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韦昌辉的杀心

早在咸丰六年二月,太平天国控制的镇江,被清军江北大营的绿营重兵围攻,十分危急。

清廷为了阻击太平军北进,早在咸丰三年,就在长江北面的扬州建立了军营,兵力为钦差托明阿率领的一万人,这是清军里极少数还能战斗的旗军,武器也比较先进,火炮洋枪一应俱全。而钦差大臣向荣也领一万精锐,在南京城东孝陵卫驻扎,号称江南大营,离太平军的都城南京近在咫尺。

燕王秦日纲奉了东王杨秀清的命令,率领陈玉成、李秀成、陈仕章、涂振兴、周胜坤5个丞相一起出兵两万救援镇江,这是太平军极精锐的一支主力部队,他们浴血奋战,在两个半月时间内,就解了镇江之围,并攻破扬州,击败清朝江北大营的大军,杀死了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回到天京城外东北方向的燕子矶、观音门一带待命。

好久没打赢仗的秦日纲,原本以为自己大战七十余天,率兵击溃清军的江北大营,为天国里下了汗马功劳,天王洪秀全应该会在天王府嘉奖自己。他的部下长期作战,兵困马乏,也需要进天京城修整。

但没想到,秦日纲等来的结果,是杨秀清根本不让他们进城,还下了死命令,让他们和兼程赶来的石达开部配合,夹攻清军主力江南大营。

陈玉成就是奉命去江西告知石达开搬兵,回攻江南大营,被曾纪泽的“泽”字营击溃。石达开没有惩罚陈玉成,而是虚晃一枪,让曾国藩以为太平军集合要攻南康和南昌,然后率陈玉成部和三万多名太平军主力半夜全身而退,星夜兼程出了江西,借道安徽开往天京(南京),和秦日纲的大军一起攻击在南京城东孝陵卫驻扎的江南大营的清军。

当晚,南京城外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一轮朦胧的月亮暗淡无光,黑夜里伸手不见五指。

秦日纲接到东王府的“谕旨”,不让他们进城,他有点闷闷不乐,独自一人喝酒解忧。

喝了一大壶酒之后,秦日纲的大营里,来了一位神秘的访客——北王韦昌辉。

韦昌辉那天是乔装出行,一身黑衣,戴了一顶宽毡帽,遮住了大半个脸,只有一双眼睛锋芒毕露,杀气腾腾。

秦日纲有点醉眼朦胧,揉了揉眼睛,才确认了韦昌辉的身份。

韦昌辉对秦日纲说的第一句话,就让秦日纲的酒醒了大半。

韦昌辉走到秦日纲的身边,耳语:“你知道东王杨秀清为什么不让你进城吗?天王有危险!”

韦昌辉说这话的声音不大,但绝对吐字清晰,这话的分量很重,像一道闪电击中了秦日纲的神经,他浑身发抖战栗,喘不过气起来!

三十五岁的秦日纲出身卑微,本名秦日昌,因避北王韦昌辉讳而改名日纲。他家境贫穷,不识字,刚开始以做豆腐谋生,后来到广西贵县龙山挖矿,到了三十岁还没钱娶媳妇。他个头不高,是一个头脑简单、耿直忠厚的“一根筋”人物,后来他跟着洪秀全一起造反,被封为顶天侯,成为第一个封侯者,还娶了八个貌美如花的小妾,夜夜笙歌,终于过上了正常男人的生活。

太平天国首先起义的八个人中,秦日纲排名第七。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先后战死,他现在成了太平天国的第五号人物,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可以说,秦日纲的一切,都是天王洪秀全给的。他跟洪秀全一家的关系紧密。每逢天王洪秀全祭天时,他和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都要随天王登上天王宫殿前高二丈五的“天父台”,秦日纲原本没资格,但祭天本来必不可少的主角幼天王年纪太小,他就充当幼天王的“坐骑”,把幼主背上台去。

听北王韦昌辉说“天王有危险”,对天国忠心耿耿的秦日纲连忙问:“天王怎么了?谁这么大胆,敢害天王?”

