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出征朝鲜

有了天龙武器公司的团队和资助,马克沁的发明速度大大加快,他设计的第一个全自动武器机构提前问世,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成功的自动武器机构。

马克沁设计了一种可拆卸的枪托底板,在步枪的枪托内有一条通道,用通过通道的连杆和弹簧将枪托底板与扳机护圈杠杆连接起来。射击时,火药燃气驱动枪机后坐,压缩枪托底板和步枪自身间的弹簧,推动连杆作用于扳机护圈杠杆,使枪机开锁并抽壳,被压缩的弹簧推动枪机复进,将下一发弹推入弹膛并使枪机闭锁,即可击发下一发弹,使武器实现全自动射击,这一机构在温彻斯特1866式步枪上使用取得成功。曾纪泽立即将之应用到天龙二代步枪上。

此后,马克沁的发明在天龙武器公司的许多武器上也得到应用,如最早研制成功的全自动步枪——天龙速射滑膛运动步枪。

天龙武器公司的第一挺试验型机枪也很快获得成功,使用的是一根半英寸加特林枪管,试验时在进弹口放置了6发枪弹,在半秒钟内可全部射击完毕,经过无数次试验与改进,一种装弹333发的大弹链研制成功了。

而这一年,国内的研发团队还发明了无烟火药。曾纪泽将硝化纤维溶解在乙醇里,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成为胶状物,通过压成片状、切条、干燥硬化,制成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火药。无烟火药燃烧后没有残渣,不发生烟雾或只发生少量烟雾。使用无烟火药可认增加弹丸的射程,提高弹道平直性和射击精度。天龙武器公司的军用步枪弹基本上从大口径黑火药枪弹演变为较小口径无烟火药枪弹。而且马克沁重机枪也是因为使用了无烟火药才具有实用的价值。

申请了机枪和无烟火药的专利后,天龙武器公司还集中改造了德国毛瑟步枪,采用螺旋形膛线,金属壳定装式枪弹,使用无烟火药,弹头为被甲式,提高弹头强度,由射手操纵枪机机柄,实现开锁、退壳、装弹和闭锁,弹头仓容八发子弹,并改用8毫米口径枪弹,解决毛瑟枪杀伤威力不足的缺点,并配上半米长的单刃刺刀,另外还和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合作,生产八百磅子后膛大炮和四十磅子的全钢快炮。

不仅如此,曾纪泽知道,创新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且任何时候,公司最宝贵的都是人才!于是他在天龙武器公司专门成立天龙研究院,招收世界各地的怪才,无论学历,无论过去,只要有特殊的一技之长,就给予特殊待遇。曾纪泽高薪聘请一大批当时还没有崭露头角的大科学家,比如柴油发动机的发明者――鲁道夫·狄塞尔,他在一次实验中,汽缸上的零件象炮弹碎片一样四处飞散,差点儿造成人员伤亡,狄塞尔的资金也渐渐耗尽,他不得不回到制冷机工厂谋生。曾纪泽到德国考察时,派人在当地报纸上登巨幅广告,找到了他,并高薪聘请。

招聘这些科学家,爱迪生的名气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有发明天赋和梦想的年轻人,一听说爱迪生也在为龙兴集团工作,也迫不及待为曾纪泽工作了!其中就包括了天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他当时才刚刚成为一名工程师,设计出第一台感应电机模型。爱迪生对于曾纪泽考察欧洲时,要他亲自到斯特拉斯堡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这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很不理解。但是,曾纪泽知道,历史上特斯拉的发明:特斯拉线圈,交流电摩打,无线通信,太阳能系统。设想雷达装置、机器人、测谎仪、死光、电磁射频武器……这些发明和发现,超越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几个时代,有的理论连二十一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无法完美解答。

当爱迪生把羞涩的特斯拉带回纽约时,曾纪泽马上让曾广孝把特斯拉从爱迪生手下调走,让他成立了新的发明团队,研发改进交流电的相关装置。这引发了爱迪生的不满,曾纪泽也毫不在意,因为他知道,十个爱迪生,也抵不上一个特斯拉。

有了这些顶尖的人才,曾纪泽知道,天龙武器公司虽然现在还不起眼,若干年后,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牛的世界军火商之一。

转眼到了光绪五年,左宗棠此时已收复西域大部分领土,收回伊犁。

沙俄的老毛子刚在克里米亚跟英国、法国、奥斯曼帝国的联军干了一仗,克里米亚就是刚从乌克兰公投并入俄罗斯的那地,靠近黑海,当时沙俄刚走上资本主义的“邪路”不久,实力弱爆了,英法等联军出动60多艘战舰,6万多名士兵和3个攻城炮兵团,把老毛子扁得屁滚尿流,赶出了黑海。

