秘来客第91章 分裂的天国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167章 不一样的大战第187章 访问美利坚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72章 改朝换代第25章 韦昌辉的杀心第146章 联军干涉第201章 攻占东南亚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88章 权力的游戏第58章 率军北上第180章 中国坦克第128章 多军种作战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89章 中法大战(2)第9章 程学启投降第85章 抢入汉城第180章 中国坦克第65章 神秘来客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47章 驱逐荷兰人第31章 谁是幕后元凶第4章 讨粤匪檄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61章 用人之道第71章 慈安干预第62章 谋取东南战略第164章 中国人完胜第123章 大败俄国海军第160章 傀儡国王
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5章 西洋军事考第92章 袁世凯的小妾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141章 革命风暴第21章 陈玉成之死(1)第5章 大决战(1)第31章 强攻九洑洲第201章 攻占东南亚第196章 中国参战第80章 决战宝庆第68章 石达开受挫(1)第45章 深入虎穴第110章 满清亡国第116章 消灭日本海军第78章 湖南告急第154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193章 俄国“嫪毐”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141章 革命风暴第27章 敲打洋人(1)第191章 毒气战第143章 爱情与革命第31章 谁是幕后元凶第96章 要东亚海权第53章 开疆拓土(1)第48章 洪秀全该死(2)第74章 大败日本第126章 沙俄内乱第90章 胡雪岩的秘密第84章 密谋反清第70章 密谋败露第28章 天京大杀戮(2)第140章 军用飞机第116章 消灭日本海军第108章 七国撤军第171章 德军犯大错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90章 胡雪岩的秘密第19章 论持久战172章 法军大反攻第83章 招揽奇才第14章 反清时机第135章 两大阵营第6章 血战武昌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42章 拥兵自重第85章 肃顺揽权第39章 抢英国军舰第46章 与兰芳结盟第185章 德国海军战败第116章 消灭日本海军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173章 德军攻陷巴黎第126章 沙俄内乱第195章 奇怪的暗杀第22章 陈玉成之死(2)147章 瓜分俄国计划第3章 虎父无犬子第153章 大扩军第62章 谋取东南战略第113章 瓜分日本计划第75章 湘军三大纪律第70章 石达开受挫(3)第47章 洪秀全该死(1)第2章 曾国藩的儿子第65章 神秘来客第91章 分裂的天国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167章 不一样的大战第187章 访问美利坚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72章 改朝换代第25章 韦昌辉的杀心第146章 联军干涉第201章 攻占东南亚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88章 权力的游戏第58章 率军北上第180章 中国坦克第128章 多军种作战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89章 中法大战(2)第9章 程学启投降第85章 抢入汉城第180章 中国坦克第65章 神秘来客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47章 驱逐荷兰人第31章 谁是幕后元凶第4章 讨粤匪檄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61章 用人之道第71章 慈安干预第62章 谋取东南战略第164章 中国人完胜第123章 大败俄国海军第160章 傀儡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