韦昌辉压低了声音,小声说:“天王和幼主都被东王杨秀清软禁了,已经很久没露面了。我最近也没见过天王,不知道他的死活。不过,我刚接到佐天侯天官正丞相陈承镕的密信,说天王已经写下了血诏,让我联络忠于天王的将领,率兵进京铲除杨秀清及其同党。”

说完,韦昌辉交给秦日纲一封信:“你看,这是陈承镕给我写的信。”

接信时,秦日纲的手已经开始颤抖,见韦昌辉一脸严肃,不像是在开玩笑,他也绝无可能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便接过信,看了一眼,上面确实有陈承镕的印章,但里面写了什么内容,他不知道,他老实对韦昌辉说:“我没读过书,不识字。”

韦昌辉说:“我知道你是忠于天王的。而且,你应该知道,陈承镕这人很仗义,对天王也是忠心不二的,不会欺骗你我。何况,在牧马人事件中,他曾替你求过情,他现在也有危险。”

秦日纲和陈承镕关系不错,是好哥们。陈承镕一开始就当上洪秀全的亲身侍卫官,不久即成为天国朝政的总管,承上可面见东王、乃至天王,启下可传令天京内外各部属。特别是天京附近,朝堂上下,他也有权实际行施号令。

在刚过去不久的“燕王秦日纲牧马人事件”中,东王杨秀清有位“同庚叔”(结拜兄弟的叔叔),从燕王秦日纲的王府门前路过,秦日纲手下的一名马夫,正坐在王府门口发愣,看见“同庚叔”没有及时站起来行礼。“同庚叔”大怒,当场抽了马夫200鞭子,并闯进王府,让秦日纲处罚马夫。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仗势欺人的恶狗欺负人欺负到自己家里了,秦日纲见马夫已经被打得皮开肉绽,便不搭理无理取闹的“同庚叔”。这位东王杨秀清的“同庚叔”竟然扭送马夫到刑部,要求刑部严惩马夫。

刑部主审官员正是翼王石达开的岳父黄玉崑,他为人正直,觉得严惩马夫没有法律依据,何况你已经抽了人家200鞭子,劝“同庚叔”就这么算了吧。

“同庚叔”不依不饶,仗着自己的后台是杨秀清,一脚踢倒了刑部大堂公案,然后找东王杨秀清告状去了。

杨秀清闻讯,坚决支持自己的“同庚叔”,命令翼王石达开先把黄玉崑抓起来查办。

黄玉崑是石达开的岳父,杨秀清让石达开去抓自己的岳父,纯粹是在为难石达开。黄玉崑不愿让女婿为难,主动上书提出辞职。燕王秦日纲也上书天王提出辞职。

这事本来与陈承瑢没关系,不过陈承瑢和秦日纲是好兄弟,为了哥们义气,陈承瑢也和秦日纲一起上书,表示也要辞职。这下把杨秀清惹火了。

杨秀清命令北王韦昌辉将秦日纲重打100杖,陈承瑢200杖,石达开的岳父黄玉崑不仅被打300杖,还被革去爵位,关押起来。

燕王府那个倒霉的马夫,则被以五马分尸的酷刑处死。

黄玉崑羞愧难当,趁人不备跳水自杀,所幸被人救起,在病床上躺了半个多月,差一点死去。翼王石达开也敢怒不敢言,他对动则“天父下凡”的东王杨秀清也是又恨又怕,因为连天王洪秀全也奈何不了东王杨秀清。

因为这次的事件,燕王秦日纲,翼王石达开、陈承瑢都对东王杨秀清“积怨于心,口顺而心怒。”