老毛子一看英法的坚船利炮不好惹,就想找个软柿子捏捏,原以为大清国比沙俄落后,没想碰到抬棺材出征的左老爷子。左宗棠的湘军当时驻扎在哈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特意请了一个德国技师福克到军营看看,福克一看,湘军纪律严明,操练得法,枪炮也不比俄国人差,赶紧回去报告:“清军若与俄国交战于伊犁,必获全胜”。

亚历山大二世一听压力山大,俄国必败那打个屁呀,赶紧求中国和谈。总理衙门选来选去,又派崇厚去跟老毛子谈,这老家伙几杯伏特加下肚,就昏了头,要把伊犁拱手送给沙皇,两宫太后闻讯震怒,将他流放,重派大臣去谈,才搞定老毛子。

左宗棠得胜归来,更加牛气哄哄,他连进士都没考上,慈禧太后破例封他恪靖侯,还要拉他入军机。李鸿章这几年也没闲着,订购了“超勇”号和“扬威”号,还派李凤苞去德国定制“定远”舰、“镇远”舰。可惜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忙于内斗,李鸿章在朝堂上跟翁同龢红着脸吵了好几次,户部的银子才到账,而大军舰费时较长,这四艘铁甲远洋军舰要等两三年才到货。

日本人行动一向比较迅速,勒紧裤腰带,缩衣节食省出大笔银子在英国购买了“扶桑号”、“金刚号”、“比睿号”三艘铁甲军舰,每艘军舰能装兵一千三百五十人,当时的战舰一般备12英寸火炮四门,日本人很疯狂,改装后装14英寸炮十二门。

那日,南京港码头,天空飘着毛毛细雨。一身灰色长袍的曾纪泽带着一大帮随从,等候着从美利坚归来的曾广孝。曾广钧站在曾纪泽身后,为他撑着一把黑色油纸伞,不停劝说曾纪泽:“父王,外面风大,您还是回马车上等吧。”

曾纪泽笑道:“不碍事,不碍事,三四年没见着你哥哥了,虽然他经常发电报给为父,但还是有点想念他呀。”

远处的汽轮鸣响了靠岸的汽笛声,客轮减速停靠码头,甲板上的乘客陆续下船上岸,人头攒动。

曾纪泽很快看到了曾广孝那张熟悉亲切的脸。曾广孝此时已经完全成年了,穿一身黑色西装,个子长到了一米八二,脑袋后面拖着一条假辫子,比以前消瘦了许多,脸上的青春痘让他看起来成熟了许多,身后的家仆提着两个大箱子。

见了曾广孝,曾纪泽派人上船,将一千五百支天龙二代步枪,还有两挺马克沁试验机枪卸下带回。

曾广孝见了曾纪泽,跑过去请安,然后还给了曾纪泽一个热情的拥抱,道:“父亲,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曾纪泽笑道:“你这是什么礼节?”

曾广孝微微一笑,道:“父亲,这是西洋的拥抱礼。”

曾纪泽这时穿着便服,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道:“回来就好,真是长大了!”

回去的路上,曾广孝和曾纪泽同坐一辆马车,给他讲了讲在美利坚的发展与见闻,还告诉曾纪泽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也完成了四年的学业,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其他留童的学业也安好,其中有一位叫唐绍仪的,学习很不错,用九年时间完成了十五年的学业,这次也跟他一起回国了,还有詹天佑,这人在修铁路方面很有天赋!

“吾儿有出息了!”曾纪泽点头夸赞。

曾广孝这次回来,曾纪泽没打算让他再回,在美国的公司,曾纪泽大多已经请了职业经理人经营,曾家幕后操控就好。

曾广孝回国,曾纪泽已经提前召集了幕僚,当晚到吴王府议事厅座谈。他坐在议事厅中间的大木炕上,上面铺了一层虎皮褥子,中间摆了一矮脚茶几,张树声、刘铭传、吴长庆等人都在炕下的两排太师椅上就坐。曾广孝看了一眼,到场的都是淮军集团骨干成员!

曾纪泽神情严肃说正事,现场便又鸦雀无声。曾纪泽说:“想必大家都知道,现在朝廷局势有变,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在国内,东宫太后去世,恭亲王和翁同龢、李鸿藻、左宗棠走得越来越近,圣母皇太后对整个军机处已经不再信任;在国外,英吉利在缅甸,法兰西在越南,都野心不小。刚刚朝鲜还发生了兵乱,日本国也开始派兵了,大伙先议一议。”

曾广孝心想,缅甸、越南、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名义上都是中国的地盘,大清这艘破船可真是漏洞百出,都进水了,自己或许可以再凿几个大洞,让这艘破船加速下沉。

刘铭传这时站了起来,一甩辫子问曾纪泽道:“吴王,从台湾回来的路上,卑职听闻了一些谣言蜚语,说东宫太后的死是西宫太后的一场阴谋,不知是真是假?”