韦昌辉旧事重提,秦日纲对东王杨秀清的怨恨更深了,他相信了韦昌辉的话。

秦日纲不知道,除了燕王秦日纲,翼王石达开,北王韦昌辉是被杨秀清欺压的最狠的一个。韦昌辉的亲哥哥,不久前因为一处房产,和杨秀清小妾的哥哥起了争执。韦昌辉不仅曾被杨秀清重打400杖,他的亲哥哥也被杨秀清刚逼死。

秦日纲完全相信东王杨秀清敢对天王洪秀全不利,因为在三年前的十一月二十日,他亲眼见到杨秀清借天父名义,杖打了自称天父次子的洪秀全的屁股!洪秀全起义时自称是天父之次子,杨秀清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他总揽天国世俗的军政大权,而在于他的一个非凡身份——天父在凡间的唯一传话人。借助这个身份,杨秀清装神弄鬼时,是天王老子,控制着整个太平天国的权力与政治,可以任性玩弄天国里的任何人,包括天王洪秀全。

秦日纲很怕自己又会一无所有,他不想自己再回到那些永不见天日的煤矿里,他也回不去了,便咬着牙问韦昌辉:“天王有难,我能做些什么?马上带兵杀进天京城里吗?”

韦昌辉摇摇头,低声说:“滋事体大,现在城里到处都是东王的耳目,我们要和陈承镕周密谋划。”

秦日纲说:“那我该怎么办?”

韦昌辉说:“你先按照原定计划率军去进攻清军江南大营,然后等我们在天京策划好了,你再秘密回来,进京诛杀杨秀清。天京城内有很多兄弟早就对东王的飞扬跋扈不满了。不过,此次清君侧,我们要小心再小心,一旦失败,我们恐怕都要被东王诛九族。”

秦日纲咬牙切齿地说:“哼,这一次我们斩草除根!先灭了杨秀清的九族!”

“好,秦兄弟,我就知道你对天王忠心耿耿。为了不让杨秀清起疑心,你先带人去攻江南大营,等我消息再动手。”得到秦日纲的支持,韦昌辉内心澎湃,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杀杨秀清的好机会!

就是因为杨秀清的存在,使他这个太平天国曾经的五号人物,现在的三号人物,活得像狗一样没有尊严。

当年韦昌辉尽献家财,率全家参加了太平天国起义,在一路腥风血雨中爬到了北王的高位,却还要在天京提心吊胆,连自己的家人都保护不了,他感到莫大的屈辱,无数次对杨秀清起了杀心,在脑海里浮现出自己手提杨秀清这王八蛋人头的场景。

这一天,韦昌辉等了很久很久了!杨秀清是什么狗屁的“天父下凡”,别人不知道,他韦昌辉作为“天父”的第五子,还能不知道?在韦昌辉眼里,这些都是骗人的把戏,一想到杨秀清口吐白沫翻白眼装神弄鬼的样子,他就想拿起刀子在杨秀清的身上捅几个窟窿,让他真正去见天父!

那一晚下半夜,天京城上空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回到天京北王府,韦昌辉面色铁青,在自己的哥哥牌位前,想起小时候哥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护,想起两兄弟一起在家乡的清河里洗澡打水仗的快乐时光,想起他哥哥在刑场临死前绝望的眼神,喃喃自语:“哥,我一定会为你报仇的!你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我除掉杨秀清这杂碎!我一定也将他五马分尸,让他也知道什么叫痛苦的绝望!不,我要将他千刀万剐,剁成肉块,让他的家人也受尽折磨而死!杀杀杀!我要杀光天京城里姓杨的人!”