曾纪泽说,东宫太后病逝,圣母皇太后慈禧即命恭亲王、醇亲王、毓庆宫行走翁同龢、内务府大臣荣禄、军机大臣左宗棠、李鸿藻等人到东宫寝殿钟粹宫瞻仰遗容,按祖制第二日大殓,朝堂之上并无争议。不过以翁同龢为首的一干清流大臣,最近和恭亲王联手将内务府大臣荣禄免职。

刘铭传一听“清流”,一拍桌子说:“这些个鸟书生,我们在战场百死一生,他们天天没事就在朝堂空议论,说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纯粹是把牛屁股都吹破了!”

曾纪泽微微一笑,道:“听李鸿章说,最近左宗棠也入了军机,处处攻击海防;翁同龢也管着户部,购军舰的银子迟迟不到账,北洋水师的发展受钳制。所以这次朝鲜兵变,还是得我们吴国去擦屁股。听说日本国也准备派兵了,谁愿带兵入朝戡乱?”

当时,朝鲜又发生了政变,大院君李昰应,也就是朝鲜高宗李熙他爹、被闵妃挤走的公公,发难了。大院君的地位,跟醇亲王很像,他并不安心做个闲王,这次他造反的旗号很雷人:闵妃给他儿子戴绿帽了。

没事实,那好办,造谣比事实更有传播力,他派人到处说:光绪元年,闵妃去了刘铭传的军营,两人单独见了一个时辰,干了苟且之事。为了坐实这件事,大院君找了一个说书的老头,把故事编得很有现场感:闵妃主动脱了外衣,弯腰捡手帕去勾搭刘铭传,口里还喊着“思密达”,两人的姿势是老汉推车,据说闵妃的叫声很肉麻,叫声特大,军营外的三千御林军都听到了。另外,闵妃亲日,跟训练朝鲜皇宫卫队的日本教官眉来眼去,亲自给他们送寿司和泉水。

顿时朝鲜的舆论就大爆炸了,当时朝鲜女人的贞节观念,跟中国老大哥学的,读书人表面上提倡禁欲,实际上下半身的想象力比日本人还丰富,朝廷中支持闵妃的大臣,原本想着自己跟的是女神,没想到是绿茶婊,心痛欲绝,上吊服毒了好几个。

不过大院君的政变能成功,还因闵妃集团贪腐,闹得民怨沸腾。光绪年间,闵妃当政后,把她的穷亲戚闵台镐,闵谦镐等都拉到朝廷做官,放眼望去朝鲜当官的大都信闵,现在傻兮兮的金三胖都没这么搞,这七大姑八大姨组成的外戚集团贪腐,比大院君当年还厉害,发展到买官卖官的程度,可怜朝鲜的老百姓,原以为换了一个当家的,从此就能吃上土豆烧牛肉,没想到日子依旧过得惨兮兮,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比原来过得还惨。

朝鲜这时毕竟是中国的地盘,不能任由日本人撒野,曾广孝道:“此前我和刘叔叔在琉球痛击过日本兵,孩儿愿再去朝鲜会会日本人。”

曾纪泽召曾广孝回国,摆明了是要给他这建功立业的机会,在座的淮军将领纷纷都表示支持曾广孝带兵入朝。

曾纪泽道:“本王也是这样想的。但省三现在督师台湾,肩负重任,万万不能动,好好开发台湾,还有谁愿陪吾儿入朝鲜戡乱?”

这时,淮军另一位身经百战的虎将吴长庆站起来道:“吴王,末将愿往汉城杀敌!”

“好,筱轩宝刀未老,壮志可嘉!”筱轩是吴长庆的字,他跟着曾纪泽出生入死二十年,他所率的庆字营战斗力也很强,在淮军里和刘铭传的铭字营相差无几,曾纪泽便点点头,命吴长庆和曾广孝准备出征朝鲜。

曾广孝主动请缨,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从美利坚带回的一千五百支天龙步枪刚好装备部队,还有两挺马克沁的实验机枪,正好也派上了用场,可以拿日本兵试验一下!