第37章 诛杀胜保第11章 初见曾国藩第25章 韦昌辉的杀心第82章 洪大炮来了第78章 湖南告急第179章 中国无战事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60章 救了林肯第30章 血洗东王府第39章 说服曾国荃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187章 访问美利坚第3章 李鸿章出走第191章 毒气战第40章 解决土地问题第193章 俄国“嫪毐”第197章 列宁上台第53章 开疆拓土(1)第42章 华人优先第62章 三位夫人第29章 拿下苏州第80章 决战宝庆第88章 权力的游戏第199章 德海军战败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66章 新三河大战(1)第161章 占领南亚腹地第13章 色胆包天第139章 夺取柬埔寨第84章 出征朝鲜第202章 中国的野望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24章 曾国藩的难题第100章 美女秘书第114章 四国联军第5章 大决战(1)第70章 密谋败露第164章 中国人完胜第29章 拿下苏州第49章 荷兰人求和第71章 慈安干预第154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75章 驻军琉球和台湾第141章 革命风暴第82章 洪大炮来了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19章 取代李鸿章第119章 大汉帝国第47章 洪秀全该死(1)147章 瓜分俄国计划第111章 大刀王五第42章 拥兵自重第153章 大扩军第19章 论持久战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90章 北上勤王第70章 石达开受挫(3)第24章 曾国藩的难题第157章 吞并不丹第10章 天国的黄昏第40章 下南洋第7章 大决战(3)第32章 进攻天京第126章 沙俄内乱第10章 天国的黄昏第102章 日军伤亡惨重第72章 自将则败第200章 中国出兵第49章 荷兰人求和第196章 中国参战第43章 重用容闳第63章 齐人之福第82章 洪大炮来了第108章 七国撤军第80章 决战宝庆第88章 权力的游戏第83章 招揽奇才第46章 与兰芳结盟第65章 神秘来客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143章 爱情与革命第31章 谁是幕后元凶第193章 俄国“嫪毐”第65章 猛将李续宾第38章 开始布局第125章 收复库页岛第129章 中国大获全胜第44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134章 帝国崛起第83章 左宗棠可杀第50章 反清准备(1)第174章 发战争财第22章 泽字营开战第75章 湘军三大纪律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191章 毒气战
第37章 诛杀胜保第11章 初见曾国藩第25章 韦昌辉的杀心第82章 洪大炮来了第78章 湖南告急第179章 中国无战事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60章 救了林肯第30章 血洗东王府第39章 说服曾国荃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187章 访问美利坚第3章 李鸿章出走第191章 毒气战第40章 解决土地问题第193章 俄国“嫪毐”第197章 列宁上台第53章 开疆拓土(1)第42章 华人优先第62章 三位夫人第29章 拿下苏州第80章 决战宝庆第88章 权力的游戏第199章 德海军战败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66章 新三河大战(1)第161章 占领南亚腹地第13章 色胆包天第139章 夺取柬埔寨第84章 出征朝鲜第202章 中国的野望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24章 曾国藩的难题第100章 美女秘书第114章 四国联军第5章 大决战(1)第70章 密谋败露第164章 中国人完胜第29章 拿下苏州第49章 荷兰人求和第71章 慈安干预第154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75章 驻军琉球和台湾第141章 革命风暴第82章 洪大炮来了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19章 取代李鸿章第119章 大汉帝国第47章 洪秀全该死(1)147章 瓜分俄国计划第111章 大刀王五第42章 拥兵自重第153章 大扩军第19章 论持久战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90章 北上勤王第70章 石达开受挫(3)第24章 曾国藩的难题第157章 吞并不丹第10章 天国的黄昏第40章 下南洋第7章 大决战(3)第32章 进攻天京第126章 沙俄内乱第10章 天国的黄昏第102章 日军伤亡惨重第72章 自将则败第200章 中国出兵第49章 荷兰人求和第196章 中国参战第43章 重用容闳第63章 齐人之福第82章 洪大炮来了第108章 七国撤军第80章 决战宝庆第88章 权力的游戏第83章 招揽奇才第46章 与兰芳结盟第65章 神秘来客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143章 爱情与革命第31章 谁是幕后元凶第193章 俄国“嫪毐”第65章 猛将李续宾第38章 开始布局第125章 收复库页岛第129章 中国大获全胜第44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134章 帝国崛起第83章 左宗棠可杀第50章 反清准备(1)第174章 发战争财第22章 泽字营开战第75章 湘军三大纪律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191章 毒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