(。)

第190章 丘吉尔下台第26章 江南大营崩溃第6章 大决战(2)第85章 抢入汉城第95章 占领日本长崎第92章 袁世凯的小妾第58章 率军北上第24章 曾国藩的难题第123章 大败俄国海军172章 法军大反攻第118章 火烧靖国神社第83章 左宗棠可杀第126章 沙俄内乱第85章 肃顺揽权第15章 乱世之枭雄第112章 俄日开战第79章 少年袁世凯(3)第112章 俄日开战第198章 世纪大海战第44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129章 中国大获全胜第46章 与兰芳结盟第121章 准备大战第59章 僧王被干掉第149章 中俄大海战第62章 谋取东南战略第6章 大决战(2)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骚第4章 讨粤匪檄第165章 世界大战第45章 饥荒之城第37章 竟然被逼婚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83章 招揽奇才第17章 得饶人处且饶人第15章 要变天了第61章 容宏归来第48章 兰芳国的危机第40章 解决土地问题第144章 列宁遇刺第26章 天京会战(2)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28章 天京大杀戮(2)第69章 一场大火第160章 傀儡国王第72章 自将则败第155章 中英翻脸第85章 抢入汉城第186章 持久战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10章 天国的黄昏第84章 出征朝鲜第57章 工业建设第4章 讨粤匪檄第4章 李秀成扩军第160章 傀儡国王第201章 攻占东南亚第85章 肃顺揽权第19章 论持久战第32章 石达开的愤怒第31章 强攻九洑洲第45章 饥荒之城第142章 天堂即地狱第49章 荷兰人求和第176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54章 裂土封王(1)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98章 鱼雷和潜艇第104章 变法维新第50章 反清准备(1)第17章 得饶人处且饶人第75章 驻军琉球和台湾第57章 工业建设第156章 轰炸英军第31章 谁是幕后元凶第72章 学霸李鸿章第98章 鱼雷和潜艇第105年光绪夺权第21章 陈玉成之死(1)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43章 火烧荷兰公馆第185章 德国海军战败第198章 世纪大海战第38章 开始布局第89章 中法大战(2)第61章 容宏归来第81章 放走石达开第106章 反清时机成熟第30章 血洗东王府第125章 收复库页岛第91章 分裂的天国第114章 四国联军159章 杀到尼泊尔第105年光绪夺权第140章 军用飞机第91章 分裂的天国第15章 乱世之枭雄第29章 拿下苏州第11章 安庆城破
第190章 丘吉尔下台第26章 江南大营崩溃第6章 大决战(2)第85章 抢入汉城第95章 占领日本长崎第92章 袁世凯的小妾第58章 率军北上第24章 曾国藩的难题第123章 大败俄国海军172章 法军大反攻第118章 火烧靖国神社第83章 左宗棠可杀第126章 沙俄内乱第85章 肃顺揽权第15章 乱世之枭雄第112章 俄日开战第79章 少年袁世凯(3)第112章 俄日开战第198章 世纪大海战第44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129章 中国大获全胜第46章 与兰芳结盟第121章 准备大战第59章 僧王被干掉第149章 中俄大海战第62章 谋取东南战略第6章 大决战(2)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骚第4章 讨粤匪檄第165章 世界大战第45章 饥荒之城第37章 竟然被逼婚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83章 招揽奇才第17章 得饶人处且饶人第15章 要变天了第61章 容宏归来第48章 兰芳国的危机第40章 解决土地问题第144章 列宁遇刺第26章 天京会战(2)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28章 天京大杀戮(2)第69章 一场大火第160章 傀儡国王第72章 自将则败第155章 中英翻脸第85章 抢入汉城第186章 持久战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10章 天国的黄昏第84章 出征朝鲜第57章 工业建设第4章 讨粤匪檄第4章 李秀成扩军第160章 傀儡国王第201章 攻占东南亚第85章 肃顺揽权第19章 论持久战第32章 石达开的愤怒第31章 强攻九洑洲第45章 饥荒之城第142章 天堂即地狱第49章 荷兰人求和第176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54章 裂土封王(1)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98章 鱼雷和潜艇第104章 变法维新第50章 反清准备(1)第17章 得饶人处且饶人第75章 驻军琉球和台湾第57章 工业建设第156章 轰炸英军第31章 谁是幕后元凶第72章 学霸李鸿章第98章 鱼雷和潜艇第105年光绪夺权第21章 陈玉成之死(1)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43章 火烧荷兰公馆第185章 德国海军战败第198章 世纪大海战第38章 开始布局第89章 中法大战(2)第61章 容宏归来第81章 放走石达开第106章 反清时机成熟第30章 血洗东王府第125章 收复库页岛第91章 分裂的天国第114章 四国联军159章 杀到尼泊尔第105年光绪夺权第140章 军用飞机第91章 分裂的天国第15章 乱世之枭雄第29章 拿下苏州第11章 安庆城破